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多管齊下

第1014章 多管齊下

沈尚書賣慘,不是第一回了。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私底下哭窮,類似這種半公開場合的說沒錢,倒是少見。

畢竟,私底下跟皇帝賣慘,那是在暗戳戳的表功,順便打個秋風,但是當着這麼多大臣的面哭窮,卻不免讓人看輕了戶部。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來,沈翼這回是真的沒辦法了。

眼瞧着衆人的目光都朝他匯聚過來,沈翼嘆了口氣,繼續解釋起來。

整飭軍屯的大政,在施行之前,兵部和戶部做了多番詳盡的測算,那個時候,沈翼就曾經提出過國庫用度不足的情況,並且想了解決的辦法。

只不過,當場就被否掉了,在那之後,兩部又重新商定,總算是最終拿出來了一個章程。

按照最初的設想,整飭軍屯的過程,是先出後入,即朝廷先出錢對部分田地進行贖買,重新收歸軍屯當中,同時,對仍舊心存僥倖,隱沒軍屯的官員仕紳進行重罰,輕則數倍,重則抄沒家產。

隨後,對照黃冊及魚鱗圖冊,對由民田收歸的軍田進行轉籍,現如今在整飭過程當中,爲了保證穩定,只是對各種田土的類型進行了重新確定和劃分,但是耕種的佃戶百姓,仍舊和原來一樣,並沒有完全收回交由官軍耕種。

所以下一步,就是實質性的轉籍,以一丁三十畝爲標準,在贖買銀兩已經支出的情況下,將多餘的田畝劃歸官軍耕種,這個過程十分繁雜,但是,總還算是溫和。

因爲贖買需要的銀兩數額龐大,所以戶部最終確定下來的方案是,多個進程同時推進。

出銀贖買跟罰沒隱匿同時進行,輔以民田轉籍,逐步填補虧空,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進度平穩,罰沒隱匿來錢快,但是不確定性強,且數量註定不會太大,民田轉籍來錢慢,但是數額巨大且穩定。

二者同時並行,可以大大減輕戶部的壓力,當然,真正施行的時候,肯定仍舊是入不敷出的狀態。

按照戶部的測算,第一年也就是今年,戶部的壓力會非常大,贖買的銀兩當中,至少有七成以上,需要直接由戶部先行支出。

之後,逐年遞減,大概在第三年左右,隨着民田轉籍的數量越來越多,各地軍屯恢復,一方面軍費支出減少,一方面軍屯貢獻的賦稅增加,漸可做到收支平衡,不需要戶部再額外貼補。

但是,有句話叫計劃趕不上變化,設想的挺好,但是真正實施的時候,就出問題了。

這樣龐大的改革,原本按照預想,從清丈田畝到贖買田畝,再到民田轉籍的完成,至少要花三年左右的時間。

時間夠長,給戶部輾轉騰挪的空間也就夠大,拆東牆補西牆的,各處摳一摳,再打打秋風,雖然緊張,但是勉強也能支撐下來。

可是,誰能想到,天子的手段這麼厲害,先是搞定了勳貴,隨後又說動了代王府牽頭,更是以雷霆之勢,派出了兩大尚書南北坐鎮,快速推進。

如此一來,戶部的壓力就驟然增加,雖然說,因爲時間不足,所以需要贖買的田地,也沒有預想當中的那麼多,但是,也達到了原本設想的八成左右。

因此,不說別的,就單是邊境的這三萬餘頃田土,就把戶部幾乎給掏空了!

但這纔是一個開始,明明說好的同步推進,但是具體實施的時候,朝廷的精力幾乎全部放在了田土清丈和收歸的上頭。

除了被金濂直接請王命旗牌砍死的那幾個邊將之外,其他的大多數將官,都被關押待審,尚未完全定罪,更不要提罰沒隱匿了。

罰沒的少,轉籍之事更是壓根提都沒提,原本的進少出多,徹底變成了只出不進。

更重要的是,天有不測風雲,這個當口上,草原內亂,原本作爲朝廷重要的財政來源之一的互市,開始變得斷斷續續的。

眼瞧着銀子白花花的往外流,遠超當初的想象,但是收入卻一點不增,反倒同步減少,沈尚書豈是一個愁字了得。

“……陛下,朝廷用錢的地方繁多,據各地呈報的奏報來看,明歲陝西,山西等地,恐有旱災,戶部還需備着這些地方賑災的錢糧,這筆賬,臣實在是有些算不過來了……”

看着沈翼愁眉苦臉的樣子,朱祁鈺也皺起了眉頭。

見此狀況,于謙道。

“陛下,臣此次出京,清丈出諸多宗室隱匿之軍田,據臣所知,這些田畝上耕種的佃戶,其繳納田租,通常在七到八成左右,然則朝廷收回之後,稅賦降低,轉籍之事當可開始行之。”

“如若推行順利的話,至少有一半田土,可以收回軍屯之用,如此一來,明歲各地軍費便可重新覈定,當可大大減輕戶部的壓力,除此之外,邊境各處贖買田土,因其數額巨大,臣以爲不必急在一時,可以分批發放,以令戶部有輾轉的時間。”

這話一出,倒是引起了在場許多大臣的附和。

說白了,朝廷沒錢,誰也沒有辦法,能夠想的,無非就是開源節流四個字而已。

如今開源有些困難,就只能想法子節流了。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對於這個建議,朱祁鈺卻搖了搖頭,道。

“轉籍之事不急,朝廷大政,還是要以穩爲主,轉籍牽涉巨大,事務繁雜,需要做足準備,不可太過心急。”

“至於贖買之事,倒是可以稍稍拖延,並不妨事,對了,沈卿,上次朕讓各地府庫,常平倉增加存糧,現在情況如何?”

啊?

沈翼眨了眨眼睛,一時沒反應過來,話題怎麼突然轉到了這。

不過,戶部的這些賬目,他老早就已經裝在了心裡頭,即便是此刻突然被問,也很快就張口答道。

“回陛下,如今國庫尚有一千四百八十餘萬石米麥,各地常平倉,府庫歷年存糧約有兩千三百餘萬石,具體數字,尚在整理當中,陛下如果急要的話,臣三日之內帶人釐清,再行回奏。”

“不夠!”

然而,朱祁鈺卻並沒有回答沈翼的問題,而是眉頭緊鎖,開口道。

“各地常平倉如果填滿的話,遠不止這個數字,沈卿既然說了,明歲需要儲備旱災,那麼,糧食自然是多多益善。”

“今日回去之後,戶部向各地下一道公文,明歲開年之後,用府庫存銀,着手增加存糧,四月之前,務必要將各地常平倉,府庫存糧留足八成以上。”

啊這……

這次不僅是沈翼,就連在場的其他大臣,也是一陣意外,他們沒有想到,天子突然會做出這個決定。

尤其是沈翼,臉上皺的全是褶子,他這明明在跟天子說怎麼少花錢的事兒,這怎麼一轉眼,還要倒出錢了呢?

購入存糧一事,打從半年前的時候,朝廷就已經開始做了,不然的話,也不至於有現在這個數字。

雖然說,剛剛沈翼拿備災來做理由,但是實際上,他還是比較有底氣的。

國庫如今雖然銀兩不多,但是,就憑這些存糧,應付一場大災,並不成問題。

但是這個時候要再次加購存糧,就有些……

“陛下……”

“嗯?”

沈翼剛想再說兩句,但是,剛一開口,就迎上了天子冰涼的目光,於是,他識趣的閉了嘴,道。

“臣遵旨。”

不過,雖然他沒有反駁,可表情上,明顯還是有些不滿。

見此狀況,朱祁鈺搖了搖頭,道。

“這件事情,當成年節後第一件大事來做,都察院各御史,年節後即刻前往各地巡查,凡有私吞府庫存糧者,就地罷免,押送京師待審。”

“除此之外,吏部將此事作爲明歲大計考課標準之首,凡地方常平倉,府庫至四月未滿八成者,一律不得考爲上等。”

這番話說完,在場的老大人們更是不知道該從何處開始震驚。

過了好大會,一旁的俞士悅方小心翼翼的上前問道。

“陛下,明歲……大計?”

京察和大計,是考覈京城及各地官員的方式,按照慣例,每三年一次,大計在京察前一年舉行。

但是,因着天子登基,所以上一次的京察提前了一年,因爲是特殊情況,所以按照吏部之前的打算,大計應該是在後年舉行。

可現在……

就在衆人都爲之震驚的時候,王文卻並無意外,上前開口,道。

“臣遵旨!”

顯然,大計一事,對於別的大臣是秘密,但是,對於他這個吏部尚書來說,卻早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不過……

“陛下,如今各地軍屯之事尚未收尾,如若年後便開始大計,是否有些太着急了?”

遲疑片刻,工部尚書陳循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也是在場大多數人的想法,這兩年下來,朝廷上下的大事,幾乎是一件接着一件,趕得夠緊了。

別的不說,現在軍屯還沒整明白呢,難不成,天子又對吏治動了心思?

要知道,治國之道,最忌諱的就是急功近利,這諸般大事迭加起來,不免讓人擔心,到最後會雞飛蛋打。

面對羣臣的質疑,朱祁鈺沉默了片刻,卻並沒有直接回答陳循的疑問,而是道。

“此次大計,由吏部主持,都察院和刑部協同,各道御史負責巡查各地,糾劾不法,有犯貪瀆,枉法,欺民等罪者,都察院會同刑部革職審訊。”

“都察院副都御史一職,空缺許久,過幾日,吏部主持廷推,商議左,右副都御史之職人選。”

“另外,刑部此次羈押候審的邊將,一律從快從嚴審理,罪行多犯者,依其最重之罪判之。”

這番話說完,在場的一衆大臣面面相覷,心中隱隱明白了天子的用意。

刑部參與大計,這可是從未有過的先例!

往常時候,京察大計都是吏部主持,都察院協理,但是這次,天子指明要刑部參與,這中間意味,可謂深長。

衆人不由想起剛剛在偏殿中的場景,有心思轉得快的,目光已經隱隱落到了王文的身上。

怪不得這個老傢伙,當時故意提起邊將審訊的事,原來是早知道,刑部要參與到大計當中來。

當然,聽天子的意思,刑部處理的是有罪的大臣,但是,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其實就是侵奪了吏部的部分權力。

要知道,在此之前,官員升降罷黜,全盤掌握在吏部的手中,但是現如今,刑部參與了進來,那麼,吏部必然會喪失對於部分官員的調選權。

雖然,這些官員大多是有罪有失的官員,但是,原本這些官員如何處置,是吏部和天子商定,有了刑部插手之後,權力的降低是必然的。

王文提前把邊將之事引出來,便是想讓兵部做這個出頭鳥,替他來擋下刑部侵奪事權的可能,或者最不濟的,兵部和吏部至少能同進同退。

但是現在看來……

衆人默默地瞟了于謙一眼,卻見後者毫無反應,這意思就是……默認了。

其他的大臣有心想要開口質疑幾句,但是,他們還未開口,一旁的沈翼便道。

“陛下,臣有一事,想請陛下恩准。”

“何事?”

天子的聲音平淡,於是,沈翼道。

“啓稟陛下,按制,官員有罪,家產若被抄沒,當充入內庫,但是,如今國庫貧瘠,入不敷出,長此以往,有礙朝廷大政施行。”

“故而,臣斗膽請陛下恩准,此次整飭軍屯中羈押邊將官員,如若其家產抄沒,暫歸國庫調用,待國庫充裕之時,再行歸還。”

話音落下,原本想要再開口說話的大臣,頓時都把話嚥了回去。

事到如今,他們哪還看不清楚情況。

怪不得剛剛天子的話鋒突然一轉,原來是埋在這了。

戶部如今財政困難,眼瞧着整飭軍屯的後續事宜,就要陷入停滯當中,這種當口之下,最重要的就是得找錢。

剛剛沈翼雖然說的是金濂如今關押的這些邊將,但是聞絃歌而知雅意,結合剛剛天子命刑部參與大計的舉動,到底是何用意,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

吏部對於官吏的考課升降,本質上屬於官職的調動,即便是考評最下等,也不過是降調罷職,這是對官場的調節。

但是刑部加入進來,就拉低了這個下限,刑部屬於司法部門,他們一旦參與,那麼,給予的處罰,可就不是單純的官職升降問題了。

所以,天子這是打算通過這種方式,來填補戶部因贖買軍屯田土而產生的虧空?

一衆大臣心思轉動,他們隱隱能夠感覺到,朝廷的天,似乎是要變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後續風波第六百四十八章:於·團寵·謙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區別對待的歲祿第三百三十六章:後院起火第三百九十八章:知行合一焦駙馬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1273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五)第十七章:回憶(下)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第三百零五章:他們也被騙了第一百五十章:爭論第一百八十六章:端茶送客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堅力量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五百九十一章:人從哪來?第六百八十五章:如果他們角色互換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七百三十六章:抽絲剝繭第一百四十一章:一個不留第八百一十五章:太子出閣第988章 賞賜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1193章 商稅第一千零三十六章:遊說伊王第二百零八章:死無對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三百六十五章:捅不破的窗戶紙第1251章 要殺便殺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二百六十六章:朕相信第五十章:內閣第六百七十七章:任你奸似鬼第二百七十六章:何苦來哉第八百五十一章:朝堂首秀第954章 磕頭賠罪第七百零二章:引起懷疑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920章 雄心壯志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六百五十九章:詔命第二百二十四章:金英出京第1233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一十二章:塵埃落定第一百四十四章:一場雪,一隊人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疑點第六百六十五章:臥底的第一素質第四百九十九章:大同城外,上皇南歸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1262章 番外:東宮之爭(四)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三百七十六章:各懷鬼胎第980章 老胡從不摸魚第936章 又是宋文毅?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一百二十五章:告假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七百四十三章:老師不好當第一千零六十二章:不聽勸的於少保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推遲京察?第二百四十二章:胡濙的目的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三百七十六章:各懷鬼胎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歪個樓第949章 賞罰分明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954章 磕頭賠罪第962章 如何胡攪蠻纏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一百一十一章:團營制度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八十二章:金英的謀算第二十九章:朝臣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三章)第三十二章:局勢轉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勸不住的于謙第一百三十四章:背刺第六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朱閣老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一百一十六章:殺氣騰騰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於少保的新差事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124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979章 八面玲瓏岷王爺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五百七十八章:我胡濙從不摸魚第十九章:太后懿旨(排行榜加更一)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七百三十四章:論皇帝爲啥喜歡廠衛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第五百七十三章:問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後續風波第六百四十八章:於·團寵·謙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區別對待的歲祿第三百三十六章:後院起火第三百九十八章:知行合一焦駙馬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第1273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五)第十七章:回憶(下)第十三章:慈寧宮的瓷器(上)第三百零五章:他們也被騙了第一百五十章:爭論第一百八十六章:端茶送客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堅力量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五百九十一章:人從哪來?第六百八十五章:如果他們角色互換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七百三十六章:抽絲剝繭第一百四十一章:一個不留第八百一十五章:太子出閣第988章 賞賜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1193章 商稅第一千零三十六章:遊說伊王第二百零八章:死無對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三百六十五章:捅不破的窗戶紙第1251章 要殺便殺第七百二十九章:一甲第二百六十六章:朕相信第五十章:內閣第六百七十七章:任你奸似鬼第二百七十六章:何苦來哉第八百五十一章:朝堂首秀第954章 磕頭賠罪第七百零二章:引起懷疑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920章 雄心壯志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六百五十九章:詔命第二百二十四章:金英出京第1233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一十二章:塵埃落定第一百四十四章:一場雪,一隊人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疑點第六百六十五章:臥底的第一素質第四百九十九章:大同城外,上皇南歸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1262章 番外:東宮之爭(四)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三百七十六章:各懷鬼胎第980章 老胡從不摸魚第936章 又是宋文毅?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一百二十五章:告假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七百四十三章:老師不好當第一千零六十二章:不聽勸的於少保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推遲京察?第二百四十二章:胡濙的目的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三百七十六章:各懷鬼胎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歪個樓第949章 賞罰分明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954章 磕頭賠罪第962章 如何胡攪蠻纏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一百一十一章:團營制度第八百二十章:一個個來第八十二章:金英的謀算第二十九章:朝臣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三章)第三十二章:局勢轉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勸不住的于謙第一百三十四章:背刺第六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朱閣老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一百一十六章:殺氣騰騰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於少保的新差事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124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979章 八面玲瓏岷王爺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五百七十八章:我胡濙從不摸魚第十九章:太后懿旨(排行榜加更一)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七百三十四章:論皇帝爲啥喜歡廠衛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第五百七十三章: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