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天,華巍就把關於《全民超神》的版本策劃,放在了方洪的案頭上。
並沒有費什麼力氣就弄來了。
這又不是什麼核心機密,版本前瞻有時候都對公衆開放,看看玩家的反應什麼的。
鵝廠的遊戲運營模式都是獨立工作室的模式,就是這些個工作室互相競爭,互相爭奪集團資源,擁有自主決定遊戲方向和招聘權力的自由度。
只要你能賺錢就行,怎麼搞隨便你。
跟鵝廠本身的主體是兩個不同的行政體系,或許這也是鵝廠腐敗的原因吧。
華巍看對面校長看完策劃案之後,雙手枕着頭,仰靠在老闆椅背上,好似在想着什麼。
“其實這款遊戲倉促上市,優化差的很,經常遇到卡頓和手機發熱的情況,配置差的玩家根本玩不了。”他說了下《全民超神》的問題。
方洪沉默,並沒有迴應,低端玩家玩不了,高端玩家還是能玩的。
且這又不是不能克服的問題,現在的任何遊戲都有這樣的問題,就連《王者榮耀》畫質砍了再砍,優化了再優化,也有玩家在吐槽優化差,卡的問題。
手機配置就那樣,不能要求太多。
他在想前世《全民超神》是怎麼自爆的,哪個玩法和點出了問題,導致玩家流失。
想着自己產生的影響,對這款遊戲有沒有什麼蝴蝶效應,有蝴蝶效應就搬回正軌,讓這款遊戲回到自爆的軌道。
要幫幫鵝廠,老等着人家自己掛,太不在掌控之內了。
他想了想,又拿起那一沓策劃案看了看,這裡有最近要更新的版本,也有未來要更新的版本。
且看到幾個關鍵詞“PVE”,“培養”、“強化”這幾個關鍵詞。
培養、強化都是氪金的點,PEV脫離了MOBA的核心,看來這款遊戲還是要割韭菜。
鵝廠的遊戲都是這樣,上面集團給他們定的KPI,以每月每年賺多少錢爲標準。
這也是鵝廠遊戲剛開始神作,沒兩個月就要割的原因,要快速回本。
你指望他們站玩家角度,不可能的!
“你看這幾個功能能不能讓他們儘快更新上線。”他將關鍵詞圈出來,遞給華巍。
華巍接過看了看,“可以試試。”
“那好,這事就交給你了,不要讓人知道。”方洪道。
這只是順水推舟,提前加速,並沒有改變什麼,所以還是很好操作的。
《全民超神》不死,鵝廠就老是有個產品針對,這款遊戲死了,就算被針對,外面也很難有替代品,玩家就沒的選。
很快《地心引力》已經上映一個多月,國內票房在突破30億之後就乏力了,最終票房33.7億!
相應的其他電影都有不同程度的票房減少,《天將雄師》票房4.4億,對比前世少了三億左右。
《鍾馗伏魔》票房1.6億,對比前世少了兩到三個億。
《狼圖騰》票房2.8億,對比前世差不多少了四到五億。
《澳門風雲2》4.86億,對比前世少了差不多五億,沒想到這部電影排在春節檔第二的位置。
很正常《天將雄師》就剛開始幾天爆了一波,後面就沒《澳門風雲2》穩了。
後面《澳門風雲2》是很穩的。
其它電影《衝上雲霄》、《爸爸的假期》等都沒破億。
可以說整個電影大盤,《地心引力》壓的其它所有電影都沒怎麼賺錢,甚至還都虧本。
那些大明星、大導演肯定是虧本的,演員片酬、導演片酬就不少了。
當然,影視從業者是沒虧的,他們依然拿他們的工資,依然拿他們的報酬,虧的是那些投資商。
可以說方洪以一己之力,讓整個電影市場都處於蕭條狀態,甚至無所作爲。
沒辦法,就他一個賺錢,其它都不賺錢,相應的未來投資預期就會減少。
這就是電影行業的高風險,可能你忙活一兩年什麼都沒賺到,甚至還要虧錢進去。
不過沒關係,大資本進來會重新洗牌。
就算那些影視公司都在虧,但他們的股市大盤是上漲的。
華億市值快突破四百億,雖然人家沒賺錢,但人家有影院,也是變相賺錢了的。
其它業務遊戲,掌閱都是賺錢的。
光線快突破兩百億,雖然光線沒什麼代表作,但他投資的兔票票很成功,一下子賺了別人幾年的錢。
其它影視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這是資本吹起來的。
這兩年影視股都是大牛市,這是大勢,阻止不了,方洪也就只能搞一兩家。
最近有一篇文章報道挺火,是發表在電影界面網絡報刊上的,標題是這麼寫的:“華億去電影化:得了經濟實惠,丟了江湖地位!”
這篇文章指出:華億早已失去了電影業務上‘一哥’的江湖地位,內容生產力遠不及從前!
縱觀華億21年發展歷程,曾在中國電影市場是絕對的“一哥”。
但一枝獨秀的局面終於被玉兔打破。
2014年,20歲的華誼第一次丟了冠軍的位置:民營影視公司發行國產影片票房前四:玉兔集團、光線傳媒、博納影業、樂視影業。
而華誼的電影票房收入僅佔國產電影全年票房的5%。
曾被譽爲內地“票房神話製造者”的華誼,如今在競爭愈發激烈的電影行業中備受質疑。
歸其原因是去電影化傳略,轉型學人家搞什麼大娛樂!
曾經以製片爲主要優勢的華誼,只要祭出馮褲子和華億的招牌,就相當於大獲全勝。
但這些年來,華億在改革發行業務,組建地網發行團隊,業務團隊卻始終沒跟上市場的發展速度,且由於戰略失誤,導致發行排片不佳。
玉兔有兔票票,萬達有時光網,阿里有淘票,騰訊有微影時代,樂視有樂視網。
華億在發行上的脆弱表現得越發明顯,幾十年的公司,大小王總幾十年的閱歷,不及校長五六年的眼光佈局。
“一哥”地位不復存在!
雖然這篇文章沒有指名道姓誰是一哥,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多次提到校長,多次把玉兔排在了最前面,但未來的電影市場風起雲涌,阿里、萬達、樂視這樣的新興涌出不斷。
誰也不好說,以後的‘一哥’是誰?
對於這篇文章,大王總還出來解釋了:“不是不拍電影,而是不能只拍電影。華誼還將盡量擺脫公司對電影產業的依賴,促進遊戲、互聯網娛樂業務的發展,向大娛樂轉型,全面發展自身的產業鏈。”
也就是堅決的去電影化,不能單靠電影撐起來,校長也沒單靠電影。
人家有電視、綜藝、動畫!
像《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都是人家打造的綜藝節目。
電影別的人不知道,身處這個圈子的人都知道,風險太大了,一部大片票房成績如果不好,就容易釀成一場危機。
這次票房全面失利就是最好的例子,幸好有資本資金涌入,纔不至於很痛。
你不能指望部部電影大賣,能保本不虧就算不錯,十部電影有一部大賺就不錯了。
誰也不是校長,誰也沒有校長那樣的能力說保證部部賺錢。
資本涌入電影市場讓電影市場格局發生了大的變化,方洪催化,也讓電影市場格局發生了變化。
由萬達影視傳媒主導,聯合大地時代電影發行、金逸影視傳媒、橫店電影三家院線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發行公司:五洲聯盟!宣佈組建完成。
這個去年就發起了,但組建打通需要一些時間。
大地、金逸、橫店均是全國前十大院線公司,萬達相當於融合了院線端的勢力,試圖從產業鏈下游佔據主動,對所有電影製作端,都是一次威脅。
沒過多久,華億也密謀,準備聯合微影時代,上影股份,搞個華影天下。
微影時代是鵝廠微信端入口的一個品牌,相當於互聯網發行的新勢力。
上影股份,擁有影院與發行渠道,聯合院線就是他們的。
這三家合力,再加上聯瑞影業、聚合影聯,相當於集合了電影圈上、中、下游力量的發行公司。
搞好了把阿里的淘票票拉進來,可以說所向睥睨,絲毫不遜色於萬達。
但這次阿里不進去,要自己搞,傑克馬心高氣傲,在他看來,這些就是烏合之衆。
當然,這幾方可以說都是衝着玉兔來的,因爲玉兔是那個“一哥”,不把一哥打倒,他們怎麼好過。
以後玉兔的日子也不會好過了。
因爲排片資本越來越插的進去手了,想要搞他校長,不久的將來動動手腳就可以了。
當然方洪也沒閒着,由玉兔出資10億,嫦娥出資10億,注入兔票票,稀釋掉美團、萬達、鵝廠的股份。
並開啓香江IPO上市之路!
兔票票成立時間超過三年,可以上市了,且一直在爲上市做準備。
這筆錢是爲抵禦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繼續燒錢,畢竟阿里都下場了。
嫦娥可以慢慢給,一個月給一億都沒關係,先用玉兔的錢墊上,另個目的是爲了稀釋那三家的股份,掌控絕對話語!
隨後玉兔、嫦娥科技、兔票票、水晶聯影,四方共同成立一家發行公司:雄霸天下。
對外宣佈是旨在打通線上、線下、製作、發行全產業鏈端口,不針對任何第三方。
這一系列的動作都在財經網上有報道,電影行業內部人也有知道。
但人們知道,說是不針對第三方,明顯是在秀肌肉,就像國與國之間有矛盾,都要向太平洋射個導彈炸一炸,讓大家看看威力,不要來惹老子。
小王總詫異的很:“這踏馬的名字瞎起的吧?”
“估計就是嚇唬人的,本來就都是他的公司,這不這麼搞都一樣。”大王總覺得校長就是故意針對。
他們搞組合,是都在不同的主體,有這麼個聯盟好分配利益,好資源對接。
校長這資源對接個毛啊,都是他的,互相打通不就完了,就純屬惡搞,噁心他們,說我也來。
老王總也有注意最近玉兔的動向,對曾茂軍道:“這不純屬瞎扯淡麼。”
“校長這是在向您宣戰呢!”曾茂軍看那小子就不爽。
“這小子是不裝了,攤牌了。”老王總看的清楚。
當初他就覺得這小子猖狂的很,只是他們那時候還沒徹底涉足影視圈,上面也還沒放開影視行業資本,不好動。
但以後就不好說了,以後就是靠真本事,真刀真槍的幹。
包括阿里也有反應,他們只是加大了燒錢的規模,加快了收購步伐,沒那麼多屁話。
傑克馬只在臺上屁話多,臺下是沒什麼話的。
鵝廠也是一樣,只是他們比較低調,畢竟內斂,也有遲鈍,好像反應不過來。
但不代表他們的步伐就停了,也在不斷涉足影視領域,對騰訊視頻加大投入,加碼進口片。
比如《魔獸》、《神奇女俠》、《金剛骷髏》等都被鵝廠拿到發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