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磕頭賠罪

第954章 磕頭賠罪

沈敬冷冷的望着對面的林聰和葉盛,他現在已經明白過來,剛剛餘儼爲什麼要突然開口阻止他了。

剛剛葉盛,是挖了個坑給他跳。

大明的科道御史,是很容易煽動起來的一幫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這些言官大多都入仕不久,年輕氣盛這樣的主觀原因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信息差的問題。

言官是出了名的以小抑大,官卑權重,這樣設計固然有其好處,能夠防止言官不受控制。

但是,某種程度上,也阻礙了言官行使權力。

說白了,想要做出準確的判斷,需要的是足夠龐大的信息量,但是,作爲品秩大多數只有七品的言官,其官職地位,決定了他們接觸不到大量的準確信息。

通常情況下來說,科道御史能夠獲取信息的方式只有三種。

其一是接收舉告,這是最靠譜的,也是幾乎所有的言官都會做的,就是在巡視地方的時候,接受訴狀的呈遞。

通過這種方式來發現問題,並反饋到朝廷。

可這樣做的缺點,就是太過被動,百姓不來舉告,那麼,這些言官就無從獲取消息。

第二種方式,也是最常用的,就是所謂的風聞奏事。

相比較前一條,這種方式可以充分的發揮言官們的主觀能動性,他們上奏的內容,可能是某個市井流言,可能是某個私下裡的閒談話語,也可能是明發朝議的詔旨奏疏,堪稱是無所不包。

但缺點是,因爲往往沒有證據,所以只要不是成羣結隊的大規模上本,往往並不能在朝堂上掀起什麼水花,最多隻能刷刷存在感而已。

最後一種,是準確性最高的,就是通過朝會來獲知消息,隨機應變。

可以說,這也是最容易刷存在感的時候,但是,缺點就是,朝會上能夠得到的消息,雖然準確,可都是表面的消息,更深的內幕,是不可能擺到檯面上來的。

而且,到了朝會上,基本都是要站隊的時候了,如果說,沒有充分敏銳的政治嗅覺的話,很可能會自己坑了自己。

大多數情況下,科道御史們,都是三途並用,哪條路好走就走哪一條。

但是不管是哪條路,其實說白了,都是無法獲取到足夠的信息導致的。

正因如此,多數情況下,這些言官們,許多時候會被人當成槍使。

林聰和葉盛,二人都是六科的都給事中,雖然同爲言官,但是相對而言,他們接觸到的消息,要更加準確和廣泛。

而且,林聰是老天官王直的得意門生,導致他和京中不少重臣關係都不錯,時常拜訪下,也能拿到很多的消息。

他們二人自然是很清楚,張鎣,李錫的事情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但是,他們要混淆概念,目的就是煽動這些不明真相的御史們。

打從一開始,他們就想要把此事定性爲因言獲罪,在發現有難度之後,就開始屢次強調,張鎣,李錫二人是出自公心,雖然違背了流程,但是,都是爲了國家社稷。

這話乍聽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是,其實裡面藏了一個大坑,剛纔沈敬一時不慎,差點就着了他們的道。

御史們之所以雞毛蒜皮的事都要上綱上線,甚至對於天家諸事都喜歡指指點點,說白了,就是爲了刷聲望,博名聲。

但是,天子一道旨意,令此後科道不得越權諫奏,非下廷議事,需得密奏或有上官副署同奏。

這就堵死了他們博取名聲的路!

畢竟,密奏的內容是不對外公佈的,這就意味着,他們說了什麼,外界都不知道。

對於真心辦事的人來說,這並沒有什麼妨礙,反正奏疏遞上去了,皇帝看見了,若能處理,自然皆大歡喜,若不能處理,那麼再找上官聯名,不肯聯名的話,明奏廷議,也能解決問題。

只不過流程更加複雜了而已。

但是,對於那些邀名買直,沽名釣譽的人來說,他們的奏本不被明發,除了皇帝沒人看得到他們的‘努力’,自然,也就沒有什麼聲望可以刷了。

這纔是張鎣,李錫和其他一干御史,選擇性的無視天子旨意的真正原因。

朝堂之上,形勢瞬息萬變,尤其是雙方辯論駁斥之時,往往會竭力尋找對方的謬誤之處,加以攻擊。

這是再尋常不過的方式了。

所以其實,剛剛葉盛一再強調張鎣,李錫一心爲公,就是在激沈敬把實話說出來。

他們都清楚,張鎣,李錫二人是爲了刷聲望,是爲了對抗天子限制言官的詔書。

但是,這話一旦說出來,就得罪了在場所有的言官。

如此一來,原本很多搞不清楚其中內情的,或者知道內情但是左右搖擺的言官,都會加入到爲張鎣,李錫二人求情的隊伍當中來。

這纔是林聰和葉盛的目的。

他們壓根就不想駁倒沈敬,因爲根本就駁不倒,他們要做的,說白了就是胡攪蠻纏。

如此用心,何其險惡也!

一念至此,沈敬不由感到有些慶幸的看了一眼餘儼,要不是他及時阻止了自己,只怕現在站出來的,就不止是這十來個言官了。

眼瞧着在場仍舊有不少言官猶豫不定,沈敬也不再耽擱,立刻上前,道。

“陛下,臣要彈劾葉盛,林聰二人勾結串聯,糾結朋黨,煽動朝議,蓄意混淆張鎣,李錫二人之罪行,欲陷陛下於不義。”

“葉,林二人大僞似真,大奸似忠,口稱社稷江山,國家大義,實則暗中詆譭聖明,實在可惡。”

“請陛下切勿被二人矇蔽,此等不忠不義,徇私舞弊,道貌岸然之輩,立於朝堂即是佞臣,存於社稷即是禍患,懇請陛下降罪嚴懲!”

平白無故被坑了一把,沈大人怎麼可能甘心?

要知道,他可是大名鼎鼎的王天官帶出來的人,多少沾點王天官的行事作風。

識破了葉盛,林聰二人的用心之後,沈敬也收起了剛纔良好的態度,一開口就是劍拔弩張。

張嘴就是一頂又一頂的大帽子扣下去,這架勢,簡直就像是王天官的翻版。

但是不得不說,好用!

至少這番話,餘儼就說不出來。

看着沈敬氣勢洶洶的樣子,一旁的餘儼默默的後退了兩步,心中有些羨慕。

能在朝堂上肆無忌憚的罵人,自然是很爽。

但是,無論是餘儼潛邸舊臣的身份,還是他如今東宮屬官的身份,都決定了,他在朝堂之上,不能如此恣意妄爲。

沈敬的背後是王文,這位王天官的脾氣,人所共知,但是餘儼如今既代表着天子,又某種程度上代表着東宮。

所以,他言行舉止,自然要更加謹慎幾分。

沈敬的這一番話一出,朝堂上頓時鴉雀無聲,林聰和葉盛二人,雖然性格,背景都不相同,但是,共同的特點就是愛惜羽毛,被這麼相當於指着鼻子破口大罵的經歷,倒真是頭一回。

尤其是那‘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的評價,氣得二人臉色漲紅,渾身都在發顫。

不過,效果卻是很明顯的。

這番話說完,原本猶豫不定,覺得要不要出面聲援林聰和葉盛二人的言官們,也紛紛偃旗息鼓了下來。

沈敬這話,擺明了已經是帶着個人色彩了,這個時候上前,還不被他一同劃成所謂‘陷天子於不義’的朋黨……

要知道,這位的背後可是吏部天官,雖然言官們喜歡糾結聚衆,但是,誰也不想被打上一個結黨的名頭。

不然的話,京察的時候,人家想拿捏你,可是簡單的很。

就連原本跟着葉盛出面喊附議的那幫人,見沈敬反應如此激烈,也不由有些躊躇。

這個時候,林聰也反應了過來,沉着一張臉,道。

“陛下,沈大人此言,乃是任意攀誣,臣等不過就事論事而已,斷無構陷陛下之意,至於勾結串聯,糾結朋黨,更是無稽之談,沈大人無憑無據,紅口白牙污衊朝廷官員,此乃欺君之罪,請陛下嚴懲!”

得,這下算是徹底頂起來了。

沈敬說林聰二人結黨營私,大奸似忠,林聰反手說沈敬污衊朝廷官員,有欺君之嫌。

兩個人爭着給對方扣大帽子,一頂又一頂,生怕事兒不夠大一樣。

不過,林聰的這番話一出,在場的許多重臣,都不由暗中搖了搖頭。

還是年輕啊,太容易吃虧!

沈敬畢竟跟着王文幹了那麼久,他們沒跟沈敬打過交道,但是,跟王文可就熟悉多了。

這個老傢伙,最不怕的就是罵架。

你跟他對罵,除了把自己氣得心口疼,沒有任何好處。

作爲王文的心腹,看沈敬如今這個架勢,只怕也是差不多的,林聰想要在罵架上頭跟他爭勝,怕是要輸個慘烈了。

果不其然,林聰的話音落下,沈敬的臉上頓時閃過一絲冷笑,下意識的就是往前跨了一步,這副架勢,就差擼袖子了。

“就事論事?好一個就事論事!”

沈敬再度開口,道。

“既然是就事論事,那林大人爲何遲遲不提張鎣,李錫二人抗旨之事?”

“說沈某無憑無據,污衊朝廷官員,林大人可真好意思,這種手段,不是林大人所慣用嗎?”

“你明知陛下未禁言路,卻蓄意誤導朝臣,視文武百官爲鼓掌之間。”

“就憑你,說沈某欺君?”

“那張鎣,李錫,素來跟你交好,你有多少奏本,都是他們二人附奏的,要不要沈某上通政司一本本翻出來?”

“還說我污衊你們,就你跟葉盛兩個人,關係好的,就差穿一條褲子了,朝廷上下誰不知道。”

沈敬越說越激動,指着在場的尷尬的一幫人,道。

“還有這幫人,哪個不是平日裡跟你天天宴飲交際的?”

“朝廷每個月給你們發俸祿養着你們,就是讓你們天天密謀鬧事的?”

“林聰,你要是有本事,當着陛下和文武百官的面,敢說一句,今日朝堂上議事,你和這些人提前都沒打過招呼?”

“呸!噁心!”

“你……你……”

如果說剛剛那番話還算含蓄,這後面的幾句話,簡直就是妥妥的人身攻擊了。

林聰自入仕以來,有王直撐場子,雖然遇到過風浪,但是,哪見過這等架勢。

當下,被氣得說不出話來,想要對罵都找不出詞兒來,到了最後,也只是擠出了幾個字,道。

“鄉野村夫,斯文掃地,林某簡直羞與你這等人爲伍!”

說着話,林聰摘下頭頂的官帽,跪倒在地,道。

“陛下,臣和沈敬無冤無仇,然而此獠今日在殿上君前,大放厥詞,污衊臣和葉大人清白,實在不知所謂。”

“臣懇請陛下爲臣主持公道,否則臣唯有辭官歸去,以免在朝堂之上,受此小人侮辱。”

這個時候,一旁的葉盛也上前,跪倒在地道。

“陛下,君前奏對,自有定製,林大人和沈大人不過政見不同而已,沈大人竟以如此惡毒之語謾罵不堪,不僅有失朝廷體面,更有御前失儀之罪。”

“臣請陛下,必重重懲治,否則朝廷綱紀不復,恐有大亂矣。”

這一番變化,發生的太快。

以致於在場的很多大臣,都還沒有反應過來。

不過不論如何,隨着林聰請辭,葉盛彈劾,雙方的氣氛進一步劍拔弩張,連帶着整個朝堂上的氛圍都變得緊張起來。

這個時候,不少人的目光,都不由望向了上首的天子。

鬧成了這個樣子,天子再不出面,怕是局勢就要失控了。

果不其然,看着底下鬧哄哄的樣子,天子似乎也感到有些頭疼,嘆了口氣,道。

“沈郎中,你可知罪?”

說到底,沈敬畢竟不是王文,他剛剛的舉動言辭,的確有些過激,以致於,就連天子想要袒護他,也並不容易。

不過,即便是這個時候,沈敬也沒有絲毫的懼意,他同樣跪倒在地,道。

“陛下容稟,臣言辭不當,願受責罰。”

“但是,朝中大臣,若動輒以辭官相要挾,臣不知葉大人所言綱紀何在?”

“何況,臣所求者,無非林大人坦坦蕩蕩的一句話。”

說着,沈敬側了側身子,面對着林聰開口,道。

“林大人,你說沈某無憑無據,隨口攀誣,那請你當着陛下和文武百官的面,理直氣壯的說一句,你今日所言的每一句話,都毫無私心。”

“你和張鎣,李錫二人,甚至是其他任何朝中官員,皆無勾連之舉,今日朝堂上諸人所言,皆是出自本心,你未有任何授意暗示。”

“只要林大人敢如此說,不必林大人請辭,沈某當場給林大人磕頭賠罪!”

第六百四十四章:衆望所歸的整飭軍屯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漢武故事第二百三十二章:廷推閣臣(下)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六十九章:後宮交鋒第二百八十八章:滿朝譁然第二百一十一章:一張大網第一百四十九章:抵達紫荊關第998章 謎語人去死第七十三章:李總管的無奈第五百六十三章:投機客的左那個啥和右那個啥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五百九十五章:沒骨氣的大冢宰第1008章 栽贓陷害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逐漸取得信任第五百八十八章:冷霜冬雪落枝頭,迎風乘寒不垂首第三百七十章:天官大人,不愧是你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911章 請陳師救我第二十九章:朝臣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三章)第一百二十六章:項文曜第三百六十五章:捅不破的窗戶紙第五百九十五章:沒骨氣的大冢宰第四百八十四章:舉朝歡騰第二百二十九章:人有兩面第五百四十六章:糟心的俞閣老第七百七十九章:上林苑監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1205章 迷霧重重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塵埃落定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八章:亡國之君第1199章 不出意料第993章 狠還是你狠啊!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五百九十章:無奈但現實的邏輯第一百八十二章:分而化之第1019章 施壓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五百零六章:強闖行宮舒公公第一百七十九章:勳戚三脈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禮之死第四百二十二章:想怎麼伸冤第五百四十六章:糟心的俞閣老第一百八十章:最強一脈第二百六十五章:濟哥的病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二百六十二章:焦駙馬的憂慮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第四百二十章:英國公府的影響力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七百八十二章:真是費勁第二百零二章:王文的去處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六百二十章:倒扣的杯子第六百三十二章:背水一戰?第八百三十二章:鬧事與捱罵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示威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四百八十四章:舉朝歡騰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四百五十章:這還押着韻呢~第921章 幕僚第一百一十五章:邊將孫大勇第六百八十三章:於少保的決心第五百九十章:無奈但現實的邏輯第五百四十三章:好像忽略了什麼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六百一十七章:太子託付給你了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五百七十五章:胡老大人帶不動第一百六十章:大喜大憂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六百二十九章:試探與壓力第1260章 番外:東宮之爭(二)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五百三十三章:荒謬,但無奈!第一百六十八章:沈先生髮牢騷第五百七十六章:大宗伯的業餘愛好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998章 謎語人去死第二百六十章:鎮南王上門第七百五十一章:圓滿結束……了嗎?第六百五十章:君子可欺之以方第二章:夢兮真兮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五百四十二章:阮浪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宴宗室第1228章 結案第1009章 追問第七百九十三章:陛下是對的第五百九十九章:典制與成例
第六百四十四章:衆望所歸的整飭軍屯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漢武故事第二百三十二章:廷推閣臣(下)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六十九章:後宮交鋒第二百八十八章:滿朝譁然第二百一十一章:一張大網第一百四十九章:抵達紫荊關第998章 謎語人去死第七十三章:李總管的無奈第五百六十三章:投機客的左那個啥和右那個啥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五百九十五章:沒骨氣的大冢宰第1008章 栽贓陷害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逐漸取得信任第五百八十八章:冷霜冬雪落枝頭,迎風乘寒不垂首第三百七十章:天官大人,不愧是你第八十七章:學習先進經驗第911章 請陳師救我第二十九章:朝臣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三章)第一百二十六章:項文曜第三百六十五章:捅不破的窗戶紙第五百九十五章:沒骨氣的大冢宰第四百八十四章:舉朝歡騰第二百二十九章:人有兩面第五百四十六章:糟心的俞閣老第七百七十九章:上林苑監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1205章 迷霧重重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塵埃落定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八章:亡國之君第1199章 不出意料第993章 狠還是你狠啊!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1232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五百九十章:無奈但現實的邏輯第一百八十二章:分而化之第1019章 施壓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五百零六章:強闖行宮舒公公第一百七十九章:勳戚三脈第1209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禮之死第四百二十二章:想怎麼伸冤第五百四十六章:糟心的俞閣老第一百八十章:最強一脈第二百六十五章:濟哥的病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二百六十二章:焦駙馬的憂慮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第四百二十章:英國公府的影響力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七百八十二章:真是費勁第二百零二章:王文的去處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六百二十章:倒扣的杯子第六百三十二章:背水一戰?第八百三十二章:鬧事與捱罵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示威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四百八十四章:舉朝歡騰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四百五十章:這還押着韻呢~第921章 幕僚第一百一十五章:邊將孫大勇第六百八十三章:於少保的決心第五百九十章:無奈但現實的邏輯第五百四十三章:好像忽略了什麼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六百一十七章:太子託付給你了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五百七十五章:胡老大人帶不動第一百六十章:大喜大憂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見他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六百二十九章:試探與壓力第1260章 番外:東宮之爭(二)第七百零三章:天心莫測第五百三十三章:荒謬,但無奈!第一百六十八章:沈先生髮牢騷第五百七十六章:大宗伯的業餘愛好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998章 謎語人去死第二百六十章:鎮南王上門第七百五十一章:圓滿結束……了嗎?第六百五十章:君子可欺之以方第二章:夢兮真兮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五百四十二章:阮浪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宴宗室第1228章 結案第1009章 追問第七百九十三章:陛下是對的第五百九十九章:典制與成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