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上)

楚州查抄東萊商行和錢莊同樣在七天內傳到了雍京,在雍京上下感到錯愕和震驚之時,雍京的東市和西市也發生了頗有戲劇性的一幕,十二家齊瑞福商鋪及錢莊也同樣被查抄,手法和楚州完全一致,封鎖、抓人、查封,近百名齊瑞福商行的管事和骨幹被京兆府抓走,使整個雍京城都爲之震動。

就在雍京發生查抄事件一個時辰後,申國舅的馬車在數百侍衛的護衛下來到了位於永康坊的京兆府衙。

馬車緩緩停下,申國舅滿臉陰沉地走出了車廂,他剛剛聽說了齊瑞福商鋪被查抄事件,這麼重大的事情,竟然不通告他一聲便擅自行動,這令他惱火萬分。

申國舅快步走上府衙臺階,京兆府尹劉健匆匆迎了出來,慌忙施禮道:“卑職不知相國到來,有失遠迎,請相國恕罪!”

“哼!”

申國舅重重哼了一聲,“我來問你,齊瑞福的人被關在哪裡?”

劉健見申國舅滿臉陰沉,心中不由暗叫糟糕,這件事他想着可能會出事,沒想到事情這麼快就來了,他苦笑一下道:“相國,請進衙說吧!”

申國舅見他表情有異,知道里面可能另有隱情,便剋制住了怒火,跟隨劉健走進了後堂,劉健請申國舅坐下,又給他上了一杯茶,這才苦笑道:“相國,查抄齊瑞福是軍隊所爲,卑職其實是派人去阻攔,但根本無法攔住,只是帶回來二十幾名錢莊的管事和夥計,其他人都被抓到軍營去了。”

“是誰的軍隊?”申國舅喝了口茶,他不露聲色問道。

雍州的六十萬軍隊分爲三個派系,分別被申家三兄妹控制,一個是申國舅控制的十五萬軍隊,主要控制蜀州和晉州南部;一個則是原西京留守申濟控制的二十萬雍州軍,主要部署在關中;另一個則就是申太后控制的二十五萬關內軍,控制關內和晉州北部。

這三支大軍中,申國舅和兄弟申濟是一體的軍隊,但申國舅剛纔忽然想到一事,駐紮在雍京城的軍隊除了華清宮的三萬羽林軍,其餘軍隊都是兄弟申濟控制了。

一般羽林軍是不會進雍京城,那這次查抄齊瑞福的軍隊必然是兄弟申濟下的令,這麼大的事情,他怎麼不事先通知自己一聲?

申國舅心中疑惑,他心中也急,把茶杯往桌上一放,便起身道:“既然不是劉大人所爲,那請劉大人把手中齊瑞福的人放了,再派人去保護齊瑞福各家商鋪安全,尤其是錢莊,不要被亂軍所搶。”

劉健心中驚訝,他不明白申國舅爲何這樣善待齊瑞福,但他又不敢多問,只得連聲答應,把申國舅送出府衙,便去放人和安排人手保護錢莊。

申國舅上了馬車,立刻下令道:“去大元帥府!”

大元帥府也就是原來的西京留守軍府,現在改名爲天下兵馬大元帥府,天下兵馬大元帥最早是申國舅,不過他從蜀州回來後,便辭去了大元帥之職,推薦副帥申濟爲大元帥,這也是爲了籠絡申濟。

申濟也是就是申如意的父親,他是申國舅的親弟,也是申太后的二哥,在江寧申家中,他是唯一練武之人,還考中了二級武士,所以在申家得寵後,他便走上了從軍之路,先後出任襄陽將軍、滎陽總管、洛京九門大將軍,羽林軍大將軍,五年前出任西京留守,統帥二十萬雍州軍,是申國舅在朝中地位強勢的有力支持者。

申濟一直比較低調,生活在兄長申國舅的光環之中,朝中大臣提到申家,說的大多是申國舅和申皇后,很少提到他。

但皇甫玄德駕崩,兩帝並立後,一直躲在幕後的申濟便走上前臺,他以控制二十萬關中軍的雄厚資本,成爲西寧王朝的三大勢力之一。

本來申濟和三妹申沁玉從小關係最親密,但自從女兒申如意進宮後,申濟便和三妹之間有了一絲隔閡,尤其皇甫玄德駕崩後,女兒申如意安置在冷宮,這更讓申濟對三妹不滿,他便倒向了大哥申溱,使申國舅迅速控制局勢,最終成爲西寧王朝的第一大勢力。

不過前天晚上,一乘小轎將女兒申如意送回了孃家,還有一封三妹申太后親筆信,這就使申濟和三妹之間冷硬的堅冰有了一絲融化,便有了今天的齊瑞福事件。

大元帥府也是府宅一體,前面是大元帥衙門,後面是申濟的府邸,此時在申濟的書房內,申濟正和他的長子申俊義商量着一件重要的事件,申俊義是漢中總管,接到父親的鴿信,連夜趕回雍京,在半個時辰前纔剛剛趕到。

申濟今年四十歲出頭,長得虎背熊腰,氣勢威嚴,他先後娶了十三房妻妾,生十個兒女,其中正妻汴氏給他生了二子,次妻張氏生了一女,便是申如意。

申濟取出申太后的信遞給了申俊義,“好好讀一讀!”

申俊義接過信仔細閱讀,漸漸地,他的眉頭皺成一團,他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父親,當今皇上就是太后之子,太后肯把他兒子的江山讓給申家?”

“我讓你把信看完,看完再說!”

申俊義讀完了信,他還是搖搖頭,“封父親爲秦王,或許有可能,但讓皇上改名姓申,我覺得有點不現實,皇上畢竟已經十三歲,他未必肯改換宗祖,而且天下人也未必肯答應,我覺得父親和太后都想得太簡單了。”

“你這個胸無大志的渾蛋!”

申濟狠狠罵了他一句,怒道:“你以爲我不知道嗎?但太后既然有這個念頭,這是我申家的大幸,如果申家不能謀國,一旦皇上長大,那就是我申家滅門之日,而一旦申家謀國成功,那申家至少是幾百年的江山,我今年已經四十多歲,如果是爲了我自己,那我再安安心心享受二十年富貴,申家死活是你們的事,我還操什麼心?”

申濟怒容滿面,他揹着手在房內來回疾走,三妹在信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申氏立國,將兒子皇甫恬改名爲申恬,改皇甫王朝爲申王朝,這個建議不僅將申濟心中對三妹的不滿一掃而光,而且喚醒了申濟一直埋藏在記憶深處的一種野心,立國登基,這是他曾夢寐已求的事情。

現在西寧王朝基本上就控制申家手中,這也是申家謀國的千載難逢之機,讓申濟怎麼不動心。

和父親的野心勃勃不同,長子申俊義稍有一點冷靜,並不是他不想謀國,而是他知道謀國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是父親這麼頭腦發熱便能辦到。

他見父親發怒,便解釋道:“父親,謀國需要進行長遠佈局,條件成熟了,以禪讓方式來實現,但這不是幾年就能辦到,起碼要謀劃十年,但從短期來說,父親封秦王倒是可行,畢竟大伯父已經被封爲漢中郡王,開啓了異姓不得封王的先例,也沒有什麼反對,可以讓大伯父再進一步,封爲漢王,然後父親冊封爲秦王,孩兒以爲這樣循序漸進,也可以使朝臣慢慢接受。”

雖然申濟恨不得自己明天就登基,但他也明白,兒子的話有道理,申家謀國,最大的阻力其實還是來自於內部,他的大哥申溱,他的態度至關重要。

他剛要說話,門口傳來了管家稟報,“老爺,大老爺來了!”

大老爺就是大哥申溱,申濟愣了一下,他立刻對兒子道:“我剛纔說的事情千萬不要告訴大伯父,讓我來試探,你不得魯莽!”

“是!孩兒退下去。”

申俊義開門出去,走出書房小院,卻迎面看見大伯父走來,他連忙施禮,“侄兒見過伯父!”

申國舅來二弟的府上從來不需要稟報,直接便向書房走來,在院子門口,他忽然看見了侄子申俊義,不由愣了一下,“俊義,漢中出什麼事了嗎?”

“回稟伯父,漢中沒有出事,侄兒進京是來探望父親!”

申濟笑呵呵地走了出來,“這兩天我身體不適,俊義特地從漢中趕來探望。”

“原來如此,二弟生病了嗎?”申國舅又笑問道。

“昨天頭昏昏沉沉,體乏難受,睡了一夜,已經感覺好多了。”

申濟又對兒子擺擺手,“我和你大伯父說話,你退下去吧!”

申俊義行一禮,便退下去了。

申國舅和申濟走回書房坐下,侍妾已經收拾好,換了新茶,兩人坐了下來,申國舅便直接問道:“我剛纔聽說,軍隊封查了齊瑞福的產業,這是爲什麼?”

申濟沉吟一下道:“大哥,這是太后的旨意,太后欲和齊王結盟,所以用查抄齊瑞福來向齊王示好,皇甫無晉不也同樣查抄了東萊商行嗎?”

申國舅心中大怒,他狠狠一瞪眼,“這麼重大的事情,你爲什麼不告訴我?”

申濟不爲兄長的怒火所動,他依然平平淡淡道:“大哥,我認爲這不是什麼大事,只是小事一樁,大哥何必動怒?”

申濟平靜的語氣讓申國舅心中暗暗一怔,他原以爲兄弟會惶恐向他認錯請罪,卻沒有想到他竟然這樣平靜,而且二弟和三妹的關係不是一向有隙嗎?二弟幾時又變得惟命是從了?

申國舅立刻冷靜下來,“二弟,你認爲這真是一件小事嗎?”

.........

第75章 張縣令的人情(下)第15章 陰差陽錯第245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中)第147章 大都督府長史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114章 最後的較量(二)第45章 書妹妹(上)第26章 天積寺(中)第31章 人小心眼大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四)第263章 洛京亂局(上)第294章 再走一步棋第135章 洞房花燭第121章 新科狀元第10章 縣令上門第4章 生與死的重逢第161章 太子的秘密第3章 白沙會第267章 施壓關中(下)第16章 生死關頭第196章 鳳凰會(五)第273章 滎陽糧倉(上)第66章 相約天積寺(下)第56章 十兩銀子的鑑定費第75章 張縣令的人情(下)第168章 逼債(上)第96章 齊府壽宴(五)第59章 南市遇故人第19章 生死相依第184章 誕生第298章 關中大戰(上)第70章 齊王的決定第174章 白衣兵(下)第89章 誤會第53章 暗中角力(上)第213章 深夜局變(上)第130章 蠢蠢欲動第184章 誕生第116章 最後的較量(四)第55章 海藍色金剛石第209章 宮內宮外第49章 螳螂捕蟬第238章 蘇家的決定第31章 虎符案(下)第201章 鳳凰會內訌(下)第169章 逼債(中)第10章 衝出軍營第154章 緊密籌劃第266章 施壓關中(上)第23章 刺史家宴(下)第34章 翻牆去捉賊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111章 科舉考試(下)第109章 齊大福錢莊第110章 蘇翰貞的人情第24章 羅家秀才要入股第74章 見面之禮第78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四)第13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38章 貪公釣急魚第232章 維揚之行(中)第285章 太后移宮第16章 運籌帷幄(下)第202章 共同語言第281章 收買人心第210章 敲鐘第224章 輕取江都第36章 百富酒樓第30章 虎符案(中)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15章 陰差陽錯第144章 齊家的憂慮第37章 無恥的人和有品的官(下)第293章 局勢惡化第二十二章 刺史家宴上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1章 海上黑羅剎第225章 布兵淮河第7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213章 深夜局變(上)第64章 相約天積寺(上)第54章 北市邂逅第3章 白沙會第90章 生病了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35章 梅花衛試箭(下)第114章 最後的較量(二)第107章 刑部侍郎的把柄第255章 乘虛而人第297章 漁翁之利第183章 回門第60章 張相國第113章 最後的較量(一)第33章 橫財並非天上來第78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四)第7章 清河水軍第207章 備戰(下)第75章 張縣令的人情(下)第49章 螳螂捕蟬第84章 君子之謀
第75章 張縣令的人情(下)第15章 陰差陽錯第245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中)第147章 大都督府長史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114章 最後的較量(二)第45章 書妹妹(上)第26章 天積寺(中)第31章 人小心眼大第1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四)第263章 洛京亂局(上)第294章 再走一步棋第135章 洞房花燭第121章 新科狀元第10章 縣令上門第4章 生與死的重逢第161章 太子的秘密第3章 白沙會第267章 施壓關中(下)第16章 生死關頭第196章 鳳凰會(五)第273章 滎陽糧倉(上)第66章 相約天積寺(下)第56章 十兩銀子的鑑定費第75章 張縣令的人情(下)第168章 逼債(上)第96章 齊府壽宴(五)第59章 南市遇故人第19章 生死相依第184章 誕生第298章 關中大戰(上)第70章 齊王的決定第174章 白衣兵(下)第89章 誤會第53章 暗中角力(上)第213章 深夜局變(上)第130章 蠢蠢欲動第184章 誕生第116章 最後的較量(四)第55章 海藍色金剛石第209章 宮內宮外第49章 螳螂捕蟬第238章 蘇家的決定第31章 虎符案(下)第201章 鳳凰會內訌(下)第169章 逼債(中)第10章 衝出軍營第154章 緊密籌劃第266章 施壓關中(上)第23章 刺史家宴(下)第34章 翻牆去捉賊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111章 科舉考試(下)第109章 齊大福錢莊第110章 蘇翰貞的人情第24章 羅家秀才要入股第74章 見面之禮第78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四)第13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38章 貪公釣急魚第232章 維揚之行(中)第285章 太后移宮第16章 運籌帷幄(下)第202章 共同語言第281章 收買人心第210章 敲鐘第224章 輕取江都第36章 百富酒樓第30章 虎符案(中)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15章 陰差陽錯第144章 齊家的憂慮第37章 無恥的人和有品的官(下)第293章 局勢惡化第二十二章 刺史家宴上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1章 海上黑羅剎第225章 布兵淮河第7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213章 深夜局變(上)第64章 相約天積寺(上)第54章 北市邂逅第3章 白沙會第90章 生病了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35章 梅花衛試箭(下)第114章 最後的較量(二)第107章 刑部侍郎的把柄第255章 乘虛而人第297章 漁翁之利第183章 回門第60章 張相國第113章 最後的較量(一)第33章 橫財並非天上來第78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四)第7章 清河水軍第207章 備戰(下)第75章 張縣令的人情(下)第49章 螳螂捕蟬第84章 君子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