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抱得三春歸

除了水師,朱景洪這位太子能調動的資源很多。

當天下午,他就簽發了十幾份手令,送往東南各省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使司。

手令的內容很簡單,要各衙門做好備戰,以便開戰時軍糧和物資能供應上。

戰爭陰霾來的很快,年關之際讓許多人愁容滿面,把年味兒都沖淡了許多。

然而,戰爭烏雲來得快去得也快,這是誰都沒想到的事。

臘月十八,最新的情報傳遞回來,指明這英葡西三國組成聯軍,是爲搞聖誕節閱兵儀式。

這算是一道好消息,可朱景洪並未輕信,在結合南鎮撫司和海商們報告後,確定敵方並無積極備戰的跡象,他才確定戰爭不會開啓。

於是朱景洪陸續下發命令,讓各地依次恢復正常。

但命令傳遞需要時間,到了三司再往下一級一級傳達,少說也得半個月才能傳到。

換言之,許多地方官府和衛所,這個年都會過得很不清淨,畢竟眼下離過年也就十天了。

又在金陵水師坐陣幾天後,傳回的情況都是無戰爭跡象,朱景洪的心才終於安定下來。

臘月二十三,他踏上了返回應天的路程,這次出來已耗費了一個月。

臘月二十八,朱景洪返回應天府城,回到了行宮之內。

他本想要休息,可這邊等待向他彙報的事極多,清丈、重建各類官署、備戰情況彙報、軍隊調動彙報。

事無鉅細,臣子們排着隊要來彙報,朱景洪只能先行處置,休息的事得放到最後。

探春也被朱景洪帶回了行宮,由官宦安排了在了一處僻靜殿宇,雖然周邊靜謐但探春的心卻很不安。

這裡是行宮,她的寶姐姐在這裡,她知道快要見面了。

只不過探春沒想到,見面比她想象中來得更快。

她只落座不到半個時辰,庭院的靜謐就被打破,外面傳來了密集的腳步聲。

她以爲是朱景洪來了,可下一刻便有宮女來報,她才知是太子妃來了。

探春有些慌亂,可很快她恢復了冷靜,然後便迎出了房間。

纔出房門,她就見到寶釵下轎,於是她就直接跪在了門口。

“叩見太子妃娘娘!”

站在庭院之中,寶釵揮退了左右,邁步走向了探春。

來到探春面前,寶釵打量了她的裝束後,方道:“我是真沒想到,能在此時此地,以此種情形與你重逢!”

“貧……小妹死罪!”

這個時候,探春選擇任憑處置,沒有去爲自己辯解,這是很明智的做法。

嘆了口氣,寶釵道:“起來吧!”

“小妹不敢!”探春又道。

寶釵又道:“這是太子妃的命令!”

話到這裡,探春就不好再拖延了,只能小心翼翼的起身。

寶釵不顧念姐妹情誼,她是一點兒都不覺得奇怪,只因若是易地而處她也會這樣。

“進屋說話吧!”

說完這句,寶釵又對隨從侍女道:“你們就在外面候着!”

衆人應下之後,她便邁步進了房內,探春則隨後跟了進去。

即便是行宮一處偏僻殿宇,內裡裝潢也極爲華麗,各式器皿裝飾讓人眼花繚亂。

坐在上位,寶釵示意探春落座,後者心中忐忑卻也只能坐下。

“好端端的……爲何落髮做了姑子?”

“家門不幸,惟願出家,爲父兄祈福,爲家族轉安,略盡綿力!”

寶釵笑了笑,又問道:“既已出家,爲何又到了這裡?”

“殿下欲修佛法,遂召至左右,以備諮問!”

“呵呵!”寶釵笑了兩聲。

“我們姐妹日久,如今卻生分至此,真是叫人惋惜!”

這話寶釵說得平靜,可聽在探春耳中卻如驚雷,此刻她的心中在煎熬,權衡着要不要說真話。

“罷了……我還有事,你好生歇着,過些日子咱們再說話!”

眼見寶釵起身要走,探春終於下定了決心,再度跪拜於表姐面前,叩頭道:“寶姐姐,我是不甘虛度年月,所以才……”

大家都是聰明人,話點到爲止就行了,說太多姐妹之間也不好見面。

對於探春,以往寶釵接觸很多,她明白這是怎樣一位女子,所以大概能猜到她的想法。

此刻探春所言,與她所料基本不差。

重新坐了回去,看了一陣地上的探春,寶釵方道:“起來吧……別總動不動就跪,我這裡沒這麼多規矩!”

“多謝娘娘!”探春行禮後方才站了起來。

示意其落座後,寶釵又道:“你的才能遠超常人,卻因屢受家族拖累,未能有施展之機遇,實在是可惜了!”

如果是普通人,只會覺得寶釵熱心,是在替自己鳴不平,探春則聽出了弦外之音。

心中簡單組織語言後,探春答道:“娘娘過譽了,小妹是有些小聰明,但卻鼠目寸光,衝動之間削髮出家,只圖自己輕鬆,棄祖母、父母於不顧,實乃不孝之人!”

“小妹在家,祖母疼愛有加,父母盡心教導,家族大恩十世難還,豈敢再有哀怨之心!”

微微點頭,寶釵笑道:“這倒是了,這人啊就不能忘本,得知道自己從哪裡來,靠得的誰……理順這些才能長遠!”

“小妹愚魯,行事不重,還望寶姐姐……多加庇護!”

探春就差明着說,往後是寶釵的人,顯然在表達立場的時候,說直白些才能避免誤判。

且在這個時候,探春把稱呼改回了“寶姐姐”,其中分寸把握得非常精細。

寶釵笑了笑,隨後答道:“你過慮了,你在太子爺身邊,他是個寬厚的人,即使你有些差錯,他也不會計較!”

“太子爺寬厚自是不假,然世上終有小人作祟,太子爺胸懷天下難以料理,太子妃娘娘掌教四德處置奸邪,方可庇小妹一隅安身之處!”

從始至終,探春可謂是極盡謙卑,這份態度還是讓寶釵滿意。

朱景洪後宮衆人,讓她忌憚的其實沒有。

黛玉聰明卻與世無爭,楊靜婷陰險卻格局小,湘雲灑脫無防人害人之心,至於其他人則不值一提。

唯有這探春,即便還未入府,即便還沒有名分,卻讓她起了忌憚之心。

首先是因爲探春重名,其次是因爲這女子有爭心,其三是因爲她不擇手段,不然也不會出了家還勾搭太子。

寶釵常讀史書,探春當前這一開局,讓她想到了千年前的女皇,而且是越想越覺得相似。

和朱景洪一樣,她倆現在沒了對手,容易產生稀奇古怪的想法。

比如把探春比作武皇后,寶釵把自己關聯到長孫皇后,認爲自己或會過早的病逝,然後自家男人便宜給了旁人。

當然,她也知道自己這是胡思亂想,所以她很快終止了這些念頭。

因爲若再想下去,再想到高宗王皇后的下場,她或會生出弄死探春的想法。

做了王妃後,她手下處置了太多人,殺人於她而言不是難事,甚至於都不需要明示。

權力扭曲人性,這真不是開玩笑。

探春不會想到,隨着寶釵念頭輪轉,她已經在鬼門關走了一圈。

可見時刻保持低調順服,在內宅尤其是皇家的內宅,是何等關鍵且重要的品質。

“你這丫頭,成日想的未免太多了,世上哪有那多人小人鬼祟!”

“如今聖天子在朝,天下安寧四海鹹府,太平日子還長久着呢!”

聽到寶釵說這些,探春知道自己是過關了,但往後形勢如何發展,一切還是未知之數。

這個時候她不免羨慕二姐,想法不多內心安寧平和,比她這聰明人可快樂多了。

“託寶姐姐的福,往後小妹能得一安身之處,便心滿意足了!”

聽到這些話,寶釵笑道:“伱呀……說這些話就見外了!”

“對了,這兩年你過得如何?每日在廟裡只怕也……”

寶釵轉移了話題,聊起了平日瑣碎之事,這讓探春心裡安穩了許多。

一下午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太陽落山,晚膳時間到了。

忙碌了一天的朱景洪,被寶釵請了過去用飯。

迎出殿外,寶釵笑道:“現在想要見你一面,實在是一件難事!”

走進殿內,朱景洪答道:“這話反過來說也對,我如今百事纏身,想見你一面也難啊!”

跟在其身側,寶釵答道:“見我當然難了,但佛經還是得學嘛!”

朱景洪沒接話,而是問道:“今晚上吃什麼?”

“還能吃什麼?左右不過是那些東西,宮裡比不得外面好啊,什麼新鮮吃食都有!”寶釵半開玩笑道。

“寶釵……聽你這意思,是不想讓我好好吃飯了!”

寶釵遂答:“如今不過多說兩句,殿下便要問罪,看來往後要少說話了!”

進了裡間,坐到椅子上,朱景洪方說道:“我看是你在向我問罪!”

“臣妾豈敢!”

端起桌上酒杯,寶釵笑着說道:“來……恭賀殿下回宮,臣妾敬您一杯!”

“這還差不多!”朱景洪也露出笑容。

接下來二人談話趨於正常,先是聊起應天一些情況,後面又談到了一些瑣事。

“對了,我記得你說過,寧國府還餘一孤女,名叫惜春……可有此事?”

放下筷子,寶釵笑了笑,隨後看向朱景洪,說道:“殿下記性可真好,這些小事都惦記着!”

再飲下一杯後,朱景洪嘆道:“這丫頭可憐啊!”

寶釵沒說話,靜靜看着朱景洪的表演。

“賈家那等烏煙瘴氣之地,小姑娘留在那裡只會被教壞,你這做表姐的……可不能袖手旁觀!”

重新拿起筷子,寶釵給朱景洪夾了菜,隨後說道:“殿下,臣妾已經打過招呼了,您不必太過牽掛!”

朱景洪道:“旁人我信不過,我以爲……由你親自教導,效果更好!”

你這是連吃帶拿啊……寶釵心中暗罵。

寶釵又道:“人家的女兒,我帶在身邊,這怎麼說得過去!”

朱景洪道:“隨便找個理由嘛,就說是章悼太子妃思念,帶她前去京城相見!”

章悼太子妃便是元春,這是以她的名義把惜春帶走,至於賈家會不會深究,朱景洪覺得無所謂。

連裝都不裝了……寶釵心中鄙夷。

“如何?”

“這是殿下的建議?還是命令?”

伸手握住妻子的手,朱景洪一本正經道:“這是一個請求!”

“我若不答應呢?”寶釵微笑着說道。

朱景洪亦笑道:“想來太子妃娘娘,不會讓我失望而歸!”

二人對視一陣後,寶釵抽出手來,鄙夷道:“你也是真不害臊!”

“這有啥害臊的,詩裡不是都說過了……誰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歸嘛!”

“你……我說不過你!”

在這世上,他二人議定的事,已很少有辦不成的情況。

此事議定之後,具體如何操作,朱景洪就不再管了,反正有寶釵去幫他處理。

吃過晚飯後,夫妻二人小別勝新婚,一番折騰到了深夜才睡去。

轉眼又是幾天過去,正統十九年到了尾聲,朱景洪夫妻在金陵過了年。

正月裡這夫妻二人,分別接受了官員和命婦朝賀,臨近幾省能來的都來了。

除此之外,朱景洪再度遵照聖旨,祭祀了太祖的陵寢。

也是在正月初五這天,惜春被接進了行宮,被安排到了寶釵身邊伺候。

但是沒過兩天,惜春就被調動的崗位,出現在了朱景洪的寢殿。

比之元迎探三人,惜春的風格又完全不同,那骨子裡帶着的冷漠之感,生動詮釋了何謂之“冷美人”。

“三姐姐,今晚又是你?”

因朱景洪很忙,所以惜春很閒,大多數時候她都去找探春,這是她在宮裡唯一的親人。

坐在鏡子前,探春整理着妝容:“應該是吧!”

惜春坐在榻上,看着鏡中的探春,問道:“你爲何不把頭髮蓄上?既委身於太子,總得求個名分,如今這身份……豈見的人?”

探春徐徐說道:“丫頭啊,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你呀……還是不知道爲好!”

沉默幾息後,惜春又問道:“元春姐姐爲何召我入京?”

“四妹妹,你是真不知道,還是裝糊塗?”

“我……”

時隔兩天,被選到朱景洪身邊時,她其實就明白了一切。

想到這些,惜春冷着了臉道:“我不想進宮!”

站起身來,探春整理着僧衣,嘆道;“所以我才說,很多事都身不由己!”

見惜春神色黯然,探春也知她心裡難受,於是寬慰道:“去京城也沒什麼不好,大姐、二姐、還有我,還有湘雲和林姐姐,還有寶姐姐……”

“別提寶姐姐了,前幾天我待在她身邊,總覺得她……”

擔心隔牆有耳,探春按住了惜春嘴,而後盯着她搖了搖頭。

隨後探春轉移話題:“別胡思亂想了,晚些我去前殿,你陪我我去吧!”

“嗯!”

這邊是行宮裡的日常,朱景洪肯定注意不到這些,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軍政事上。

把惜春弄到身邊,乃是他順手而爲的事,目的達成後便不會過於關注,每天聊上幾句也就足夠了。

至於何時採擷,他暫時沒有想法,畢竟往後的時間還長,人在身邊隨時可以。

轉眼之間,又是兩個月時間過去。

金陵這邊的事已基本處理完畢,重修官署的事情議定了,王培安查案的火候也夠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皇帝催他返京的諭旨到了。

正統二十年三月初九,這是個黃道吉日,朱景洪在金陵文武官員歡送下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程。

336.第336章 除夕第754章 太子薨190.第190章 揭你的皮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第816章 爲什麼不向朕陳奏!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第176章 初訓第13章 你們在推諉誰?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548章 燕藩舊邸334.第334章 心思各不同第22章 去見識一下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643章 流言第113章 遲來的聖旨第85章 獵物478.第478章 寶釵: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第564章 燕山事已畢第22章 去見識一下374.第374章 再至襄王府第801章 黛玉:陛下又錯了第620章 王府的女人們第157章 這真不怪我第642章 何枝可依第503章 新鮮的好233.第233章 烏龍跑偏482.第482章 三軍不可無帥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第56章 決斷315.第315章 賈芸:定不負十三爺重託277.第277章 什麼叫規矩238.第238章 十三爺可安心27.第27章 好風憑藉力第659章 禁果208.第208章 這件事別再鬧了188.第188章 薛家那孩子不錯第625章 妙玉的精神勝利21.第21章 英蓮242.第242章 錦衣衛的消息第631章 尤三姐之戀236.第236章 你的膝蓋太硬了第648章 兒子們332.第332章 冊立第547章 初到燕山第671章 那我造這麼多艦幹什麼?第727章 正統十七年317.第317章 北靜王的煩惱239.第239章 等哪一日你做皇帝第584章 我們都是陛下的臣子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340.第340章 世祖在天地之前446.第446章 陳雲泰的選擇第19章 錦衣衛第566章 去遼東403.第403章 爲兄弟兩肋插刀294.第294章 父子秘談第512章 聖壽節484.第484章 首功299.第299章 御前高級軍事會議459.第459章 孫紹祖的自薦第692章 夫妻閒話第40章 審不動第42章 本分第696章 一日丟三縣451.第451章 大膽的甄琴第750章 仰人鼻息213.第213章 好弟弟第174章 初審已過205.第205章 釵語安人心464.第464章 鞍前馬後第779章 聖明燭照,乃是妄想!第788章 朕欲寬之,天理難容!第61章 賜匾第798章 體察聖意445.第4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39章 八月十三324.第324章 來自親王的威壓367.第367章 帶甲374.第374章 再至襄王府第702章 朱重八爲何不報官第489章 旨到前線第593章 進擊的襄王妃第646章 多想和從前一樣7.第7章 太子的憂愁431.第431章 慷慨解囊睿王妃52.第52章 是錦衣衛的意思第742章 皇家盛宴第493章 流言起第528章 老頭子不信我17.第17章 護官符251.第251章 寧榮街第25章 寶釵之言213.第213章 好弟弟402.第402章 粗茶淡飯第811章 楊靜婷:臣妾冤枉啊!407.第407章 言談妥當薛寶釵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
336.第336章 除夕第754章 太子薨190.第190章 揭你的皮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第816章 爲什麼不向朕陳奏!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第176章 初訓第13章 你們在推諉誰?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548章 燕藩舊邸334.第334章 心思各不同第22章 去見識一下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643章 流言第113章 遲來的聖旨第85章 獵物478.第478章 寶釵: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第564章 燕山事已畢第22章 去見識一下374.第374章 再至襄王府第801章 黛玉:陛下又錯了第620章 王府的女人們第157章 這真不怪我第642章 何枝可依第503章 新鮮的好233.第233章 烏龍跑偏482.第482章 三軍不可無帥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第56章 決斷315.第315章 賈芸:定不負十三爺重託277.第277章 什麼叫規矩238.第238章 十三爺可安心27.第27章 好風憑藉力第659章 禁果208.第208章 這件事別再鬧了188.第188章 薛家那孩子不錯第625章 妙玉的精神勝利21.第21章 英蓮242.第242章 錦衣衛的消息第631章 尤三姐之戀236.第236章 你的膝蓋太硬了第648章 兒子們332.第332章 冊立第547章 初到燕山第671章 那我造這麼多艦幹什麼?第727章 正統十七年317.第317章 北靜王的煩惱239.第239章 等哪一日你做皇帝第584章 我們都是陛下的臣子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340.第340章 世祖在天地之前446.第446章 陳雲泰的選擇第19章 錦衣衛第566章 去遼東403.第403章 爲兄弟兩肋插刀294.第294章 父子秘談第512章 聖壽節484.第484章 首功299.第299章 御前高級軍事會議459.第459章 孫紹祖的自薦第692章 夫妻閒話第40章 審不動第42章 本分第696章 一日丟三縣451.第451章 大膽的甄琴第750章 仰人鼻息213.第213章 好弟弟第174章 初審已過205.第205章 釵語安人心464.第464章 鞍前馬後第779章 聖明燭照,乃是妄想!第788章 朕欲寬之,天理難容!第61章 賜匾第798章 體察聖意445.第4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39章 八月十三324.第324章 來自親王的威壓367.第367章 帶甲374.第374章 再至襄王府第702章 朱重八爲何不報官第489章 旨到前線第593章 進擊的襄王妃第646章 多想和從前一樣7.第7章 太子的憂愁431.第431章 慷慨解囊睿王妃52.第52章 是錦衣衛的意思第742章 皇家盛宴第493章 流言起第528章 老頭子不信我17.第17章 護官符251.第251章 寧榮街第25章 寶釵之言213.第213章 好弟弟402.第402章 粗茶淡飯第811章 楊靜婷:臣妾冤枉啊!407.第407章 言談妥當薛寶釵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