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關中大戰(中)

夜色中,一隊二萬餘人的騎兵正沿着官道疾速趕往新豐糧倉,這是申濟的精銳騎兵,糧倉的安危也關係到這支騎兵的切身利益,他們自身戰馬的革料只能維持一天,如果新豐糧倉真出了什麼事,他們的戰馬明天就要斷糧,這讓主將陳健心中充滿了焦慮。

陳健今年約四十歲,在皇甫玄德時代他是鳳翔總管,是整個關中地區僅次於申濟的軍方高官,他是依附申家而獲得高升,他姐姐便是申濟的前妻,在三年前已經病逝,但申濟並沒有因此而忽視他,而是繼續重用,他現在是申濟的左膀右臂。

雖然申濟並沒有告訴他潼關已經被楚軍攻破,但陳健還是猜到了一點端倪,他是軍中大將,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只有兩萬軍守潼關的危險,尤其在冬天,黃河失去防禦作用後,這種危險更加直接。

他也勸過申濟,但申濟心中已經被奪權佔滿了,聽不見任何建議,而現在,陳健也估計申濟心中充滿了後悔,所以他纔不對自己說潼關已失,他丟不起這個面子。

潼關若被楚軍攻破,連陳健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傳令全軍,加快行軍速度,必須要在三更前趕到新豐倉!”

隨着命令下達,二萬騎兵加快了速度,向新豐糧倉方向疾奔而去。

此時他們已經過了新豐縣城,距離新豐糧倉約還有四十里,兩邊都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冬小麥已經長出一點點綠茬,在寒冷的冬天裡靜靜等待着春天來臨。

騎兵隊過了一座小橋,小橋旁有一座驛站,是新豐驛,驛站內養有馬匹,也有客房,是保證通信暢通和官差們住宿休息的重要設施,聽說軍隊到來,驛丞便帶着兩名隨從拎着幾籃酒食等候在大路旁了。

遠遠看見主將陳健到來,驛丞便迎了上去“將軍,這是驛站準備的一點酒食,請將軍就食。”

兩名隨從拎過籃子,籃子裡是五十個白幔頭和切好的醬牛肉,還有兩壺酒。

陳健抱拳施一禮,命令親兵收下,他又問驛丞“這兩天有什麼異常?”

“有一點,今天下午跑來十幾名逃兵,把驛站裡的一點銀子也搶走了,聽他們說,好像是從馮翊郡那邊逃回來,說楚軍從馮翊郡進入關中了。

集健點點頭,果然被自己猜中了,是楚軍攻進了關中,申濟還不肯說,他以爲能瞞得過自己嗎?

他又問:“那新豐倉那邊有什麼動靜?”

“據說那邊防禦森嚴,那些逃兵想去偷糧傘,還被射死幾個。”

“多謝了!”

陳健一顆心放下,他立刻喝令道:“全軍再加快速度,進新豐倉休息。”

兩萬騎兵疾速向新豐倉奔馳而去,驛丞望着他們走遠,臉上露出一絲冷冷的笑意。

過了驛站沒多久,便是一座低緩的丘陵,丘陵山坡很矮,最高處也就十幾丈,但這片丘陵佔地卻很廣,延綿十幾裡,過了這片丘陵再走二十里,便是新豐倉了。

丘陵上覆蓋着濃密的森林,此時是隆冬時節,樹葉凋零,整片森林顯得蕭瑟而蒼涼,寒風從森林內穿過,發出怵人的吼聲,但兩萬鐵騎沒有心思去體驗森林中的怪嘯恐懼,他們加快速度,要穿過這片延綿十幾裡的山林。

而就在此時,危險已經悄悄降臨,一支三萬人的騎兵已經從四面八方向雍州的軍隊靠近,他們潛伏在森林深處,等待着殺出的信號。

在還沒有入森林處,大約距離官道不到八十步之外便是廣通渠,此時渠水已凍結成冰,十幾艘大木船被凍在冰河中,這是關中一帶極爲常見的平底拖船,在冬天被凍結在河中也是極爲正常的現象,沒有人會注意它們的異常。

而此時,十幾艘木船上卻出現了一門門黑洞洞的敝口火炮,瞄準了八十步外的雍軍騎兵,這種火炮並是不射擊單顆炮彈,而是射擊密集的鐵丸,一炮便有數百顆鐵丸射出,是對付騎兵最犀利武器。

楚軍的運銀隊便是用這種火炮在草原給予蒙兀人沉重的打擊,而今天它是用於內戰的第一次,火炮不多,只有十二門,楚軍很顯然並不想用這種火炮造成大規模的死傷,它更大的作用是一種驚駭。

兩萬雍軍鐵騎已經有大半進入山林官道了,還有最後數千人,月光下,最後數千人也在加快速度進入山林,就在這時,船頭上的校尉下達了射擊的命令。

十幾團火光在黑暗中同時點亮,點燃了引線,隨即一連串震天炮擊聲響起,黑暗十幾股白煙騰空,數千顆鐵丸噴射而出,如暴風疾雨般向八十步外的雍京騎兵射去。

其實當火光在船上亮起時,便有雍軍騎兵發現了異常,但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密集的鐵丸便已呼嘯而至,霎時間,數百騎兵人仰馬翻,慘叫聲響成一片。

炮擊聲傳到了前方的隊伍中,使隊伍一陣騷亂,人人都停住腳步,驚懼地向後方望去,陳健也勒住戰馬,他心中忽然意識到,自己中埋伏了,楚軍這麼快就到了嗎?

他急向四周望去,火炮就是出擊信號,森林四周爆發出喊殺聲,密集的楚軍騎兵從四面八方衝出,殺向官道〖中〗央的雍軍,雍州軍頓時一片大亂,陳健抽出戰刀,急得大喊:“不要亂,穩住陣腳!”

這時,後方的爆炸聲再一連串的響起,後軍首先崩潰了,死傷累累,戰馬驚懼,向四面八方而逃。

後方的混亂使整個雍軍騎兵軍心大亂,除了少部分聽令和楚軍搏鬥外,其他士兵皆亂作一團,他們的隊伍被楚軍衝擊得七零八落,首尾難怪,越來越多的士兵開始逃離戰場。

楚軍騎兵人人頭戴白盔,在黑夜中異常顯眼,他們來勢兇猛,三萬楚軍騎兵將雍軍騎兵撕裂成四塊,雖然從森林中殺出,沒有陣型,戰術卻有章法,三萬騎兵各分兵五千擊首尾,其餘兩萬騎兵將敵軍主將所在的中軍包圍,在狹窄的官道上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衝擊,箭矢如雨,矛尖如雪,喊殺聲震天。

漸漸地,雍軍死傷越來越慘重,終於支持不住了,在楚軍最後一次猛烈衝擊下,中軍轟然崩潰了,潰敗的雍軍騎兵向西面八方奔逃,但向西的歸途被楚軍堵死,敗軍只得紛紛向東、向北奔逃,投降者不計其數。

主將陳健見大勢已去,便帶着數百親兵向東奔逃,卻被數千楚軍團團圍住,千箭齊發,數百親兵死傷大半,主將陳健也被數支箭射中,

慘死翻身落馬。

這一戰,楚軍夜襲雍州軍,兩萬雍軍騎兵死傷四千人,俘虜近萬人,其餘軍隊四散而逃,楚軍收拾戰場後隨即返回新豐倉,對即將到來的雍州大軍嚴陣以待。

次日中午,申濟的大軍還沒有到來,但皇甫無晉的十五萬主力卻抵達了新豐倉。

此時新豐倉內一片忙碌,士兵們在加固圍牆,挖掘壕溝,儘管申濟大軍進攻新豐倉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楚軍依舊一絲不芶地進行準備。

這時,蔣子通將兄長蔣孝通領上前來“殿下,這就是我兄長孝通。”

蔣孝通上前單膝跪下,向皇甫無晉抱拳行禮“新豐倉守將蔣孝通參見殿下!”

蔣子通今年只有三十餘歲,皇甫無晉以爲他兄長的年紀也差不多,不料眼前這個蔣孝通竟有五十歲上下了,讓他頗爲吃驚。

“將軍橡起!”

皇甫無晉扶起他笑道:“將軍能識大局、迷途知返,足見將軍英雄本色,能爲我拿下新豐倉,這就是爲大寧王朝立下大功,將來我絕不會吝嗇封賞。”

蔣孝通是十五歲時纔有蔣子通這個弟弟,他今年已經五十歲,遠比兄弟老於世故,他兄弟是兵敗投降,而他是臨戰起義,首先動機就有所不同了,更重要是他已看出申濟必敗無疑,天下大局已定,兄弟蔣子通還多少有一點效忠申濟的想法,死守潼關,直到最後迫不得已才投降,而他就完全不同,當他聽說潼關已失,他便立即決定臨戰起義,還不等兄弟勸他,他已經在新豐倉改旗易幟,插上了楚軍的戰旗。

蔣孝通深知他眼前的皇甫無晉就是將來的皇帝陛下,這個機會他不會放過。

他連忙道:“殿下,微臣對攻打申濟之軍有一個建議。”

皇甫無晉倒有點興趣,便點點笑道:“將軍請說!”

“殿下,申濟在新豐縣屠盡皇族,是用他的親兵所爲,軍隊中的絕大多數將士都不知真相,而且申濟已和雍京決裂,這個大家也不知道,如果殿下能將這些消息傳遍申濟軍中,很多將領都不會再願爲其效命,必然會嚴重動搖軍心,甚至會出現逃兵,微臣建議殿下攻心爲上。”

皇甫無晉沉思片刻,又問他“可是我怎樣才能把這些消息傳到申濟軍中?”

蔣孝通有些得意地笑了“殿下,微臣知道申濟軍中糧草已不多,最多隻能維持兩三日,他現在遲遲不來,必然是派兵四下劫掠糧食,殿下可以讓申濟派出的軍隊把消息帶回去。”

皇甫無晉微微點頭“不錯,這是個好辦法!”

他隨即對張顏年道:“派出軍隊攔截申濟的遊兵,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

第97章 黑牢第88章 仗義救人第60章 張相國第259章 皇甫恬的憂思第218章 詭夜(二)第25章 皇甫縣公的報復第168章 逼債(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十年往事如煙第12章 借我三千銀甲軍第230章 初爲人父第278章 少帝思軍權第283章 查抄莊園(上)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277章 城破(下)第242章 太后南巡第58章 初見皇帝第211章 國士之死第4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295章 滔天野心第39章 郡王府事件(中)第279章 各方博弈第46章 書妹妹(下)第4章 生與死的重逢第96章 齊府壽宴(五)第75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一)第35章 小麪館美人如玉第92章 無利不起早第9章 熟悉的齊王特使第153章 齊府夜宴(下)第7章 清河水軍第61章 張氏父子第136章 雨夜第237章 白苗兒的家信第28章 皇甫渠的命根子第83章 新官上任第294章 再走一步棋第190章 溫泉宮第90章 蘭陵郡王暗訪第37章 無恥的人和有品的官(下)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263章 洛京亂局(上)第15章 運籌帷幄(中)第136章 雨夜第296章 兄妹內訌貼子管理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234章 溫柔的刺客第230章 初爲人父第41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上)第86章 真正的善事第58章 初見皇帝第26章 天積寺(中)第30章 小蘿莉約會老君觀第217章 詭夜(一)第76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二)第271章 人心散了第76章 修橋是大家的事第244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上)第30章 小蘿莉約會老君觀第18章 藏身何處?第45章 頓悟第80章 修橋風波(三)第251章 戰爭爆發第63章 雷霆之怒第38章 郡王府事件(上)第36章 百富酒樓第215章 上任楚州大都督第237章 白苗兒的家信第225章 布兵淮河第44章 邵景文請客第45章 頓悟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75章 張縣令的人情(下)第80章 修橋風波(三)第240章 碧仙宮求證第115章 最後的較量(三)第23章 刺史家宴(下)第42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下)第129章 成婚(一)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266章 施壓關中(上)第138章 殺機暗藏第9章 熟悉的齊王特使第156章 擠兌風潮第90章 生病了第15章 運籌帷幄(中)第48章 茶館小聚第43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第73章 蘇家的煩惱(下)第22章 齊瑞福的危機(上)第260章 相後之爭第133章 成婚(五)第16章 運籌帷幄(下)第166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中)第255章 乘虛而人第61章 夜戰影武士(上)第77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三)第179章 齊家的要求第114章 酒葫蘆的秘密第228章 收網白衣兵(下)
第97章 黑牢第88章 仗義救人第60章 張相國第259章 皇甫恬的憂思第218章 詭夜(二)第25章 皇甫縣公的報復第168章 逼債(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十年往事如煙第12章 借我三千銀甲軍第230章 初爲人父第278章 少帝思軍權第283章 查抄莊園(上)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277章 城破(下)第242章 太后南巡第58章 初見皇帝第211章 國士之死第4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295章 滔天野心第39章 郡王府事件(中)第279章 各方博弈第46章 書妹妹(下)第4章 生與死的重逢第96章 齊府壽宴(五)第75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一)第35章 小麪館美人如玉第92章 無利不起早第9章 熟悉的齊王特使第153章 齊府夜宴(下)第7章 清河水軍第61章 張氏父子第136章 雨夜第237章 白苗兒的家信第28章 皇甫渠的命根子第83章 新官上任第294章 再走一步棋第190章 溫泉宮第90章 蘭陵郡王暗訪第37章 無恥的人和有品的官(下)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263章 洛京亂局(上)第15章 運籌帷幄(中)第136章 雨夜第296章 兄妹內訌貼子管理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234章 溫柔的刺客第230章 初爲人父第41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上)第86章 真正的善事第58章 初見皇帝第26章 天積寺(中)第30章 小蘿莉約會老君觀第217章 詭夜(一)第76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二)第271章 人心散了第76章 修橋是大家的事第244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上)第30章 小蘿莉約會老君觀第18章 藏身何處?第45章 頓悟第80章 修橋風波(三)第251章 戰爭爆發第63章 雷霆之怒第38章 郡王府事件(上)第36章 百富酒樓第215章 上任楚州大都督第237章 白苗兒的家信第225章 布兵淮河第44章 邵景文請客第45章 頓悟第143章 齊家人情第75章 張縣令的人情(下)第80章 修橋風波(三)第240章 碧仙宮求證第115章 最後的較量(三)第23章 刺史家宴(下)第42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下)第129章 成婚(一)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266章 施壓關中(上)第138章 殺機暗藏第9章 熟悉的齊王特使第156章 擠兌風潮第90章 生病了第15章 運籌帷幄(中)第48章 茶館小聚第43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第73章 蘇家的煩惱(下)第22章 齊瑞福的危機(上)第260章 相後之爭第133章 成婚(五)第16章 運籌帷幄(下)第166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中)第255章 乘虛而人第61章 夜戰影武士(上)第77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三)第179章 齊家的要求第114章 酒葫蘆的秘密第228章 收網白衣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