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零 有仇報仇有冤報冤

明軍就這樣開始了在軍糧城的血戰……

至於護國公就不等了。

這場戰鬥需要點時間,三千已經抱定必死之心的清軍,不會那麼輕易被殺光的,城內的巷戰不可避免,雖然軍糧城並不大,但至少明天以前戰鬥是不會結束。

不過結局已定。

剩下就是對天津的進攻了!

這個交給鄭成功負責,這時候陸戰第二軍的另外兩個旅已經到達,騎兵旅和直屬登州都統司的重炮旅也在海運當中,甚至從南方調來增援的一個軍也已經在海州啓程,最多半個月就能到達。鄭成功將統帥兩個軍對天津的一萬清軍展開進攻,而後者同樣是神軍,同樣他們也不會投降,不過楊慶要的就是他們不投降,對這些人必須清洗。戰場上清洗還能真正鍛鍊明軍,不管怎麼說,明軍絕大多數士兵終究沒有真正經歷過血戰,這支已經擴充到總計二十一個軍,作戰部隊總兵力接近五十萬的龐大軍團作戰經驗其實並不豐富。

他們的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士氣高昂。

但是……

絕大多數士兵都沒打過仗。

明軍普通士兵屬於義務兵,只不過服役期是五年,五年後看情況轉爲僱傭制,這時候不少當初黃河大戰時候的老兵都已經退役,沒有過戰鬥經驗的新兵比例不小。

儘管軍官都是上過戰場的,但真要說作戰經驗也很有限。

畢竟他們也多年沒打仗,從崇禎十八年黃河大戰開始,到現在六年多裡僅僅在山東打了一場純粹局部的小規模戰爭。那次總共在戰場上投入了三個半軍,進行的時間也很短暫,對軍隊的鍛鍊有限,只能說保證了戰鬥力不會下滑而已。

但要說和歐洲那些三十年戰爭打出來的老兵比要差得多。

現在有這場大戰就足夠了。

從天津到山東再到河南,漫長戰線上已經有七個軍投入戰場,這還不算和李過演戲的,可以說除了不能動的,能投入的大部分都投入了。山東戰場三個軍圍攻東昌,河南戰場兩個軍防守一個軍外圍進攻,加上淮北的兩個軍和西邊的兩個軍,明軍總共已經有十一個軍在戰場上。接下來還得有一個軍北調,還有兩個軍投入對多鐸的反攻,黃蜚的大軍還得進關中接收地盤,總之這場大戰規模空前,投入兵力空前,這場大戰打完明軍就基本上天下無敵了。

至於死傷沒什麼大不了。

到了楊慶這種級別,對於傷亡數字早就只是數字了,而大明的預備役體系早就建立,死傷幾萬人不過幾萬份徵兵令而已。

幾百萬青壯年在等着呢!

他們甚至期待着參軍上戰場然後殺出個出人頭地,殺出個萬里覓封侯。

楊慶緊接着卸下他那套裝逼的重甲獨自登岸,穿了一身便裝騎馬穿過鹹水沽的沼澤區直奔靜海。

靜海一帶還算正常。

畢竟誰都知道這裡並不是戰略要地,無論李自成還是楊慶,都不可能向這裡進攻,那些地方官員和當地豪強還能暫時維持秩序。不過混亂也已經有了,尤其是那些旗人莊子,已經開始遭到搶掠,畢竟這時候留在莊子裡的都是老弱婦孺,那些豪強和水匪不趁機搶一波就見鬼了。

反正誰都知道,無論李自成還是楊慶來了都不會爲他們主持公道。

也有旗人在往天津跑。

雖然他們知道逃入天津的結果肯定是淪爲炮灰,但問題是不跑到天津留在外面就已經是死路一條了。

他們民怨可不小。

楊慶沒興趣關心這些,他直接僱船渡過運河,並且在一戶地主家強行換馬後,向西橫穿還在枯水期的三角澱,沿着盧溝河也就是永定河奔北都。其實這時候還不能叫永定河,這個名字是麻哥起的,這時候叫無定河更形象,當然正式名稱是盧溝水。

他一路狂奔到永清。

而這裡就已經不是混亂能夠形容的了……

“老少爺們們,有仇報仇有冤報冤啦!”

永清城外一處旗莊外,一個老農亢奮地揮舞鋤頭吼叫着。

在他身旁是一面紅旗。

其實就是隨便找了塊紅布,這時候無論順軍還是明軍,都一致使用紅色旗幟,這是楊慶對李自成的強制性要求。這裡的老百姓肯定不懂,他們就知道紅旗,一根竹竿挑着塊紅布就是旗幟。但旗幟簡陋無關緊要,它象徵的意義纔是最重要,此刻在這面旗幟下,數千亢奮的青壯正扛着鋤頭木鍬之類農具,甚至還有扛着剛拆下來的鍘刀的,他們在這個老農帶領下猛衝向前。

而對面旗莊的圍牆上,一羣老弱病殘正在組織防守。

不過他們的防守毫無意義。

雙方的數量差距太大,那土圍子也不是城牆,無非就是個小塢堡,人數多有能打的還行,就這些老弱病殘毫無意義。

楊慶不無唏噓地看着這一幕。

其實順軍還沒過來,甚至博洛還在通州,運河還在清軍控制下,但很顯然老百姓已經等不及了,既然李自成的大軍顧不上管這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那老百姓就自己動手。反正各地官員都已經開始逃跑,就連那些豪強也開始逃跑,他們倒是不一定害怕明軍,畢竟明軍講道理,可李自成的夾棍他們是真害怕的。

記憶猶新啊!

可以說三角澱直到白洋澱這片廣袤的帶狀溼地以北,完全已經陷入無政府狀態。

那還不有仇報仇有冤報冤?

“爹呀,兒子給您報仇了!”

楊慶不遠處一個青壯高喊着,然後他舉着一張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弩就扣動扳機。

那箭嗖得飛出。

但可惜卻從目標頭頂掠過。

後者也被嚇了一跳,但這個明顯是小官打扮的傢伙,緊接着就揮舞着一本書,恍如神功附體般叫囂着,那青壯咬牙切齒地再次裝箭,然後重新舉起弩瞄準。

“給我!”

楊慶伸出手說道。

那人擡起頭疑惑地看着他。

雖然楊慶騎着馬,但這些人裡面也有不少騎着馬,其實這裡面還有好幾個衙役打扮的,甚至還有明顯穿着民團軍服的,這種混亂時候就是一些膽大的豪強,都加入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的行列。這人也沒多想,說本地方言的楊慶,在他看來只不過是這支混亂的大軍中的一員而已,他知道自己技術太差,想了想就把弩遞給了楊慶。

護國公連瞄準都沒瞄準,不到三十米還瞄個屁,單手接過的他隨手一甩,就在指向那傢伙的瞬間扣動了扳機。

弩箭正中其腦門。

帶着箭的小官徑直向後倒下。

“神箭啊!”

那青壯驚喜地喊道。

“裝箭!”

楊慶把弩扔給他。

這人也沒多說,迅速給他重新裝上一支箭,楊慶依舊隨意地單手接過並擡手直接射出,緊接着對面另一個防守的旗丁帶着腦門上的箭倒下。

四周立刻一片歡呼。

第一箭可能是運氣,第二箭還如此就真是神箭手了,兩個青壯同時伸手興奮地接過弩重新裝箭,然後畢恭畢敬地遞給楊慶,楊慶依舊帶着裝逼的淡然接過。不過這一次他沒有直接射出,反而端坐馬上環顧四周,四周一片期待的目光,於是他又伸出了自己閒着的左手,周圍衆人懵逼,不過緊接着一個聰明的突然醒悟,趕緊把另外一張弩遞給他。楊慶這才滿意地接過,在一片難以置信的目光中一手一張沉重的蹶張弩,穩穩地瞄準土圍上……

“這叫雙飛!”

他帶着矜持的笑容說道。

說完雙手同時扣動扳機,在一片驚叫聲中,兩支弩箭瞬間釘進了兩名旗丁的胸口。

四周一片石化般的震撼。

“打進去之後不要胡亂殺人,我們是禮儀之邦!”

楊慶把兩張弩扔給下面的人說道。

“可我們就是報仇的,這些狗東西仗着建奴做靠山,這些年可把我們禍害慘了!”

旁邊一人說道。

“蠢貨,你們知不知道女皇早就下了釋奴令不得以漢人爲奴,所有奴婢如今全都是建奴這樣的異族?你們知不知道一個西域胡女只要長得不是太難看,那都得一百兩起價?你們知不知道那些買小廝的一個長得俊俏的都能炒到上千兩?就是那些成年男人只要能幹活的,賣給朝廷挖鳥糞還得五兩銀子一個呢!殺他們是報仇,讓他們在海島上挖鳥糞生不如死,還經常被紅毛鬼走旱道,難道就不是報仇了?”

楊慶恨鐵不成鋼地說。

“賣到哪兒?”

人羣中一個奸商兩眼放光地說。

“所有朝廷軍隊的旅一級後勤處都有人專門收這個,千萬別賣給李自成的人,他們是二道販子,收了也是賣到南方的,那價格比朝廷低得多!”

楊慶說道。

四周立刻一片歡騰……

“殺啊,還等什麼?”

那奸商振臂一呼,帶着亢奮毫不猶豫地衝向土圍。

楊慶帶着欣慰的目光,看着他們淹沒了前方土圍,然後心滿意足地繼續趕路,在又強行換了幾次馬後,這天傍晚時候,長驅四百里的他終於看見了闊別八年的北都,只是這座城市已經被戰火籠罩……

第一四六章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二六三章 這纔是漢家雄風第五十章 反派總是死於話多第三零九章 絞索第三五一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三七五章 真不愧是先帝的種第二三四章 牧齋公,一路走好!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一六五章 開門,咱們的聖主明君到了第五四二章 有文化人最黑第五二五章 復仇少年第四十章 熔爐第四一九章 近衛軍出擊第四四零 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二八三章 這天理何在啊!第三六四章 陛下,您回頭還來得及第二零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一九六章 敵人也很重要第二五零章 都不要怕,這是汽車第三三七章 一個邪魔被放出了第二二九章 迎駕運動第一七六章 理想國第七十八章 尼山劇盜楊豐第一九六章 敵人也很重要第二一二章 公車上書第四四三章 回不去的故鄉第六十九章 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五二二章 論大明改革的首要條件第五零七章 知識的邊界究竟在哪裡第三五七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三零五章 十萬秀才十萬兵第二零五章 忠勇侯說,我們是法治社會第二六一章 青石關第一三二章 宿命第三十二章 楊慶與大玉兒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第二一八章 巨龍的甦醒第三零八章 有些事終需做個了斷第二五一章 一千五百萬石第一九八章 金錢鼠尾,新朝雅政第三三六章 你這個亂臣賊子第一七七章 猛獸出籠第六十四章 李自成,你的金手指已送達,請簽收第三十章 隨風潛入夜第一四七章 踏碎這一場盛世煙花第五零三章 明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五四五章 全線擴張第五一九章 八千民兵上天山第四六六章 大鍊鋼鐵第二九零章 出大事了第四十七章 紛紛加碼第八十六章 家無餘財楊爵爺第三二二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七十三章 衍聖公鐵騎逐羣賢第一九五章 慶慶,我給你唱征服好嗎?第二五四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四八二章 快來人哪,工人造反啦!第一三三章 戚家軍的復活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二零七章 這真是一個悲劇第二七四章 給我一個放縱的理由第一四八章 司馬昭之心第五四二章 有文化人最黑第一六七章 大qing洗的開始第二一九章 忠勇侯太偉大了第十章 陛下,請御皇極殿第二十九章 五馬分屍第四八三章 風暴第六十八章 精神崩潰了第二九三章 真鬧起來了第六章 陳圓圓第四八九章 楊慶經濟學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一八二章 誓死保衛大清第三五一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一九零章 悲劇的多鐸第一八四章 黃河滔滔第一一一章 他們不同意就去死好了第二八九章 站隊了,站隊了!第二四九章 這是未來第四三三章 秦王掃六合第二五九章 魔域桃源第二六六章 大哉乾元第一七八章 北伐中原第二七五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三九五章 全民公敵第三六三章 逃出生天第四七六章 生了,兒子!第一六三章 揚州十日記第三二四章 閣下欲謀反乎?第三七三章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第三十六章 跗骨之蛆第三四四章 殭屍的皇帝新裝第一七五章 那就玉石俱焚吧!第一八六章 決戰黃河第二六三章 這纔是漢家雄風第四四五章 你是漢奸!第五四四章 邪惡帝國第五十三章 吳三桂,你的老朋友來了第一八八章 三種制度的戰爭
第一四六章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二六三章 這纔是漢家雄風第五十章 反派總是死於話多第三零九章 絞索第三五一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三七五章 真不愧是先帝的種第二三四章 牧齋公,一路走好!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一六五章 開門,咱們的聖主明君到了第五四二章 有文化人最黑第五二五章 復仇少年第四十章 熔爐第四一九章 近衛軍出擊第四四零 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二八三章 這天理何在啊!第三六四章 陛下,您回頭還來得及第二零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一九六章 敵人也很重要第二五零章 都不要怕,這是汽車第三三七章 一個邪魔被放出了第二二九章 迎駕運動第一七六章 理想國第七十八章 尼山劇盜楊豐第一九六章 敵人也很重要第二一二章 公車上書第四四三章 回不去的故鄉第六十九章 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五二二章 論大明改革的首要條件第五零七章 知識的邊界究竟在哪裡第三五七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三零五章 十萬秀才十萬兵第二零五章 忠勇侯說,我們是法治社會第二六一章 青石關第一三二章 宿命第三十二章 楊慶與大玉兒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第二一八章 巨龍的甦醒第三零八章 有些事終需做個了斷第二五一章 一千五百萬石第一九八章 金錢鼠尾,新朝雅政第三三六章 你這個亂臣賊子第一七七章 猛獸出籠第六十四章 李自成,你的金手指已送達,請簽收第三十章 隨風潛入夜第一四七章 踏碎這一場盛世煙花第五零三章 明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五四五章 全線擴張第五一九章 八千民兵上天山第四六六章 大鍊鋼鐵第二九零章 出大事了第四十七章 紛紛加碼第八十六章 家無餘財楊爵爺第三二二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七十三章 衍聖公鐵騎逐羣賢第一九五章 慶慶,我給你唱征服好嗎?第二五四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四八二章 快來人哪,工人造反啦!第一三三章 戚家軍的復活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二零七章 這真是一個悲劇第二七四章 給我一個放縱的理由第一四八章 司馬昭之心第五四二章 有文化人最黑第一六七章 大qing洗的開始第二一九章 忠勇侯太偉大了第十章 陛下,請御皇極殿第二十九章 五馬分屍第四八三章 風暴第六十八章 精神崩潰了第二九三章 真鬧起來了第六章 陳圓圓第四八九章 楊慶經濟學第七章 圓圓,咱們私奔吧!第一八二章 誓死保衛大清第三五一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一九零章 悲劇的多鐸第一八四章 黃河滔滔第一一一章 他們不同意就去死好了第二八九章 站隊了,站隊了!第二四九章 這是未來第四三三章 秦王掃六合第二五九章 魔域桃源第二六六章 大哉乾元第一七八章 北伐中原第二七五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三九五章 全民公敵第三六三章 逃出生天第四七六章 生了,兒子!第一六三章 揚州十日記第三二四章 閣下欲謀反乎?第三七三章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第三十六章 跗骨之蛆第三四四章 殭屍的皇帝新裝第一七五章 那就玉石俱焚吧!第一八六章 決戰黃河第二六三章 這纔是漢家雄風第四四五章 你是漢奸!第五四四章 邪惡帝國第五十三章 吳三桂,你的老朋友來了第一八八章 三種制度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