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紅色黎明

面對着美國東北部膠着的戰線,羅曼諾夫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一條毒計,空降華盛頓特區,直接攻取美國人的首都!作戰代號“紅色黎明”。

然而蘇軍的總參謀部卻對這一計劃感到憂慮。雖然蘇軍在北美形勢一片大好,但戰線拉得太長,從太平洋東岸的加利福尼亞到墨西哥灣的得克薩斯,紅軍的裝甲集羣線性推進,不僅消耗巨大,而且急需大批部隊補充;而紐約的戰鬥卻如撒胡椒粉一般,混亂不堪的城市巷戰吸住了大量預備隊。

總參謀部已經很難調出部隊來進攻華盛頓了。但是總參謀部是當然地不敢反對總理大人的命令的,無奈中的總參謀長科西金元帥想到了駐紮在古巴進行訓練的第313空降軍。

這是支絕對三流的部隊,兩萬多人的隊伍,除了少數高級軍官之外,都是清一色的新兵和軍校生以及預備軍官,武器裝備也很差。更糟的是他們當中大多數人根本就沒有跳過傘,雖然他們都叫傘兵。

科西金元帥很清楚用這支部隊去進攻銅牆鐵壁般的華盛頓無疑是送羊入虎口,但他實在抽調不出更好的部隊,反正他私底下也不支持羅曼諾夫的計劃,讓這支部隊去送死也好讓自以爲是的羅曼諾夫清醒一下。

不過還好,並不是一切都如古巴的炎熱令人失望,第313軍的軍長亞歷山大?馬爾科夫中將是個知人善用的英明領導。他在進攻亞歷桑那的戰鬥中失去了雙腿,維拉迪米爾大將很賞識他的帶兵才能,向科西金元帥推薦這位無腿將軍。馬爾科夫也就在風光如畫的哈瓦那一邊療養,一邊訓練從蘇聯本土調來的新兵。

馬爾科夫擔任第313軍軍長還不到一個月,但他已經讓這支對戰鬥充滿膽怯與恐懼的部隊有了很大的進步,當然許多問題還是相當嚴重。首先是軍官和士官嚴重不足,這使得部隊的指揮缺乏足夠的效率,本來他想在訓練中挑選出優秀的士兵來補充,但如今作戰計劃和命令已經發佈下來,他只好用一個臨時策略了。

中將同志重新整編了部隊,把裝甲部隊和普通的傘兵集中到第517師,由他直接指揮,而精心挑選出來的優秀士兵和軍官則集中到第519師,由他所信任的軍政委布里諾中將指揮。其次就是戰鬥力問題,爲了獲得更好的突襲效果,馬爾科夫沒有經上級批准偷偷改變了作戰計劃。

原來的“紅色黎明”是計劃用一個師的力量直接空降安德魯空軍基地,然後再利用這個基地補充後續部隊,直取五角大樓和白宮以及國會山。馬爾科夫則決定利用第519師空降在開闊的阿靈頓國家公墓,然後直接攻佔五角大樓,而第517師則同時空降白宮和國會山。

馬爾科夫堅信只要五角大樓陷落,美軍的指揮系統就會陷於癱瘓,白宮與國會山也就成了囊中之物,而他這種到處開花的方式將使美國佬顧此失彼。當然這個大膽的計劃更冒險,所幸的是布里諾中將完全支持軍隊主官的計劃,這也許是僵化的蘇軍體制中少有的亮光。不過歷史就是如此,因爲偶爾出現的亮光而變得燦爛輝煌。

1979年6月20日凌晨1點,第一架滿載士兵和裝備的安-124重型運輸機低吟着飛離哈瓦那遠郊的普列漢諾夫空軍基地的跑道,衝向漂渺的虛空。紅色黎明即將到來。

美國人並沒有預料到蘇軍會來一招黑虎掏心,儘管有情報顯示紅軍會利用極爲有限的預備隊發動新的攻勢,但參謀長聯席會議和國防部一致認爲那隻會在南方的戰線上。

不過美軍的狀況比蘇軍更糟,紐約讓他們焦頭爛額,在南方也節節敗退。雖然哈羅德將軍僅以第86和第101兩個空降的兵力就把戈爾什科夫的十萬海軍陸戰隊拖在紐約斷壁殘垣之中,新近的失敗卻無比慘重。王牌的第1騎兵師在休斯頓被殲滅,維拉迪米爾大將的先頭部隊已經進抵佛羅里達東北部。而且情報顯示蘇軍已經在哈瓦那集結了一支數量衆多的登陸船隊,準備在墨西哥灣北岸進行一次登陸作戰,配合地面的進攻。整個美國南方行將淪陷。

杜根總統和他的參謀長聯繫會議主席卡維利上將已經沒有任何成建制的預備隊可用。此時防守華盛頓特區的是戴維?斯皮爾斯中將和他的國民警衛隊第4集團軍。

與紅軍第313空降軍相比,國民警衛隊第4集團軍也好不了多少,他們缺編嚴重,精銳的第9師和第12師均被調往南方前線,留守的第13和第17步兵師都是些經驗不足的人員,而且分散在特區各處。

華盛頓的防務並非預料中固若金湯,地面部隊缺兵少將,各部門的保安部隊雖然數量衆多,但沒有重武器,無法應付對手正規軍的攻擊。最要命的莫過於美軍一直所依重的空中力量極其薄弱,大部份防守華盛頓的空軍也都被派到南方,只有一個戰鬥機中隊駐紮在安德魯空軍基地。

美軍突出的優勢僅在於主場作戰。斯皮爾斯將軍並沒有預料蘇軍的空降,卡維利將軍和總統的安全顧問也從沒認真考慮過這種可能性。所以直到防空警報響起之時,美軍一直處於輕鬆的黃色警戒狀態。

馬爾科夫的龐大的運輸機編隊並沒有直飛華盛頓,而是在大西洋上繞了半個圈,然後以超低空飛行沿着加拿大東海岸進入美國。美國防空系統都把這批忽隱忽現的大飛機當成保持支援美國的加拿大運輸機。不過當首批塗着紅星的安-124直飛華盛頓上空時,山姆大叔才恍然大悟。

急促的防空警報劃破寧靜的黎明,防空導彈的尖叫和防空炮的轟鳴交織在華盛頓上空,炮火和煙霧以及閃光頓時充滿了華盛頓美麗的晨空。

蘇軍的突然出現令美軍陷入混亂。不過紅軍第519空降師的部隊的臨場表現實在是符合它的三流水準。搭載他們的第110航空運輸團的飛行員也都是些新手,這些菜鳥不是過早地通知空降兵兄弟跳傘使他們落到敵人的防區裡,就是驚惶失措地被擊落甚至墜毀。

結果預定的美國東部時間上午6點只有少數兵力準確地空降到阿靈頓國家公墓。地面的戰鬥還沒有開始紅軍的損失就超過了一個團,這些可憐的俄國人不是連同運輸機被打下來就是缺乏跳傘經驗摔死,這當中包括軍政委布里諾中將。

對於美國人來說,這個紅色黎明意味着紅軍的匕首**心臟。而對於俄國人而言,這個紅色黎明則是還沒**美國人心臟的匕首就已經粘滿了自己的鮮血。沒辦法,俄國人自己選擇空降到墓地裡。

17K火熱連載 閱讀分享世界,創作改變人生

熱點推薦:

第15節 退縮第7節 超時空傳送第57節 急轉直下第67節 尤里的愛第64節 感恩節典禮第44節 大氣漏斗第16節 原點第29節 將軍之夜第32節 曾經的愛第52節 偏差第6節 偵察兵的報告第4節 敵困我擾第26節 內應第8節 老搭檔第47節 雙子星第16節 擊落F-15第31節 美國的奇蹟第31節 營救第6節 伏擊第19節 中國的意第15節 大河奔流第41節 無心插柳第53節 西西伯利亞攻略第9節 聖槍的召喚第14節 馬失前蹄紅警平安夜派對第6節 伏擊第23節 孤軍深入第47節 心靈的震撼第26節 總統授權第1節 美人大戰第61節 暴風雪中的戰鬥第28節 押送第28節 兩虎相鬥第40節 對策第23節 對決第10節 血雨腥風第69節 爲愛離開第29節 謀動第56節 偵察第27節 叛變第21節 大蘋果第46節 大師和瑪加麗塔第20節 絕望與勝利第45節 大結局第45節 出發第55節 復出之策第40節 導彈攻擊第8節 真相第6節 偵察兵的報告第8節 激戰洛濟瓦河第7節 進攻第5節 正式錦標賽第61節 暴風雪中的戰鬥第46節 鬧京師第25節 地獄火第13節 俘虜第26節 內應第3節 新的威脅第6節 開賽第49節 兄弟往事第56節 三面攻勢第11節 爭奪第47節 雙子星第38節 步兵攻擊第71節 大師與英雄第44節 丟城將軍第44節 總統轉移第3節 增援第33節 棄城第28節 杜根的對策第5節 上帝之門第1節 雙頭鷹第32節 手槍對決第55節 符拉沃德的決斷第21節 政治陰謀第20節 維拉迪米爾的憂慮第44節 丟城將軍第25節 地獄火第47節 三千里江山第36節 黑鷹墜落第14節 革命第24節 死戰第25節 布萊克默的報告第12節 大西洋不眠夜第18節 挺進第43節 國家實驗室第32節 手槍對決第50節 夕陽西下第19節 中國的意第45節 無望的突擊第63節 秩序恢復第4節 交火第50節 宣傳攻勢第26節 總統授權第21節 政治陰謀第41節 命中註定第15節 葬禮第12節 雙雙奪標
第15節 退縮第7節 超時空傳送第57節 急轉直下第67節 尤里的愛第64節 感恩節典禮第44節 大氣漏斗第16節 原點第29節 將軍之夜第32節 曾經的愛第52節 偏差第6節 偵察兵的報告第4節 敵困我擾第26節 內應第8節 老搭檔第47節 雙子星第16節 擊落F-15第31節 美國的奇蹟第31節 營救第6節 伏擊第19節 中國的意第15節 大河奔流第41節 無心插柳第53節 西西伯利亞攻略第9節 聖槍的召喚第14節 馬失前蹄紅警平安夜派對第6節 伏擊第23節 孤軍深入第47節 心靈的震撼第26節 總統授權第1節 美人大戰第61節 暴風雪中的戰鬥第28節 押送第28節 兩虎相鬥第40節 對策第23節 對決第10節 血雨腥風第69節 爲愛離開第29節 謀動第56節 偵察第27節 叛變第21節 大蘋果第46節 大師和瑪加麗塔第20節 絕望與勝利第45節 大結局第45節 出發第55節 復出之策第40節 導彈攻擊第8節 真相第6節 偵察兵的報告第8節 激戰洛濟瓦河第7節 進攻第5節 正式錦標賽第61節 暴風雪中的戰鬥第46節 鬧京師第25節 地獄火第13節 俘虜第26節 內應第3節 新的威脅第6節 開賽第49節 兄弟往事第56節 三面攻勢第11節 爭奪第47節 雙子星第38節 步兵攻擊第71節 大師與英雄第44節 丟城將軍第44節 總統轉移第3節 增援第33節 棄城第28節 杜根的對策第5節 上帝之門第1節 雙頭鷹第32節 手槍對決第55節 符拉沃德的決斷第21節 政治陰謀第20節 維拉迪米爾的憂慮第44節 丟城將軍第25節 地獄火第47節 三千里江山第36節 黑鷹墜落第14節 革命第24節 死戰第25節 布萊克默的報告第12節 大西洋不眠夜第18節 挺進第43節 國家實驗室第32節 手槍對決第50節 夕陽西下第19節 中國的意第45節 無望的突擊第63節 秩序恢復第4節 交火第50節 宣傳攻勢第26節 總統授權第21節 政治陰謀第41節 命中註定第15節 葬禮第12節 雙雙奪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