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聰明的黃大人

蕭觀這一回跑的得瑟又輕鬆,邊跑邊叫:“大個兒,你追得上本王嗎?哈哈,傷筋動骨一百天,我算着的,這一百天還沒有到呢。”

在他後面的禇大跑的還真是不利索,而且腿上有夾板,他是一瘸一拐,但也要追。

“養傷悶壞我了,我試試腳力。”禇大這樣道。

引得蕭觀更笑:“你還看看牙口呢!你當你是馬嗎?還腳力。”

跑上一會兒,禇大沒了力氣,讓人扶回馬上罵着自己身子不爭氣,王爺卻不閒着,又跟陳留郡王互罵一通。

郡王們一起鄙夷,在這裡說的多強硬。什麼沒等你陳留死了再去已經很好……當初陳留郡王讓圍住的時候,你王爺倒是不救他嗎?

不還是大軍先救的陳留郡王,再合兵回師邊城。而且慢一點兒,邊城要讓圍攻。

“就是嘴硬。”郡王們這樣說着梁山王。

東安世子也是嘀咕:“這會兒又成了沒情意的了,”靖和世子聽到“情意”二字,轉動腦袋在跟陳留郡王的人後面尋找張豪,沒有見到,悵然上來。

要是見到張豪,靖和世子會尷尬。但見不到他,卻有失落。

馬蹄的的,餘伯南和蕭衍志蕭衍忠過來。見到一片混亂,餘下的全看熱鬧,餘伯南愕然地嗓音都變了:“住手,各位將軍有什麼怨和仇,我來幫着解開。”

蕭衍志蕭衍忠笑了,蕭衍志也拍馬上前,對着打起來以後出來的蕭觀得力將軍,也是個擅使大刀的人,世子把自己長刀揚起,朗朗道:“樑將軍,父帥說你刀法有獨到之處,今兒閒,我來討教討教。”

餘伯南更驚的眼珠子要飛出來:“世子,您應該幫着勸勸……”馬掛鸞鈴聲中,被指名的將軍過來,對蕭衍志橫刀而笑:“世子刀法是郡王家傳,末將一直就想討教。郡王可是指着這刀法,搶去我們王爺不少功勞,那叫一個大江東去順流直下。”

餘伯南哭笑不得,大江東去順流直下,這是什麼文法兒?不過軍人粗人居多,不是吟詩作對的舉子,餘伯南也早知道。

這就勸不下來了,耳邊蕭衍志眼睛一瞪:“呸!你別胡說!我父親的功勞全是應得的,是他有能耐。”

對王爺橫一眼,蕭衍志笑出來兩聲:“沒功勞的是沒能耐。”

“給本王揍他壞小子!”蕭觀怪叫着,樑將軍馬上欠身子,也還有笑容,這就是胡鬧亂罵的陣勢不是。拍馬過去,跟蕭衍志戰在一處。

見哥哥有了對手,二公子蕭衍忠東張西望,對着蕭觀的人馬挑釁:“哎,出來一個不慫的,我等着你們呢。”

不用蕭觀再說,又出來一個家將。笑道:“聽說二公子要一起進京,裝個省錢模樣向皇上討旨今年同成親,我來賀喜,給您討兩道青腫,也好洞房賺公主一個喜歡。免得她說您沒上戰場,就吹去了。”

口哨聲,嬉笑聲隨後出來,蕭觀更是樂得大叫:“這話給本王長臉,打他的臉,讓他青着眼睛回去騙人!”

陳留郡王冷哼:“你倒有這能耐,”提高嗓音:“兒子們,給我狠揍!”

“就是這樣,打他們!”禇大是追不動了,喉嚨卻力氣盡有。

餘伯南來到陳留郡王身邊,遞給他一包袱信件,同時請教他:“您這有功打王爺也不是事兒,我早幾年隱約聽說,不過你們走得遠,我像是今天頭一回見,您二位在我地面上,打傷了人,我可難做人。”

“沒你的事情,裝看不見就行。”陳留郡王抱着包袱深吸一口氣:“倒有這麼多,”

“還有家信,京裡侯府裡來的最多。”餘伯南不但殷勤地解說,甚至殷勤過了頭,往包袱上盯着,分明是他親手打到包袱裡的,也想再看幾眼。

聞言,陳留郡王笑容滿面:“到底是小弟最掛念我。”

“筆跡不是侯爺的,稚嫩些。”餘伯南心頭怦然直跳。梁山王大軍在外面,公文信件在送時,在沒有梁山王的確切地扯,是不送達的。

快馬根據最新的消息,聽說梁山王離哪個邊城近,就送到那個邊城去,由府尹收下,在梁山王不時有人馬同他們聯繫時,就便兒帶去,或另找專人送去。

梁山王大軍回師大同,各邊城不敢怠慢,把公文信件整理出來,送到餘伯南手中,由余伯南送來。

信的封皮,餘府尹是看過的。他曾猜了又猜,神思魂繞不已,竊以爲是寶珠的信。

家有丈夫和兒子,弟妹給姐丈去信,說出去是個引人猜測,甚至發笑的事情。餘伯南只以爲是袁二爺身份的原因,疑心壓下去,相思更上來。

伸長頭頸,餘大人想公事麼,我也能看一筆吧?

說是家信,陳留郡王就喜歡去了,卻沒想到避開餘伯南。餘大人的根基郡王知道,科舉出來的文人,禮節想來不失,不是偷窺的人。

郡王就猜不到餘伯南的心思,以爲餘伯南是關切家裡來的信。老兵中有這樣的習慣,其中有一個人來家信,別的人都想看幾眼,信中關切雖然不是對着他們,也有身受之感。

他餘大人不是本地人,同有思鄉情郡王深爲理解。

這就當着餘伯南的面打開包袱,信件自然不給他看不是?但隨後郡王樂了,拿出來一封,還真的塞到餘伯南眼皮子底下請他同享,嚷道:“我內侄的,瑜哥璞哥的,”

又是一封:“瑜哥璞哥的,”

又是一封……

餘伯南對寶珠的一切都牢記於心,時時清晰的出現在腦海裡,這就恍然大悟,這筆跡有稚氣的信,原來是寶珠孩子所寫。

他失笑,這就難怪。

“哈哈,佳祿也給我寫信了,”陳留郡王興奮的激動上來,把妻子和二弟的信放到最下面,又有一封,郡王更要手舞足蹈:“這是加壽的信,大侄女兒寫來的,”

“都關心您呢。”疑心盡去的餘伯南也爲陳留郡王喜歡。

這就沒有再留在這邊的心思,打馬要走,留陳留郡王好好看信,叫蕭觀叫住。

蕭觀明顯不安,斜着眼神,把餘伯南手上和胸前細細打量:“沒有我的嗎?”

“王爺公文和家信,昨天整理好先送來的。”餘伯南迴道。

“可,再沒有了嗎?哪怕是個紙頭呢?”

餘伯南搖頭。

蕭觀滿面失望掩飾不能,喃喃地又憂愁上來:“哪怕是個口信兒呢?”

餘伯南小心地問:“是還有將軍們在外面沒回來?”

“呃,沒有了。”餘伯南聽着這都是句假話,但蕭觀卻已大步走開。餘伯南管不了許多,也勸不下架來,先回了城。

很快,打架的人分開,陳留郡王帶着兒子們家將回營,父子們在帳篷裡拆看信件。

“父親,哈哈,瑜哥怪您呢,”蕭氏兄弟不時大笑。

“是啊,璞哥也怪您,”

陳留郡王微笑着,讓他的面龐更英俊出塵,同時也更專注在手中信件上。

“姑丈,又過去一個月,您還是沒有來人接我們去打仗。再不來接,這仗就打完了吧?姑丈說話不算話,那一年答應我和二弟去當兵,全是假的……”

陳留郡王越看越滿意:“全是一幫好小子們,”

香姐兒的信裡是詢問:“戰哥兒好可憐,看到他受姑丈與王爺不和的連累,加福少吃了飯,我也少吃了飯。在二妹來看,姑丈不是不敬上的人,但也不是受欺負的人。如果是王爺欺負姑丈,姑丈對二妹說吧,二妹幫你出氣,但只是別再鬧了,戰哥兒好可憐…。”

加壽的信則更多的是誇讚,而且天成自然的氣勢隱隱而出:“聞聽姑丈再次大捷,爹爹在京裡的日子可就更難過。但姑丈不要擔心,壽姐兒知道姑姑是知大體的人,姑丈怎麼會錯呢?有壽姐兒在呢,姑丈放心的打……”

一方圓潤的小印蓋在下面。

知大體?有壽姐兒在呢?

陳留郡王先是莞爾,加壽這是拿知大體來敲打自己。下面一句有壽姐兒在呢,這在京裡太子府上當家果然不虛。

“爹爹您看,”

蕭衍志送上一個信和一個封皮:“這信是在二叔家信裡來的。”

陳留郡王接在手中,先看封皮上是二弟的字跡,和尋常一樣:“呈長兄陳留郡王。”信比封皮略小些,上面寫着:“轉呈梁山王,已到。”

陳留郡王納悶:“這是什麼意思?”還給兒子:“你送一趟。”

大帳裡,蕭觀從回來就沒有安坐過,左轉一圈,右轉一圈,不時仰面唏噓:“應該回來了啊,難道亂軍中……”王爺的大黑臉唰的有了蒼白顏色。

“回王爺,陳留世子求見。”

蕭觀勉強打起精神,吼一嗓子再提個神兒:“進來!又是來打架的吧?”

蕭衍志忍笑進來,雙手送上信件,他辦事謹慎,把封皮也帶來,表示不是自己父子們私拆開給王爺的信。

蕭觀嘟囔着:“這是什麼?你們倒先看過了。”但打開一看,他的眼睛亮了。

這是王千金的字跡。

這信由蕭二轉來。

他到了?

蕭觀對着剛打過他家將的蕭衍志開懷大笑:“你小子不錯,哈哈好樣的。”

蕭衍志好笑,我是不錯,下回我還能給樑將軍臉上添個紅腫。那是回馬一刀,自己人不用能刀劈,刀柄打出來,當時就一片紅。心想王爺這話明顯是讓火藥炸一下還腦袋暈,還是走了的好。

行個禮,這世子溜爲上策。

蕭觀沒理會,神清氣爽上來。暗笑自己糊塗,王千金他們先回的是太原,大同這裡怎麼會有信兒?

陳留郡王在自己帳篷裡看信繼續眉飛色舞時,梁山王也恢復了精神,負手出帳篷,去看人收件戰利品中,他私人能動用的東西,好的趕緊運京裡,就要冬天,戰哥兒難道不等皮袍子穿?

再裝腔作勢嘆聲氣:“唉,還有兒媳婦,她也要穿吶。本王真辛苦,這親事定的。”

……

九月裡,加急快馬來了又去,把邊城最後一次大捷報上來,也把皇帝的嘉獎帶走。

九月底,疫病有所結束,京裡的寺廟道觀及大天道觀同時舉行祈禱法

會感謝各自的神和上天。

九月底,對忠毅侯如何報復的疑惑,因爲忠毅侯忙在大捷的事情上而告一段落。認爲袁訓大捷樂昏了頭,忘記報復或不敢報復的人也大有人在。

如黃躍大人,他就這樣想。

十月初的一天,大雪飄飄而落。黃家晚上擺了酒,一般家宴上,黃姑娘會親手做幾個菜,這也是她用心學的,當父母親的先品嚐或審視一回。

熱氣騰騰的涮鍋子,遠不如黃躍的話氣熱烈。

“我打聽了,皇上也不能完全依着忠毅侯——御史們彈劾,都察院裡的老嚴心疾犯了還沒有好,左都御史也有告老之意,常都御史新官上任,又是袁家的親戚,就他最跳躥——他忠毅侯說的好聽,什麼爲我們求情,依我看梁山王和陳留郡王的求情奏章就是他自己寫的!拿豆腐印蓋上!皇上怎麼可能不有點兒處置,他就是跟在裡面過了明路的討一回報私仇,姓常的,不是好東西。老嚴沒把他罪名定下來,姓常的巴結忠毅侯,一定要辦我們,我是輕鬆些,”

黃大人一通的亂吹,黃夫人和女兒還是顰眉。黃姑娘問:“父親,那您會是什麼處置?”

“罰俸唄,我打聽過了,不是半年就是一年。”黃躍洋洋得意。

黃夫人母女放下心,有了笑容:“這倒也罷了,咱們家不是窮官員,一年兩年的薪俸沒什麼。”

黃夫人道:“那以後就只防備忠毅侯的舉動。”

“他,他哪兒敢啊。”黃躍說得美滋滋。

黃夫人埋怨着:“老爺不要大意,如果沒有女兒,你大意我由着你。但還有女兒,袁家又御前得到允許報私仇,什麼不傷人命,我纔信,真的死了人,有太后在,誰能拿他怎麼樣?”

“正是上有太后,他纔不敢。他下有女兒在太子府裡,他更不敢。”黃躍眉飛色舞:“他得有個好名聲,不賢德也得大度。夫人你說是不是?”

黃夫人沒聽明白,黃姑娘也眨巴着眼睛。

黃大人細細地解釋,甚至伸出手指頭扳着:“一,有太后在,你們想想,皇上是個仁德的名聲,太后難道有個暴虐的名聲?”

黃夫人微亮了眼眸。

“二,他袁家的長女,定親給了太子,卻還沒有成親呢。就是成過親,他忠毅侯敢有個度量窄小的名聲?”

黃夫人眉頭慢慢展開,邊想邊道:“是啊,”黃姑娘更是把手一拍,嫣然道:“父親母親,這樣的來說,如果忠毅侯有任何的舉動,或者是對着咱們生氣啊,對着咱們惱怒啊,都可以上門去指責他……。”

一家三口齊聲:“可以說他不夠豁達大度。”

“哈哈哈……”這一家人歡快極了。

黃夫人吃一杯酒,揚眉道:“我可算能安心,老爺就是老爺,家裡沒有你可怎麼能行?這豁達大度不但可以針對忠毅侯,可以背後針對太后,也可以在女兒到太子府上以後,袁加壽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就不是賢妃,也可以指責她!”

尋到一個好主意,太得意了,黃夫人扭臉兒又交待女兒:“你呀,可就不要這樣的傻,這話是用來說別人的,可不是約束你自己。只要她袁加壽敢怠慢你,敢不理你,敢不讓你說話,你就這樣說她。至於你呢,史書多多的學着。漢朝呂氏,你看她心慈手軟吧,結果讓個戚夫人給欺負好些年,”

黃姑娘含笑:“但是母親,呂后隱忍多年,最後不是把她做成人彘。”

“所以指責的話,對着別人說就行了,千萬不要照自己。”黃躍大笑。

“這就可以大行事特行事了,但是老爺,太子府上什麼時候纔要女兒呢?”黃夫人又跟黃躍探討。

黃躍眯着眼一笑:“禮部裡的公文,我已經送給張大學士看。今年宮裡進多少人,太子府上分多少人,這是一定的。就是齊王府上也有人。”

“但是父親,如果我去的不是太子府呢?”黃姑娘嬌滴滴:“皇上年紀比我大呢,再說皇后有太子,柳家地位也穩固。齊王府上,”黃姑娘嫌棄地道:“樑側妃近來更沒有寵幸呢。”

“乖女兒,你只管放心。我問過張大學士口風,要論京中有資歷進太子府的人家,如你這般賢淑的可不太多。”黃嘴笑得眼睛只有一條縫。

黃夫人緊跟着誇:“我家女兒賢淑上面可比袁加壽強的太多,”她酒意上來,握着女兒的手笑得紅暈陣陣:“女兒啊,你過了府可以小心防範她,在賢淑上一定壓得倒她。要是壓不倒,還有別的招數呢。女兒啊,你是最賢淑的那個。”

“她敢不對我大度,我就到處說她。我呀,我纔是最賢淑的那個。”黃姑娘這會兒感覺也不錯,找到了一馬平川,似乎能用一生的好主張。

黃夫人自得的笑笑,隨後繼續敲打黃躍:“張大學士爲什麼要幫咱們家呢?是他要送張家的女兒吧?”

黃躍神秘的道:“這是自然,我對他說,大家一起送人,互相有個照應。”

“哦,這倒說得過去,不然無事他張家肯幫忙,總透着有鬼。”黃夫人屏氣凝神一會兒,再展顏時,道:“該送什麼就送什麼吧,歷年裡爲女兒準備好些古玩丹青,爲的就是這一件大事情,不要省着。”

“母親最好不過。”黃姑娘倚過來撒嬌。

“送?這是必然的。但我還有一份兒大禮,包他張大學士滿意,比送他古玩還要好。”黃躍胸有成竹,又有這樣一句話出來。

黃夫人自然要問,黃姑娘也要聽,一家三口低語着,說完,爆發出大笑。黃夫人執起酒壺,吩咐女兒握着酒杯,一起來敬黃躍:“今天晚了,老爺是好計策,明天就請去張家吧。”

“彆着急,路是一步一步走,話是一句一句的說。我算着,明天不出事,後天不出事,最近十月中忠勇王府一定出事。常棋太笨了,跟梁山老王鬥,還花了他幾年的功夫。他要是急快狠,我倒信他能讓老王折一回腰。但幾年的功夫,以他的能耐,老王能不發覺嗎?再說他笨的投密信?只看鎮南王三天內把奸細抓了一個遍,就能知道刑部跟京都護衛全盯着呢,這功夫投密信的人,只會落到他們眼中,這小子就是太笨了……”

門外面走進來一個家人,欠身道:“老爺,忠勇王府的公子常棋讓刑部帶走,忠勇王急的正往宮裡去呢。”

黃夫人驚呼:“這晚上也拿人?”看看沙漏,已是二更時分。正應着丈夫的話,黃夫人不管黃躍有了酒,讓家人出去,就喜歡的推丈夫:“趕緊去張家說話,讓張家見你的情,”

黃姑娘攔下來:“父親有了酒,不如早睡吧,明天再去說不遲。”黃躍也笑說明天再去,黃夫人這才作罷。

此時的張家,張大學士披衣讓叫起來,燭下問家人:“什麼人去拿的他?公文上怎麼寫?”

“刑部侍郎魯豫,說棋二公子就是那投匿名信狀告梁山王府的人。”

素來沉穩的張大學士暴跳如雷:“笨蛋!他難道不會讓家人去投?”

“把他的家人一起也帶走了。奴才特意去刑部裡打聽,才知道自匿名信以後,梁山王府就去皇上面前,拿出許多的證據,皇上反而安慰梁山王府,這事情早就清楚。”

張大學士氣的幾乎要死過去,怒罵道:“這是當然!”

他的年紀,跟梁山老王是同朝稱臣,梁山老王在軍中的一切謠言,從開始到解開,張大學士件件知道。

那打着密信名稱的信,那算什麼密信!

早幾十年前,就有梁山老王操縱邊城糧價逼迫國公的說法。派人去查,確有此事。梁山老王操縱糧價的差額銀子,全數購買了軍糧,有奏章有在兵部存檔的公文。

既然有奏章爲什麼還要去查呢?太上皇當時當政,早有公文跟查一查是兩回事情。

御史們回京後彈劾梁山老王,說這事情裡只怕黑了銀子。但沒有證據只能結案。

邊城的糧價在激烈時,一天幾個價格出來。上午一兩銀子一份,到中午就二兩銀子一份,老王他上午買的軍糧,他報上去中午買的,多花一倍的錢,這裡面污了銀子上哪兒能對賬?

還有買糧的時候,遇上商家無良。你上午交錢,大宗兒的,他大批發貨開個倉庫也需要功夫,他拖到中午發貨,不添錢不給糧,這種事不在少數。

光這一件,梁山老王在軍中如三十年,就查了二十年。到最後不是查,是敲打和震懾他少黑一些。

而實際上,也給朝廷省下軍費銀子,太上皇算算賬目,這事不了了之。

而戰死的二位郡王,延寧郡王和江左郡王的封地,京中行文到託管的城池,郡王歸老王管,老王由軍中行文到各城池,讓他們小心照管,按時交糧,有老王插手的痕跡一直就有。

張大學士在不知道這信是誰密呈時,還暗笑這隻怕是奸細所爲。因爲知道有這密信時,梁山王隨後就大捷消息出來,這隻能是離間梁山王府的聖眷。

此時聽說是常棋?是他張家女兒的小叔子,張大學士有了失態,是怕連累到自己女兒。

聽家人再說完忠勇王往宮門去的話,大學士恢復冷靜,他冷笑不止。讓家人出去,披衣的他在正房裡,走上幾步,就回到和老妻的牀前。

張老夫人也醒來,披着衣裳輕拍着牀裡一個孩子。燭光把孩子面容襯的微暈,他有一副好眉眼兒。

這是張大學士的外孫,忠勇王府的另一個嫡出小王爺,忠勇王妃最愛的嫡子所出,常玟小王爺,他在五歲以後,養在外祖父家裡,穿衣梳頭由外祖母親自動手,學文識字由外祖父大學士親自教導。

外家這般的寵愛,不僅因爲玟小王爺是忠勇王府的嫡出,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的母親深得張老夫人疼愛,是張老夫人老蚌懷珠所生的嬌女,是張大學士嫡出最小的女兒。

有了一定年紀還有孕,這是丈夫重妻寵妻的表示,張老夫人疼愛女兒,精心爲她挑選忠勇王府的親事。又在常鈺小王爺跟蕭戰總是爭時,對丈夫表露不安,怕常鈺影響到常玟,以梁山王府爲例,蕭戰是五歲開蒙,比一般的孩子七歲開要早,張大學士也五歲給常玟開蒙,把他留在自己房中。

老夫妻深夜讓驚醒,怕吵到常玟,張老夫人不住手拍着。

悄聲問丈夫的話,也是:“王府裡可要緊嗎?”老夫人嘆氣:“這親事許的,只當他是三家王府是最差的,王爺也從不惹事,沒想到出來一個惹事的。”

張大學士爲老妻緊一緊衣襟,可以看出來他們夫妻情深。大學士勸慰道:“有我在,女兒女婿不會有事。”

“王爵會受影響嗎?玟兒長大後怎麼辦?”張老夫人皺眉頭。

張大學士只有一絲的不安,另外的卻是安然:“這正是機會,常棋出事,他的妻子氣焰只能下去,那自稱忠勇王府小王爺的鈺哥兒,再也不能跟玟兒爭了。”

說到常棋的妻子,張老夫人怒容出來:“下作的東西!沒規沒矩的不管什麼地方都張嘴就搶話,幾回搶了女兒的風頭,也難怪王妃不喜歡她,太浮躁,也搶過王妃的風頭。對上這樣的人,賢淑不得,只能添氣。但不賢淑,又讓她帶壞。女兒女婿氣着不好說她,她更往王爺面前討好不停,一心的,只要把玟哥兒壓下去!”

“出了這件事,再也爭不來了,你我和女兒都大可放心。現在只擔心一件事情,”張大學士撫須。

張老夫人催促他說。

大學士不無煩惱:“女婿同棋公子是兄弟,他出事不奔走,讓人說薄情。奔走的話,梁山王府不是好惹的,大捷他們正在興頭上,要是把女婿也帶累進去,把玟哥兒拖累。他們的庶兄們難道不一擁而上嗎?”

張老夫人氣得幹瞪着眼,索性不睡了,張大學士想心事,老夫人又罵上半天。

第二天夫妻都氣色不好,到太子府上,董大學士察顏觀色,把張大學士說上幾句:“是爲嫡庶在生氣吧?”

張大學士正惱着,不由得憤然。這老傢伙眼睛尖,自己心思他一看就知。

張大學士沒好氣回他:“嫡庶是自古就有的,天子更是如此,就是煩惱,也得這麼樣來。”

董大學士見他真的火了,爲避免爭的臉紅脖子粗不好看,就沒回話,只把個身子一扭,把個後背給他。

但在內心暗罵,你個老東西,爲外孫謀生路見天兒犯愁了吧?饒是這樣,你還想往太子府裡送人,老混蛋!有我在一天,我須想個主張把你擋下來。你張家倒不出壞心的女兒,我不擔心。只是你同時在爲幾家老臣籌劃,我爲加壽,不得不防。

跟小二說的一段話,浮到董大學士心頭。

春暖桃花開的一年,小二約董大學士去書社幫腔,阮家小二在對詩上面沒皮沒臉,作賊的時候倒不肯屈就。他不怕別人說他擡出大學士來唬人,董大學士讓他約的多了,也樂於跟年青文人做個唱和,就同他去了。

贏的太痛快,董大學士倒出錢請阮小二遊夜河吃酒,說着明天沐休,咱們盡醉。

自家的船,就他們兩個人,酒到五分,話也私隱不少。

阮小二先開的口:“您這祖父我除了一點以外,別的我全佩服。”

董大學士不由地笑:“知道你詼諧,你說吧,哪一點不滿意?”

“您、我,都給壽姐兒當師傅,太子殿下也請教於您,”

董大學士取笑道:“太子殿下也請教你不是?”

小二讓他不要打斷,接着道:“太子府上至今算沒有姬妾,後續不來人,是你我的事情。”

董大學士驚的把酒杯摔了一個,也是跟黃躍一樣的話:“天子有幾十個御妻,這是古禮,怎麼能不遵?”

對面要是袁訓,事涉到自己女兒,袁訓都回答的不能盡興。但對面坐的是小二,那書社總佔上風,舌辯從來厲害的阮英明。

小二回道:“屁!”

董大學士又是一驚,無奈地道:“這是誹謗詩書不是?虧你還是天下師,竟然說出這種話來。”

“太子跟加壽青梅竹馬,這天子多少御妻的話,只能是陣風。”阮小二改回斯文。

“禮制在呢。”董大學士苦口婆心。

小二一瞪眼:“上有太后。”

董大學士笑:“這是又一回對詩嗎?那你聽我的,天子與布衣不同。”

“情意豈凡夫能比。”

“天下笑話,你怎麼辦?”

“情比金堅,你奈我何?”小二直眉愣眼。

董大學士大笑,再道:“爲國爲民爲山河,哪有許多情意在昭陽?古來皇帝,是以俱多薄倖人。”

“有才有貌有出身,不怕些許閒言妒芳春。一代賢后,因此君王恩寵深。”

“你真的要這樣辦?”董大學士聽出小二的認真,或者他讓小二的認真給打動。

小二眉頭高挑:“隋開國皇帝文帝之後獨孤氏,與隋文帝一生沒有異生之子。她沾的是亂世輔佐的光。我們壽姐兒比她強,太平盛世裡當賢后,上有太后太上皇疼愛,又有袁兄爲人精明。外臣還有陳留郡王。柳家麼,柳至是我兄長,袁兄會不了他,交給我吧。有錢有人,壽姐兒只會比她好,不會比她差!”

董大學士讓說愣住:“倒也有道理,有錢,有人?”

“你大學士不敢麼?”小二激將他。

董大學士微笑:“你是讓我對付張大學士?”

“正是!跟張家比,我資歷嫩,不然我也說不到您這裡。”小二放低嗓音:“也不要您怎麼樣張家,咱們能拖一天是拖一天。哪怕實在不能阻攔,最後還是進人。也要拖到壽姐兒生下幾個孩子來,跟我家四表姐一樣生這麼多,瑜哥璞哥二妹加福和小六,哪一個不討人喜歡?到那個時候再進誰家姑娘也不犯愁。”

董大學士明白過來:“張家跟我一樣,都這把子年紀。真的拖到壽姐兒生下孩子,只怕他也作古,我也沒了。外臣先不說他,只說京裡的官員,武將裡,兵部爲首。文臣裡,你小二一年比一年大放異彩,你也從不肯後與人……好吧,這事情算我一個!張大學士但有言語,我來回他。”

忽然這事情大有可爲,董大學士欣然應下。

黃躍找上張大學士的時候,阮小二早就把董大學士給安排好。未雨綢繆,小二走在了前頭。

這就張大學士的表情神色,沒有一天不在董大學士眼裡。

料想張家爲忠勇王新起風波憂愁到自己外孫身上,董大學士故意嘲笑一句,也就不再多說。

這火勢,是慢慢添的。

…。

直到晚上回家,張大學士也沒想好怎麼把自家女婿同常棋分開的好辦法,獨自在書房裡支肘。

門外月下,黃躍大人來得翩翩然有仙氣。

他春風滿面的進來,同大學士道過寒溫,請他屏退侍候的人。

“兄弟有難,不能不救,救又拖自己下水,這事情想必左思右想是個爲難。”黃躍何止開門見山,簡直一針見血。

張大學士正煩着呢,跟黃大人也不熟悉,冷不防的他說出來,嘴脣一哆嗦,脫口道:“你待怎麼說?”

說過,面上後悔不迭,何必把自己心思透露給他。

黃大人笑得歡暢:“我既然上門,就有主意。”

張大學士沉下臉,這會兒清醒,有了遂客之意:“咄,害人的話不說也罷。”

“您不害人,也不防人嗎?”黃躍笑吟吟,一臉的正氣。

張大學士機警:“請說。”

“您可知道忠勇王府內的權力,早就握在常棋二公子手裡。您家的女婿,早就讓擠的沒地兒站。”

張大學士還是很警惕,故作輕描淡寫:“哦,王爺寵愛小兒子,跟老夫我疼愛小女兒沒區別。”

“您可知道,您家的女婿在王府裡庫房上,各處支應不得東西。如今就是王妃要一件東西,也能讓駁回去。”

張大學士忍了幾忍,沒忍住才問出來:“你有證據嗎?”

“有!”

黃躍輕揖:“往老大人這裡獻殷勤也好,爲請老大人幫忙說話我們禮部好當差也好,我爲老大人打聽過。”

張大學士揭穿他:“你就直說吧,你家裡有個待嫁女兒,老夫我也知道。不要拿結交老夫,和你禮部裡當差來說話了。”

黃躍面不改色,並不臉紅。侃侃而談道:“去年太后生辰,有這樣一件東西,忠勇王妃本想送進宮,庫房回說早已使用,其實這東西,落到常棋私囊。”

報出名稱來,張大學士聳然動容:“這是忠勇王府傳家的寶貝不是?”

“這是其中的一件,王妃要送這一件,爲的是太后面前爲忠勇王挽回幾分聖眷,但她沒能如意。因爲由王妃送出去的東西,好處只會落到大公子,您大學士的女婿身上。”

------題外話------

聰明的仔,呃,昨天太累了,呃,貢士親們,明天慢慢抱。今天先更上去。麼麼噠,求票。

第六百一十一章,正經離京第六百七十二章 元皓生日第三百四十章,夫妻相見第七百七十七章,慈悲通靈第七百五十章 新城第四百六十一章,梁山老王的奸滑第二百三十七章,白眼狼小袁將軍第二百一十章,偷雞不成反蝕米第三百二十三章,寶珠能壓妖魔鬼怪第二百九十章,寶珠你胖了第七百九十章,胖兄弟從軍去第一百九十七章,寶珠闖府第三百零九章,醬鴨與白光鴨第三百四十九章,這個纔是真二爺第七百三十一章 鑽帳篷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對大學士過招第七百四十七章 爲加喜之爭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五章,寶珠進城第一百七十一章,親事的原因第六百五十二章 齊王解心病第六百章,孩子們各顯神通第二十章,非議第三百五十五章,小稀奇寶貝第五百二十四章 風生水起第一百章,動心第十五章,傳話第七百二十八章 孩子們繼續長進第八十九章,驚讚第二百五十三章,父女說話第四百六十九章,局中局第三百九十九章,調和第四百九十二章,一網打盡全壞人第九章,探病第一百六十章,高中以後應感謝第四百七十五章,安排魯駙馬,發動第二十四章,比較第二十章,非議第三百一十三章,公幹第三百六十七章,加壽請客不要錢第一百三十三章,成親(三)第五十二章,靜謐的寶姑娘第三百四十六章,夫妻的互相成就第三百一十九章,寶珠的話在情在理第六百一十二章,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一百八十五章,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一百八十八章,夫妻相見恩愛濃第七百五十五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八百三十四章,執瑜去水軍第一百五十四章,出力的玉珠討銀子第四百九十二章,一網打盡全壞人第五十五章,求救第三百八十八章,防微杜漸第六百六十一章 扳回第十六章,相比第五百三十章 葛通讓搶第五百零六章,喋血大帳第四百二十八章,處罰皇后第六百五十五章 蕭戰送花示威第二百八十一章,發作太子妃第五百一十六章 正宗袁二,只此一家第二百七十三章,把加壽疼愛到底第二百零九章,叮嚀第二百三十八章,郡王亂點鴛鴦譜第五百六十五章,討回加福第六百八十七章 齊王繼續出行第五百九十章,拜大年第六百六十七章 相見前一刻第二百八十一章,發作太子妃第五百九十章,拜大年第六百七十九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六百二十四章,隱瞞太后第三百四十三章,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二百二十五章,寶珠哺乳第四百四十九章 奔喪第二百一十六章,郡王府裡會親戚第三百四十四章,我是男人,我度量大第六百二十一章,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五百七十八章,娘娘們對大婚的額外要求第四百一十五章,寶石衣裳好第三百四十三章,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八百二十九章,你誹謗不起第六百五十七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四百八十七章,蕭戰來幫忙第七百九十一章,歐陽容駕鶴第二百二十九章,親情是要有的第六百七十一章 加喜抓週第八百三十一章,成親的原因一堆堆第五百七十七章,蕭二進京第一百九十四章,寶珠有孕第二十三章,腹誹者,人腹誹之第八百二十一章,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二百零八章,掛念寶珠的親人第二百九十一章,加壽爭寵第三十五章,誇獎第五百章,爲加福的爭論第四百七十七章,袁訓和柳至的情意第四百二十六章,謠言是這麼來的第七百二十三章 酒囊飯袋的袁兄第五百三十二章 龍氏威武,小王爺難纏
第六百一十一章,正經離京第六百七十二章 元皓生日第三百四十章,夫妻相見第七百七十七章,慈悲通靈第七百五十章 新城第四百六十一章,梁山老王的奸滑第二百三十七章,白眼狼小袁將軍第二百一十章,偷雞不成反蝕米第三百二十三章,寶珠能壓妖魔鬼怪第二百九十章,寶珠你胖了第七百九十章,胖兄弟從軍去第一百九十七章,寶珠闖府第三百零九章,醬鴨與白光鴨第三百四十九章,這個纔是真二爺第七百三十一章 鑽帳篷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對大學士過招第七百四十七章 爲加喜之爭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五章,寶珠進城第一百七十一章,親事的原因第六百五十二章 齊王解心病第六百章,孩子們各顯神通第二十章,非議第三百五十五章,小稀奇寶貝第五百二十四章 風生水起第一百章,動心第十五章,傳話第七百二十八章 孩子們繼續長進第八十九章,驚讚第二百五十三章,父女說話第四百六十九章,局中局第三百九十九章,調和第四百九十二章,一網打盡全壞人第九章,探病第一百六十章,高中以後應感謝第四百七十五章,安排魯駙馬,發動第二十四章,比較第二十章,非議第三百一十三章,公幹第三百六十七章,加壽請客不要錢第一百三十三章,成親(三)第五十二章,靜謐的寶姑娘第三百四十六章,夫妻的互相成就第三百一十九章,寶珠的話在情在理第六百一十二章,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一百八十五章,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一百八十八章,夫妻相見恩愛濃第七百五十五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八百三十四章,執瑜去水軍第一百五十四章,出力的玉珠討銀子第四百九十二章,一網打盡全壞人第五十五章,求救第三百八十八章,防微杜漸第六百六十一章 扳回第十六章,相比第五百三十章 葛通讓搶第五百零六章,喋血大帳第四百二十八章,處罰皇后第六百五十五章 蕭戰送花示威第二百八十一章,發作太子妃第五百一十六章 正宗袁二,只此一家第二百七十三章,把加壽疼愛到底第二百零九章,叮嚀第二百三十八章,郡王亂點鴛鴦譜第五百六十五章,討回加福第六百八十七章 齊王繼續出行第五百九十章,拜大年第六百六十七章 相見前一刻第二百八十一章,發作太子妃第五百九十章,拜大年第六百七十九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六百二十四章,隱瞞太后第三百四十三章,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二百二十五章,寶珠哺乳第四百四十九章 奔喪第二百一十六章,郡王府裡會親戚第三百四十四章,我是男人,我度量大第六百二十一章,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五百七十八章,娘娘們對大婚的額外要求第四百一十五章,寶石衣裳好第三百四十三章,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八百二十九章,你誹謗不起第六百五十七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四百八十七章,蕭戰來幫忙第七百九十一章,歐陽容駕鶴第二百二十九章,親情是要有的第六百七十一章 加喜抓週第八百三十一章,成親的原因一堆堆第五百七十七章,蕭二進京第一百九十四章,寶珠有孕第二十三章,腹誹者,人腹誹之第八百二十一章,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二百零八章,掛念寶珠的親人第二百九十一章,加壽爭寵第三十五章,誇獎第五百章,爲加福的爭論第四百七十七章,袁訓和柳至的情意第四百二十六章,謠言是這麼來的第七百二十三章 酒囊飯袋的袁兄第五百三十二章 龍氏威武,小王爺難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