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楊靜婷:臣妾冤枉啊!

萬澤輝在狂怒,只因奉旨查訪流民之事的李自恆,如今竟查到了他的軍務上。

準確的說,李自恆在查四國糧食轉運之事,如今大城國內流民亂民繁多,顯然用以補償的糧食沒安排到位。

按理說,這確實不在欽命範圍內,但李自恆作爲都察院外派的監察御史,理論上可對一切事務進行糾察。

加上李自恆背景強脾氣硬,萬澤輝確實不好拿他怎樣,總不可能真把人家給抓了。

呵斥完手下,萬澤輝還是得設法穩定局面,畢竟這纔是他的首要任務。

www ▲тт kán ▲Сo

而李自恆的查訪,勢必弄得人心惶惶,對萬澤輝來說便是不穩定因素,所以他得要阻止這位。

這也側面暴露出一個事實,萬澤輝其實知道幾個都司,尤其是安南行都司有人不乾淨,可他還是選擇了幫忙遮掩。

這個時代講求親親相隱,覺悟高的的人始終是少數,若萬澤輝大公無私推手下人出去,那往後隊伍可就不好帶了。

何況在萬澤輝看來,中下層將領一線領兵實在辛苦,收點兒孝敬好處也不算大事。

是李自恆拿着雞毛當令箭,緊追着大家夥兒不放,這和當年睿王那一黨人有何區別?

萬澤輝轉身去找了監軍御史,因如今西南局勢關乎重大,是由都察院一位僉都御史坐陣。

除此之外,監軍還有太監孫真擔任,這人來頭則更是厲害,現任御用監掌司太監,此前在襄王府是管事太監。

換言之,這位監軍太監孫真,是朱景洪潛邸之人,不出意外此番回了京,就將正式執掌御用監。

所以和萬澤輝一樣,孫真也很想西南平安,所以他也注意到了李自恆。

當萬澤輝去找那位監軍御史時,孫真也在招待客人。

此二人都是錦衣衛,而且是級別非常高,一個是北司安南千戶鄭剛,另一個是南司的千戶柳均。

這柳均就是四個月前,待在安南行都司駐地,跟駐軍一起抗擊亂民那位柳千戶。

“這個人奉旨來查流民,在四川、貴州辦了不少大案,一道奏本遞上京去,主上御筆一勾……便是幾十號官員被處置!”

孫真在說話,兩位千戶認真聽着,神色間多有些恭敬之色。

錦衣衛南北二司互不統屬,更確切的說是互有嫌隙,把這倆人弄到一起談話,確實不是一件容易事。

“傳承三百餘年的蜀藩,這次也栽在了他手裡,有爵的二十多名族人被削爵,如今連王府都被抄沒了!”

聽孫真說了一大堆,兩位千戶還是不明就裡,但他倆都知道事情不簡單,所以只是悶聲吃菜而不說話。

一邊倒酒,孫真一邊說道:“你們二位也知道,主上有多關心西南的安定,這位李御史如今過來,只怕會……損害這番安定!”

“這話不知從何說起?”

“還請公公賜教。”

終於,吳鄭柳兩位千戶開了口,但都說了沒用的廢話。

“下面這些個當官的,你說有幾個人經得起查?別的不說就說你們,能經起的嗎?”

孫真這句話,總算是讓鄭柳二人側目,不得不認真對待起這件事。

其實孫真沒把話說完,他本人其實也經不起查。

這時鄭剛說道:“公公,這人卑職知道,他的來頭可不小!”

“其背後是都御史王培安,這位王大人又是什麼來頭,公公比我們更清楚!”

孫真當然清楚,當年他在王府時,可沒少被王培安教訓。

鄭剛又接話道:“他要查案我們攔不住,總不能找人殺了他,何況人家防着這些,身邊不但有衛士保護,而且還都在光天化日下行動!”

孫真起身後,方笑着說道:“誰讓你們動手殺他?那是下下策,做事得用腦子!”

“還請公公賜教!”柳均拱手道。

孫真笑着說道:“你們分別上一道奏報,就說那李自恆越權行事,值此關鍵時期鬧得人心不安,有恐影響前線大局!”

換句話說,這是要藉助皇帝的力量,強行把李自恆弄回京去。

“這……”鄭剛有些遲疑。

這樣做有聯合欺君的嫌疑,一旦事敗是殺頭抄家的大罪,他們不願意惹這樣大的麻煩。

知道他倆的顧慮,孫真平靜道:“人心惶惶乃是事實,有損軍心是事實,影響前線安定也是事實,所以你們不必擔憂!”

…………

七月二十五,九峰山避暑行宮。

七月初朱景洪巡幸行宮,如今已住了半個多月。

九峰山行宮,被朱家十幾代皇帝連番擴建,如今規模大得嚇人,依着山勢建着各類亭臺軒館和外邦建築,稱得上是當下的萬園之園。

換了個環境居住,確實是有不一樣的心情,後宮衆妃也都有這般感覺。

然而此刻,楊靜婷卻有些不安,只因她得知了些風聲。

“所以,咱們宮裡的燕兒死了?”

“正是啊娘娘,東廠那邊才查到她,她就死了!”

“怎麼死的?”

“掉進溝裡淹死了,早上侍衛們巡邏發現的!”

楊靜婷怒道:“這個蠢材,最近被牽扯到的又不只是她,問過話沒事也就放出來了,偏她被牽扯到就尋了短見,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其實還是爲了之前背詩的事,東廠通過對朱慕楨房裡的人審訊,查到了近期到過朱慕楨寢宮之人。

楊靜婷房裡的燕兒,是第二十三個被喊去問話的人,前二十二個有五人沒出得來,而這位燕兒還沒進去就死了。

“她死了倒無妨,這不是害了我麼?”楊靜婷欲哭無淚。

《七步詩》的事情,跟她確實沒有關係,可現在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一旁宮女提醒道:“去了問問就可出來,燕兒本不該尋短見,她會不會……是被人害了?”

“被誰害了?”楊靜婷問道。

宮女答道:“自然是幕後黑手!”

幕後黑手要害的肯定不是個小丫頭,所以這讓是衝着我來的……楊靜婷心中思索。

緊接着她又冒出另一種猜測,這個人很可能不是要她,而是推她出去頂罪然後避免被查到。

這個人,這條毒蛇是誰?

楊靜婷很想搞清這個問題,這時外面已傳來了稟告聲,說是皇后娘娘召她過去問話。

一聽這話,楊靜婷心裡頓時一顫,心中慌亂卻也必須要去。

簡單裝扮後,楊靜婷儘量表現得淡然一些,然後便在宮女陪同下往寶釵處去了。

寶釵所居處叫淨月軒,地勢較高可以俯瞰山野美景。

此時,淨月軒南面一棵大樹下,設好了桌椅等物品,寶釵正坐着獨自喝茶。

被領到寶釵身後,楊靜婷鄭重行禮:“拜見皇后娘娘!”

“過來,喝茶!”寶釵平靜道。

楊靜婷心中憂懼,卻還是老老實實上前,在寶釵示意下坐到了一旁。

此刻已是黃昏,夕陽看起來極美。

“如此美景,豈不讓人留戀!”

這話聽起來味兒可不對,楊靜婷心中越發的忐忑。

從當年選妃輸給這位開始,她在心理上就完全處於弱勢地位,此刻寶釵便帶給了她極大壓迫。

見楊靜婷不說話,寶釵也不再多廢話,而是直言問道:“聽說你宮裡有個丫頭昨夜沒了?”

來的路上,楊靜婷一直在思索對策,談起正事她反倒沒那麼慌。

按照想好的應對策略,楊靜婷答道:“寶姐姐,那丫頭明天要去東廠問話,趕巧昨晚就死了,這裡面有蹊蹺!”

生怕寶釵聽不明白,楊靜婷又補充道:“這是有人要害小妹我,要離間咱們姐妹情誼,萬望寶姐姐明鑑!”

說到最後,這位堂堂的貴妃娘娘,竟直接跪倒在寶釵面前。

“寶姐姐您想想,臣妾就是再蠢,也不會派身邊人作惡,更不會蠢到在這個節骨眼殺人滅口!”

不管楊靜婷有多果決,此刻神色有多真誠,寶釵其實都直接無視了。

她只看到了,眼前這是個聰明人,這樣的人便是大敵。

至於楊靜婷所言似有道理,對寶釵來說更是無所謂。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這種事根本就說不清。

“我不過隨便一問,你瞧瞧你……快些起來吧!”

“臣妾……”

“起來!”寶釵語氣變冷。

楊靜婷哪還敢再多言,只能老老實實的起身,然後恭敬侍立不敢多言。

寶釵此刻也站起身,一邊往住處走去一邊說道:“既然你說與你無關,我信你一次……往後好自爲之!”

這話聽起來似乎很仁慈,潛臺詞裡把罪名壓到了楊靜婷頭上,然而後者確實很無辜。

所以在寶釵離去後,楊靜婷委屈得只想哭,只感覺自己這貴妃做得太憋屈。

再說淨月軒內,寶釵已然落座,在她對面的是黛玉。

“寶姐姐,我還是覺得……不是她!”黛玉神色極爲認真道。

她也是貴妃,而且有兒子,且是在朱景洪受封太子時所生。

客觀來說,黛玉的身份非常敏感,這種事本該自掃門前雪,不應該過多表達觀點態度。

所以,此時很考驗她倆的情誼,一個不好就會生出嫌隙。

寶釵嘆道:“無所謂了,不管是誰,我也不想再查,這件事都快成笑話了!”

她二人正閒聊着,這時鶯兒進殿來稟告,說楊靜婷已被永延殿宦官請去。

永延殿是朱景洪起居理政處,楊靜婷心懷憂懼神色恍惚來到了這裡。

燕兒的情況,東廠已稟告了朱景洪,所以他纔會找楊靜婷來問話。

七步詩的事已過去近兩月,朝廷上該收拾的人都處置了,朱景洪其實也沒太放在心上。

可昨晚發生的事太蹊蹺,就讓他再度重視起來,然後就傳了楊靜婷過來。

後宮是消遣放鬆的地方,朱景洪不希望有人耍陰謀手段,如果真的是楊靜婷再搗鬼,他不介意將她廢黜並軟禁起來。

此刻,楊靜婷就跪在御座前,戰戰兢兢作着最後的陳述。

“臣妾不敢奢望陛下相信,只求陛下處置臣妾後不要苛責梧兒……”

“若是可以,請陛下將他交由林妹妹撫養,林妹妹無私心無妄念,一定能善待梧兒!”

楊靜婷沒爲自己做太多辯解,她只一心在爲兒子考慮,此刻看起來很是悲慼。

跟了朱景洪這麼多年,她知道如果自己失去信任,解釋再多也是徒勞,不如說點兒其他有用的話。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不得不說,楊靜婷的這番表現,讓朱景洪的疑心稍微消散了些。

他不確定楊靜婷有沒有伸手,此刻結合她的表現,他的某些想法也在逐漸遠去。

可朱景洪不說話,還是讓楊靜婷大感壓力,最終無話可說的她委屈得哭了出來。

“好了!”

只兩個字,對楊靜婷來說卻如天籟。

“十三哥,哦不……陛下,您相信臣妾?您相信不是臣妾?”

楊靜婷太激動了,以致此刻語無倫次,連“十三哥”的稱呼也喊了出來。

在她說話之間,更是踉踉蹌蹌爬到了朱景洪面前,一手擦淚花一手撐起身來詢問。

相信嗎?朱景洪也不確定,所以他沒有回答。

“往後安分些,好生教導兒子,朕與你的情誼……並非耗之不竭!”

這話是警告,也映照出皇帝的疑心,便如錐子一般刺到楊靜婷心底,讓她倍感心痛又無可掙脫。

“陛下,臣妾可以不要貴妃,可以不要位分……但臣妾真的冤枉啊!”

這裡楊靜婷表現得太過了,所謂名與器不可假人,後宮封號屆時皇帝授予,豈是她說不要就能不要。

朱景洪心裡不太高興,好在他確實胸懷廣闊,體諒楊靜婷情急失言。

“起來,回去吧!”朱景洪語氣淡漠。

皇帝的冷漠,是無盡的寒霜,讓楊靜婷瞬間清醒過來,在這炎夏甚至覺得冷。

“是……臣妾遵旨!”

楊靜婷離開後,朱景洪嘆了口氣,心中亦感覺到無奈。

原本他的懷疑只有五成,看到楊靜婷剛纔的表現,對她的懷疑便銳減到不足兩成。

可這反倒讓他更難受了,因爲這證明了在後宮,不安分的人隱藏得很深,到底是誰他毫無線索。

果然傳承無序的情況下,就會有人生出不安分,前明時代哪有這些糟心事啊……朱景洪感慨。

世祖以前,皇位傳承有序,後宮關係確實很簡單。

362.第362章 黛玉,甚好!第138章 賈家的憂愁第699章 漢皇劉誅明103.第103章 出發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284.第284章 誰是你妹妹439.第439章 圍獵上林苑第25章 寶釵之言第162章 拋開事實不談第690章 皇帝:有沒有搞頭?第576章 李暄的惶恐351.第351章 英雄豪傑的定義第728章 皇后病倒第120章 賈雨村說甄家406.第406章 三堂合議233.第233章 烏龍跑偏第538章 孫紹祖歸京401.第401章 遲來的聖旨第510章 內府之事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第575章 節制燕遼兵馬第810章 山海經有言272.第272章 柳湘蓮的智慧464.第464章 鞍前馬後347.第347章 寶釵訓兄386.第386章 複選268.第268章 先邁右腳第64章 憋不住9.第9章 薛家有女480.第480章 軍心在我第513章 家宴之上435.第435章 治家第717章 虛虛實實289.第289章 西楚霸王之勇418.第418章 入宮251.第251章 寧榮街第728章 皇后病倒77.第77章 不要開倫理的玩笑354.第354章 姓朱真好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325.第325章 女兒家的心思第717章 虛虛實實第117章 慌慌張張324.第324章 來自親王的威壓第565章 張小月276.第276章 初見湘雲442.第442章 貌似老十三也不錯第705章 衆望所歸,一推再推!第79章 太子變了第513章 家宴之上386.第386章 複選第696章 一日丟三縣第115章 仗義疏財不好做第802章 王培安的質問第89章 廝殺337.第337章 重華殿家宴第570章 小姨子第794章 家宴471.第471章 朱景洪調軍第777章 乾盛帝:朱景洪432.第432章 賈芸升官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第522章 鞭笞428.第428章 除夕夜起悲音21.第21章 英蓮第697章 朱家小妹的頭顱第489章 旨到前線第684章 殺不殺第148章 正式整肅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第524章 內宅有不寧第784章 再見妙玉第744章 朱景源:請陛下稱太子!402.第402章 粗茶淡飯第791章 朱雲笙的悲傷第766章 太子妃省親第18章 逢冤252.第252章 寧國府內第644章 謎團第771章 抱得三春歸325.第325章 女兒家的心思第530章 天家278.第278章 湘雲的請教第616章 三春皆在285.第285章 要不你說要不我說第517章 襄王要出京第36章 各家反應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第814章 國泰民安臉第656章 公主出嫁433.第433章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318.第318章 兩兄弟第71章 震懾第758章 敕曰:宜乘鼎業,允膺守器!440.第440章 你得管住他363.第363章 與公主一見如故第576章 李暄的惶恐238.第238章 十三爺可安心434.第434章 王妃之怒
362.第362章 黛玉,甚好!第138章 賈家的憂愁第699章 漢皇劉誅明103.第103章 出發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284.第284章 誰是你妹妹439.第439章 圍獵上林苑第25章 寶釵之言第162章 拋開事實不談第690章 皇帝:有沒有搞頭?第576章 李暄的惶恐351.第351章 英雄豪傑的定義第728章 皇后病倒第120章 賈雨村說甄家406.第406章 三堂合議233.第233章 烏龍跑偏第538章 孫紹祖歸京401.第401章 遲來的聖旨第510章 內府之事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第575章 節制燕遼兵馬第810章 山海經有言272.第272章 柳湘蓮的智慧464.第464章 鞍前馬後347.第347章 寶釵訓兄386.第386章 複選268.第268章 先邁右腳第64章 憋不住9.第9章 薛家有女480.第480章 軍心在我第513章 家宴之上435.第435章 治家第717章 虛虛實實289.第289章 西楚霸王之勇418.第418章 入宮251.第251章 寧榮街第728章 皇后病倒77.第77章 不要開倫理的玩笑354.第354章 姓朱真好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325.第325章 女兒家的心思第717章 虛虛實實第117章 慌慌張張324.第324章 來自親王的威壓第565章 張小月276.第276章 初見湘雲442.第442章 貌似老十三也不錯第705章 衆望所歸,一推再推!第79章 太子變了第513章 家宴之上386.第386章 複選第696章 一日丟三縣第115章 仗義疏財不好做第802章 王培安的質問第89章 廝殺337.第337章 重華殿家宴第570章 小姨子第794章 家宴471.第471章 朱景洪調軍第777章 乾盛帝:朱景洪432.第432章 賈芸升官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第522章 鞭笞428.第428章 除夕夜起悲音21.第21章 英蓮第697章 朱家小妹的頭顱第489章 旨到前線第684章 殺不殺第148章 正式整肅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第524章 內宅有不寧第784章 再見妙玉第744章 朱景源:請陛下稱太子!402.第402章 粗茶淡飯第791章 朱雲笙的悲傷第766章 太子妃省親第18章 逢冤252.第252章 寧國府內第644章 謎團第771章 抱得三春歸325.第325章 女兒家的心思第530章 天家278.第278章 湘雲的請教第616章 三春皆在285.第285章 要不你說要不我說第517章 襄王要出京第36章 各家反應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第814章 國泰民安臉第656章 公主出嫁433.第433章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318.第318章 兩兄弟第71章 震懾第758章 敕曰:宜乘鼎業,允膺守器!440.第440章 你得管住他363.第363章 與公主一見如故第576章 李暄的惶恐238.第238章 十三爺可安心434.第434章 王妃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