第812章 寶琴的提奏

轉眼又是兩天過去,來自西南的最新一批奏報又到了。

西南總督署、西南監軍御史、西安監軍太監、北鎮撫司、南鎮撫司,一共五份奏報擺在朱景洪面前。

內容他已經看了,雖是各說各的一攤事,可裡面都提到了李自恆。

而早在半個月前,朱景洪就收到了李自恆的章奏,請求徹查西南總督署涉貪污案。

李自恆的章奏朱景洪沒有批覆,其實是默許這位稍微查一查,但前提是不要影響軍心。

如今這地下幾份奏本一起來,都在說李自恆影響大局,便讓朱景洪明白得把他拽回來了。

當然,這種事不能由他親自出手,否則下面人只會以爲,皇帝是默許他們上下其手。

對於底層將領貪墨一事,朱景洪其實一直都知道,這種事根本就無法做到禁絕,畢竟水至清則無魚。

事實上,縱容貪墨反而是皇帝御下的必要手段。

畢竟誰若都跟王培安一樣剛正,皇帝非但無法拿捏臣下,反倒要被臣子們站在道德高地上攻擊了。

做了皇帝,朱景洪的心態持續在變,看問題的角度確實不一樣了。

“陛下,都御史王培安覲見。”

“嗯……叫他進來!”朱景洪道。

幾息之後,王培安進到了殿內,提起官袍後向朱景洪行禮。

“臣……王培安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先生請起!”

即使做了皇帝,朱景洪還是稱王培安爲“先生”,算是對外展示溫和的手段。

在朱景洪的示意下,近侍宦官從御案上將奏報拿起,然後送到了王培安的面前。

“看看吧!”

“是!”

接過奏報,王培安一一看了起來,很快他就明白了皇帝的意圖。

“陛下……”

“他的差事辦得很好,先讓他回來吧!”朱景洪道。

李自恆在西南做的事,主管督察院的王培安知道,而且還多次出手幫他承擔壓力。

當前的西南,將領們爲了撈一點兒銀子,害得無數藩國百姓流離失所,最終與朝廷反目決裂,這種事王培安絕不能坐視。

可現在,當皇帝出面施壓,便讓他有些爲難了。

但王培安沒有立刻回話,而是打算給朱景洪講道理,尤其是把西南諸官貪墨的危害道出。

可這些朱景洪知道,而且他還知道王培安不知道的東西。

“朝廷的官員是有貪墨者,可他們拿的不過是皮毛,真正趁着設立安南行都司撈好處的人,是那四國朝中的權貴們!”

示意宦官把另一份奏報送過去,這上面是一份統計數據,講的是西南四國的地方權貴,趁機加稅、圈地的一些事。

大明這邊的官員,即便貪墨都得遮遮掩掩,講究一個面子上光燙,外藩的權貴們可沒這麼講究。

王培安看完後沉默了,依照這份陳述所言,那麼西南各藩國自己權貴,纔是妨礙西南安定的主要因素。

“英法兩國到處煽風點火,也是誘發民亂的要因。”

從御座上起身,朱景洪走向了王培安,然後說道:“做事要分主次……當前安南行都司的一萬大軍進駐,便是穩定西南的定海神針,一切事情都要爲這件事讓路。”

站在王培安面前,朱景洪徐徐道:“先生,你不可讓朕爲難!”

承受着莫大的壓力,王培安思緒飛轉着,只聽他答道:“陛下,若西南安定下來,這些舊案如何處置?”

聽到這話朱景洪笑了,暗道這位脾氣還真是夠硬,這個時候都不忘要個承諾。

沉默片刻後,朱景洪答道:“待西南安定,該查還是要查!”

該查還是要查,這句話的水分非常之大,派誰查、怎麼查、查到了如何處置,到時候還都得他說了算。

但作爲皇帝,能給臣下這樣的承諾,就已稱得上難能可貴了,於是王培安也未再多言。

“陛下,臣回去就發公函,讓李自恆回京述職!”

“嗯,他有才幹,這次回來讓他好生歇歇,明年朕打算派人巡邊,到時候還得要重用他!”

所謂巡邊,便是巡查大明以北的幾個邊鎮,前幾個月劫掠牛羊牧民的案子才結案,朱景洪處置了幾十號涉案將領。

北方邊鎮非常太平,內外貿易來往非常頻繁,有利益自然就會有黑暗,所以朱景洪纔打算再次巡邊。

王培安退下之後,朱景洪便開始看其他奏報,每天他都得處理大量數據。

幾天後,行宮靠北山野林中,朱景洪張弓搭箭瞄着前方麋鹿。

雖然相隔一百多步距離,但他這一箭毫無意外正中小鹿左眼,蹦躂一會兒後小鹿就沒了氣息。

“陛下威風不減,神射獨步天下!”

“陛下,臣等跟着您學了這麼多年,愣是連您皮毛都沒學到,可見是臣等才蠢了些!”

“你這話不對,不是咱們太蠢了,是陛下英姿天授,非我等凡人能比!”

說這話的兩人,一個是陸育新,一個是張臨。

“行了,都是快當爺爺的人了,少跟朕在這兒貧嘴!”

十年過去,陸張二人也都三十多了,各自兒子都已成婚了,確實也快當爺爺了。

作爲朱景洪的親信將領,他二人分別執掌左右龍禁衛,可以說是混得風生水起。

三人正說笑着,就聽餘海來報:“啓稟陛下,侯璟侯將軍來了!”

朱景洪本想再射,聽到稟告便將弓放下了,隨後走向了一旁的椅子,然後說道:“叫他過來!”

當侯璟趕過來時,便看見皇帝正拿毛巾擦汗,於是他也忍不住用袖口,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這是夏天,侯璟袍服齊全過來,還步行爬了幾百米山路,不流汗纔是怪事。

“臣奮武營副總兵官侯璟,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統二十年上半年,侯璟便已從虎賁左衛指揮使,升任從三品的奮武營副總兵。

“起來!”

“這次叫你過來,有件事要問你的意見!”

聽到皇帝這樣說,侯璟當即答道:“陛下,有事您吩咐就是,臣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是這樣,安西行都司都指揮使空出來了,朕打算讓你去代掌相關事務,你意下如何?”

都指揮使爲從三品,但行都司都指揮使爲都督僉事兼任,所以高配爲正三品官。

且武官內有規矩,只有擔任過行都司都指揮使,才能升任更高一級的都督同知。

眼下侯璟爲從三品武官,正常來說他該先升正三品,然後被授予某君都督府都督僉事,執掌京營某營幾年後,纔有執掌行都司的資格。

此刻,朱景洪直接讓他去西北主事,即便只是代掌職權,也不稱得上是破格提拔。

“臣……臣唯恐處事不周,耽擱了陛下的大事!”侯璟面帶惶恐。

他這份惶恐不是作僞,行都司之所以會被高配,就是因面對的形勢複雜,處理起來要棘手得多。

侯璟就怕自己處理不好誤事,所以心感惶恐非常正常。

“西北當前還算安定,你不必太過擔憂,刀槍裡滾出來的人,怎麼還未戰先怯了!”朱景洪面帶微笑。

雖然他實際控制了軍政大權,但在高級將領中缺乏嫡系將領,爲此他當然要做出改變。

第一個是侯璟,接下來便是石崇、王傑等親信,而這些人都當前都在關鍵位置上,替朱景洪掌管着軍隊。

對侯璟一番教訓後,後者自是遵旨而行,應下了代掌安西行都司的差事。

而正式委任還需一段時日,到時候朱景洪還會另做交代,尤其是關於外藩和敵國的一些事。

轉眼又是幾天過去,八月初一朱景洪在行宮舉行朝會,本該是大朝會的規制因現場條件所限改爲常朝,說的也只是些常規事務。

當然,說常規也不太常規,朝會上還是議了件大事。

在新科狀元,現任翰林院修撰馮淵提奏下,朱景洪正式下旨設立皇家天工院,用來安置於國有大功的匠人們。

相關內設安排,比如匠人們的分級、品級、俸祿,朱景洪都讓馮淵來擬定,用以鼓勵匠人們再創新功。

這些年,在朱景洪的推動下,這些匠人們在火藥、火槍、火炮,以及一些其他工具器物的製造上,都有了非常可觀的進步和發展,這支撐着大明在技術上不弱於西方。

只不過,這些人的待遇沒有制度保證,馮淵的提奏算是堵上了這個缺口。

皇家天工院,聽着就讓人覺得有排面,這必將極大提高匠人的社會地位,讓他們更有激情投入到研究中。

而之所以要加上皇家二字,爲的是堵住文官們的悠悠之口,畢竟一切花銷走的都是內庫銀子。

本該修書儲才的馮淵,快速得到了第一個正經差事,讓他暫時跳出了翰林院這個牢籠,可以真正做點兒實事了。

沒錯,文官們視若甘霖的翰林院,對馮淵而言卻如龍潭虎穴,主要原因是他被破格點爲狀元,以及他那離經叛道的文章,得罪了翰林院的全體同僚。

在一個周圍人沒好臉色的地方,幹自己並不喜歡做的事,這確實是一種煎熬。

所以這在下朝後,馮淵吟出了那句“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名句。

馮淵此時有得忙了,而下了朝的朱景洪也很忙,忙着跟自己小老婆兼小姨子嬉戲。

“再喊一聲!”

“不嘛!”

殿內池中,朱景洪懷抱着寶琴,感受着池水的涼爽,臉上帶着滿足的笑容。

“不叫我就走了,往後兩個月都不來了!”

“不行,這麼人呢,皇后娘娘知道了會不高興!”

拿捏着寶琴,朱景洪安慰道:“她怎麼就不高興了?再說了,即便她不高興,你也是她妹妹,至多不過說你兩句而已,難不成還能吃了你?”

“可是……”

“別可是了,聽我的……就喊一次!”

“難道你要抗旨?”

寶琴扭動着身子,她實在是被弄得沒辦法了,於是只能低下頭去,臉色泛紅道:“姐……姐夫!”

聽到這裡,朱景洪瞬間笑容滿面,然後便將寶琴摟得更緊了,嬉鬧一陣後便將她按至身下。

沒一會兒,剛纔還扭扭捏捏的寶琴,就開始“姐夫姐夫”的亂叫了。

大概半個時辰後,他二人相擁在了牀上,寶琴便縮在朱景洪的懷裡。

“陛下,聽說秀女們都選出來了,全都是世間難尋的美人!”

“你都見過了?”朱景洪問道。

“前些天去看過!”寶琴點頭。

於是朱景洪問道:“有多美,比你如何?”

“嗯……倒也差得不多!”寶琴一本正經答道。

這話聽得朱景洪笑了,隨後他便答道:“你寶姐姐還是體貼,知道投我之所好!”

朱景洪當然是高興了,可對於後宮衆妃嬪來說,新人的到來會分走恩寵,絕對算不上什麼好事。

這些事朱景洪當然體會不到,所以當看到寶琴面有愁容時,他就感到很是疑惑。

“寶琴,怎麼了?”

“陛下,這些人進宮了,臣妾是不是就更難陪到你了!”寶琴聲音中帶着哀傷。

“當年臣妾一心想着有個名分,以爲如此就能一直陪在陛下身邊,如今看來倒不如不要這名分,給陛下做個侍女還好些!”

“陛下,要不把惜春和真英跟臣妾換吧,臣妾去做她們的差事!”

賈惜春和樸真英,分別是幹清宮的領班女官,各有一半時間陪着朱景洪。

朱景洪愣了一下,之後便說道:“寶琴,瞎胡說什麼呢,封位豈可兒戲,你別胡思亂想!”

寶琴心情失落,此刻聽到告誡,也只能點頭應下,但眼眶卻滾出了淚珠,恰好滴在朱景洪心頭。

察覺到自己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朱景洪便將寶琴抱得更緊了些,這個時候他也顧不得天熱了。

一會兒後,寶琴頗爲大膽撐着起來,然後爬到到朱景洪身上,語氣弱弱道:“陛下,臣妾好想給您生孩子!”

眼下妃嬪之中,多數都已誕下子嗣,如寶釵還已生下三個兒子,而寶琴卻一直沒動靜,這便讓她很有壓。

何況於她而言,有個孩子能多些牽掛和羈絆,能夠轉移她的注意而不必只盯着皇帝。

伸手把握住寶琴,朱景洪道:“准奏!”

第753章 奉天殿前的父子27.第27章 好風憑藉力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311.第311章 閣樓上有火藥第730章 寶釵:這樣的人不能留!第729章 兩位王妃的創意第62章 睿王府第558章 殺機280.第280章 寶釵力主第40章 審不動405.第405章 田野裡的軍事會議282.第282章 豈敢怪十三爺303.第303章 商君之政第645章 局勢突轉432.第432章 賈芸升官第165章 臨別之言458.第458章 風波已起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第642章 何枝可依第628章 大王來抓我啊!253.第253章 野心不小308.第308章 賈芸的機會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332.第332章 冊立第63章 朱雲笙第512章 聖壽節312.第312章 晉身之階第56章 決斷第790章 寶釵:陛下何罪之有?第173章 兄弟相爭369.第369章 大明門內第571章 村居14.第14章 震懾第64章 憋不住224.第224章 寶釵:十三爺請自重!第812章 寶琴的提奏第653章 你不過是襄王府的一條狗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441.第441章 朱景洪論英雄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264.第264章 服也不服第504章 慶功宴第795章 乾盛元年229.第229章 拿人手短第98章 老十三的本事219.第219章 有十三弟在我安心第519章 陰差陽錯319.第319章 裡外不是第157章 這真不怪我第757章 打算如何對老六?第817章 孫紹祖:下輩子,不做官了!第501章 夜襲第826章 變動第32章 當好人第536章 兄弟205.第205章 釵語安人心450.第450章 區區小事第639章 父子君臣54.第54章 激烈碰撞第627章 上陣父子兵第595章 錦衣衛的看家本領第91章 事情真相第575章 節制燕遼兵馬第635章 好樣的,精神點,別丟份兒!第649章 西夷遣使來481.第481章 圍殺288.第288章 攀比哥哥342.第342章 秦家事2260.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642章 何枝可依第668章 三大水師齊聚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第127章 顯擺199.第199章 校場之事第793章 臘月之末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第20章 入夜第801章 黛玉:陛下又錯了第538章 孫紹祖歸京第640章 鬨堂大笑第50章 登徒子第621章 朕親自給他治第162章 拋開事實不談270.第270章 勸母第486章 朕之乳虎第32章 當好人301.第301章 嫡子的煩惱451.第451章 大膽的甄琴第531章 私會於竹林389.第389章 情歌278.第278章 湘雲的請教410.第410章 西北風雲起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第636章 親王的煩惱322.第322章 寶釵出馬221.第221章 妯娌們2375.第375章 初試雲雨情356.第356章 可卿姐弟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725章 踢着正步進伊犁
第753章 奉天殿前的父子27.第27章 好風憑藉力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311.第311章 閣樓上有火藥第730章 寶釵:這樣的人不能留!第729章 兩位王妃的創意第62章 睿王府第558章 殺機280.第280章 寶釵力主第40章 審不動405.第405章 田野裡的軍事會議282.第282章 豈敢怪十三爺303.第303章 商君之政第645章 局勢突轉432.第432章 賈芸升官第165章 臨別之言458.第458章 風波已起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第642章 何枝可依第628章 大王來抓我啊!253.第253章 野心不小308.第308章 賈芸的機會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332.第332章 冊立第63章 朱雲笙第512章 聖壽節312.第312章 晉身之階第56章 決斷第790章 寶釵:陛下何罪之有?第173章 兄弟相爭369.第369章 大明門內第571章 村居14.第14章 震懾第64章 憋不住224.第224章 寶釵:十三爺請自重!第812章 寶琴的提奏第653章 你不過是襄王府的一條狗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441.第441章 朱景洪論英雄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264.第264章 服也不服第504章 慶功宴第795章 乾盛元年229.第229章 拿人手短第98章 老十三的本事219.第219章 有十三弟在我安心第519章 陰差陽錯319.第319章 裡外不是第157章 這真不怪我第757章 打算如何對老六?第817章 孫紹祖:下輩子,不做官了!第501章 夜襲第826章 變動第32章 當好人第536章 兄弟205.第205章 釵語安人心450.第450章 區區小事第639章 父子君臣54.第54章 激烈碰撞第627章 上陣父子兵第595章 錦衣衛的看家本領第91章 事情真相第575章 節制燕遼兵馬第635章 好樣的,精神點,別丟份兒!第649章 西夷遣使來481.第481章 圍殺288.第288章 攀比哥哥342.第342章 秦家事2260.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642章 何枝可依第668章 三大水師齊聚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第127章 顯擺199.第199章 校場之事第793章 臘月之末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第20章 入夜第801章 黛玉:陛下又錯了第538章 孫紹祖歸京第640章 鬨堂大笑第50章 登徒子第621章 朕親自給他治第162章 拋開事實不談270.第270章 勸母第486章 朕之乳虎第32章 當好人301.第301章 嫡子的煩惱451.第451章 大膽的甄琴第531章 私會於竹林389.第389章 情歌278.第278章 湘雲的請教410.第410章 西北風雲起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第636章 親王的煩惱322.第322章 寶釵出馬221.第221章 妯娌們2375.第375章 初試雲雨情356.第356章 可卿姐弟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725章 踢着正步進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