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當前世界還算是最先進的歐美,對於其他地區是有着輻射效應的。
《詭秘之主》在歐美破圈式的大火,顯然也影響到了其他地區。
這股風潮從歐美,逐漸地刮向亞洲、南美等地。
見到歐美世界都這麼喜歡這本小說,評價那麼高,很是有一大羣人,衝着相關輿論,買來一觀,然後也成爲了系列的忠實粉絲。
這種情況下,縱然是習慣了陳麟風以往文學成績的國內大衆們,也有點忍不住了。
之前國內的媒體或粉絲們,一直吹捧陳麟風在流行暢銷文學上的成就,說他不比jk羅琳要差。
但真出現現在這種情況,他的小說要在銷量成績上趕上jk羅琳了,大家又不適應了起來。
央視還是比較矜持的,沒有直接在新聞聯播上播報相關新聞,畢竟纔剛過一週多時間,怎麼也得滿月,有個更大的數字再說。
但其他媒體,包括央視4臺,華文國際頻道,以及華青報、人民文學之類的媒體,可有點忍不了了。
其餘的小媒體更是不用說,這些天以來,麒麟的客服電話早就被打爆了。
此時恰逢《時代》雜誌也想給陳麟風來一個專訪,實在是《詭秘之主》在歐美太火了,《時代》也想多蹭蹭這波熱度。
因而,梅姐決定不如整個聯合專訪,大家都方便。
……
“老闆!”
小常走進房間,看向造型師,見造型師示意表示“OK”,這纔對着陳麟風道,
“時代雜誌,還有央視、人民文學他們幾家的採訪團隊到了,現在正在佈置設備呢。”
“好,知道了。”
陳麟風看了眼鏡子中的人,一身深色商務休閒裝,看起來特別修身,爲了隱藏過於俊秀的面容,他還特意戴了個眼鏡。
整體看起來少了些明星氣質,而變得儒雅了不少。
造型師給他化的妝,也是朝着這個方向來的,儘可能遮蓋他明星的部分。
在什麼場合露什麼身份,明星和作家,還是有點太不搭了。
……
另一處房間,衆多媒體將自家的設備放好,一些工作人員還在調試。
梅姐掃了眼房間內。
現場的幾位記者她其實都認識,過去一起合作過的。
央視的小王記者,甚至就是靠着幾次專訪陳麟風,才火起來的。
哦,現在外界都叫王大記者了。
“小王,聽說你現在威風啦,央視的好多專訪都交給你來。”
自10年起,原本的央視頭牌水君意,因爲新娶了個年紀小十幾歲的老婆,逐漸淡出公衆視線,接下來就要屬這位了。
王記者聞言一笑,“沒有的事,大家都差不多。”
他絲滑的轉換話題,“陳老師這回又爲國爭光了,臺裡的同事們這幾天都在討論老師的新書呢。”
身爲媒體記者,他們的消息比常人要靈通的多,知道這次的《詭秘之主》,確實和陳麟風之前的幾本小說不同,是真正的全球大火。
外駐在世界各地的同事記者們都有通報消息,連非洲和南美這些過往的邊緣地帶,新書的熱度都不低。
更別提歐美兩地,那是比國內還要狂熱的地方。
“確實,我這邊收到好幾處國外的消息,說書店門口排隊買書的。”華青報的許羽婷記者道。
這可是2013年,在國內實體書能把書賣出去就不錯的時候,竟然還能聽到國外有大批的人爲了買書排隊。
簡直讓人夢迴10年,不,20年前。
“不止如此,”人民文學的記者傅芳芳也加入討論,“我聽到說,北美、英國、芬蘭,還有東南亞幾個國家的大學校園裡,有爲了看最原汁原味的小說,開始學華語,或者直接翻字典生啃的。”
雖然是在孫鳳梅面前吹捧陳麟風,有示好之意。
但傅芳芳也確實覺得很不可思議,語氣中都帶着些破天荒的感覺。
什麼時候,華夏的文娛作品,能讓國外的粉絲這麼狂熱了。
以往都只能聽說國內的粉絲硬啃生肉,這下反過來了。
……
房間的另一邊。
“燈光師,再調整一下位置。”
作爲時代雜誌的帶隊,也是負責本次採訪的鮑爾福特,不斷的指揮人員進行調試。
期間,他微不可察的看了看,不遠處討論火熱的幾個記者,然後輕輕的嘆了口氣。
聊得什麼那麼開心,也跟我說說啊。
他感覺一陣的不適應。
總覺得那幾個人是在冷霸凌他。
正好這時梅姐看到他的目光,突然朝這邊揚聲道,
“鮑爾,過來一起聊啊。”
鮑爾福特略作猶豫,便放下矜持,走了過去。
對於華夏,他現在也充滿了好奇。
不只是這幾年,不斷在媒體上出現的經濟新聞還有威脅論。
由於看過《詭秘之主》,他對華夏人更是多了分好奇:
這裡的人是不是都像克萊恩那樣,謹慎、理智,又總是帶着善意。
……
梅姐與這次專訪的幾家媒體互相溝通一番,確定了這次專訪的大致內容。
這次一共有6家媒體,除了此前提到過的時代雜誌、央視、華青報、人民文學,還有一家新加坡的聯合早報。
這是新加坡最主要的華文綜合性日報,也是在東南亞區域,最早對陳麟風開始示好的媒體。
因此,麒麟這邊一直與其保持着不錯的關係,此次聽說有聯合專訪的計劃,因而就也加入了進來。
最後一家就是中原省的河大報了。
專訪的主力是時代雜誌和央視兩家,河大報則是作爲自己人,萬一遇到一些敏感問題,可以幫忙臨時解圍。
“陳老師。”
陳麟風走進房間,一衆記者立馬起身歡迎。
“鮑爾先生,王記者……”
陳麟風與幾位先後握手。
看着眼前的陳,鮑爾感覺到一陣違和感,然後他便立馬察覺到自己的這種違和感出自何處。
看起來太年輕了。
陳已經在歐美火了好多年了,沒想到他現在還是這麼年輕。
真正的天才啊。
他心中感嘆。
衆人落座,陳麟風的椅子前擺着幾家媒體的臺標,他身上彆着錄音設備,倒是不用讓記者舉着話筒。
鮑爾就坐在陳麟風正對面,央視的王記者坐在他旁邊,另外四位記者分列兩側。
衆人身前和身後都有攝像機鏡頭,這是捕捉各方的表情,以供後期剪輯。
時代雜誌,以及其他幾家報紙,不太需要視頻資料,但央視肯定是要的。
再次確認一切準備無誤後,由鮑爾先發。
“陳,很開心能夠和你坐在一起談話,謝謝你能夠接受我們的採訪。”
鮑爾看着對方的面容,先是問到剛纔心中泛起的那個問題:
“你今年應該還很年輕吧,二十……”
他朝着對面確認了一下。
“25歲。”
“哦,25歲,你現在才25歲,已經導演過2部全球票房超過12億美元的電影,總票房超過50億美元。
小說方面,《無限世界》系列總銷量正好破億,新的《詭秘之主》系列,火遍全球,或許會創造更高的記錄,有消息認爲,新的系列有望超過《哈利波特》的成績。
還有《她》,幾乎獲得了文明世界所有的文學家的認可,甚至本來有望拿到諾貝爾文學獎,只是你拒絕了它。
這些成績,只是你在25歲之前達到的……”
說到這裡,鮑爾頓了頓,這些成就竟然是一個25歲的年輕人所做,儘管有心理準備,還是讓他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在人生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處,就實現了幾乎常人一生難以達成的成就,你會覺得有壓力嗎,或者說,對於未來,你還會有更高的目標嗎?”
陳麟風略有驚訝,沒想到他會問出這樣一個問題。
“壓力肯定是有的,當你達成一個很高的目標後,旁人會自然而然的對你抱有更高的期待。
就像幾個月前的《颶風營救2》上映之後,不就有媒體覺得,電影纔拿到8億美元的票房,太少了麼。”
鮑爾有些難繃,“不用理會那些聲音,8億已經是個很高的數字了。”
陳麟風笑了笑,繼續道,“其實壓力有時候也是動力,最初我的目標,也不過是像房龍大哥那樣,做到全球知名,現在我覺得或許已經大概實現了,那麼後續,自然是向着更深遠的領域走。”
鮑爾興奮道,“Jackie?我聽說過這個,好像是你小時候與他的一次經歷?”
“是的。”
陳麟風大概描述了一下當初的經歷。
國內幾家媒體的記者都露出瞭然的神色,這已經是國內非常著名的一段公案了。
屬於是房龍和陳麟風兩位奇聞軼事中的一件。
“所以,既然已經達成,未來你更高的目標是什麼?”
陳麟風想了想,“大概只有青史留名了吧。”
“青史留名”四個字,他是用華語說的,然後他又用英語翻譯了一遍。
“就像貓王、邁克爾傑克遜那樣,成爲一個時代的印記,當然,我的方式可能與他們有所不同,我會有自己的路。”
幾位記者略有些驚訝,真實野心勃勃啊。
但隨後想想,又覺得理所應當。
如此年輕,就有這樣的成就,除了向着最高的王座發起衝擊,還能做什麼呢,總不能就此墮落吧。
這個問題之後,鮑爾開始了預先準備好的採訪。
他先是簡短介紹了一下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包括《詭秘之主》新書的銷量,在歐美尤其是漂亮國所引發的狂熱。
“對於《詭秘之主》現在這樣的成績,之前有過預期嗎?”
“略微有點吧,畢竟寫之前,就覺得作品質量,應該是比《無限世界》更進一步的。
但沒想到能到這麼突出,我本來以爲,讀者們的情緒,會因爲前期的慢節奏,而收到影響。”
鮑爾也是看過小說的人,前期節奏確實有點慢,
他以自己的視角來評述,“但實際上,這種影響並不大,在無麪人這新的一卷裡,前一部的鋪墊逐漸展開,會讓之前所有的鋪墊都顯得那麼必要,況且第一卷其實也很精彩。”
“謝謝,”陳麟風點頭致意。
“來之前,我統計了目前全球知名的媒體對《詭秘之主》的報道和評價。
這裡面《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世界報》,以及《聯合早報》,”
鮑爾看了一眼聯合早報的人,“還有《朝日新聞》等,衆多歐美與東部亞洲的媒體。
他們在報道中,往往將《詭秘之主》和《哈利波特》進行對比。
通過彙總後,我們能發現,不只是銷量,在作品質量上,衆多知名媒體也都非常認可。
大家一致認爲,《詭秘之主》是足以比肩《哈利波特》的偉大作品。
是新一代全球流行文學的代表。
對此,你怎麼看呢?”
這裡面肯定少不了銷量的原因。
陳麟風還是很冷靜的,前世可沒有外國媒體這麼說,最多國內的粉絲們這麼想。
當你成功了,自然有人開始發掘你的閃光點。
“其實我也看到過不少類似的新聞報道,說我已經可以與jk羅琳女士並立,甚至超過她什麼的。”
“嗯,你怎麼看這樣的言論呢。”
“我覺得現在說這個還爲時過早,其實長篇小說,想要一直維持高質量,是一件很難的事。”
這裡點名某巨人,某權遊,某輝夜,某紙牌屋等等等等等,瑪德太多了。
“後面的劇情,能不能一直讓讀者們喜歡,這對我來說,其實是個考驗。”
王記者忍不住道,“但縱觀你的所有作品,這些問題都沒有出現過。”
別裝了,這對你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好,遇到拆臺的了。
鮑爾好笑的看向陳麟風,看他要怎麼說。
“額,我本人倒是很希望,未來《詭秘之主》真的能達到你所說的那樣,成爲新的全球流行文化的代表。”
陳麟風正色道,“只是這很難,需要很長的時間,現在的熱度是一時的,能不能一直保持下去,我不知道。
而且後續能不能像《哈利波特》一樣,整個系列的電影,都保持很高的質量,這些都是未知數。”
《哈利波特》這個系列,確實有點神的。
不是說水平真高到沒邊了,關鍵是穩定,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都沒有拉胯的。
而且整整一代人受到影響,從小看到大,那種影響力太巨大了。
在整個系列小說結束時,有粉絲因爲意識到系列結束了,而悲痛落淚。
因爲人數過多,甚至引發衆情悲痛的社會效應。
2007年時,陳麟風看過相關的報道。
電影系列結束後,又來了一波。
這種影響力,《詭秘之主》想要達到,確實還有很長一段路。
“你怎麼看待jk羅琳?”鮑爾繼續問道,“你覺得她的寫作水平,或者想象力,和你比起來怎麼樣?
以及,你認爲,未來什麼時候能超越她,就像當初立下目標,超越房龍一樣。”
鮑爾問出這個問題之後,央視王記者立即示意跟隊過來的攝影師,讓他放大畫面來個特寫。
陳麟風有些無奈,記者最喜歡問的,就是這種帶着拱火性質的問題。
“jk羅琳是前輩,我很敬佩她能夠構建出哈利波特這個魔法世界。
至於超越什麼的,她已經是當初那個時代,無可爭議的第一,我不可能超越一個時代,最多隻能在我這個時代,與其遙相呼應。
其實鮑爾你之前的說法不對,我對於房龍大哥的看法是一樣的。
他也是此前一個時代的巨星,我沒可能超越,最多隻能達到同等境界。
在粉絲們,以及經歷過當年那個時代的人來說,他們都是無可超越的。”
陳麟風纔不上當。
“說的真好,”鮑爾讚歎道,“其實在來採訪你之前,我們特地也採訪了她,她對你同樣讚賞有加。
認爲你未來一定能在文學領域超越她,而且不在未來,就是現在,就在《詭秘之主》。
看起來,她是非常欣賞和認可你的。
或者說,你們兩位是互相欣賞。”
這樣最好。
王記者,以及身旁的其他幾位記者,都讚賞的看着陳麟風。
他這種說法,真的十分完美。
前輩與後輩相互欣賞,惺惺相惜,太符合華夏文化圈的價值觀了。
鮑爾繼續問,“《詭秘之主》會在何時開啓影視化呢?”
這個也是現在全球關注的一個話題。
《哈利波特》的全球影響力,自然有其小說的優秀所在,同時也少不了電影的加持。
“或許要等到下一部小說寫完吧。”
其實華納方面也問過他,因而陳麟風對此是有過詳細考慮的。
最近兩年時間不太湊巧是一方面,還有就是,國內特效電影產業正在飛速發展,他想稍微等等。
到時候以國內影視工業爲主,既能壓低成本,還能借着這個系列,帶飛一波。
說不定整個國內製作能力,就要跟着騰飛,走出與前世完全不同的道路。
陳麟風覺得,這可能要比他過去做的所有改變,都要大。
當然,對於華納那邊肯定是不能直說,他的說辭是等下一部完全發售完,確定了讀者們的喜好,就開啓影視化改編。
這也不是純瞎說,整個《詭秘之主》前後劇情的風格變化,還是比較明顯的。
第三部旅行家,場景來到大海上,陳麟風準備對原文進行稍作改動,繼續深化世界觀和設定。
他在第一部的改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通過自己這些年練就的文筆,對很多原作中的不足進行補足。
像是烏賊在打戲和文筆節奏方面,前世也一直是相對弱勢的地方,而這反而是陳麟風的強項。
他畢竟也寫了很多,練了很多,而且閱讀量更高,在這方面長處明顯。
兩相結合,如今看來,效果不錯。
這可能也是《詭秘之主》如今這麼受歡迎的原因吧。
“所以,《詭秘之主》確定是會做電影化改編的?”鮑爾進一步確認道。
“沒錯。”陳麟風直接了當的回答。
王記者、傅芳芳、許羽婷等人互相之間看了看,都有些興奮。
或許他們將見證華夏作家的作品,成爲全球最熱賣的電影系列。
電影作爲當今最有影響力的文娛方式,和小說又有不同。
他們都希望能看到《詭秘之主》能夠成爲《哈利波特》那樣的存在。
隨後,鮑爾又問了幾個歐美大衆比較關心的問題。
比如小說能不能寫的稍微快一點,還有就是後續的劇情,能不能稍微劇透一下。
陳麟風果斷拒絕前者。
開玩笑,加更是不可能加更的,這輩子都別想。
至於後者,陳麟風稍微透露了一下,下一部會有新的重要配角加入(指大妮子)。
更多的他就不會多說了。
臨結束上半場的時候,鮑爾告知陳麟風一個消息。
“今年時代週刊的年度風雲人物,陳你目前是最具競爭力的候選人,非常有可能會被選中。”
這個消息頗有些石破天驚。
身旁的幾位記者,都維持不住表情了。
這個年度風雲人物他們知道,以往華夏只有80年代的領導人被選上去過。
當然,還有更早的那位運輸大隊長。
雖然人有點磕磣,但當時他所處的位置,也確實很具有代表性。
這要是被選上,意義太重大了。
陳麟風也有些驚到了。
這個年度人物,一般只會給政治人物,少有的幾個例外,也都是頗具代表性的艾美麗肯名人吧。
比如2010年的扎克伯格,還有後世的馬斯克,泰勒斯威夫特。
自己這個咖位,應該還不夠吧。
“這怎麼會?”他有些驚訝道。
“陳,不要太小看自己,”鮑爾飽含深意的說道,“作爲整個華夏新一代年輕人的代表,重要性不需要質疑。”
陳麟風瞭然。
還是因爲這兩年華夏的實力上來了,他被當成是一張名片,被當做候選人了。
那倒是說得過去。
幾位記者也瞬間理解了。
如今華國在全世界最出名的人就是陳麟風了,作爲國家名片,還是挺合適的。
當然,其實也可以選最頂上的大佬,只是那樣政治性更強,可能時代雜誌那邊也有所考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