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話說,信王妃生子的事兒,還真是有人打聽出來了一點兒事兒,外面的人沒有找進宮來,宮裡面,倒是真的有人過來長春宮這邊求衣服。

還有好幾個是七八年沒有生產的宮裡的老人。

李伽羅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這幾個人,皇上根本就不去她們那邊去了,難道她們自己一個人能生的出來嗎?

難道她們以爲得了衣服,皇上就會被吸引過來嗎?這可太荒謬了。

逮着了一個機會,皇上過來長春宮的時候,剛好碰到有人求衣服,皇上把人狠狠的訓斥了一頓,說她們是無中生有,無事可幹,再做這樣的事兒,就直接按照宮規來處理。

畢竟皇上的話是金口玉言,從皇上訓斥了人後,宮裡就沒有人敢來要衣服了。

李伽羅清靜了不少。

其實這種事兒,是信則有不信則沒有。

世上哪裡有這種求子的方法?完全是沒有根據的。

不過大部分人是想沾沾福氣罷了,因爲武貴妃可是生了兩個皇子,她的東西,總是有些福氣的吧。

連王太后都說荒謬!

不過她倒是沒有去訓斥武貴妃,因爲這事兒也不是武貴妃的錯,真要訓斥,那就是成了無理取鬧了。

誰知道王太后在說過此事荒謬後,承恩公夫人陳氏進宮來拜見太后。

在說完了加長後,承恩公夫人陳氏,就有些支支吾吾的說了自己的請求。

把王太后聽得,簡直是火冒三丈。

因爲承恩公夫人也是來求衣服的,“好不好的,沾一沾上面的福氣,求個心安!”

承恩公夫人之所以過來求王太后,是因爲她孃家的侄兒媳婦,雖然都生了孩子,可是一連四胎都是閨女,她孃家侄子到現在還沒有個嫡子,所以承恩公夫人的孃家嫂子,聽說很久沒有生育的信王妃因爲一個三皇子的衣服,就能一舉得男,那信王妃可是嫁到信王府,好多年都沒有開懷的。

所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次她孃家那侄兒媳婦又懷上了,聽說了信王妃的事兒,就到了承恩功夫,找到了承恩公夫人,求她進宮,想想辦法,也求一件三皇子的衣服,好歹能讓她侄兒媳婦心安那。

這民間也有這種說法,把小男孩兒的舊衣服放在枕頭下面,容易招來男孩兒。

更何況,這個三皇子的事兒,由人家信王府裡的人已經證明了。

所以承恩公夫人就硬着頭皮提出來了,好歹也沒有什麼損失不是?

王太后簡直要惱火的不行了,怎麼一個二個,都這麼的蠢呢,這能是一件衣服解決的事兒嗎?

承恩公夫人陳氏看王太后半響沒有吭聲,就說道:“娘娘,不過是一件衣服,貴妃也是您的兒媳婦,您要是要,她肯定會給的。臣妾的侄兒媳婦,連續生了四個丫頭,家裡急的不行,要是這一胎還是個丫頭,那可怎麼好?我們陳家難道就要沒有嫡子了?”

沒有嫡子,這爵位就不能繼承,等着庶子繼承,就要降一等,那是多大的損失啊。

雖然承恩公夫人知道王太后對武貴妃是忌憚的很,可是這平時兩人也表現的一點兒衝突也沒有。

畢竟王太后是皇上的母親,宮妃們只有敬着的份兒。

所以陳氏覺得是很簡單的事兒。要不是聽說皇上發話了,不準人找貴妃要東西,她都準備自己去求了。

之所以求到太后,那肯定是因爲太后說話夠份量,皇上發話了,可是太后跟皇上說了,那就沒有問題了。

王太后見陳氏很熱切的看着她,只能閉了一下眼睛,說道:“哀家知道了。”

太后這意思是答應了?承恩公夫人心裡一喜,面上就帶了出來,對王太后說道:“娘娘不如多求一件,到時候給明雅也送一件?”

她肯定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一舉得男。

王太后的牙咬的死死的,才勉強忍住破口大罵,你的女兒是永遠也生不出來孩子了!就是要一百件衣服,也不管用!

本來陳氏讓她去找武貴妃要衣服,她都覺得丟了面子,現在還說這個話,王太后強忍住了,然後說道:“宮外面的也就罷了,說起來是個習俗,宮裡面,皇上都已經發話了,怎麼着,你想讓明雅被人盯上了?她本來撫養五皇子,就有人說些不好聽的話,再搶着要這衣服,讓別人怎麼看她?說她不喜歡五皇子,只不過是爲了面上好看?你讓她以後怎麼面對皇上?皇上要是厭惡了她,還怎麼‘生孩子’?”

宮裡面的嬪妃和外面的人能一樣嗎?明知道皇上已經發話了,還敢對着幹,那是不把皇上放在眼裡,還是說,你王家的人就與衆不同一些?

承恩公夫人陳氏不過是關心女兒的前程,所以有個好機會,就想着能讓女兒也得一份,聽見王太后這麼說,也反應過來,就告罪,“是臣妾糊塗了,臣妾以後不會了。”

生孩子還要靠皇上,如果先得了皇上的不喜,那還生什麼孩子?

只要皇上肯親近自己的女兒,這孩子肯定生的下來。

加上自己女兒身邊還有個五皇子,皇上爲了五皇子,也會過來看望自己的女兒的。

她進宮來,是因爲自己的侄兒媳婦年紀也大了,前面都生了四胎了,這一胎如果不成,那就很可能是沒有嫡子了,所以才這麼急切。

陳氏不是笨人,所以再也沒有說要給王明雅也要一件衣服了。畢竟宮裡的女人,真要是夾帶點什麼東西,把自己的女兒給害了可怎麼辦?

外面的人就不同了,大家和外面的人無冤無仇的,這還是過了明路的,怎麼着也不會使壞。

王太后讓陳氏去看王明雅去了,王太后自己是深吸了好幾口氣。

她覺得自己求着武貴妃,很是不得勁兒,宮嬤嬤說道:“哪裡是求?您是皇上的母親,就是讓武貴妃自己主動送上來,都是應該的,按照外面的說法,您是武貴妃的婆婆,婆婆需要什麼,她不是得好聲好氣的送過來?”

王太后很要面子,她怕自己去要了,然後那長春宮的知道了,會在心裡暗笑。

所以一想到這個,王太后就很鬱悶,可是陳氏的這個要求,也不是什麼高要求,人家求上門來了,她一句話的事兒,要是拒絕了,王太后倒是不怕。可是和孃家的關係弄得有了疙瘩,就不好了。

子嗣的事兒,一向是大事兒,如果自己不給,陳氏的孃家侄兒媳婦能生個兒子,那麼王太后可以理直氣壯的說,當初就說了,那是無稽之談,根本就要與不要,都沒有關係。

可是,萬一生的是女兒呢?這可是一半一半的事兒,到時候陳氏孃家沒有了兒子,那肯定就會怪罪到自己頭上,說太后當時要是張口了,就不會是這麼個結果了。

王太后到時候真是把人給得罪了。

其實王太后自己心裡也清楚,找武貴妃要東西,比不要東西,絕對利大於弊。

到時候真的要是不準,那武氏的福氣,就不是那麼好了。

只是想着要找武氏要,這心裡和麪子上。

罷了,王太后心道,如果死要面子,那肯定對自己不利,她只是找自己的兒子要,至於兒子是找誰要的,那她就不管了,不算是她本人找武貴妃要的。

再說,就算是要了,那武貴妃還敢笑話自己不成?

她是不要命了纔會笑話自己!

於是王太后在皇上來慈寧宮請安的時候,遵酌着把這事兒講給了皇上聽。

王太后道:“哀家覺得這事兒是無稽之談,可是你舅母已經求到哀家的頭上來了,你舅母的孃家,情況是那樣的,好歹讓人家安安穩穩的把孩子生下來吧。”

皇上笑着說道:“這要是生的不是兒子,豈不是要怪罪我們了?”

王太后忙說道:“這有什麼怪的,咱們又不是送子觀音,這東西也是他們主動要的,給了東西,就是盡了情分了,誰能打包票,說那一定能生男孩兒?誰要是這樣說,哀家定然不饒!相信陳家的人是明事理的,不過是爲了求個心安,你舅母的孃家侄兒媳婦,因爲連續生了四個閨女,這一胎懷上了,就極其不穩定,人也瘦的可憐,陳家人就怕她等不到生產的那一天,好不容易聽到信王府的這個事兒,所以就讓你舅母求到哀家頭上了,就當是積善行德吧,哪怕以後生了閨女,也不會心裡怪咱們的。”

王太后心道,自己這個兒子,還真是維護那武氏,把責任都給推出去了,以後生兒子還是閨女,都不管人家的事兒了。

其實作爲帝王之家,誰敢怪罪?能給你東西,都是對你的恩賜了。

可是這皇帝愣是要掰扯清楚了,東西可以送,但是送了東西,你們生男生女可就不管他們的事兒了。

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維護,王太后對武氏更忌憚了。

只是想着武氏的孃家,王太后又放了心,連個男丁都沒有的武家人,有什麼資格和王家比較?完全沒法比。

不說王家的門生遍天下,就是王家的子弟們,也都很多有出息的,還有在全國各地當官的,武家嘛,就有一個人在當個縣太爺,還不知道是在哪個犄角旮旯裡呆着呢,一點兒幫助也沒有,不拖後腿就阿彌陀佛了。

皇上和王太后說清楚了,然後去了長春宮,找李伽羅要三皇子以前穿的小衣服。

李伽羅有些奇怪,皇上不是說,誰要也不給嗎?

怎麼現在皇上親自要了?

皇上有些哭笑不得,說道:“是母后要的,朕總得給母后一個面子,她親自開口了,朕也不好拒絕,不過你放心,朕已經和母后說清楚了,生男生女,咱們可管不着。”

皇上倒不是怕外面的陳家生氣,他們也不敢,而是怕太后到時候生貴妃的氣,畢竟太后好不容易開一次口,結果卻落了空,到時候怪上貴妃了。

“不過是個小事兒,既然是母后要的,臣妾定然會準備好的。”

自然,東西不能是洛兒真的穿過的,讓琥珀再拿一件新的做舊,這一回生二回熟的,琥珀也幹得容易。

因爲就怕有人來要,而來人又是不好拒絕的,所以私底下,李伽羅就已經吩咐琥珀給做好了。

“皇上,既然太后娘娘找您說的,那她肯定是不好意思來臣妾這邊要,臣妾的人送到慈寧宮去,太后也覺得不自在,不如,皇上,讓你的人送過去?”李伽羅說道。

皇上聽了笑道:“這又有何難,就讓劉永全親自送過去吧。劉永全,你來,把衣服給太后那邊送過去。記住,要親自送。”

劉永全忙答應,然後就捧着那衣服,去了慈寧宮。

皇上笑道:“朕真該找信王算算賬,不然事情也不會這樣。”弄得大家都知道了。不是信王府的人泄露出去,還會是誰?

而胡太太正抱着自己的外孫,喜歡的不行。

信王妃坐月子,胡太太當母親的也時常來看她,因爲信王妃生了嫡子,信王對信王妃好多了。見到岳母也是和顏悅色的,本來也在這屋裡,想多看看自己的兒子的,看見胡太太來了,信王就很識眼色的迴避了。

信王妃對胡太太的做法有些生氣,怎麼把這件事弄得大家都知道了,京城裡,好多人家都上門找自己要那件三皇子的衣服,要不是有王爺出面,想着把那衣服留着給自己的兒子,恐怕那衣服早就很多人爭個頭破血流了。

所以信王妃對把事情給傳出去的胡太太很是不滿,自己這邊都這麼麻煩了,貴妃娘娘那邊,豈不是更麻煩了?本來人家都幫了自己,可是自己卻給人家帶來了麻煩,這多不應該啊,她準備出月子了,去宮裡請罪去。

胡太太知道女兒的心思,她說道:“娘這樣做,也是爲了報答娘娘的。你想一想,這樣一來,大家都說三皇子是有福氣的,以後等立太子的時候,總會多一個籌碼。”

胡太太也讀過書,知道什麼天意之類的,武貴妃的孃家不顯,她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吧。反正這事兒也是真的,她又沒有說謊,而且說出去了,自己女兒在王府的日子會更好過,這王府的妖精們想要害自己的外孫,就得掂量掂量了,這可是從宮裡貴妃娘娘那邊求來的。她們要是心裡忌憚,就會少很多麻煩。

“娘,要是貴妃娘娘人家就沒有那個意思,您這樣不是幫倒忙嗎?”信王妃說道。

胡太太道:“立太子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我這麼一弄,只是有可能給三皇子增加籌碼,但是我要是什麼都不做,這有可能就沒有了。而且,傻丫頭,貴妃娘娘生了兩個皇子,她就是不爭,別人也會把她當成眼中釘的,前面的大皇子,不僅生母出身低,還是個病秧子,二皇子,一場病就要了他的命,三皇子和四皇子從名分上來說,生母地位也高,是貴妃,還排行在前面,你覺得別人能放過她們?我們都知道的道理,貴妃娘娘怎麼會不懂?只不過現在皇上還年輕,皇子們還小罷了,等過個十幾年,你看着吧,那時候才真正的開始呢。範氏能對貴妃和三皇子有利的事兒,咱們能做的就做,這樣纔是報答貴妃的恩情。”

胡太太這番話,很多都是聽胡翰林說的,現在在女兒面前,胡太太也毫不含糊的說出來。

反正她做也做了,一點兒也不後悔。女兒和外孫要想過的好,還就得和貴妃娘娘站在一邊。

再說了,人家貴妃娘娘能生,說不定以後還能繼續生皇子呢。那時候就更有保證了。

皇上也寵着貴妃娘娘,貴妃娘娘的地位就穩如磐石。

就算是貴妃娘娘失寵了,有幾個皇子,也比別人的機會大一些。

這個,胡太太就不跟自己的女兒說了,免得她在月子裡還要操心。

作者有話要說:太后娘娘的面子不好受啊。

第65章第98章壽禮第138章第148章 調虎離山第95章聊天第89章第69章禁足第158章 後續第47章 新人舊人第63章第127章第56章 幕後黑手第56章 幕後黑手第100章第147章 冬獵聊天趙皇后第61章打架第139章 落馬暗涌第130章第102章複選第77章第71章第56章 幕後黑手打聽打架第141章 妙計第101章第156章 死亡第114章第50章 懷孕第79章第63章第108章打聽第87章第126章第156章 死亡第104章下馬威第61章第73章第106章暗涌第59章 算盤打聽第103章隱藏第54章 金桔第83章第103章第122章第154章 盛寵第48章 失口第129章第54章 金桔趙皇后第138章太后有請第92章第128章大計第54章 金桔第139章 落馬第65章第134章第47章 新人舊人第85章黑白第57章 邀月宮第86章初選太后有請人跑了終選聊天第61章真真假假第58章 張夫人第135章李伽羅第127章趙皇后打架冊封第97章無能爲力涿州秀女第104章王賢妃第56章 幕後黑手第105章第89章第47章 新人舊人
第65章第98章壽禮第138章第148章 調虎離山第95章聊天第89章第69章禁足第158章 後續第47章 新人舊人第63章第127章第56章 幕後黑手第56章 幕後黑手第100章第147章 冬獵聊天趙皇后第61章打架第139章 落馬暗涌第130章第102章複選第77章第71章第56章 幕後黑手打聽打架第141章 妙計第101章第156章 死亡第114章第50章 懷孕第79章第63章第108章打聽第87章第126章第156章 死亡第104章下馬威第61章第73章第106章暗涌第59章 算盤打聽第103章隱藏第54章 金桔第83章第103章第122章第154章 盛寵第48章 失口第129章第54章 金桔趙皇后第138章太后有請第92章第128章大計第54章 金桔第139章 落馬第65章第134章第47章 新人舊人第85章黑白第57章 邀月宮第86章初選太后有請人跑了終選聊天第61章真真假假第58章 張夫人第135章李伽羅第127章趙皇后打架冊封第97章無能爲力涿州秀女第104章王賢妃第56章 幕後黑手第105章第89章第47章 新人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