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粉墨登場(3)

鄒樹身是省委常委、華林市市委書記,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和杜順平通電話的,所以,杜順平一時間沒有聽出來鄒樹身的聲音,這也不奇怪。按照道理說,鄒樹身和杜順平都是市委書記,都是一個地方的負責人,兩人有着各自的工作,除非是開會的時候接觸一下,平常是沒有多少交集的,鄒樹身雖然是省委常委,但僅僅是負責華林市的工作。

杜順平雖然覺得奇怪,但不管怎麼說,鄒樹身是省委領導,所以,杜順平還是按照慣例,在電話裡面,給鄒樹身簡要的彙報宏源市的工作,本來以爲鄒樹身要客氣一下的,誰知道,鄒樹身沒有提出來反對的意見。

杜順平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說到了周思的事情,或許是一直都在琢磨這件事情,在電話裡面,一直都很少說話的鄒樹身,對周思的事情,突然有了興趣,當然,杜順平是通過周耀武的角度說到周思的事情的,周耀武在省城有房地產生意,作爲關心企業家的角度,關心華林市經濟發展的角度,說到周思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

鄒樹身沒有說出來明確的意見,僅僅是過問了一下週思的事情,至於說鄒樹身是怎麼知道這件事情的,是什麼態度,電話裡面,都沒有說。

掛斷電話之後,杜順平感覺到了緊張,鄒樹身打電話來的意思,其實就是周思的事情,這一點。杜順平是非常明確的,到了鄒樹身那樣的地位,是不會輕易爲誰明確說話的,他所展現出來的。就是態度,也就是說,鄒樹身提到了周思的事情,就表示自己在關注這件事情了,哪怕是隨口說一說。杜順平也是市委書記,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鄒樹身爲什麼會爲周思說話,難道是周耀武的關係,這麼說來。周耀武很有可能與鄒樹身之間,有着一定的接觸,這種接觸,到了什麼樣的程度。杜順平無法揣摩,但是,鄒樹身既然能夠開口說話,就不是一般的關係了。

杜順平的心裡有些亂,最近幾天的時間。不少人關注周思的事情,就是陳復禮,都說到了周思的事情,好些幹部給陳復禮彙報工作的時候。說到了周思的事情,周耀武也專門去拜訪了陳復禮。陳復禮根本就不想管周思的事情,所以。也是簡單的給杜順平說了,同時也堅持了認真調查和從嚴處理的意見。

杜順平覺得,自己不能夠耽誤了,鄒樹身這個電話的出現,令杜順平察覺到了危險,如果繼續拖下去,事情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不僅僅是宏源市,省委都有可能承受巨大的震盪的,杜順平覺得,自己必須要給徐少傑專題彙報了,而且要明確說出來自身的想法。

看了看時間,八點過了一些,時間還來得及,杜順平撥通了徐少傑的電話,要求晚上給徐少傑彙報工作,電話那頭的徐少傑沉吟了一下,同意了杜順平的要求。

轎車上路以後,杜順平催促司機,儘量的開快一些。

到了省城,杜順平看了看手錶,11點多鐘,他的轎車上面,有到別墅區的通行證,那裡的保安,基本上都是認識杜順平的,所以,杜順平很順利的進入了別墅區。

秘書張曉軍帶着杜順平進入了書房,這麼晚時間了,張曉軍還沒有回去休息,杜順平感覺到有些奇怪,看來徐少傑可能也知道了一些事情的。

“徐書記,我是專門來彙報周思的事情的,這麼晚時間了,耽誤您休息了。”

“老杜,這些話就不要說了,有什麼事情,直接彙報,有什麼想法,直接說出來,你這麼晚趕來,一定是有重要情況的,還有,今天我們的談話,小張記錄一下,如果有保存的必要,就保存下來。”

徐少傑的神情很嚴肅,這個時候,杜順平反而有些坦然了,他已經想到了很多的可能,這一次,徐少傑要求記錄談話,其實是在保護他杜順平,可以想象,宏源市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市委書記一定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的,就算是秘書以前隱瞞了一些事情,但杜順平如果被秘書牽着鼻子走,同樣是不稱職的表現,現在,徐少傑記錄下來杜順平提出來的意見建議,將來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就是對杜順平最大的保護。

張曉軍已經拿着紙筆,坐到了角落裡面,儘量的不影響徐少傑和杜順平的談話。

“徐書記,有關周思的事情,楊晨和小劉經過調查,已經大致弄清楚了情況,我個人認爲,現在,可以展開大規模的調查了,包括多周耀武的調查,由省委派出調查組,宏源市委市政府配合,徹底查清楚裡面的問題。”

“周耀武和周思的事情,暴露出來的問題,可能是兩個方面的,一方面是官商勾結,錢權交易的問題,一定會牽涉到不少的幹部,第二個方面的問題,是周思的所作所爲,已經牽涉到黑社會性質了,必須要一查到底,徹底揭開其中的內幕,依法嚴懲。”

徐少傑無聲的抽着香菸,等到杜順平說出來這兩點之後,開口了。

“好,說說你的理由。”

杜順平端起了桌上的茶水,喝下去了一口,晚上喝茶,本不是好事情,會影響到睡眠,但杜順平知道,今夜自己是無法入眠了。

“徐書記,在來到省城之前,我接到了鄒樹身書記打來的電話,鄒書記過問了周思的事情,沒有表態。”

徐少傑的神色依舊平靜,不過,眉毛跳動了一下。

“我認爲,幹部中間,肯定是存在一些問題的,例如說錢權交易的問題,自古以來。有錢的人,就是大家喜歡交往和推崇的對象,老百姓之間的交往,都存在這樣的傾向。幹部喜歡和企業家、老闆打交道,很大程度上,是能夠從他們的身上得到好處,有錢人爲了達到某些利益,也是很捨得投入的,這是社會上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弊端。”

“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要花大力氣整頓,但是。整頓的過程,我個人認爲,是長期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就說周耀武的事情,周耀武做生意這麼多年了,依靠着煤礦,賺了很多的錢,後來又投資房地產。都是熱門的行業,較之煤礦,房地產裡面存在的貓膩更大,我不敢猜測。周耀武和多少的領導幹部有聯繫。”

“周思的事情,是一個引子。在我看來,有不少人已經粉墨登場了。爲了周思的事情,前後奔波忙碌,當然,他們必須要這樣做,他們可能是拿了周耀武的好處費,關鍵的時候,必須要表明態度,據我掌握的情況,宏源市爲周思的事情,說話的幹部,已經多大20餘人,這些人,大都是部門的負責人,甚至有市委市政府的負責人,這已經令我感覺到震驚了,我很擔心,事態繼續發展下去,會有更多的領導幹部牽涉進來。”

“我必須要做出檢討的事情是,我的秘書,也和周耀武有牽連,這是我剛剛纔發現了,接近兩年的時間了,我沒有看見有關周思或者是周耀武的上訪材料,但陳市長那裡有,我看見了,這隻能是秘書在清理上訪材料的時候,剔除了有關他們的告狀材料。這樣的失誤,我無法做出來合理的解釋,我將接受省委省政府的處罰。”

“周耀武一定還在活動,作爲他那樣的人,一旦做某件事情了,就一定會想着做好的,周思的事情,還沒有徹底的暴露出來,在周耀武看來,是很有希望做好的,周思如果沒有什麼事情,能夠從公安局安然無恙的走出來,周耀武就勝利了,這就證明了,周耀武有足夠的能力,挑戰政府的權威。”

“我個人的建議,必須要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了,暴露的問題太多,對我們的工作,同樣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我認爲,有些幹部,和周耀武接觸,不一定陷入很深,有些可能就是有了一定的交往,如果我們能夠及時的開始調查,對很多的幹部,也能夠有很大的警醒作用。”

“我可以用黨性做保證,我個人和周耀武,包括周思,沒有任何的利益上的糾葛,我相信,陳復禮同志也沒有任何的糾葛,宏源市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領導,和周耀武沒有任何的牽連,這是我很欣慰的事情,就是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員中間,和周耀武有聯繫的,也不會太多的,所以說,在目前的情況下,查處周思和周耀武,不會對宏源市造成太大的影響。”

杜順平繼續彙報,將自身的所有想法都說出來了,這期間,徐少傑一直沒有插話,也沒有表態,聽着杜順平的彙報。

實際上,徐少傑的內心,同樣察覺到了危險,如果說鄒樹身是第一個牽涉進去的省委領導,那麼,還會不會有第二個,事情到了這一步,徐少傑都感覺到,自身不能夠控制了,關鍵的原因是,隴南省的班子不能再出現問題和閃失了。

龍劍烽和謝志偉的調離,其實就是一個信號,中央對隴南省的班子,是不滿意的,緊接着,歐陽雲濤代表省委提出來的調整方案,中央沒有同意,更加印證了徐少傑的想法,再後來,還在黨校學習的歐陽雲濤,被調離了,徐少傑出任了省委書記,這一切,都說明了中央領導同志的看法,徐少傑現在最爲主要的任務,就是要穩住省四大家的班子。

這樣的時候,班子不能出現問題,如果說鄒樹身和周耀武之間,有什麼牽連,徐少傑也必須要想辦法掩飾,或者是建議鄒樹身調離隴南省,到其他的地方去工作,周耀武在華林市有企業,很有可能和鄒樹身之間有聯繫的。

市州和縣裡的部分領導出現問題,徐少傑不是很擔心,可以嚴肅查處,可以向羣衆公開,可以展現省委省政府打擊腐敗的信心和決心,但是,如果牽涉到省委班子成員了,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宏源市出現了這麼大的事情,徐少傑早就想到了杜順平、陳復禮以及國輝煌的事情,好在杜順平以及楊晨和小劉的調查中間,這三人都沒有牽連到,但是,工作上的失誤,是免不了的,三人肯定是有責任的,徐少傑也必須想辦法保住三人,在不提拔的基礎上,穩住目前的職位,啓明縣是隴南省發展最快的縣市之一,如果不是周思的事情,省委和徐少傑,之準備樹立啓明縣這個典型的。

快到深夜12點鐘的時候,杜順平彙報結束了。

徐少傑很快做出了指示,這一次,他沒有猶豫。

“好,我同意你的觀點,周思的事情,包括周耀武的事情,暫時不召開省委常委會研究,我和相關同志協商一下,明天就正式派出工作組,展開全面徹底的調查,初步的計劃,工作組由省紀委、公安廳和檢察院組成,省紀委全面負責,宏源市委市政府配合協調,開展工作之後,將你所知道的情況,全面客觀的向工作組如實反映,至於說鄒樹身同志的電話,到我這裡就可以了,不要擴散了,小張,有關這一點的記錄,想辦法處理一下,不要反映出來了。”

杜順平的臉上,出現了一絲的紅暈,總算是達到了效果了。

“我準備提議,陳千懷同志全面負責調查組的工作,宏源市的同志就不要進入調查組了,做好相關的協調和配合工作,今天晚上,還要辛苦你一下,整理一下相關的材料。。。”

杜順平離開之後,徐少傑拿起了電話,看了看時間,又放下了電話,他準備給徐樹昆打電話,可是時間太晚了。

稍傾,徐少傑再次拿起了電話,這一次的電話,是打給陳千懷的。

很快,陳千懷趕到了徐少傑的住處,如今,陳千懷依舊是省政府秘書長,依舊在跟着徐少傑做相關的協調工作,徐少傑兼任省長,陳千懷必然跟着徐少傑做事情。

陳千懷離開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一點多鐘了。

翌日一大早,周玉波、宗銘濤以及鄒政義,相繼進入了徐少傑的辦公室,這些領導離開的時候,臉上的神色都顯得很是嚴峻,很快,陳千懷就拿着相關的材料,分別給周玉波、宗銘濤以及鄒政義彙報相關的事情,確定人員名單。

一個上午下來,六十人左右的調查組正式成立了,陳千懷擔任調查組組長,省紀委副書記、公安廳副廳長、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擔任調查組的副組長,調查組下午在省委集中開會,次日就趕赴宏源市,展開徹底的調查。

第189章 提前的調整(2)第245章 不準拆借資金第811章 山雨欲來(3)第605章 崩潰(5)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426章 案件的終結第887章 當斷則斷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840章 省委常委會(1)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186章 暗鬥(4)第205章 絕佳機會(1)第744章 食堂的遭遇第224章 該提拔就要提拔第76章 許雲飛的精明第552章 震怒(1)第52章 劉沐的憤怒(1)第81章 見證腐敗(2)第302章 拍板第337章 潰敗的防線(1)第790章 吃癟(2)第550章 地盤論(2)第439章 抓現行(2)第717章 義無反顧第407章 危險的氣息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718章 班子到位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39章 社會實踐(4)第152章 有恃無恐第506章 夢非夢(2)第305章 金點子第108章 丁原書記的秘書第479章 心態第379章 集權與強權第91章 唐婉柔的猶豫第862章 重要談話第582章 命案(6)第911章 大動作第4章 試探第300章 統一觀點第565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7)第649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2)第204章 出其不意(2)第847章 風波驟起(6)第851章 重大調整(3)第665章 家長會第458章 糊塗和精明第193章 新的征途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617章 這是市委的權力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822章 謝志偉的臭棋(3)第99章 劉宏的婚禮第391章 人各有志第760章 事與願違(2)第384章 侯義兵之死(1)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478章 考覈(2)第256章 熱血(1)第780章 中央領導視察(2)第419章 瘋狂的代價第814章 老調重彈(1)第246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543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2)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473章 上幼兒園的插曲第658章 領悟第451章 大調整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854章 幹部調整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859章 全新的局面(1)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852章 瑣事第250章 當爸爸了第576章 意外的招商(3)第809章 山雨欲來(1)第619章 譚玲莉的想法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第502章 不尋常的彙報第90章 小人第884章 難辨優劣第583章 命案(7)第699章 故伎重演(2)第432章 白長林的教誨第327章 另類的表彰第276章 老幹部的怒火(1)第469章 丁原的及時教誨第711章 演講(1)第846章 風波驟起(5)第45章 工作重點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72章 該忍就要忍第687章 應對第633章 第一次的分歧第286章 部門利益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665章 家長會
第189章 提前的調整(2)第245章 不準拆借資金第811章 山雨欲來(3)第605章 崩潰(5)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426章 案件的終結第887章 當斷則斷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840章 省委常委會(1)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186章 暗鬥(4)第205章 絕佳機會(1)第744章 食堂的遭遇第224章 該提拔就要提拔第76章 許雲飛的精明第552章 震怒(1)第52章 劉沐的憤怒(1)第81章 見證腐敗(2)第302章 拍板第337章 潰敗的防線(1)第790章 吃癟(2)第550章 地盤論(2)第439章 抓現行(2)第717章 義無反顧第407章 危險的氣息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718章 班子到位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39章 社會實踐(4)第152章 有恃無恐第506章 夢非夢(2)第305章 金點子第108章 丁原書記的秘書第479章 心態第379章 集權與強權第91章 唐婉柔的猶豫第862章 重要談話第582章 命案(6)第911章 大動作第4章 試探第300章 統一觀點第565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7)第649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2)第204章 出其不意(2)第847章 風波驟起(6)第851章 重大調整(3)第665章 家長會第458章 糊塗和精明第193章 新的征途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617章 這是市委的權力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822章 謝志偉的臭棋(3)第99章 劉宏的婚禮第391章 人各有志第760章 事與願違(2)第384章 侯義兵之死(1)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478章 考覈(2)第256章 熱血(1)第780章 中央領導視察(2)第419章 瘋狂的代價第814章 老調重彈(1)第246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543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2)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473章 上幼兒園的插曲第658章 領悟第451章 大調整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854章 幹部調整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859章 全新的局面(1)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852章 瑣事第250章 當爸爸了第576章 意外的招商(3)第809章 山雨欲來(1)第619章 譚玲莉的想法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第502章 不尋常的彙報第90章 小人第884章 難辨優劣第583章 命案(7)第699章 故伎重演(2)第432章 白長林的教誨第327章 另類的表彰第276章 老幹部的怒火(1)第469章 丁原的及時教誨第711章 演講(1)第846章 風波驟起(5)第45章 工作重點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72章 該忍就要忍第687章 應對第633章 第一次的分歧第286章 部門利益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665章 家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