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家庭討論

消塵從爺爺的接待室中出來“就樓去看奶……

木老房中的情形卻是比蕭老那邊熱鬧許多,出了葉玉靈以外,大伯一家七個,大姑一家四個半,二姑一家三個。三姑一家三個居然全數到齊了!

這個消息是蕭震之前沒有得到的,猛然一見奶奶房中坐滿了人,倒是愣了一愣,然後才笑起來:“今年大團圓啊,都來了?”然後笑着一個個地打起招呼來。

大伯家現在人數最多,蕭寧的丈夫張旭江和蕭宛的男友李雲東這次都在。顯然今年是要在蕭家這邊團年了。三個姑姑家裡,大表哥張毅承。二表哥餘致遠,表妹陳雅蓉悉數到齊,大表嫂王婷也挺着大肚子在一邊微笑着,蕭震也笑着跟他們打了招呼,最後挨着葉玉靈坐下。

在奶奶這邊,大家卻是都不怎麼談工作的,蕭家二老的“分工”倒是十分明確,凡是工作上的事情,一般都只有蕭老去關心一下,木老基本是不問的;生活上的事情。一般都是木老去關心,蕭老基本上是不聞不問的。所以現在在木老這邊的人,都很理所當然地在談一些生活上的事情。一李雲東和葉玉靈應該是說話最少的,畢竟還不是正兒八經的蕭家人,總會有些拘束。

蕭震的情況一如既往地受關注,而且他在外地工作,行政一方。碰到的事情也比較有意思,蕭震就笑着說了一些,引得大家哈哈直笑。

李雲東一直在旁邊微微笑着,心裡卻越篤定,果然,蕭定在蕭家的地位是很特殊的。

時間過得很快,到晚上吃團年飯的時候,家中的一應特護等工作人員也都拿到了紅包,並且就在蕭家大廳另開一桌吃了團年飯。

到了晚上,就又到了每年的“工作彙報”時間,不過今年的情況略有不同,大家都說得比較簡略,每個人都只是很簡單的回顧了一下今年的工作情況,甚至蕭寧更直接地說:“今年吧,我沒什麼好說的呢。”就過去了。

唯獨蕭震說得久了一點,圍繞瀟南地換屆和這一次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多講了一下卻也不過十幾分鍾。

蕭老這次只是靜靜地聽着,不時點點頭。卻沒有表什麼意見。等大家都說完,蕭老也只是嗯嗯兩聲,沒有一句評論。

李雲東和葉玉靈並不清楚蕭家的習慣。也還罷了,張旭江卻是有過一次經驗的。就心裡覺得有些奇怪,莫非是當着兩名還沒有正式進入蕭家的準成員的面,所以蕭老爺子並不多說?

他這邊疑寰還沒解開,那邊蕭正已經輕咳一聲。看了蕭老一眼,微微笑着道:“中央有個大計劃小西部大開,這個事情恐怕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大事了。”

這事情蕭宛卻是不清楚的,她在家裡,算是裡核心政治最遠的了。身在華夏電信的她,只是隱約聽過一些說話,具體卻是弄不明白的,不禁問道:“西部大開?中央要轉移目光開大西部了?怎麼劃分的?”

蕭正點點頭,微微笑着道:“西部地區特指關中、東重慶、。黔、嶺西、內蒙在內和以西的口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在我華夏的地理版圖上,如果將東北三省看做“雄雞,的頭部,東部和西部地區則恰似雄雞的兩隻翅膀,而長期以來的東部強勢、西部積弱,讓這隻雄雞兩翼不均,無法昂揚展翅,長期困擾着我國經濟和社會健康展的全局。西部大開。就是對這些地方進行大幅度的開。”

“哦!”蕭宛微微吃了一驚,但沒有問太多,這些大政策上的問題。她的關心程度其實不高。

蕭宗卻是略微思索了一下。問道:“中央決定怎麼動手?”

蕭正瞥了一眼閉目養神中的蕭老,看着蕭震,笑道:“你覺得中央怎麼動手好?”

“這可是考到我了。”蕭震笑起來:”沒有調查就沒有言權。我對西部地區的實際情況的瞭解程度太差,這個問題,可沒法亂說。”

蕭正反而笑得開心了些,點點頭:“這話也沒錯。”他沉吟了一下,肅然道:“就目前我所得知的消息來看。屆時中央和地方將投入萬億計的資金爲西部“輸血。;包括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域鐵路,一個個重量級的工程將會落戶西部;東部企業將要實行梯度轉移,更會增添着西部的內在活力;自東向西,東部率先展,中部崛起,西部大開。再加上振興東北,這就是構架區域經濟展的完整骨架”你說,在這種情況和戰略下,中央會先從哪裡着手?”

蕭震微微點頭:“這每說來,我覺得還是基礎建設吧。我覺得在中央現在的“促轉型,調結構,的戰略部署下,拉動內需、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受益大者,莫過於中西部。因爲基礎建設投資的重點。就是中西部,特別是西部地區。對於中西部來說,基礎設施建設的薄弱,歷來是制約當地經濟展的瓶頸。一個是交通,二二弱,則交流弱,人員小物資的流動需求與這能這力餉背愕天出,中部如此、西部更甚。”

蕭正笑着微微點頭:“這是一點,還有一點,就是資源轉化通道,西部豐富的水電資源、礦產資源小如果能夠就地轉化爲電力和高附加值產品。無疑對西部的展具有更大的推動力。而中部地區的重化工優勢、製造業優勢、農產品優勢也有賴於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化。”

蕭震一拍額頭:“哦”那在這一背景下,中西部的機遇必然凸顯,搞建設、特別是搞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勞動力,而基礎設施狀況的改善,加上中西部產業成本的比較優勢。又吸引了沿海地區、海外的資本向中西部的投資衝動。大幅增加投資帶來的,必然是對勞動力的巨大需求,這也給中西部各省的勞動力帶來了自我選擇機遇。我估計西部大開戰役一旦正式打響,要不了多久,中西部的凹增長率,恐怕就要遙遙領先於東部沿海了。”

大姑這時候插了一句話進來:“但是我覺得吧,有一點要注意,中西部的展要有良好的觀念和生態保護意識。也就是要有更高的層次,更加長遠的規”更加廣闊的視野,和更加強烈的市場意識。生態之於中西部特別重要。西部的生態脆弱性。中部的人口承載量,決定了中西部必須走綠色展之路。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共處。應該始終貫穿於中西部的振興過程之中,東部的展某些以犧牲環境爲代價的“高度”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借鑑和警示。”

大姑是國家行政學院的,說話之間,就帶上了不少理論氣息甚至在蕭正和蕭震看來。就變得有些理想化了。綠色展。好自然是好,但現在展才是硬道理,綠色展如果度根本上,肯定還是會被拋開一邊的,就算中央再怎麼強調。下面的官員們豈能不顧可是當今政績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呢。

蕭正和蕭定都笑了笑,但也沒怎麼講,只是微微點頭。大姑卻又問道:“這麼大一個計哉”按照中央的習慣。還是要分步走吧?現在是怎麼一個思路?”

蕭正看了蕭老一眼,蕭老依舊閉目養神,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甚至看上去就像睡着了一般,便微微挑了挑眉:“計劃自然是有的大體上來說。分爲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奠定基礎階段:從勁年到孫o年,重點是調整結構,搞好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科技教育等基礎建設,建立和完善市場體制,培育特色產業增長點,使西部地區投資環境初步改善,生態和環境惡化得到初步遏制。經濟運行步入良性循環,增長度達到全國平均增長水平;第二個階段是加展階段:從2刨o年到回年,在前段基礎設施改善、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制度建設成就的基礎上。進入西部開的衝刺階段,鞏固提高基礎,培育特色產業,實施經濟產業化、市場化、生態化和專業區域佈局的全面升級,實現經濟增長的躍進;第三個階段是全面推進現代化階段:從碼,年到田年,在一部分率先展地區增強實力。融入國內國際現代化經濟體系自我展的基礎上,着力加快邊遠山區、落後農牧區開,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全面縮小差距。”

大姑鬆了口氣:“果然。””嗯?”蕭正和蕭震都有些奇怪。

大姑笑了起來:“這個規戈“是行政學院遞交的,大哥剛說的這個,基本上就是以行政學院遞交的規劃爲藍本制定的。”

“哦,是這樣。”蕭正和蕭定同時點點頭。

“我倒是覺得西部開應該教育先行。”三姑忽然笑着說:“有人一提西部開、基礎建設就只想到修橋修路,這是老觀念。西部開最重要的是人,先要提高人員的素質,教育投資纔是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部分。我這段日子想了一下,西部落後的根本原因是文化落後。研究表明,物質上的投資率每增長倪。人均凹的增長率達到兇%;但兒童入學率提高o倪,人均凹的增長則提高o稅o鰓。可見智力投資的回報率最大,應該改變老觀念了。也就是說,在西部大開的戰略中,如果公路、水利等硬件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去了,而人的文化素質、思想觀念沒有較大改變的話,西部就不可能真正實現大展。百年大計,教育爲本啊。”

蕭正沉吟着況兌話,蕭震倒是點點頭:“投資教育的事情,我一直是贊成的,就算全國勒進褲帶搞教育,我都是贊同的當然,這個錢要花到位。”

三姑就朝蕭定笑了笑。她是中組部青幹局局長,對於人員素質要求,自然有她的一套看法。

這個時候。以前從來不對“大人們”的意見表看法的陳雅蓉居然言了,道:“我覺得科技要走在前面。復了外公一眼。道:“要通過科技進步,推動西部地通、通訊、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在較高技術層面上加快展,促進資源的合理開、有效利用和加工增值。

我媽說要從教育開始,我承認教育是個大問題。可教育這個東西,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上去的,那需要起碼幾十年才能出成果。但科技先行還是有機會的,比如引進人才,這就可以短期內把基礎紮下。然後教育也不放手,等個一二十年,咱們自己的人才就能接替聘用的外國人才了,那也是可以的。”

蕭寅笑起來:“雅蓉說得也很有道理。還有什麼嗎?”家裡人好像都沒現,蕭現在說話的口吻,似乎有些變化了。以前是大家支持讓蕭震多說話,現在他卻已經開始鼓勵雅蓉多說話,這明顯是一種心態上的變化。說明他本身已經在家族內擁有了言權,甚至開始引導表妹言了。

陳雅蓉本來還怕自己一開口就被笑話,聽了蕭震的鼓勵,這才放開膽子。道:“嗯,我覺得西部大開不能走傳統的展路子。科技,特別是要利用信息基礎設施,將西部豐富的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資源與有限的生產力進行有效的整合,才能在世界經濟展已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華夏西部尚處於工業化初級階段這一特殊的背景下創造奇蹟。我前段時間看到,華夏已有網民既萬,據餾年後將達旺。萬。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華夏網民還主要集中在東方、京城、穗仙等地,西部的比例很也就是說。西部的“網絡消費羣體,還很大,信息網絡在西部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好機遇

蕭正等人呵呵笑着,心裡並不太以爲然。不過爲了讓晚輩們開始有自己的見解,卻也沒有講多話。倒是蕭震微微有些吃驚,雅蓉的眼北,不錯啊,當時就讚道:“這話說得非常好。就像那個賣鞋的故事。人家都沒有穿鞋。我們就不賣鞋嗎?不,我們就應

“這一點我同意。”以前一直不怎麼開口的餘致遠今天也表態了:“網絡產業這個新興產業將會爆式的展。這是母庸置疑的,關鍵看誰能在這裡面抓住機會

蕭家有一個好,在討論這種問題的時候很民主,長輩一般不會去打壓小輩們的積極性,但大伯蕭正還是堅持道:“我還是覺得要先走基礎建設的路線。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西部大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關係西部大開的全局:一是以公路建設爲重點。包括鐵路、機場、天然氣管道幹線在內的交通運輸建設;二是加強電網小通信、廣播電視以及大中城市的道路、供排水、供熱等設施建設;三是加強水利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是西部地區展的迫切要求。因爲交通、電力、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的落後和不足,已成爲制約西部經濟社會展的一個瓶頸。據統計,佔全國國土面積溉的西部地區,公路里程只佔全國總量的獼,而且甥在二級標準以下;鐵路網密度也遠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電話的全國普及率爲舊筋。而西北稍區平均比全國水平約低4個百分點。因此。加快展公路、鐵路、供水、供電、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不僅有利於當前擴大國內需求,拉動國民經濟增長,而且有利於東中西部商流、物流、信息流、人才流、資金流的相互溝通,爲日後全面展開的大開改善投資環境

大姑則笑起來:“我堅持生態第一。開西部地區,有很多優勢和有利條件,但這一地區生態環境極其脆弱。大部分地區森林覆蓋率很低。黨中央、政務院對西部地區惡劣的生態環境特別關切,把生態保護和建設放在了實施西部大開的重要地位。總書記前一段時間就指出:改善生態環境。是西部地區的開建設必須先研究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洪定邦總理也指出:“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是西部大開的根本和切入點”國家林業局在深入細緻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新世紀林業展的新思路小計劃在全國實施四大戰略性林業建設工程。其中。有兩大工程直接涉及到西部地區。一是在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組織實施以天然林保護、荒山荒地綠化、坡耕地退耕還林草爲主要內容的造林綠化工程。二是在西北、華北和東北風沙乾旱地區,實施防沙治沙工程。可見生態是一定要保持的,這是大問題

第25章 逆鱗(下)第4章 生活秘書第98章 去挖牆角第16 三個電話第20章 探望(上)第48章 新的任命第62章 莊子的啓示第74章 效鄭莊公舊事第16章 落幕和開幕第42章 任人還得唯親第49章 蕭省長履新第3章 表哥來了第116章 反差第98章 去挖牆角第11章 蕭書記的建議第33章 五年第98章 明星(上)第13章 瞬間逆轉(下)第49章 蕭省長履新第110章 黨校開班第47章 完美一計第78章 要搭順風車第28章 蕭氏理論第61章 蕭書記耍流氓第25章 漸露第24章 再見第24章 再見第49章 財政有問題第103章 各有心思第40章 總書記江東行第32章 基層見聞(下)第53章 新年前夕第76章 去買下騰訊第72章 陰雲密佈第7章 非典衆生相第22章 香港迴歸與金融危機第82章 夜宴(上)第24章 再見第110 不是時候第8章 同學會面(上)第17章 交鋒常委會(中)第88章 情人節(下)第38章 蕭氏風格(二)第5章 “嚴肅處理”第92章 西部大開發第73章 動手了!(上)第98章 去挖牆角第69章 聚首星城第44章 華夏企業高峰會第37章 巧遇第3章 各有前程第72章 黨校自由辯論(一)第70章 省部班與蕭委員的提案第68章 小江南VS拉馬西亞第102章 太能享受了第20章 再臨祥林第75章 再回吳城第122章 老公真乖第11章 吏畏者,廉也第12章 公則民服(上)第52章 鋼琴公主(上)第13章 越陷越深第95章 考較(下)第48章 在黨校的講話(上)第14章 交鋒常委會(下)第75章 新書記第63章 會見衛生部長第17章 第一把火第1章 市委書記第150章 對,牛彈琴第29章 我偏不生氣第58章 十七大第14章 人心第7章 問責風暴第137章 黃睿的進步第116章 反差第17章 交鋒常委會(下)第23章 新瀾集團第50章 瀟南的天第31章 “金元儲君”(二)第8章 再遇,專訪第22章 蕭書記態度難料第17章 老總理的擔心第144章 兩手治理第17章 兩員干將第128章 視察第2章 調研瀟南(上)第5章 招妓事件第81章 區委書記第69章 聚首星城第53章 新年前夕第47章 反國家分裂第21章 羣魔亂舞第10章 爲林區長辦事第40章 佈局瀟南(二)第104章 勸諫第12 影院風波(上)第23章 新瀾集團第4章 生活秘書第9章 三峽建委副主任
第25章 逆鱗(下)第4章 生活秘書第98章 去挖牆角第16 三個電話第20章 探望(上)第48章 新的任命第62章 莊子的啓示第74章 效鄭莊公舊事第16章 落幕和開幕第42章 任人還得唯親第49章 蕭省長履新第3章 表哥來了第116章 反差第98章 去挖牆角第11章 蕭書記的建議第33章 五年第98章 明星(上)第13章 瞬間逆轉(下)第49章 蕭省長履新第110章 黨校開班第47章 完美一計第78章 要搭順風車第28章 蕭氏理論第61章 蕭書記耍流氓第25章 漸露第24章 再見第24章 再見第49章 財政有問題第103章 各有心思第40章 總書記江東行第32章 基層見聞(下)第53章 新年前夕第76章 去買下騰訊第72章 陰雲密佈第7章 非典衆生相第22章 香港迴歸與金融危機第82章 夜宴(上)第24章 再見第110 不是時候第8章 同學會面(上)第17章 交鋒常委會(中)第88章 情人節(下)第38章 蕭氏風格(二)第5章 “嚴肅處理”第92章 西部大開發第73章 動手了!(上)第98章 去挖牆角第69章 聚首星城第44章 華夏企業高峰會第37章 巧遇第3章 各有前程第72章 黨校自由辯論(一)第70章 省部班與蕭委員的提案第68章 小江南VS拉馬西亞第102章 太能享受了第20章 再臨祥林第75章 再回吳城第122章 老公真乖第11章 吏畏者,廉也第12章 公則民服(上)第52章 鋼琴公主(上)第13章 越陷越深第95章 考較(下)第48章 在黨校的講話(上)第14章 交鋒常委會(下)第75章 新書記第63章 會見衛生部長第17章 第一把火第1章 市委書記第150章 對,牛彈琴第29章 我偏不生氣第58章 十七大第14章 人心第7章 問責風暴第137章 黃睿的進步第116章 反差第17章 交鋒常委會(下)第23章 新瀾集團第50章 瀟南的天第31章 “金元儲君”(二)第8章 再遇,專訪第22章 蕭書記態度難料第17章 老總理的擔心第144章 兩手治理第17章 兩員干將第128章 視察第2章 調研瀟南(上)第5章 招妓事件第81章 區委書記第69章 聚首星城第53章 新年前夕第47章 反國家分裂第21章 羣魔亂舞第10章 爲林區長辦事第40章 佈局瀟南(二)第104章 勸諫第12 影院風波(上)第23章 新瀾集團第4章 生活秘書第9章 三峽建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