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黛玉:陛下又錯了

廷議全程,朱景一句話都沒說,剛纔這兩天相互辯論時,他也是一直在聽在想。

在他左右,是陪他參與廷推的宦官,其中就有東廠提督程英,這老太監一直在講解涉及官員的履歷。

所以朱景洪大致摸清楚了,當前爭鬥的兩方是什麼格局。

這個時候安靜下來,且衆人都面向御座方向,如此便是等我表態了……朱景洪暗暗道。

現在有兩個選擇,在此時無論他支持哪一方,都會對外傳達出對這些人的支持。

對朱景洪來說,徹底完成清丈對朝廷大有裨益,所以趙玉山還得繼續任首輔,所以挺他一把就成了必然。

目標已經明確,但如何實現得講方法。

“這麼多朝廷高官都議下來了,浙江布政使卻懸而不決,可見此職何等重要!”

“實話說,朕久在軍中,對治理地方所知不多,諸卿可否與朕講講,爲何這浙江布政使……如此重要?”

“乃至六部兩位堂官,在這廷議上爭執不休,若非朕在這裡怕是都打起來了!”

過去發生的事已多次證明,不要試圖矇蔽這位年輕皇帝,當他說自己不懂什麼的時候,做臣子就該提高警惕性了。

“劉卿,你來說說!”朱景洪笑着說道。

前文曾說過,六部堂官及以上官員,正式場合會盡量避免說話,奉行的便是少說少錯的原則。

衝鋒陷陣這種事,儘可能讓下面人去做,就能避免眼前這受問的場景。

此時被皇帝問到,劉志賢頓時緊張起來,接下來的回話他就得注意了。

шшш▲ ttκΛ n▲ Сo

“回奏陛下,官員是代天子牧民,故而重要攸關,務必詳加審擢!”

這是說了句沒用的廢話,於是朱景洪又問:“朕問的是……爲何浙江布政使格外重要!”

爲什麼格外重要呢?難道把黨爭的事道出?

劉志賢在官場混了這麼多年,明白把問題回答好很簡單,只要弄明白皇帝要自己答什麼。

這聽起來是廢話,總結起來就四個字,揣摩聖意。

入朝爲官,揣摩聖意是必修課,更是行深至遠的根本保障。

揣摩聖意有多難?難在信息不對等,難在聖意難捉摸,難在“做題”時間短。

劉志賢只沉默了三秒,朱景洪便轉而看向梅敬文,問道:“梅卿,你來說說……浙江布政使爲何如此重要,使得你二人爭執不休,都到了互揭老底的地步?”

黨爭的事當然不能說,如何短時間編出完美說法,這確實很考驗人的應變能力。

朱景洪問劉志賢時,梅敬文就已在思索,所以他的反應時間要多些。

“回奏陛下,浙江乃朝廷賦稅重地,且勾連海外洋人衆多,非遣一干員就職……只怕難以處置諸多事務!”

梅敬文的回話內容,劉志賢當然也想到了,可他爲何不說出來呢?因爲這話皇帝同樣可以駁斥。

畢竟浙江有浙江的特殊之處,其他省份也有其特殊情況,爲啥浙江就格外特殊呢?

但朱景洪沒有追問下去,而是看向了趙玉山,笑着道:“趙閣老!”

“微臣在!”趙玉山當即出班,這是本次廷議他第一次開口。

“據朕所知,你是梅侍郎的座師,你來說說……他說的可對?”

趙玉山略微思索後,便答道:“回奏陛下,先賢有言,‘吏者,民之所懸命也’,可見任用官員是何等重要之事,所以任何一個職缺,臣等推舉都應當慎之又慎,如此方不至有大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詰問……是爲提點臣等,不可因浙江富庶而偏愛,梅敬文所言非秉公至明之言,他有過失微臣也有過失,請陛下責罰!”

說到最後,趙玉山竟直接叩拜於地,逼得梅敬文也只能跪下。

老實說,朱景洪方纔問話咄咄逼人,就是爲了敲打朝中幾個派系。

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竟被他體會到了然後請罪,可見是非常的上道。

趙玉山做了近十年首輔,對朱景洪這樣的新君來說,要用他也確實要敲打他,這是防患於未然的必要手段。

朱景洪不置可否,轉而看向另一側的鄭志清,問道:“鄭卿,此事你怎麼說?”

“回奏陛下,這確實是臣等過失,朝中官員代天牧民,他們是百姓的父母官,他們一言一行都牽涉陛下之聖明,選官任官着實是該慎之又慎!”

“然臣等久居廟堂,遠離百姓之疾苦,對選任之事等閒視之,此確爲不赦之過!”

“請陛下治罪!”

鄭志清在給自己攔罪,這是非常明智的選擇,等於是接受了皇帝的敲打。

兩位閣臣的回話,都在強調皇帝是天下之主,這是比較高級的拍馬屁手段。

兩位閣臣都請罪了,方纔廷議上發言的衆人,此刻也都紛紛下拜請罪,朱景洪再次鞏固了自己的威權。

此時他沒着急讓衆人起身,而是在沉默幾息後,徐徐說道:“朕把天下,交給了內閣和爾等臣工,只盼汝等實心用事,做好自己的本分,其他已不敢再奢求!”

只希望大家做好本分,這其實就等於指責,在場衆人不太守本分,比如在廷議上搞黨爭。

當然,這得要段位高的才能快速反應過來,並隨即思索下一步的問對。

“方纔鄭閣老說得極好,你們這些人久居高位,確實是離百姓太遠了!”

說完這句,朱景洪又問道:“言歸正傳,浙江布政使的位置,還是要儘快定下才好!”

“鄭閣老,你來說說……這個位置,到底誰去合適?”

表面是有兩個選擇,但鄭志清知道只有一個答案,於是他在略作思索後,答道:“回稟陛下,微臣以爲……宋致遠與杜承軒各有優略,選誰去浙江都有道理,此事唯請陛下聖裁!”

聽到這話朱景洪笑了,暗道這也是個老滑頭,什麼時候都不忘媚上。

“朕是在問你!”

早預料到皇帝會有此問,鄭志清給出了自己真正的答案:“陛下相詢,臣斗膽推舉,杜承軒頗有賢名,治理地方成果斐然,升任他爲浙江布政使,或許更爲合適一些!”

鄭志清一黨的人,推舉的是現任河北按察使副使宋致遠,此刻由他道出升任杜承軒,這場“非正式”的當爭便畫上了句號。

朱景洪敲打了臣下,而趙玉山和鄭志清二人,也進一步確定了皇帝意志。

往後仍是趙玉山主事,他鄭志清還是輔助參政,一同執掌中樞各項事宜。

當事兩人看明白了,在場的其他官員們,也大致體會到了其中真意,往後他們行事便會更有分寸些。

“趙閣老,你說如何?”朱景洪又問道。

“伏唯陛下聖裁!”

這個時候朱景洪沒再逼問,而是宣佈道:“那好,浙江布政使,便由杜承軒升任!”

“都起來吧!”這個時候,朱景洪才讓衆人起身。

待衆人排班站定後,朱景洪又吩咐道:“選官用官乃是要事,今日之議吏部要詳加審定,切勿有不忠不仁不廉之人充數!”

新鮮上任的吏部尚書鄭顯林,此刻便出班應下了這件事。

接着朱景洪又吩咐道:“督察院監察百官,往後也要嚴加履職,遇有不法即刻彈劾,切勿放任貪官惡官殘害百姓!”

新任都御史王培安隨即出班,格外莊重的應下了此事,這給包括三位閣臣在內的所有人帶來了壓力。

到這裡,議事內容已全部的完成,本場廷議也就到了尾聲。

大概半個時辰後,朱景洪來到了瑤華宮,也就是黛玉的寢宮。

初春之際,黛玉正親自指揮宮女,將她的各式盆栽重新擺放,此刻瑤華宮的院子裡很忙碌。

可當看到皇帝駕臨,這份忙碌就被摁上了暫停鍵,所有人都來恭迎皇帝的駕臨。

黛玉迎到宮門處時,正巧朱景洪便趕到了,她想要行禮卻被朱景洪免了。

陪着朱景洪走進宮門,黛玉問道:“據臣妾所知,陛下今日不是要議事麼,爲何此時到這裡來了?”

“議事哪比得來見你要緊,朝廷大事……自有內閣處置!”朱景洪笑笑道。

知道朱景洪是玩笑,黛玉便問道:“聽陛下這意思,爲了臣妾……莫非連江山都能捨棄?”

“愛妃鍾靈毓秀,世間唯一,朕豈能割捨!”朱景洪答道。

撇了撇嘴,黛玉道:“既如此……不如請陛下賜臣妾一死!”

此刻二人已走到殿前,一邊往臺階上走,朱景洪一邊問道:“這是爲何?”

“若因我之緣故,而使陛下荒廢朝政,進而天下大亂……臣妾可是萬死難贖!”

“所以,還不如現在陛下就把臣妾賜死,如此也好讓天下百姓少受些罪!”

“哈哈哈……果真是一張利嘴,可見古人所言不差!”

“哪個古人?說的什麼?”黛玉追問。

“唯……”

與朱景洪一道進了殿內,只等其說出了頭一個字,黛玉便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朱景洪笑容更甚,他確實是想說這麼一句,此刻卻被黛玉搶答了。

而黛玉說完後沒着急停,反而給朱景洪科普了一遍,這句話的本意到底什麼。

也就是說,黛玉是在告訴朱景洪,你這句話說得不對。

扶着朱景洪坐下,黛玉很是認真問道:“陛下,您可明白了?”

“丫頭,你在跟我講道理,我且問你……這世上什麼纔是道理?”

從紫鵑手中接過茶盞,黛玉遞向朱景洪後,學着官員們的樣子答道:“回奏陛下,臣妾以爲,陛下的拳頭就是道理!”

果然,話全都讓這丫頭說了,朱景洪甚至都找不到臺詞了。

“你即知道這些,何故還跟朕講那些話,朕難道不知孔夫子的真意?”

朱景洪這話才道出,就迎上了黛玉的審視,那種想隱藏卻又沒藏住的懷疑,纔是最讓他撓心的地方。

“臣妾豈敢懷疑陛下的學問,只是得知過些日子,陛下要御殿親策士子,提前與陛下溫書罷了!”

再過幾天就是會試,會試之後的殿試理論上皇帝是主考官,所以黛玉這樣說沒錯。

將黛玉拉入懷中,並將紫鵑等人全部揮退,朱景洪方問道:“丫頭,我猜你一定在想,我這樣腹中草莽之人,竟也能做殿試主考官,可對?”

轉過頭與朱景洪對視,黛玉一板一眼答道:“這……陛下又錯了!”

“哦?”朱景洪一副不相信的模樣。

隨後黛玉便道:“所謂學以致用,學問再多歸根結底來說,還是要爲了用而學,否則不過是書呆子罷了!”

“陛下自爲先帝重用以來,所做的每件事無不利國利民,於國於民皆有大用……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黛玉的最後一句,引用了子夏先生的名句,真可謂是恰到好處。

她的這番理論,確實是非常有說服力,即便是孔夫子在這裡,想來也不會挑朱景洪的錯處。

“這……當真?”

在後宮黛玉是少數的幾個,可以讓朱景洪放下戒心的人,此刻他問話時眼中才會有清澈的愚蠢。

“先賢都這麼說了,還能有假?”黛玉佯作驚訝道。

“好好好……說得對啊,愛妃能道出這般真知灼見,可見做個進士綽綽有餘了!”

黛玉遂笑道:“陛下若是想學,臣妾可以教您幾句!”

“爹,娘……抱抱!”

就在這倆人感情愈深時,一道聲音在側方響起,二人望去便迎上了一雙童真的眼睛。

這是個小男孩,乃是黛玉所出之子名朱慕梴,在朱景洪的兒子中排行老四,到現在已兩歲零兩個月。

黛玉隨即撇開朱景洪,快步走向了自己的愛子,然後俯下身將他抱了起來。

這些年黛玉身體好了許多,所以此刻才能把孩子抱起來,但仍然無法抱得太久。

所以當走到朱景洪面前時,她便顯得有些吃力了,然後朱景洪便順勢接了過去。

“梴兒,叫爹!”

“爹~~”

“誒!”

這邊父慈之孝之時,相關的情況隨即傳到了坤寧宮,此時寶釵正躺在牀上安胎。

再有差不多兩個月她將要生產,所以當下行動已是極爲不便。

第492章 運籌帷幄朱景洪292.第292章 寶丫頭,要不要試試!397.第397章 再至金陵第530章 天家384.第384章 加冠封王第797章 恭賀吾皇,上元安康!240.第240章 薛蟠歸京第652章 我能不能指示?第503章 新鮮的好第58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662章 賈雨村的事業第628章 大王來抓我啊!第720章 京城亂事464.第464章 鞍前馬後411.第411章 採菊東籬下第759章 拜見太子殿下第567章 王夫人的反向助力第633章 高端局第766章 太子妃省親第105章 硬仗265.第265章 功成第819章 金盃共汝飲428.第428章 除夕夜起悲音400.第400章 皇家新婦第636章 親王的煩惱第522章 鞭笞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達恭順的漢城第707章 湘雲,我可助你得償所願!17.第17章 護官符302.第302章 到底是誰的侍讀第817章 孫紹祖:下輩子,不做官了!第590章 到漢城去過年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第2章 薛蟠行兇279.第279章 腦補甄第794章 家宴1.第1章 人在應天,剛下馬車!第580章 知否知否第767章 王夫人的天分第45章 三尺白綾和毒酒第165章 臨別之言第121章 夜問英蓮第809章 朱慕楨:本是同根生第808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亂民第161章 小妹不才304.第304章 只要我們武德充沛第30章 密議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第718章 朱景洪:我做如下部署調整第683章 黛玉:我怕十三爺誤會!第19章 錦衣衛432.第432章 賈芸升官210.第210章 與那琴丫頭何異445.第445章 放長線釣大魚216.第216章 李文釗來訪461.第461章 談成第558章 殺機第545章 屆時你我,再不分離47.第47章 前倨而後恭第796章 人不如故第125章 英蓮拜師415.第415章 賈芸的手段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426.第426章 側妃第15章 小人物第826章 變動第523章 公主的知己426.第426章 側妃第540章 夏月桂的拿捏第59章 當堂拿人第512章 聖壽節365.第365章 艱難的廠衛447.第447章 陛下,請下旨吧!31.第31章 召見都司403.第403章 爲兄弟兩肋插刀第660章 臨危受命404.第404章 難兄難弟482.第482章 三軍不可無帥第173章 兄弟相爭447.第447章 陛下,請下旨吧!415.第415章 賈芸的手段317.第317章 北靜王的煩惱388.第388章 篝火宴第604章 一夜春宵第79章 太子變了247.第247章 更喜微胖型第181章 朱雲笙的條件第766章 太子妃省親315.第315章 賈芸:定不負十三爺重託第2章 薛蟠行兇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第751章 元春的兩個表妹第166章 天上掉下個楊妹妹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第693章 朱景洪的虧欠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狀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233.第233章 烏龍跑偏第558章 殺機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
第492章 運籌帷幄朱景洪292.第292章 寶丫頭,要不要試試!397.第397章 再至金陵第530章 天家384.第384章 加冠封王第797章 恭賀吾皇,上元安康!240.第240章 薛蟠歸京第652章 我能不能指示?第503章 新鮮的好第58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662章 賈雨村的事業第628章 大王來抓我啊!第720章 京城亂事464.第464章 鞍前馬後411.第411章 採菊東籬下第759章 拜見太子殿下第567章 王夫人的反向助力第633章 高端局第766章 太子妃省親第105章 硬仗265.第265章 功成第819章 金盃共汝飲428.第428章 除夕夜起悲音400.第400章 皇家新婦第636章 親王的煩惱第522章 鞭笞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達恭順的漢城第707章 湘雲,我可助你得償所願!17.第17章 護官符302.第302章 到底是誰的侍讀第817章 孫紹祖:下輩子,不做官了!第590章 到漢城去過年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第2章 薛蟠行兇279.第279章 腦補甄第794章 家宴1.第1章 人在應天,剛下馬車!第580章 知否知否第767章 王夫人的天分第45章 三尺白綾和毒酒第165章 臨別之言第121章 夜問英蓮第809章 朱慕楨:本是同根生第808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亂民第161章 小妹不才304.第304章 只要我們武德充沛第30章 密議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第718章 朱景洪:我做如下部署調整第683章 黛玉:我怕十三爺誤會!第19章 錦衣衛432.第432章 賈芸升官210.第210章 與那琴丫頭何異445.第445章 放長線釣大魚216.第216章 李文釗來訪461.第461章 談成第558章 殺機第545章 屆時你我,再不分離47.第47章 前倨而後恭第796章 人不如故第125章 英蓮拜師415.第415章 賈芸的手段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426.第426章 側妃第15章 小人物第826章 變動第523章 公主的知己426.第426章 側妃第540章 夏月桂的拿捏第59章 當堂拿人第512章 聖壽節365.第365章 艱難的廠衛447.第447章 陛下,請下旨吧!31.第31章 召見都司403.第403章 爲兄弟兩肋插刀第660章 臨危受命404.第404章 難兄難弟482.第482章 三軍不可無帥第173章 兄弟相爭447.第447章 陛下,請下旨吧!415.第415章 賈芸的手段317.第317章 北靜王的煩惱388.第388章 篝火宴第604章 一夜春宵第79章 太子變了247.第247章 更喜微胖型第181章 朱雲笙的條件第766章 太子妃省親315.第315章 賈芸:定不負十三爺重託第2章 薛蟠行兇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第751章 元春的兩個表妹第166章 天上掉下個楊妹妹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第693章 朱景洪的虧欠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狀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233.第233章 烏龍跑偏第558章 殺機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