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亂則斬

“忠勇侯,朝廷欲如何對土司?”

秦奶奶很直接地說。

此時她們剛剛結束張嫣的賜宴。

秦奶奶準備返回遵義了……

這時候遵義其實屬於四川,包括石柱土司也是,但之前楊慶和張獻忠劃分地盤的時候,直接以金沙江和長江爲界,這條線以東的遠四川屬地劃到貴州,最終形成貴州巡撫駐貴陽,遵義行營駐遵義。

秦奶奶的職責其實是警戒這條線以北的張獻忠。

但她手下的軍隊都是舊軍,主要是貴州以及川東衛所兵,馬乾和楊展兩人的部分部下,再就是包括石柱土司在內各土司的聯軍,說白了就是一羣拼湊起來的烏合之衆,接下來楊慶準備將以貴州衛所兵爲核心,整編這支軍隊作爲明軍的第十七個步兵軍。至於之前吾必奎在雲南的叛亂,甚至還沒等她和馬士英帶兵到達昆明,就已經被沐天波和那些土司聯軍平定,因爲隨後趕到的馬士英堅持,沙定洲也沒能進駐昆明,在老奸巨猾的馬士英威逼利誘下,各土司返回自己的地盤。

然後馬士英按照楊慶意圖,在雲南同樣展開衛所改革。

不過並不順利。

包括沐天波在內的舊衛所將領們肯定不會歡迎這種改革。

爲了避免再出亂子,楊慶已經調剛剛組建的第一個山地旅,按照明軍目前編制的第十一軍第一旅緊急前往昆明。

這個旅拋棄了笨重的戰車,變成了以長矛和火繩槍爲主,更適合西南山區作戰的輕步兵,但編制比戰車步兵的旅要大,實際上包括了四個步兵營,一個騎兵營和一個炮兵營。作戰時候也不是西班牙方陣,而是根據戰場情況而定,但在楊慶設計中最主要戰術應該是菱陣,或者在單面對敵時候變橫陣,更直接點說就是古二爺的那套。

長矛兵和火槍兵分開,一個營包括四個隊,一個隊是一個方陣,但火槍手單獨列陣。

作戰時候火槍是主力。

接敵時候所有火槍手排列陣前齊射,也就是所謂古斯塔夫雷霆,射崩對手的話以長矛爲核心突擊,射不崩對手就繼續射,如果被對手突擊到陣前,火槍手後退兩翼長矛手阻敵,完成裝填的火槍手兩翼夾射。

直到把對手射崩爲止。

騎兵保護兩翼。

橫陣時候三個營這樣一個火槍一個長矛方陣間隔排列,留下一個營做爲預備隊,這是大規模作戰時候的。

而菱陣是小規模尤其是山區作戰的,這時候一個營一個菱陣,接敵的面火槍在前,兩翼火槍在內側,實際上是三個隊對敵,因爲側後方兩個隊的火槍同樣向前射擊,而這兩個隊的長矛手可以掩護前面側翼。一旦在山區遭遇那些熟悉地形的山民側翼襲擊隨時轉換攻擊方向,哪怕遭遇合圍也迅速變成全向作戰。

這套戰術最大限度發揮火槍威力。

但這套戰術對士兵的素質要求也比較高一些,尤其是在變陣時候非常考驗士兵的素質,楊慶到現在計劃中的四個山地軍,也僅僅是訓練出了一個旅。雖然裝備沒有變化,都是長矛和鳥銃,但陣型變化這些對於這個時代的士兵真得難度太高,光一個火槍兵繞過長矛手後退,長矛手向前,火槍手兩翼棱堡式夾射想不出亂子,就得一遍遍不停反覆訓練。

這不是過去有偏廂車保護,或者火槍手躲在長矛林保護下。

這是火槍手直面敵人甚至騎兵。

就像排隊槍斃一樣。

而且他們至今還沒有刺刀,這種情況下後撤還不亂那真得很考驗士兵素質,得拿鞭子不斷抽才行。

不過有這一個旅就足夠。

雲南的山區環境決定了,不可能有真正的超大兵團作戰,而且基本上不會有重步兵和大規模騎兵合圍,就那些土司手下的冷兵器山民,說句實在的,一個營的火槍兵一輪齊射就能打崩。這樣一個旅足以鎮壓雲南,畢竟沐天波等人肯定不敢公開造反,最多也就是攛掇那些土司搞事情,以此逼迫朝廷停止衛所改革,但那些土司也不可能傻到真正給他們當槍使。

當朝廷的軍隊展現出強悍的戰鬥力時候,那些土司纔不會爲這些傢伙拼命呢!

衛所改革又不是動他們。

但對秦奶奶這樣足夠精明的卻立刻嗅出了特別的味道。

楊慶想對西南下手了。

西南土司和衛所交錯,要說楊慶解決了衛所之後,還不對那些土司下手,秦奶奶還不至於那麼天真,她可一樣是土司,但和楊慶對抗也不在她選擇範圍。她一個七十多的老太太還沒那麼雄心壯志,石柱馬家在大明算得上功勳卓著,不是別無選擇沒必要冒險,能玩利益交換最好了。

“怎麼說呢?”

楊慶笑了笑說道:“土司是一種非正常的存在,改土歸流是必然,但只要不是那些造反的,我也不可能動用武力搞強迫,所以我想可以用一些讓雙方都滿意的辦法。

第一,易爵。

土司主動改土歸流,朝廷賜予世襲爵位。

實封爵位。

以石柱土司爲例,冉家停襲後只剩馬家和陳家,可以換一個侯爵一個伯爵,侯爵封地七千畝,伯爵封地五千畝,免稅的土地,不是山嶺薄地,而是平原上的官田,您孃家是忠州吧?忠州還差些,給您在湖北選一塊封地如何?至於馬家子孫在軍中的軍職那個依然如故,馬家在石柱的財產如故。

這是對居住平地的。

無論夷漢土司皆如此,改土歸流後原土司授爵,而且封地在平原。

第二,山民移民。

山民整齊遷移出山到平原。

當然,到哪裡很難說,反正就是開荒種田,至於其土司授爵,朝廷欲恢復五等爵實封,給他們個子男什麼的完全可以。但編入民兵,無論漢民還是其他什麼民都一樣,當然,漢民基本上沒有居住山裡寨子的,所以主要就是指那些夷民,但出山之後他們也就不再是夷民了。

第三,改籍。

對於那些實在不願意出山的夷人土司,統統改籍爲漢人,他們的子弟入官學接受教育,學成之後同樣參加科舉做朝廷的官。但他們必須得按律交稅,他們的屬民和屬地就算他們的奴婢和私產,戶籍上不會登記,但他們的土地需要和那些士紳一樣交稅。

不交稅是不行的。

可以不改土歸流,但稅必須得交。

又不想改土歸流又不想交稅這樣的好事以後不會再有了。”

“如果他們真那麼想呢?”

秦奶奶問道。

“那就只好滅了他們。”

楊慶很乾脆地回答。

秦奶奶沒有再說什麼。

這個對馬家沒有影響,最多失去石柱的統治權,但換來世襲的侯爵和平原土地,石柱的財產還不動,馬家實際上仍舊控制石柱,誰去當官也得看馬家臉色。

不僅僅是馬家。

對那些漢人土司來說都可以。

西南山區的格局就是漢人居平地夷人居山嶺,但漢人絕大多數也是土司管,他們儘管是土人,甚至被視爲蠻夷,實際上也都是漢人。

比如石柱馬家和陳家。

他們都是宋朝時候平定土人叛亂的將領,後來留在山區鎮守,宋元戰爭時都帶着土兵爲南宋作戰,胡元滅宋他們固守山區。

蒙古人也不想浪費力氣對付。

於是他們被任命爲土司,連同逃到山林的川民,那些土人,一起混居最後形成土司勢力,西南山區除了一些真正深山老林的,基本上那些土司都是這樣形成的。漢晉唐宋一代代躲避戰亂逃入山區的漢人,在將領和官員乃至世家大族帶領下與土人雜居,以臣服新的統治者爲交換當土皇帝。但要說他們是蠻夷就扯淡了。別說石柱馬家這些後來的,之前的播州楊家,甚至唐朝時候的爨家,趙家,這些統統都是如此,播州楊家準確說還是楊家將的後代呢!

這一類土司不會反對這種交換。

楊慶這就是在拿他們當自己人對待,交出貧瘠的山區土地,換取平原上的良田,交出土皇帝的權力,換取後世子孫的榮華富貴,而且隨時還可以回到山區。

但對於那些山寨裡的夷人就很難說會不會接受了。

哪怕第二條也很難說啊!

“忠勇侯此舉怕是要生亂子啊!”

秦奶奶很直接地說。

“亂則斬,我最不怕的就是亂子!”

楊慶說道。

他短期內就準備幹這個。

他準備先和多爾袞維持停戰,畢竟多爾袞正在幫他抽空北方草原的青壯年。

後者拉盟友都已經拉到喀爾喀蒙古了,大清的使者正在前往土謝圖,扎薩克圖,車臣三部,這三部在九白之盟後就作爲咱大清的附庸,這時候多爾袞在明軍威脅下,當然要把喀爾喀三部拉到他的牛鬼蛇神大聯盟。除了這些以外,多爾袞還向西套甚至葉爾羌就連顧實汗和準噶爾部都派出使者,企圖拉攏這些傢伙從西邊向李自成進攻,共同瓜分大明江山。

至於他最後能拉來多少,這個楊慶也不好說。

但這是楊慶期待的。

這些傢伙待在他們的地盤,征服起來是很麻煩的,不是說他們有多麼厲害,而且距離遠後勤供應不上,另外還有這些遊牧民太分散,根本無法和他們進行真正的大戰,一旦他們玩遊擊式襲擾,後勤斷絕甚至有可能遭遇慘敗。

但如果把他們拉來正面會戰就不一樣了。

一場大戰就能解決。

一場大戰就能殺光他們的青壯。

然後剩下的征服就是開過去接收他們的地盤而已。

既然這樣就給多爾袞點時間吧!

楊慶很清楚,只要大明的改革完成就是無敵的,不用全改革完,就是把衛所改革完,把移民民兵化完成,把十七個軍全部完成,把他的稅務司和經界徹底完成,這樣的大明在東方就根本沒有任何對手了。哪怕不用燧發槍,就是玩戚繼光的車營和古二爺的輕步兵,三十多萬職業化常備軍和數百萬預備役也是吊打一切對手的。

他不怕對手多。

他現在就怕多爾袞拉來的牛鬼蛇神們不夠多。

而在這期間,他正好把雲貴川的土司都解決了,把這片土地的改土歸流完成,使自己的地盤徹底穩固,這片山區可是困擾大明很多年。從當年的楊應龍到奢崇明,大明的財力在這些傢伙身上幾乎耗盡,他可不想再留着這些隱患。

乾脆趁着這時候,應該說算是他們正虛弱的時候……

奢安之亂才結束不到二十年。

西南土司在這場席捲川貴的土司叛亂中都損失慘重,十幾年時間還不足以讓他們恢復元氣,而他也正好拿這些傢伙來練兵,尤其是他的新式步兵,如果那些土司識相接受改土歸流最好,不識相那就當小白鼠好了。事實上楊慶不認爲會有多少真正抗拒的,如果不是無可奈何,誰會喜歡居住在雲貴山林?這年頭又不是有玉米土豆支撐,要知道現代雲貴山區就靠這兩樣,貴州幾乎是最大的土豆種植區,很難想象這個沒有土豆的時代,貴州山民是如何生活的,給他們平原的土地做交換,肯定會有人動心的。

只要他們下山就好辦了。

走出山林的夷人還有什麼威脅?

他們走出山林,楊慶就可以遷移帶着玉米種子和地瓜土豆等新作物的民兵過去了。

秦奶奶默默地看着他,似乎在剖析他的那顆黑心。

“侯爺!”

這時候楊慶剛剛任命的總長助理,史可法義子史德威笑着走到楊慶面前說道:“給您看一個有趣的情報。”

說着他把手中帶錦衣衛標誌的公文遞到楊慶面前。

楊慶頗有些疑惑地接過,緊接着他也露出一臉鄙夷的笑容。

“忠勇侯,是何消息?”

秦奶奶好奇地問。

“沒什麼,一羣忘了祖宗的漢奸的表演,傳令給特勤司,讓楊信選一隊人去北都,把這個孫之獬抓回來,要抓活的,我要在南京把他凌遲,也讓老百姓看看這聖賢書教出了一個什麼貨色!”

楊慶把那公文遞給她說道。

“簡直毫無廉恥啊!”

秦奶奶看着公文上的內容愕然說道。

(今天有事,一章)

第一六四章 咱大清的逆襲第四二六章 護國公掃北第九十章 咱錦衣衛文明執法第一二一章 瘋狗們的反擊第一九八章 金錢鼠尾,新朝雅政第三九零章 衣冠喪盡第四八一章 真是一羣無膽匪類第二十四章 護國討逆第四五二章 滾滾,一路走好啊!第一九四章 殉葬第十三章 本王最恨那些亂臣賊子了第四五零章 護國公杯酒釋兵權第五三五章 昭昭天命第一七九章 大明四川總督張獻忠第六十三章 多爾袞,你還缺我一個蛋第一四三章 你別怕,我不打你第四九二章 歷史會對我做出公正評價第一六六章 北都人民喜迎王師第一八五章 楚河漢界第三十一章 我****大玉兒個老sao逼第四十九章 龍套總是帥不過三秒第四四八章 梟雄落幕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九十三章 少年,咱們一起清君側吧!第七十三章 衍聖公鐵騎逐羣賢第二十六章 無限制破襲戰第六十六章 崇禎皇帝下江南第四十三章 少年,你太天真了!第五四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七四章 給我一個放縱的理由第三六一章 弒君第三二七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第一零二章 剃髮易服第四十三章 少年,你太天真了!第二六三章 這纔是漢家雄風第一四三章 你別怕,我不打你第六十六章 崇禎皇帝下江南第五十一章 炸彈kuang魔第二一八章 巨龍的甦醒第四零八章 女皇登基第四六六章 大鍊鋼鐵第二零六章 要武鬥不要文鬥第六十九章 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七零章 主子與奴才第五十一章 炸彈kuang魔第四三零章 此乃大清國戰第三四二章 解放者楊慶第四零九章 護國公第三二二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二九七章 有天命者如是乎?第三八二章 命運的轉折第一六六章 北都人民喜迎王師第四二三章 護國公夜探洛陽第二七三章 又要搞事情?第四一零章 芳蹤渺渺第二二六章 炸出來的驚天大案第三四二章 解放者楊慶第二六五章 聖主明君又回來啦!第七十五章 我最喜歡夾棍了第四四零 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四九一章 楊大忽悠第六十章 你去死吧,我會照顧好你的女人!第三九八章 我有罪,我對不起人民!第三三九章 楊慶的理想第一八六章 決戰黃河第三八一章 這個陰險的小賤人第三四六章 投奔怒海第二三三章 軍備競賽的時代第一零零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五二五章 復仇少年第三五八章 徽州農村調查報告第二二九章 迎駕運動第二七三章 又要搞事情?第三二八章 這是爲什麼?第六十五章 崇禎十七年夏第二五五章 這盛世,如你所願第三二三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八十章 請讓一讓,我趕着去抄家呢!第六十九章 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一八零章 二十五年的輪迴第三五八章 徽州農村調查報告第二四三章 拍賣皇帝啦第三二一章 我,楊慶,掏錢!第五二一章 士紳興則儒家興,士紳亡則儒家亡第三九三章 這真是一出好戲第二零六章 要武鬥不要文鬥第三九一章 導火索第二三一章 大明雷霆第二九三章 真鬧起來了第四六九章 一個女人的戰爭第一八零章 二十五年的輪迴第一九七章 亂則斬第一零四章 抗清援朝第二十九章 五馬分屍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四零八章 女皇登基第一八八章 三種制度的戰爭第三二五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四七零章 天理昭昭,報應不爽第三十三章 遊戲繼續
第一六四章 咱大清的逆襲第四二六章 護國公掃北第九十章 咱錦衣衛文明執法第一二一章 瘋狗們的反擊第一九八章 金錢鼠尾,新朝雅政第三九零章 衣冠喪盡第四八一章 真是一羣無膽匪類第二十四章 護國討逆第四五二章 滾滾,一路走好啊!第一九四章 殉葬第十三章 本王最恨那些亂臣賊子了第四五零章 護國公杯酒釋兵權第五三五章 昭昭天命第一七九章 大明四川總督張獻忠第六十三章 多爾袞,你還缺我一個蛋第一四三章 你別怕,我不打你第四九二章 歷史會對我做出公正評價第一六六章 北都人民喜迎王師第一八五章 楚河漢界第三十一章 我****大玉兒個老sao逼第四十九章 龍套總是帥不過三秒第四四八章 梟雄落幕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九十三章 少年,咱們一起清君側吧!第七十三章 衍聖公鐵騎逐羣賢第二十六章 無限制破襲戰第六十六章 崇禎皇帝下江南第四十三章 少年,你太天真了!第五四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七四章 給我一個放縱的理由第三六一章 弒君第三二七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第一零二章 剃髮易服第四十三章 少年,你太天真了!第二六三章 這纔是漢家雄風第一四三章 你別怕,我不打你第六十六章 崇禎皇帝下江南第五十一章 炸彈kuang魔第二一八章 巨龍的甦醒第四零八章 女皇登基第四六六章 大鍊鋼鐵第二零六章 要武鬥不要文鬥第六十九章 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七零章 主子與奴才第五十一章 炸彈kuang魔第四三零章 此乃大清國戰第三四二章 解放者楊慶第四零九章 護國公第三二二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二九七章 有天命者如是乎?第三八二章 命運的轉折第一六六章 北都人民喜迎王師第四二三章 護國公夜探洛陽第二七三章 又要搞事情?第四一零章 芳蹤渺渺第二二六章 炸出來的驚天大案第三四二章 解放者楊慶第二六五章 聖主明君又回來啦!第七十五章 我最喜歡夾棍了第四四零 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四九一章 楊大忽悠第六十章 你去死吧,我會照顧好你的女人!第三九八章 我有罪,我對不起人民!第三三九章 楊慶的理想第一八六章 決戰黃河第三八一章 這個陰險的小賤人第三四六章 投奔怒海第二三三章 軍備競賽的時代第一零零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五二五章 復仇少年第三五八章 徽州農村調查報告第二二九章 迎駕運動第二七三章 又要搞事情?第三二八章 這是爲什麼?第六十五章 崇禎十七年夏第二五五章 這盛世,如你所願第三二三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八十章 請讓一讓,我趕着去抄家呢!第六十九章 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一八零章 二十五年的輪迴第三五八章 徽州農村調查報告第二四三章 拍賣皇帝啦第三二一章 我,楊慶,掏錢!第五二一章 士紳興則儒家興,士紳亡則儒家亡第三九三章 這真是一出好戲第二零六章 要武鬥不要文鬥第三九一章 導火索第二三一章 大明雷霆第二九三章 真鬧起來了第四六九章 一個女人的戰爭第一八零章 二十五年的輪迴第一九七章 亂則斬第一零四章 抗清援朝第二十九章 五馬分屍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四零八章 女皇登基第一八八章 三種制度的戰爭第三二五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四七零章 天理昭昭,報應不爽第三十三章 遊戲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