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加壽送乾哥入宮

認準是班仁,又下令追擊,但執瑜依然不能平靜。

海面上七顛八顛的不好追不說,海風的風向在此時也對海盜有利。一個逃一個追,在前面的更有便利。

又一個大浪過來,執瑜的船反而後退。孔小青焦急地道:“小爺怎麼辦啊,難道讓他逃走不成。”

執瑜抿了抿嘴脣,手在揹負着的弓箭上拂過,眼睛衡量下距離,他的弓箭雖能及遠,但班仁的船卻不在射程之內。

喃喃道:“得留下他,不得怎麼樣得留下他,這是大禍害。”

大聲吩咐:“小船能在浪上飄,放舢板!小青你跟我去取他首級回來。”

“我不答應!”鎮南王聞言大聲反對,但話而出口,執瑜一把揪住他手臂,狠狠往遠處一推。說一聲:“姑丈對不住。”

鎮南王沒有想到執瑜對他動手,甲板上是海水又滑,鎮南王跟條魚似的滑出去多遠。

眼睜睜看着執瑜帶着孔小青和另一個人,從一側船舷下去。

王爺好容易穩住身子坐住,覺得半邊身子摔得火辣辣的痛。王爺呲牙咧嘴:“這個孩子,”他很想說看我打你,但這麼大的浪,擔心佔住上風,王爺吼道:“記得回來給姑丈賠禮!”

風浪太大,皇帝和長公主正在看海浪的狂嘯和自己人東歪西倒,沒有聽到鎮南王說話。見一個大浪衝上半空,浪尖上一隻小船,船上坐着三個人,他們纔看在眼中。

那個?不正是執瑜。

瑞慶長公主變了臉色,不再覺得這樣“玩”真有趣。失聲道:“瑜哥!”皇帝也嚇得面上血色一瞬間退去,這是他看着長大的孩子,又想到太后,打發自己的人:“去救他。”

執瑜在浪中不太容易聽見,他這會兒也忙着不從小船上摔下來,再就是怎麼殺班仁。

敢在這浪尖上行走,他又有兩個倚仗。帶上孔小青,是主僕有默契,哪怕事先沒有商議過,一個人隨機應變,另一個人也能跟上。再說不帶上小青,小青也不肯。

帶的另一個人,是他到水軍後,白卜特地指給他的一批老兵之一。

對袁世子這金光閃閃的大侄子,白卜自然不藏私。當時炫耀不已:“瑜哥,水性最好的兵全在這裡,要我說嘛,只在蘇先大人之上,不在蘇先大人之下,歸你了。”

執瑜看過他們的水性,親眼見過他們駛着小船闖過浪尖。這就帶上一個,要他把自己和孔小青送到海盜船上。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永國公世子袁執瑜從來不是膽小的人,想到班仁帶來的巨大傷害,自己的安危想不到,腦海裡只有一件事:“留不下班仁,就殺了他。”

又是一個大浪打來,趁浪正是行走時,眼看着執瑜離班仁所在的船越來越近,不由得渾身海水的執瑜和孔小青喜笑顏開。

孔小青道:“世子,我去。您先回去。”

執瑜一瞪眼:“胡說,我去,你在這等着!”

主僕爭執不下。

大船上,鎮南王捂着肩膀忍痛回到皇帝身邊,把事情說了一遍。皇帝也瞪圓眼睛,這會兒風大浪大,人人澆得沒有形象,更想不到注重體態,皇帝破口大罵——這是他有生以來不多的幾回。

“是班仁!又是他!他打到長城,害了安王還不算,還要在外省掀起大風波!”皇帝罵不絕口:“不管怎麼樣,給朕殺了他!”

只有長公主還想得到爲執瑜傷心,難過地道:“哥哥,我知道班仁是大壞蛋,可他的命能和瑜哥相比嗎?瑜哥要是有個好歹,可怎麼見母后呢?”

鎮南王讓打,但內心也還是贊成執瑜。他對皇帝說的是:“瑜哥要是能拿下班仁,請您給他大功勞。”

皇帝完全沉浸在對班仁的氣憤裡出不來,想一想眼前這巨浪滔天,他和長公主陷在風波里,是誰造成?

再想一想聽到執瑜假扮強盜占城,一城的百姓不明就裡,夜裡睡不下,白天過不安,自己又不顧鎮南王等阻攔執意前往,九五之尊身居危地,是誰造成?

安王……皇帝恨恨,想到自己的兒子他就只惱安王妃,恨安王妃不應該謀害自己的兒子。但恨完了呢,安王妃也死了有段日子,皇帝就只能恨自己了。因爲那是他的兒子。

他反覆思量過對太子也好,對齊王也好,對安王也好,沒有失卻教導皇子的章程。太子當然不同,但齊王卻和安王同例。至於齊王有母妃,而安王沒有,這也怪不到皇帝。

父母雙亡而成才的人比比皆是,安王不能用沒有外戚扶持來說話。

但皇帝不能恨自己——他的不能恨,不是指他強詞奪理。而是他每每引動恨意恨上自己,就只想下一道聖旨回京,讓太子把安王當衆斬首,昭告天下,那叫一個痛快。

但太子的信把心頭滴血的皇帝阻止。

太子進言,安王留在原王府裡治病,他已不能說話不能動彈,因此花不了許多的錢,不撤王爵,但由宗人府掌管他府中的花用。

皇帝推敲過太子這樣處置的用意,有太子向皇帝證明,有朝一日他當上皇帝,不會虧待皇弟們。也有闡述安王的事情不大白於天下,皇家臉面好看。

安王下到獄裡,也要給他看太醫,他不能動,也要有老成人照料,花用和安王不挪動相差無幾。不能說安王下獄,就不給他看。他不能動,就由着他餓死。

太子後面又有信來,請皇帝同意取消在接下來的中秋等諸節日上,爲安王準備喜慶吉服。這筆費用不用再花,安王沒法穿,也不會允許他再穿。

太子準備緩和的讓安王去死,據他信中的口吻,安王好不了。皇帝雖不見得成全太子,但及時提醒皇帝他的爲人是——少殺人。

還有太子處置到這一步,也提醒皇帝他不是最終處置。步步請示,只因爲皇帝纔是最後處置安王的人。

皇帝就收起恨意,想想他還沒有和安王算帳,哪怕把他罵上一頓再讓他去死,也能出口兒氣。他就不恨安王,把安王深埋心底,當成不能觸碰的一塊禁區。

但他得恨一個人,不然有一團煩躁跳動不已。繼安王妃以後,他就恨上還沒有抓捕到手的班仁。

他的心裡狂囂亂炸着,安王是誰造成?班仁。

皇帝也就再想不到爲執瑜的擔心,而是在鎮南王說過以後,一指海面,暴吼咆哮:“誰殺班仁重重有賞!”

他是恨到快沒頭腦,長公主和鎮南王可不是,夫妻聽到耳朵裡,同聲道:“謝謝皇上。”隨後,希冀的望向海面,都是一個心思,瑜哥,你要回來領賞,記得趕緊回來。

浪大風大,這揭露皇帝在這船上的話,只有自己人聽到。

殺班仁是大事情,鎮南王不能埋沒皇帝的話只給執瑜一個人,今天這圍剿已由皇帝親口指派執瑜爲首,不管誰有功勞都有瑜哥一份兒。他讓人把話傳到各船上:“誰殺班仁重重有賞!拿下也有賞!”

傳話比風浪慢,頭一個船接到消息的時候,見浪尖上執瑜的小船離海盜船越來越近。

而另外幾個小船也學着他逼近海盜船。

船頭坐的少年笑容灼灼,輕聲對自己道:“尹君悅呀尹君悅,千萬跟上袁世子,不能讓世子落了單,不然功勞沒有了,還難見胖隊長。”,

這個在執瑜之後,收到重賞消息以前,就隨執瑜下海的少年,是尹君悅。

謝長林的船在他左側。

……

尹謝二人中科舉後,二人擺酒細談,與胖隊長和韓世子離不開。

沒有胖隊長顯赫權貴們大賺銀兩,他們沒有長留在京中的費用。沒有韓世子對謝長林“同病相憐”,估計胖隊長不會幾件事上都記得他們。這二位,也就對京裡傳言令得胖隊長和文章侯世子出息的袁家頗爲感激。

感謝袁家也有正當理由,他們經由韓正經推薦,到袁家的家學聽過阮英明等名師講書。袁家對來附學的人招待一頓午飯,不主動收銀兩。一定要給的才收下。尹謝二人不但節約請老師的費用,也節約一頓飯錢。

而捫心自問,他們單獨請阮英明講課,阮二大人在書社裡見到雖和氣,想來不會答應。

永國公世子沒到水軍的時候,消息先傳開,尹謝私下就喜不自勝,願意和世子交好。

江家密謀,尹謝雖想糾正卻怕不行,理當知會袁執瑜。袁世子和兄弟及知己們勇闖板凳城的話早就傳開,袁世子能籌劃不用多想。

對胖瘦孩子及袁家的推崇,也就對袁世子推崇。見到袁世子往水裡跳,他們也跳下來。

跟胖隊長處過一段日子的人,都記說他的口頭語:“搶功。”尹謝在海浪中笑容滿面,跟着袁世子一定有功勞。

……

海浪上行船不是說說就能辦到,沒有一會兒功夫,另外的小船已打翻好幾只。

這裡有白卜命人支持執瑜的,有別的將軍們見到命支持的,但老天也幫忙,執瑜和尹謝的船還在。另外還有兩隻。

“唰唰”,又是一陣大浪起來。把執瑜的船用力拋起。而海盜的船在海面上傾斜。

執瑜本來不得主意,只知道緊跟着班仁的船,跟上再想轍也罷。見到眼前這一幕,頃刻他有了主張。

那船斜倒,那帆也斜倒在射程之內。執瑜想也不想,對孔小青喝道:“抱緊了我。”

孔小青張開手臂抱住世子腰身。

執瑜一箭射去正中船帆,再次喝命孔小青:“割斷我的繩索。”

怕在海浪上顛走,他們有繩索固定在小船上。這樣做有一個壞處,就是小船翻倒,會把人壓在船下面。一不小心避不開,會讓小船砸暈或砸死。

執瑜相信駕船的人不會倒,又佩帶有短刀,真到小船翻倒的時候,認爲來得及割斷繩索自己逃命。

新的主張出來,見箭中船帆,執瑜主動要離開小船,就對小青吩咐一聲。

箭後縛的有繩索,在海盜船扶正的時候,飛快繃緊起來。

對於吩咐,孔小青想也不想把固定世子的繩索割斷。見到世子讓風浪席捲,飛一樣的上到半空中,纔想到自己做了什麼,小青大痛:“世子小心!”

長公主差點暈過去。

白卜大罵駕船的人:“跟上去跟上去,袁將軍有差池,全送到兵部問罪!”

他們忘記一點,風浪足以把人吹得高高的,而執瑜手裡還有段繩索系在海盜船上。

人在半空中好似飛絮的他,一面飄一面用力揪繩索,再落下來,恰好在…。海盜船的船帆之上,立於桅杆之尖。

而風和浪的作用下,他原先的船和白卜等人的船更近了些。也是船半歪倒,船帆離得最近。

執瑜樂了,又有一個主意出來。一摸箭袋,在風浪中不曾遺失。手中箭矢上的繩索,繫到另一隻箭尾上,又是一箭,把這一頭固定入海盜船桅杆的繩索,射中他船的桅杆上。

風雨中,執瑜在高處舉弓歡呼:“姑丈,拉呀,這回跑不了。”

跟他的家人們機靈,見世子舉箭就已猜中。有一個爬到桅杆上,把幾串長繩索用短繩系在固定兩船的繩索之上,執瑜射的位置呢,海盜船較低,他的船較高,由高處往低處容易滑落,繩索迅速滑到執瑜手邊。

執瑜再次歡呼:“來得好。”

取下一串繩索,一頭把海盜船桅杆纏得緊緊的,間中還打落兩個爬上來攻擊他的海盜。這繩索縛上箭,又是一箭射中自己船的桅杆。

鎮南王大樂,命人:“給他送多多的繩索,再把瑜哥的備用箭給他送去,他的是重箭,拿錯別人的不能用。”

重箭只要拉得開弓,射程遠,又中得深。雖只兩道繩索,這會兒已能見到海盜船受牽制,在風雨中不能再逃遠。

執瑜收到許多繩索,“嗖嗖”不斷,很快小兒手臂粗的繩索,有五、六道把兩船之間固定。

海盜們要想斬斷繩索,就得上桅杆。上不來就只能射箭。這一支海盜以登船越貨見長,對遠距離弓箭,射死一船人順水走了,搶不到錢不感興趣。又有執瑜阻撓,一時半會兒弄不斷繩索,倒只能看着順着繩索過來的好些箭袋。

執瑜收到大喜過望。

鎮南王嚷着重箭,但也給他滑過來尋常的箭。執瑜用尋常的箭射海盜,重箭固定兩船的繩索。

白卜早就要求:“瑜哥,也給我來幾道。”用幾個大嗓門人大喊,執瑜聽到,繩索又多箭也足,把白卜的船也固定進來。

兩個大船拉一個海盜船,鎮南王和白卜咆哮指揮:“返回,返回,把這船拉到海邊!”

原本可能幹看着逃走的海盜船,這就慌慌張張的讓固定。

那風雨中激戰的人兒,莫明的讓皇帝看得熱淚盈眶,不住地道:“朕今天算見識到,瑜哥是個好將軍。”

長公主則不住對他道:“哥哥,你說重賞,你可不能忘記。”

顛簸中,見到另外小船上的人登上海盜船。

這船桅杆受制,時不時的要翻倒似的,一歪,甲板低下來,尹君悅等人見到袁世子一個人都敢過去,奮不顧身也攀上去。

他們的人確實不多,但海盜們讓執瑜一通箭射的不敢在甲板上露頭,班仁早就不敢出來,幾個人組成小隊,先把甲板掃蕩一遍,再往甲板下去搜索。

執瑜趁機下來,用餘下的繩索把船舷也固定,這下子攀扯得就更得勢,也不用擔心把海盜船拖翻,大家落到大海里。

別的海盜船見到,倒不是不想來救,而是害怕上來,各自逃命。江家的餘部也讓嚇住,見大家焦點多在一條船上,也趕緊逃命要緊。

執瑜對上得這船的孔小青又琢磨起來:“小青,怎麼把他們也留下?”

孔小青抹海水抹眼淚,對着世子邊哭邊鬧:“說好我登船,爲什麼說話不算話!爲什麼!”

執瑜掩耳朵:“吵死了,”息事寧人的哄他:“好了好了,下回聽你的,”

“下回記得住嗎?回去給我寫個紙條按個手印……”

甲板下尹君悅扶着一個傷員上來,孔小青過去幫忙,才把吵鬧停止下來。

近距離面對世子,尹君悅由衷的佩服。以他此時心情,走上來只想打聲招呼,道聲敬重,但見到執瑜目光炯炯望向江家戰船,尹君悅一巴掌拍上自己腦袋。

“啪”。

把執瑜驚動。

“你受傷了嗎?”關切的問過來。

尹君悅手指江家戰船:“有件事兒對您說,久聞世子家傳箭法無敵。”

執瑜這當口兒還禮貌的回:“不敢當。”

尹君悅笑笑:“剛纔已經見識,那麼請世子開弓,把江家的戰船留下來吧。”

執瑜也正想這件,見尹君悅提出來,和他商議的口吻:“你看,江家不防備海盜船,這海盜船此時還算離江家最近。你們上來的麻溜,怎麼樣,還是我開弓,你們再爬一回船?”

“不,”尹君悅鄭重的躬身:“回世子,請您開弓只打船頭,打不到船頭的,浪急風高,留不下來也就沒有辦法。”

執瑜聽聽話裡有話,問道:“這話怎麼個意思?”

尹君悅有壓抑不住的笑容:“知道江家鬼祟以後,我們想到咱們不能調兵,日期緊趕着,可彈壓不下。再者,江家自江強死去以後,似乎有反心。我和謝長林等幾個人怕他們和海盜一同離去,跟他們在海上相比,他們經驗豐富,咱們可追不上。又不能讓他們跑了,我們就買好將軍們的親兵,掏錢打酒給他們吃,閒談中打賭,說船頭多放壓艙石,這船在海中駐紮不久,”

他在細細地回前因後果,怕說的不清楚執瑜不肯相信。執瑜已明白,眸光一閃只問究竟:“你放的什麼?”

“火藥。”尹君悅咧開嘴兒笑得很開心:“就在船頭位置。”

話音剛落,孔小青拔腿就跑,等他回來,從船上廚房裡弄來燒菜的油。嗅一嗅,孔小青罵道:“上好的菜油,倒會享受。”

又用一個器皿裝一大團幹破布,“哧哧”撕成幾片。尹君悅明白過來,怕布拿出來讓雨水和海水打溼,提起油倒到器皿之內。

孔小青把世子的箭拿到船艙裡,在器皿內縛上油布,順手滑進去一些雨水倒不太多。

見外面一個浪頭過去,新浪未起,打着火石點起火,着的依然旺盛。

尹君悅尋個東西擋着火,兩個人送到執瑜手中。執瑜接過穩穩開弓,一道火光流星似穿過浪尖,因爲快沒有熄滅,正中江水的戰船。

戰船高而堅固,不是一箭就能破開,這一箭中了,只是中了。

執瑜不放心上,火藥不是他放的,一箭就能炸船他自己也不信。孔小青和尹君悅又送上火箭,執瑜接連發射。江水等人以爲他燒船,冷笑連連:“無知小兒,在海內哪有放火的!浸上油也燒不久。”

也讓人用水澆滅。

澆到第五枝子箭時,“轟隆”一聲巨響衝上天空,火藥味道把整個海面似都佔住。

孔小青大叫不好,把世子一把撲倒。

鎮南王大叫不好:“保護老爺,護駕護駕。”

白卜抽動麪皮:“瑜哥小心!”然後迎面一塊木板飛來,差點砸到他腦袋上。

各人大船都有晃動,忙着先穩住船。等穩住再看海面,江水的戰船緩緩往下沉沒,沒死的人浮在海面上,一個浪頭打來,頓時捲走一半。餘下的人呼救不迭。

執瑜讓人救他們,船艙裡歡聲又出來。

下去的幾個人各帶傷痕,流着的血一上甲板就讓海水打得淡淡,但蜇的也應該傷口疼痛。他們渾然不在意,把一個人拖上來。

孔小青曾下去一回,把班仁指給他們:“拿活的有賞,死的也重賞。生死不論,但屍首得上繳。”

這會兒見到帶上來的班仁還活着,斷了一條腿站立不住,痛苦地用身子貼地而行。拿他的人能不樂嗎:“活的還是活的。”

有人道:“活的是不是更值錢?”

有一個人回他:“聽我說,這功勞不管多少,是瑜哥的!”

“瑜哥是誰?”

“永國公世子袁執瑜。”

謝長林不認得說話的人,但頭一個附合:“我贊成!”

孔小青認出說話的人,低聲鄙夷:“要你多事,這仗又是我家世子指揮的,威風不亞於板凳城,不用你說話,誰敢不認世子功勞?”

執瑜也認出說話的人,見他當衆推崇自己,微微一笑:“珏哥,好久不見,你長進了。”

這個把執瑜看得很重的人,卻是忠勇王府二房裡的公子,常珏。

大船受海流的影響搖晃不定,不是方便見禮的地方,但常珏跪下行禮——他的品級也比遠不如在板凳城裡混到功勞的執瑜——響亮而恭敬的道:“末將見過袁將軍。”

執瑜笑着扶一把他:“你我是舊友,以後相見不要拘禮。”

親切的話語,不由得常珏面上一紅。

“世子,那裡那裡。”尹君悅手指江家另一艘戰船說着,執瑜走過開弓。他的背影后,是常珏複雜的面容。

這位曾以“小王爺”自居的孩子,在今天力挺袁執瑜,只因爲他欠下執瑜一個大人情。

……

執瑜執璞入軍中,梁山王暗暗憂心。孩子們是自己來的,梁山王並不怕太后把他怪上,但王府受皇恩重,太后不反對加福定親蕭戰,對戰哥也頗疼愛,王爺爲太后着想的心思也重。

梁山王就尋思,給孩子們弄一仗打打,就把他們打發回京。

以王爺嘉獎升職回京中,和伯父身份壓下來,不怕孩子們不走。

東安世子上了安王的當,傳信給奸細郭三,把蘇赫招來,是梁山王沒有想到,但王爺也快意,認爲這仗打得孩子們滿意。送執瑜執璞回京表露不捨,他以爲雙生子不再回來。

本以爲這事到此結束,萬沒有想到太后肯讓孫子又到軍中歷練一年,這一歷練不打緊,京中少年丟了,在雪山裡過了個年。

梁山王先是痛心,暗恨自己沒有早作主張,要是早早把孩子們打發走,讓他們別處歷練去,也就不會丟失。

等孩子們回來後,又要打大仗,梁山王都猜出瑜哥璞哥不肯走,果然,林公公反而讓忽悠的留下來,直到今天林公公還在水軍,抱定沒接回兩個,他沒法覆命。

梁山王知道自己不能再袖手,乾脆,把瑜哥往水軍打發吧。離京裡近,還繼續當兵,想來沒有拒絕的道理。

這一着,也彌補他屢送將軍到水軍,屢被踢回的惱火。

表面上和實際上看,王爺巴結太后。事實上也是討好太后。而附加條件,滿足執瑜承繼家業的心情,又讓梁山王在水軍中多安插一個人。

太后也滿意,瑜哥沒的挑眼,王爺也中意。

打定主意後,就一定要讓瑜哥留在水軍,且不能受到來自江家的委屈。

去白卜軍營,給白卜添個幫手,白卜也是執瑜的幫手。但只有白卜,梁山王不放心,又怕白卜處添了袁尚書的長公子,江家尋釁,小倌兒看似不吃虧,其實不敢違法亂紀,梁山王也怕乾兒子有個好身份反而縮手縮腳。

執瑜受一點兒氣,王爺臉面也有失。

梁山王下公文先尋釁,以“水軍之卓優將軍和邊城卓異將軍互調”爲名,送來幾位將軍,並令江沿各營,各選人馬送來。

江沿毫不客氣把梁山王的將軍又攆走,但沒辦法不送人過去,惴惴不安等着梁山王回覆,也沒心情尋白卜事情。他的營中選定的就是常珏。

這不是特討厭常珏,反而常珏剛到,江家餘部聽說是忠勇王府的人,對常珏不錯。後來打聽到忠勇王府還有一位孫子,是張大學士外孫,而常珏的師傅董大學士病重臥牀,以爲這王府公子失勢離家,價值降低,也沒怎麼虧待常珏。

問題出在常珏身上。

他在家裡受到拉幫結派的影響,受董大學士教誨後改正不少,到水軍新地方新氣向,常珏對江家拉攏不得罪也不答應。

幾回給董大學士寫信,也命他不要結黨營私,特別是和江家更不能。

江沿心想拉不近關係,你就走吧,把公文給常珏看過,讓他收拾去邊城。

江沿對王府關係打聽得雖細緻,卻不知道孩子們小時候的舊事,常珏和他一樣怕去邊城。

他怕的自然是……小王爺蕭戰。

……

蕭戰會走路,就試圖把加福帶出去買買買,哄加福喜歡。會走路以後,不上學以前,京內外大小集市是常客。

人人都說梁山王府小王爺手面兒大,買東西給的賞錢多。把常珏惹惱。

常珏要是也去學買東西,還得罪不到戰哥。

但時常是蕭戰喚着福姐兒走一邊,另一邊常珏帶着個親戚小姑娘,較勁頭兒似的局面。

蕭戰沒怎麼痛揍常珏,是他眼裡沒有這位小王爺。戰哥不用出拳頭,只帶加福去大鋪面,花上五千以上的銀子,常珏就老實嚇跑,他家裡不肯給這麼多的錢。

僥倖有一天常珏討的錢多,也不能和深得家人寵愛的戰哥相比。戰哥爲加福花再多的錢,梁山老王妃和王妃都願意。戰哥就加碼,買一萬,買數萬的東西,常珏又得憋着氣回家。

等到常珏長大懂事,這一段是他的膽怯事。最怕遇上的,就是已長大的蕭戰。戰哥小王爺要是報復一記,常珏哪敢承受。

……

聽過江沿的話,常珏慌了手腳,寫信給祖父只添煩惱,他的依靠還是董家,當時董大學士已西去,他寫信給董大人。

董張既握手言和,這難題又好解決,董大人把信轉給張大學士。

張大學士做到什麼地步?

讓女兒奉着婆婆忠勇王妃,帶着外孫常玟出京,親自來看望常珏,親口許給他:“家裡出盡銀子爲你打點,也得把你留下。”

常珏不知道張大學士對袁訓一說就得,大學士道:“換個人吧,讓執瑜點名把珏哥留下幫襯。”袁訓說好,這事兒就成。梁山王既知道是執瑜多個幫手,指名不要常珏,江沿也沒起疑心。

珏哥不知道,還以爲全家爲他出多少力氣,感激的淚眼汪汪,兄弟們感情又增一步,和祖母、大伯母也說好些家常。一家人分別後,從此常珏自知也欠足執瑜人情。

對江家的觀察,常珏也私下寫信給執瑜過。見到執瑜敢在層層疊疊海濤上小船前行,常珏前來幫忙,也在這裡。

他不對執瑜恭敬,內心裡說不過去。

……

“轟隆”,又一艘戰船炸開,炸開的同時把離得近的江家戰船砸壞一艘。

“好啊好啊,大侄子神威。”白卜一邊穩戰船,一邊歡跳不已。

歡聲隱約傳來,常珏拋去感激,深深的敬佩由心底上來。

看邸報,小王爺蕭戰已戰功不少,執瑜也早有戰功。這些小時見過的孩子們,一個一個比自己強。又一層羞愧浮上常珏心頭。

他低垂着腦袋,在戰船搖晃中躲避海浪時也沒有擡起。直到執瑜喚他:“珏哥,咱們要上岸了。”常珏擡起頭,見海盜船已拉到海邊,忙道:

“是是,我聽到。”

執瑜走來笑,把一道繩索給他:“握好了,拿住班仁有重賞,有你的就是有你的。”

這是縛住班仁的繩索一頭,常珏接過,嘴脣動上幾動,淚水已漣漣。

“執瑜,以後我唯你馬首是瞻,把我調到你軍中吧。”常珏誠懇的道。

執瑜擠擠眼笑回:“開什麼玩笑,江家倒下來,你的上司將軍沒了,正是你博名頭兒的時候。跟我去只是副將,有我壓着你可不自由。”

常珏知道他說的對,吸溜下鼻子感慨萬千。小的時候爲什麼不跟他們好來着?小的時候可真不聰明。

……

皇帝揚眉吐氣,他讓把班仁送回京裡受審,認爲以班仁能耐不止一處搞鬼。讓鎮南王出面嘉獎常珏、尹謝等人,他和長公主獨自見執瑜。

鑑於執瑜年青,爲他再升官還是爲難,就不顧長公主白眼兒,問執瑜要什麼。

執瑜要的是:“別對太后說浪高風急,不然我要回京呆着當世子,聽別人說我仗着長輩這樣的話。”

皇帝大樂一回。

當天,他做出新的決定。親眼見到海盜兇殘,要往沿海城鎮走走。鎮南王知道不肯答應,皇帝打發長公主帶他回房,不管什麼法子讓鎮南王閉嘴。

第二天一早,鎮南王不再阻攔。皇帝給太子去信,王爺給家中去信,長公主大力舉薦執瑜戰船在海上跟隨護駕。執瑜登船,皇帝一行開始新的行程。

皇帝和長公主都很開心,一路上談論着元皓去揚州,元皓去蘇州。鎮南王幾次插嘴說揚州蘇州離海還在距離,但沒有人搭理他。

……

太子把信拿回來和加壽同看,加壽聽完挑一挑眉頭:“這麼說,父皇和姑姑姑丈繼續遊玩?”

太子佯裝不悅:“父皇繼續巡視,可不是遊玩。”

加壽吃吃的笑了,走到太子身邊去。夫妻一個坐着,一個站着,加壽盈盈柔聲:“那母后愈發孤單了吧?”

太子想想:“這不一定吧,父皇回來,一個月裡在母后宮中的日子有限,而且據我知道的,他們並不在同一個殿室歇息。”

“但是在別人的眼裡,母后更孤單。”加壽強調下“別人的眼光也重要”。

太子就問:“那你的意思?”

加壽湊近他說出一段話。

太子眉眼兒動幾動,把加壽雙手包容在自己大手中,眸光柔和的勝過春夜最暖的星辰:“壽姐兒,你知道嗎?有時候我想,你是老天給我的。”

加壽輕輕地笑了,回他:“太子哥哥,對壽姐兒來說,你也是。”

……

“你說什麼?”皇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對坐在面前的加壽張口結舌。

在這裡的,除去加壽,還有鎮南王世子元皓小夫妻、小六小夫妻、韓正經、小十,外帶沒有花姑姑陪的容姐兒。

乾哥在加壽懷裡坐着。

加壽對皇后道:“乾哥大了,比先更調皮,太子哥哥和我約束不住他,送來給母后教導。”

眼淚打着滾兒的從皇后面頰滑下,這一回聽懂了話,皇后當衆失態,痛哭道:“這是真的嗎?”

加壽對皇太孫可不是這樣的話,乾哥見到分外得意,從母親膝上掙脫,小手在小胸脯上一撫,嚷着:“壞蛋舅舅,看看,皇祖母要我陪着才行。”

爲乾哥留在這裡不吵鬧,元皓等人和他打了個賭。就對乾哥露出不信任:“你真的能哄好嗎?”

乾哥奪過母親的帕子,邁動小胖腿跑到皇后身邊,踮腳尖把帕子放她面上。

皇后抱住他的小身子,哭的就更兇。她一直想要,讓柳至夫妻打消念頭。今天加壽主動送來,不由得娘娘淚奔如雨。

乾哥感到手指尖處的帕子溼,不由得手忙腳亂:“母親再給我送帕子,壞蛋舅舅,好舅舅,送帕子來喲。”

------題外話------

每天能寫幾千,幸福。

麼麼噠,下次更新二十號。

第二百零二章,聰明人第一百七十六章,表兇去趕武舉第一百四十三章,恩愛夫妻成雙對第三百八十六章,別惹他們第四百六十一章,梁山老王的奸滑第一百三十四章,動心第八十九章,驚讚第一百五十章,自己掙下的錢第二百二十四章,拿着令箭像雞毛第二百七十二章,親事喜人第七章,訓斥表姐妹第五百七十七章,蕭二進京第四百零一章,大鬧留香院第四 百七十八章,想害人害到自己沒兒子第七百五十三章 進家第十四章,消息確定第五百八十二章,威懾使臣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出元皓第九十六章,道理也許是如此第四章,老太太高興第六百六十四章 誰是誰的局第四百九十章,善良不易善良美第四百六十一章,梁山老王的奸滑第三百三十八章,凡事有寶珠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功課第六百八十六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第五百零五章,孩子們七週歲生日第二百三十八章,郡王亂點鴛鴦譜第一百二十五章,審問第一百四十一章,分錢第七百六十三章 父子談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二百二十六章,大事在後頭第二百九十九章,蘇赫逃走第六百九十五章 正經爺當家第八百三十三章,加福產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情意爲重第一百八十九章,寶珠祠堂拜祭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六十二章,梁山老王暫勝一籌第三百零八章,可愛加壽第三百九十七章,加壽痛責柳義第二章,方姨媽第三百七十章,身世披露第六百零一章,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四百一十八章,峨冠的小二第八百一十一章,哪吒上壽第一百章,動心第二百九十二章,留子去父母第六百三十六章 元皓是姑娘第四百八十章,許家詭計害自己第一百七十一章,親事的原因第八百二十五章,柳大哥第六百六十一章 扳回第五百三十四章 準備顛覆第九十八章,孩子氣的寶珠第三百六十四章,有情有意第七百四十八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八百三十章,國舅的兒子也敢來第一百六十一章,我不謝你奈我何?第七十二章,遠客第二百九十一章,加壽爭寵第七百八十一章,新人進京第三百八十四章,懲治歐陽第四百七十一章,一羣蠢婦第八百三十九章,梁山王的狡詐第二百九十一章,加壽爭寵第四百八十二章,寶珠心地人人服第七百三十二章 前方金陵第五章,夜話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功課第一百二十四章,當初,沒看出來?第八百三十八章,第六百九十八章 幫人的事情總在意料中。第二十一章,示好第七百三十章 看望老兵第七十五章,家世(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胖孩子搶親第七十二章,遠客第六十二章,告狀第八百四十章,全家去看小討喜第二百七十三章,把加壽疼愛到底第五百二十八章 白鼻子奸臣第六十四章,善這個字第六百一十四章,教訓江強第六十七章,結案第二百四十章,有勞寶珠定場面第三百九十八章,袁訓出手第五十七章,懵懂不知感激第二百九十二章,留子去父母第一百六十一章,我不謝你奈我何?第七百二十九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七百五十一章 給長女的後路第七百一十章 新出爐大笨和小笨第一百八十五章,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六百零四章,太子不痛快和梁山老王舊事第三百一十六章,哄妻手段第八十五章,送禮第一百六十三章,進宮
第二百零二章,聰明人第一百七十六章,表兇去趕武舉第一百四十三章,恩愛夫妻成雙對第三百八十六章,別惹他們第四百六十一章,梁山老王的奸滑第一百三十四章,動心第八十九章,驚讚第一百五十章,自己掙下的錢第二百二十四章,拿着令箭像雞毛第二百七十二章,親事喜人第七章,訓斥表姐妹第五百七十七章,蕭二進京第四百零一章,大鬧留香院第四 百七十八章,想害人害到自己沒兒子第七百五十三章 進家第十四章,消息確定第五百八十二章,威懾使臣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出元皓第九十六章,道理也許是如此第四章,老太太高興第六百六十四章 誰是誰的局第四百九十章,善良不易善良美第四百六十一章,梁山老王的奸滑第三百三十八章,凡事有寶珠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功課第六百八十六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第五百零五章,孩子們七週歲生日第二百三十八章,郡王亂點鴛鴦譜第一百二十五章,審問第一百四十一章,分錢第七百六十三章 父子談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二百二十六章,大事在後頭第二百九十九章,蘇赫逃走第六百九十五章 正經爺當家第八百三十三章,加福產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情意爲重第一百八十九章,寶珠祠堂拜祭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六十二章,梁山老王暫勝一籌第三百零八章,可愛加壽第三百九十七章,加壽痛責柳義第二章,方姨媽第三百七十章,身世披露第六百零一章,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四百一十八章,峨冠的小二第八百一十一章,哪吒上壽第一百章,動心第二百九十二章,留子去父母第六百三十六章 元皓是姑娘第四百八十章,許家詭計害自己第一百七十一章,親事的原因第八百二十五章,柳大哥第六百六十一章 扳回第五百三十四章 準備顛覆第九十八章,孩子氣的寶珠第三百六十四章,有情有意第七百四十八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八百三十章,國舅的兒子也敢來第一百六十一章,我不謝你奈我何?第七十二章,遠客第二百九十一章,加壽爭寵第七百八十一章,新人進京第三百八十四章,懲治歐陽第四百七十一章,一羣蠢婦第八百三十九章,梁山王的狡詐第二百九十一章,加壽爭寵第四百八十二章,寶珠心地人人服第七百三十二章 前方金陵第五章,夜話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功課第一百二十四章,當初,沒看出來?第八百三十八章,第六百九十八章 幫人的事情總在意料中。第二十一章,示好第七百三十章 看望老兵第七十五章,家世(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胖孩子搶親第七十二章,遠客第六十二章,告狀第八百四十章,全家去看小討喜第二百七十三章,把加壽疼愛到底第五百二十八章 白鼻子奸臣第六十四章,善這個字第六百一十四章,教訓江強第六十七章,結案第二百四十章,有勞寶珠定場面第三百九十八章,袁訓出手第五十七章,懵懂不知感激第二百九十二章,留子去父母第一百六十一章,我不謝你奈我何?第七百二十九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七百五十一章 給長女的後路第七百一十章 新出爐大笨和小笨第一百八十五章,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六百零四章,太子不痛快和梁山老王舊事第三百一十六章,哄妻手段第八十五章,送禮第一百六十三章,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