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五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

“蜀公還能撐住嗎?”

散會之後的會議廳內,楊慶笑咪咪地問被留下的劉文秀。

“蜀公身體康健,還不勞護國公掛念。”

劉文秀說道。

張獻忠當然不可能身體康健。

實際上大明四川總督兼川邊經略使蜀國公張獻忠都督,這時候也已經臥牀不起了,倒不是說病重,而是起牀對他來說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畢竟就他那肥胖程度和與之相伴的高血脂問題,真得讓他的心臟已經不堪重負……

他當然不懂這些。

但每天美酒佳餚,歡歌宴飲的生活他也戒不掉了,他自己也頗有點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意思。

總之……

總之他已經不管事了。

他部下的軍頭們乾脆自己組了一個類似議事堂的東西,李定國因爲張獻忠指定算主持人,剩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等人共同決策。不過實際上李定國壓不住孫可望,他只是因爲張獻忠的指定而已,一旦張獻忠死了,那麼孫可望指定不會聽他的,這些年孫可望自己經營重慶早就形同自立,議事會也是他派代表。而劉文秀和艾能奇兩人一個傾向李定國一個傾向孫可望,好在張獻忠不死他們終究還是都得聽老大的,哪怕老大已經走不動路了,孫可望也沒膽量違抗張獻忠的命令。

他們同樣進行了整編。

畢竟過去那種軍隊已經不可能適應這個時代的戰場。

楊慶給了他們兩個軍的編制,陸軍第二十四軍和二十五軍,但他們自己並沒按這個編制,李定國把成都的精銳編成了一個明軍式的軍,頂着陸軍第二十四軍的編制。孫可望頂着陸軍第二十五的編制,但實際上只有一萬五千人,劉文秀和艾能奇一個在劍門關一個在瀘州,手下各一萬,四家加起來五萬。不過戰鬥力不弱,部分裝備從廣東買的燧發槍,實際上也有大量從江浙購買的,這時候張獻忠反而成了那些士紳的親人,他們千方百計把軍火偷運過去。畢竟楊慶本人對此也不是很在意,長江上每年無數貨物運輸,漢江也能運過去,就連雲南的陸路都有,唐王這些雲南將領也不是不趁機撈錢的。

張獻忠又不缺錢。

他撒出高價,有的是人會想方設法給他送燧發槍。

另外他自己也造。

說到底燧發槍的技術含量也就那麼點,有樣品想仿造不過是花點時間而已,四川也不是沒有好工匠,產量雖然不高,但終究能造。而且他那裡還有硝洞,銅也不缺,所以新軍火炮數量也不少,這些最終讓他維持了一支五萬人的新軍。

同樣是古斯塔夫線列化。

孫可望還在夔門修棱堡,不過只是小型的棱堡。

不過這些並沒什麼用,隨着楊慶一個個清理掉對手,除了已經完全沒用了的靖江藩,大明剩下的真正割據勢力就四川了。張獻忠的五萬新軍無論如何是抵擋不了楊慶的八十萬精銳的,甚至就連自保都沒戲,所以他們就像等候判決般,在四川默默等待楊慶向他們下手。然而沒想到的是楊慶不但沒向他們下手,反而還邀請他們一起去緬甸,雖然知道他這是想消耗他們的實力,但此舉仍舊讓他們有些意外。

畢竟楊慶完全沒必要。

他就是把這二十萬出去發財的大軍轉向四川,四川各軍也絕對沒有能力抵擋住。

“你們不要總是懷疑我!

我之前就跟李定國說過,除非你們主動請辭,否則張獻忠不死我是不會做什麼的,他活到什麼時候你們就自己玩到什麼時候,他就是再活五十年,我就再等五十年。

我等得起!”

護國公很霸氣地說。

“我對四川的原則很簡單,就是保持那裡的穩定,無論以何種方式來保持,只要四川不亂就行,其他的對我都不重要。至於你們,雖說你們之前殺了不少宗室,但李自成殺的比你們還多,我還不是一樣放過,袁宗第都殺過我一次,現在依然是我大明的侯爵。之前的一切都過去,你們造反肯定不對,但朝廷沒治理好國家讓你們吃不上飯也不對,既然都有錯那就誰也別指責誰。當年的事情是一個悲劇,一個誰都不願意看到的悲劇,但已經成爲歷史就讓它過去,我們還是要往前看的。

如今天下太平,老百姓也已經安居樂業,說起來你們造反求的也無非一個盛世而已。

現在已經是盛世了。

那就好好過日子吧!

我還是那個承諾,你們願意跟着李自成手下那些人學,那麼你們就是一樣的待遇,張獻忠的兒子會繼承他的蜀國公,你們幾個都是侯,其他幾個也都是伯。四川你們這些年建立的產業,只要不是官府的,那麼也都依然是你們的,據我所知你手中光田產就四十萬畝,那這些田產也依然是你的。

接下來討伐緬甸,我開的寶石公司也有你們一份子。”

他接着說道。

他真對解決四川沒什麼興趣。

目前這個狀態就很好,確保那裡的穩定,利用這個目前大明最大的糧倉繼續提供糧食,無論這個糧倉在誰手中,它出的糧食最終都是要流到大明。

就連公田法他都不準備在四川施行。

至少這一批不準備。

因爲四川的荒地還有太多,一直到萬曆六年,四川的田地數量才僅僅與福建相當,都是一千三百萬畝,現在就算翻了翻,最多也不過兩千多萬畝而已。現代四川加重慶得一億三千萬畝,也就是說相當於萬曆六年的十倍,而且現代的畝更大,而現代山東是一點一億多點,但萬曆六年已經達到六千萬,也就是說增長了還不到一倍。

由此可見四川的開發程度。

但在這個時代,四川卻是全國除兩廣外唯一一個躲過旱災的省。

明末大旱起自西北,然後擴散狀向東推移,並在關中,河南,北直隸和山東形成重災區,尤其是三省交界那簡直一片令人絕望的旱情。然後旱情開始向南轉移,並且在兩淮和長三角再次形成重災區,不過這裡的緯度和本身的水鄉特性,最大限度緩解了旱情的威脅。在此期間外圍各省開始同樣出現旱情,無論湖廣還是江西都沒逃過,就連福建雲南都沒能倖免於難,並且在湖南形成重災區。可令人驚歎的是,在周圍一片大旱中,唯有四川彷彿另一個世界般,幾乎沒有一點旱情的消息。

彷彿四周高原山區環繞的盆地地形給了四川一圈圍牆,讓這片土地隔絕外面的乾旱。

這樣的好地方得小心呵護。

維持現狀最好。

至少在撐過這個小冰河期之前都沒必要動四川,就是在那裡建皇莊組織不願意當佃戶的百姓墾荒,而現在的那些地主們,爲了避免佃戶流失只能減租,他們現在已經減到六成,超過七成租的已經沒有了。

這樣老百姓日子過得也湊合了。

剩下就是隨着人口繁衍,逐漸開墾四川的荒地,然後建立一個又一個皇莊,把士紳們徹底圈禁起來,四川目前也不過一千萬人口,再增加四倍都能容納,一百年內那裡不會存在人口壓力的。有那些皇莊在,有足夠的未開墾荒地,那些地主就沒有再搞七八成地租的條件,農民們的日子也會日漸好起來……

說到底那地方好。

目前四川絕大多數人口依舊都集中在都江堰灌溉區,這地方就連七八成地租都餓不死人呢!

如果強制性在四川搞公田法,張獻忠手下這些老土匪,還有四川地主們說不定會拼命的,他們死光倒是不要緊,可打起來造成大量老百姓死亡就得不償失了。說到底那裡和其他地方不一樣,楊慶敢在江浙搞,是因爲他的皇莊民兵已經把地主們關進籠子裡了,後者沒有反抗能力。即便這樣他也得搞一堆手段,包括這場南征其實也是把鄭家這個小集團和王之仁這些江浙將領哄到南洋去,免得他們到時候受士紳忽悠。

但四川不行。

他的皇莊至今還沒過渠江,渠江向西已經地主化的老土匪和舊士紳集團依舊鐵桶一樣。

這些人也不像江浙一樣,那些士紳有別的選擇,做新興資本家明顯比當地主有前途,但四川這些沒有別的選擇,他們至今依然是純粹地主,別的都還不懂。可以說土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敢動他們的命根子,他們是真敢拼命的,說到底在這個問題上不能低估這些傢伙的抵抗力,咱大清可是血洗四川才解決的問題。

楊慶不介意弄死他們。

可弄死他們的過程中,肯定會造成四川的大量人口損失,既然留着他們也沒什麼大不了,那就索性維持現狀好了。

說到底他等得起。

就算張獻忠真能再活五十年又能怎樣?

還是活不過他。

更何況別說五十年,就巫妖王那身體,估計五年都撐不了,他一死李定國還能怎樣?李定國又控制不了局面,孫可望纔不搭理他呢!不投降難道等着內亂嗎?說不定到時候孫可望先獻夔門邀功呢!

第九十八章 少年,你的腦洞有點清奇啊!第五四三章 引蛇出洞第五二九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二三八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第一二零章 少年,你的思想很危險啊!第四四三章 回不去的故鄉第五零九章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第二五三章 有些事終究需要做個了斷第三九九章 洪水猛獸第三十七章 這就是個瘋子第七十五章 我最喜歡夾棍了第五十七章 楊慶何在第一三五章 不好啦,皇上又落水啦!第四二五章 大明之帝國反擊戰第七十四章 值此國難當頭,衍聖公,委屈你了第四五二章 滾滾,一路走好啊!第一一一章 他們不同意就去死好了第四七八章 無情無恥無理取鬧第五一二章 銀子,我的銀子啊!第二四九章 這是未來第一五六章 這逆賊原形畢露了第一零七章 這叫尚方寶劍(第二更)第一八五章 楚河漢界第四九三章 廣州城的大同社會第三三四章 錦衣衛土改司第三四一章 最後的武士第九十九章 咱大清還沒亡!第三二五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五一二章 銀子,我的銀子啊!第二九二章 鬧起來第二九七章 有天命者如是乎?第五二零章 焚書坑儒第一三七章 父死子繼,天經地義第四八九章 楊慶經濟學第一九零章 悲劇的多鐸第一九五章 慶慶,我給你唱征服好嗎?第六十五章 崇禎十七年夏第五零九章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第四七一章 咱大清之諸神之戰第五零一章 奸臣本色第二一八章 巨龍的甦醒第二九二章 鬧起來第十七章 他們這是不準備讓皇上活着離開啊!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一六六章 北都人民喜迎王師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三一零章 我就喜歡你這種囂張的樣子第三七九章 另一個劇本第三三三章 該大幹一場了!第一零三章 誘餌第三六四章 陛下,您回頭還來得及第十七章 他們這是不準備讓皇上活着離開啊!第三零三章 科舉改革第六十五章 崇禎十七年夏第三三七章 一個邪魔被放出了第五一八章 最後的理想主義者第五四三章 引蛇出洞第五一七章 一人敵天下第二零零章 大塊人心第一二七章 帶把的魏忠賢第一八二章 誓死保衛大清第一四九章 深明大義第二三一章 大明雷霆第四十六章 大明版塔山阻擊戰第三零七章 我大明自有國情第五二八章 遊戲規則第七十三章 衍聖公鐵騎逐羣賢第五一二章 銀子,我的銀子啊!第三八二章 命運的轉折第四六四 我們是忠臣啊!第三八四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第四一九章 近衛軍出擊第五三二章 報復第三四六章 投奔怒海第五十四章 傻了吧?爺上面有人!第三五七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五三八章 天堂太遠,大明太近第四六四 我們是忠臣啊!第五四五章 全線擴張第一一八章 斯文掃地啊第一七八章 北伐中原第五四零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三八五章 俺的心都碎了啊第四九九章 請注意,你是女皇!第二六二章 山東義軍第七十九章 劉澤清第二六四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三十四章 血洗第二六九章 妖孽第五一六章 流氓有文化第一六一章 天命所歸第二九四章 祭天第八十七章 惡魔的巢穴第四四九章 滾滾,這些年你還好嗎?第五四三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八章 進擊的巴圖魯第一三零章 都是咱大清的好奴才啊!第二零五章 忠勇侯說,我們是法治社會第五二二章 論大明改革的首要條件第三二九章 倭奸的誕生
第九十八章 少年,你的腦洞有點清奇啊!第五四三章 引蛇出洞第五二九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二三八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第一二零章 少年,你的思想很危險啊!第四四三章 回不去的故鄉第五零九章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第二五三章 有些事終究需要做個了斷第三九九章 洪水猛獸第三十七章 這就是個瘋子第七十五章 我最喜歡夾棍了第五十七章 楊慶何在第一三五章 不好啦,皇上又落水啦!第四二五章 大明之帝國反擊戰第七十四章 值此國難當頭,衍聖公,委屈你了第四五二章 滾滾,一路走好啊!第一一一章 他們不同意就去死好了第四七八章 無情無恥無理取鬧第五一二章 銀子,我的銀子啊!第二四九章 這是未來第一五六章 這逆賊原形畢露了第一零七章 這叫尚方寶劍(第二更)第一八五章 楚河漢界第四九三章 廣州城的大同社會第三三四章 錦衣衛土改司第三四一章 最後的武士第九十九章 咱大清還沒亡!第三二五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五一二章 銀子,我的銀子啊!第二九二章 鬧起來第二九七章 有天命者如是乎?第五二零章 焚書坑儒第一三七章 父死子繼,天經地義第四八九章 楊慶經濟學第一九零章 悲劇的多鐸第一九五章 慶慶,我給你唱征服好嗎?第六十五章 崇禎十七年夏第五零九章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第四七一章 咱大清之諸神之戰第五零一章 奸臣本色第二一八章 巨龍的甦醒第二九二章 鬧起來第十七章 他們這是不準備讓皇上活着離開啊!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一六六章 北都人民喜迎王師第五一一章 不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第三一零章 我就喜歡你這種囂張的樣子第三七九章 另一個劇本第三三三章 該大幹一場了!第一零三章 誘餌第三六四章 陛下,您回頭還來得及第十七章 他們這是不準備讓皇上活着離開啊!第三零三章 科舉改革第六十五章 崇禎十七年夏第三三七章 一個邪魔被放出了第五一八章 最後的理想主義者第五四三章 引蛇出洞第五一七章 一人敵天下第二零零章 大塊人心第一二七章 帶把的魏忠賢第一八二章 誓死保衛大清第一四九章 深明大義第二三一章 大明雷霆第四十六章 大明版塔山阻擊戰第三零七章 我大明自有國情第五二八章 遊戲規則第七十三章 衍聖公鐵騎逐羣賢第五一二章 銀子,我的銀子啊!第三八二章 命運的轉折第四六四 我們是忠臣啊!第三八四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第四一九章 近衛軍出擊第五三二章 報復第三四六章 投奔怒海第五十四章 傻了吧?爺上面有人!第三五七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五三八章 天堂太遠,大明太近第四六四 我們是忠臣啊!第五四五章 全線擴張第一一八章 斯文掃地啊第一七八章 北伐中原第五四零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三八五章 俺的心都碎了啊第四九九章 請注意,你是女皇!第二六二章 山東義軍第七十九章 劉澤清第二六四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三十四章 血洗第二六九章 妖孽第五一六章 流氓有文化第一六一章 天命所歸第二九四章 祭天第八十七章 惡魔的巢穴第四四九章 滾滾,這些年你還好嗎?第五四三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八章 進擊的巴圖魯第一三零章 都是咱大清的好奴才啊!第二零五章 忠勇侯說,我們是法治社會第五二二章 論大明改革的首要條件第三二九章 倭奸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