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喬

【求個月票打個啵,祝大家新的一週生活愉快】

回頭一看,年約二十三四,劍眉星目,錦衣華服翩翩佳公子,周身鶯鶯燕燕青樓女子簇擁,盡顯風流本性。不過唯一煞風景的卻是手中提着個酒罈,讓在場諸人頓時覺得一張如雪宣紙上不小心蘸了幾滴濃墨,說不出的彆扭。

但是眼前一幕在陳靖元眼中卻又是一番味道,心贊:“真有晉人之風啊!”

有言曾道,風流晉朝多名士。

兩晉年間,文人們以豪放灑脫隨性爲美,時常三五好友相邀,美酒*相伴,盡興之時吟詩作對潑墨揮毫通顯名士風采。

君不見刑場之上彈奏《廣陵散》,而後嘆曰“廣陵散於今絕矣”後從容赴死的名士嵇康;酗酒成性,酒顛的竹林七賢之一劉伶;喜好袒胸揮毫,醉中寫下千古名作《蘭亭序》的書聖王羲之;還有采菊東籬下,悠然過南山的陶潛陶淵明;更有指揮八萬東晉士卒於淝水完敗前秦百萬兵馬,保得東晉數十年安寧的名士謝安石。

看着眼前這個豪放不羈的青年人,陳靖元倍增好感,點點頭笑道:“正是在下,閣下是?”

“哐當!”

那人將酒罈一甩砸得老遠,推開身邊簇擁女子,對着陳靖元盈盈一拜,道:“在下郭解郭子善,多謝平南侯昔日伸手搭救,令子善免了那牢獄之災。”

郭解郭子善?

陳靖元一臉茫然,實在想不起此人是誰,更記不得何時曾搭救過他。

看着陳靖元的恍惚,自稱郭解的青年啞然一笑,解釋道:“家伯父乃郭公敬儀,不知侯爺可曾記起?”

一提起郭敬儀是郭解的伯父,陳靖元頓時明瞭,昔日郭敬儀不是相求自己援手過他的一個侄兒嗎?

隨即拍拍額頭,笑道:“噢,想起來了想起來了,你就是郭知府那位打了林家阿斗的侄兒?本侯早就想着與你見上一面了,今天還真是碰到了,緣分,緣分啊!”

郭解聽着陳靖元提起林鬥,想起了自己昔日與林鬥爭風吃醋的糊塗事,有了絲絲汗顏,道:“昔日學生孟浪,嗨,丟人!不過侯爺說的林家阿斗,倒是貼切,那廝就是塊扶不上牆的爛泥,與蜀後主阿斗不逞多讓。”

一說完,兩人相視大笑。

“原來平南侯與我們的郭大才子相識啊!”

一道爽朗的聲音伴隨着嘈雜的腳步和圍觀衆人的紛紛退讓而傳來。

走進來又是一名青年人,不同於在場諸人,此人頭戴紫金冠身着絳黃色羅鑲花邊寬袖蟒袍,一條鑲滿瑪瑙玉墜的腰帶將身形束得堅挺筆直,長相雖談不上俊秀,卻有着常人所沒有的那份雍容氣度。

在他身上,陳靖元看到了一絲與清平長公主趙妍相同的那份氣質,那是常人不能有的皇家氣質。

再看身邊護衛着十來個披明光甲佩軍中屈刀的軍士,頭盔上裝飾的不是紅纓,而是兩根白羽,這裝束明顯就是來自御林軍中。

陳靖元九成能肯定此人便是此次東林詩詞會的舉辦者,大宋僅存的幾名宗室之一,魯王趙吉。

果不其然,此人還未說話,其手下的一個校尉就對着在場圍觀之人喊道:“魯王殿下在此,爾等還不速速下跪?”

霎時間,甭管有沒有功名在身的,百姓商賈、學子文人、青樓歌妓皆紛紛跪下,山呼參見魯王殿下。

這年頭,皇室凋零,好不容易見個皇家貴胄,也算是開了眼界了。

唯獨陳靖元和郭解沒有跪下,陳靖元倒還好說,爵位在身,又是二品鎮國大將軍,知樞密院事。權柄赫赫,連見着皇帝也是躬腰抱拳,更別說一個空有王爵的皇室支系。

郭解既有功名在身,而且在琉球的年輕學子和風月場中那才子的名聲可是卓卓,更是出自琉球大族郭氏門下,自身傲氣凜然,不然也不會爲了一個青樓女子和林斗大打出手了。

只見郭解對着魯王抱拳彎腰一禮,中規中矩不帶一絲逾越地朗聲道:“學生郭解,見過魯王殿下。”

士大夫在朝堂連君王都不需要跪拜,更別說你一個宗室了。

好一個傲骨傲氣並存的子,這是陳靖元對郭解的評價。

而作爲當事人的魯王倒是也對這個名聲*狼藉的郭解如此舉動高看了一眼,笑道:“郭大才子的才氣本王早就聽聞了,來,”轉頭向陳靖元,道,“平南侯與郭才子不如與本王共乘一船,我那花船上除了美女多多,人才也是濟濟啊!”

郭解倒是沒有怯場,點頭道:“恭敬不如從命!”

伸手不打笑臉人,雖然不知道魯王趙吉要耍什麼幺蛾子,但是能有這番氣度,他陳某人也不是刺兒頭,逮誰扎誰。隨即道:“那多謝魯王了。”

而後,一艘巨大的裝飾華麗的三層花船緩緩靠岸,魯王趙吉帶着護衛率先踏上船,再是陳靖元與大小二喬,最後纔是郭解。

這小子到哪裡都改不了風流習性,竟然帶着五六個青樓窯姐兒嘰嘰喳喳地登上了魯王的花船。

待得衆人登上第三層後,花船方緩緩離岸朝着湖心開去...

作爲此次活動的舉辦者,魯王趙吉當仁不讓的給平南侯陳靖元介紹起船上諸人,基本都是些文人學子,幾乎沒有朝中官員,顯然這魯王也是聰明之人,怕邀請了官員而被朝中御史彈劾他圖謀不軌。

畢竟如今皇帝年幼,皇室又那麼幾棵,在他這個位置上本來就很敏感。弄不好,彈劾你一個身爲宗室卻結黨營私,甚至來頂欺主年幼欲取而代之的帽子,就算查無此事也夠他吃幾夜壺的了。

當然,在場中人還有陳靖元熟悉的南投馬步軍都指揮使林鬥,這廝現在也就掛個頭銜了,整日吃喝玩樂完全被楊廷玉派去之人架了空。

還有因禍得福而被陳宜中倍加寵溺的列爲陳家繼承人的陳家二公子陳啓軒。

最後一人,則是前幾日剛鬧掰的清平長公主殿下趙妍。

衆人紛紛認識後,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一邊吹着湖風一邊享受着美酒佳餚時令水果,陳靖元緊挨着魯王趙吉下首而坐,鄰座則是郭解。

沒成想對面卻是至上了船就沒跟陳靖元說過一句話的清平長公主趙妍,此時的她正和鄰座的幾名國子監學子有說有笑,相談甚歡,根本沒有前幾日在平南侯府惱怒的神情。

也有不少人一邊談天說地品詩鑑詞之餘偷偷將眼光瞄向平南侯這邊,當然不是看陳某人有多帥,而是看他身後兩位容貌堪稱國色且一模一樣,但氣質卻迥異的兩位美女--大喬、小喬。

不禁都暗暗羨慕平南侯陳某人豔福不淺,更有甚者心中還盤算着如何在兩位美女面前施展才華結個善緣,以後趁平南侯不注意之時好一親芳澤,也嚐嚐那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的滋味兒。

就在這時,清平公主身邊一名文杉儒服學子傲然站起,對着魯王趙吉恭聲道:“魯王殿下,既然是詩詞盛會,自然少不得吟詩賦詞供大家品鑑,學生不才,願拋磚引玉耳吟誦一首,供大家欣賞一番。”

就是要這種氛圍,魯王趙吉自然高興,連連點頭稱好。

正當陳靖元看着對面那位學子之時,郭解湊耳說道:“此人叫董謙,臨安人氏,乃是國子監學子中的佼佼者,與陳宜中長子陳啓泰,都是明年春闈科舉的狀元熱門人選。”

聽着郭解的介紹,陳靖元心道,閹了陳啓泰倒是便宜了這董謙了,明年想是無人能與他爭奪狀元之位了。

只見董謙得到魯王的首肯後,又對着清平公主道:“公主殿下,學生獻醜了。”

董謙提腳往前三步傲然站於船中央,唰的打開摺扇徐徐扇着,頗有番才子的味道,隨即沉吟道:“折戳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說完之後,意味深長地將目光鎖在了平南侯身後的兩名絕色女子身上。

當衆人聽完後,都已經知道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赤壁》,還來不及品鑑就聽到“哈哈”一聲,轉頭一找,原來是清平公主殿下捂嘴掩笑,一雙嫵媚地雙眼好似無意地掃到了大小二喬身上。

這下別說陳靖元這個當事人了,就連在場諸人都明白了詩中“銅雀春深鎖二喬”中的二喬指的何人,這董謙是藉着杜牧的詩想着羞辱平南侯一番了。

特別是國子監的學生們都紛紛暗中佩服起董謙的膽子,連平南侯的姬妾都敢當場戲耍一番。

陳靖元臉色陰晴不定地盯着董謙,顯然這廝受過清平公主的指派,來挑釁自己。雖然心中怒火滾滾,但是他卻沒有爆喝當場,在他看來,董謙這種人無足掛齒,如果對他發難,反而是成全了他。

爲什麼呢?理由很簡單,因爲這些自詡大宋未來的文人學子們,特別是肚子裡有些爛糟才華的,都喜歡挑釁朝廷勳貴,以彰顯自己不阿諛權貴的文人風骨。如果陳靖元真把他怎麼樣了,不需幾日他董謙不畏權貴的錚錚鐵骨將傳遍琉球,被天下士子奉爲楷模了。

不管董謙是爲了討好與自己有矛盾的清平長公主也好,還是爲了被自己閹掉的陳啓泰出口惡氣也罷,陳某人不聞不問,繼續左右露着大喬、小喬兩位夫人的芊芊蠻腰飲酒作樂,一副我行我素,無動於衷的神態。

倒是郭解看不下去了,鄙視地看了眼船中央那個僞君子董謙,起身對着魯王趙吉道:“魯王殿下,在下也想當場作首詩,供衆人消遣一番。”

爲了緩解這尷尬的氣氛,魯王當然求之不得,連連稱請。

第一百一十九章 宴請昌隆商賈與富紳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戶曹大振夫綱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儂我儂第二百零一章 代表人民公審你們第二百四十八章 後花園逸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兵馬大都督【五更繼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底誰是黑手第三百三十一章 公主,我來了第九十一章 表錯情第三百六十四章 文丞相的榮耀加身第三百一十章 陳靖元上奏的五大條款【爆發五更之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丈夫見妻子有那麼費勁嗎?第三百零三章 老子也不讓進府第一百章 高島橫的推測第七十章 平南侯大婚第一百七十一章 殲滅第四十八章 欲奪嘉義城第二百章 燕國郡公第三百八十章 鋤奸第八十三章 陳、楊兩系交鋒:平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第四百二十四章 滿月酒第一百九十章 集體會議第二百零四章 九菊一派現影蹤第四百一十七章 講武堂比武第三百六十四章 文丞相的榮耀加身第五十九章 三言兩語止譁變第四十八章 欲奪嘉義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生典禮的風波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南侯的元宵獻禮【爆發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一包鄉土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征前的雲動【爆發第三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不能硬碰硬,打場陣地戰第三十三章 落魄貴族(新書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四章 滿月酒第一百九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發來賀電第一百六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四百零四章 北元復國第三百八十二章 提前佈局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三十一章 初創鷹揚軍(新書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生典禮的風波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三百零三章 老子也不讓進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國舅爺也要攻城了!第二百三十章 賢二登基做天皇第四十二章 西港李家第三百五十四章 鳩殺第一百六十一章 陳靖元的雙贏之計【爆發第四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俘虜們第三百四十八章 燕王駕到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元朝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尚書教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富貴均沾,平均地權第三百八十二章 提前佈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夏宮廷動亂第四百二十九章 尾聲第四十二章 西港李家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尚書教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一百四十一章 自選題第三百九十章 殺胡令第三百五十四章 鳩殺第八十八章 大安羅府的女主人第九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南侯的元宵獻禮【爆發第三更】第一百四十章 合歡散第三百零一章 亂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真想說聲靠!第三百四十一章 漸漸揭開迷霧第一百四十四章 朝堂又是風雲起第三百六十四章 文丞相的榮耀加身第二百四十章 一代賢相第三百三十章 講武堂的招生辦主任不好當喲第四十章 發小張遷侯第二百四十七章 萬貴妃牽着小皇帝第三百六十一章 這是被調戲了嗎?【月初求月票】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三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爆發五更之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己任第三百八十五章 冥冥之中有神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都督戰天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夏宮廷動亂第二百五十六章 燕國公是正人君子(今日第三更)第三百零八章 張世傑訪燕國公府【爆發五更之一】第二百零五章 遇刺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二十二章 內侍黃道林第二百九十七章 唆使第九章 福州馬步軍第三百六十五章 郭瑾璇的倔強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怒第一百七十九章 替張遷侯討封第五十五章 嘉義府六縣二十四鄉第一百零五章 時機已到,攻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平公主訪侯府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切都在進行中通知
第一百一十九章 宴請昌隆商賈與富紳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戶曹大振夫綱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儂我儂第二百零一章 代表人民公審你們第二百四十八章 後花園逸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兵馬大都督【五更繼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底誰是黑手第三百三十一章 公主,我來了第九十一章 表錯情第三百六十四章 文丞相的榮耀加身第三百一十章 陳靖元上奏的五大條款【爆發五更之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丈夫見妻子有那麼費勁嗎?第三百零三章 老子也不讓進府第一百章 高島橫的推測第七十章 平南侯大婚第一百七十一章 殲滅第四十八章 欲奪嘉義城第二百章 燕國郡公第三百八十章 鋤奸第八十三章 陳、楊兩系交鋒:平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第四百二十四章 滿月酒第一百九十章 集體會議第二百零四章 九菊一派現影蹤第四百一十七章 講武堂比武第三百六十四章 文丞相的榮耀加身第五十九章 三言兩語止譁變第四十八章 欲奪嘉義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生典禮的風波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南侯的元宵獻禮【爆發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一包鄉土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征前的雲動【爆發第三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不能硬碰硬,打場陣地戰第三十三章 落魄貴族(新書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四章 滿月酒第一百九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發來賀電第一百六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四百零四章 北元復國第三百八十二章 提前佈局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三十一章 初創鷹揚軍(新書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生典禮的風波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三百零三章 老子也不讓進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國舅爺也要攻城了!第二百三十章 賢二登基做天皇第四十二章 西港李家第三百五十四章 鳩殺第一百六十一章 陳靖元的雙贏之計【爆發第四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俘虜們第三百四十八章 燕王駕到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元朝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尚書教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富貴均沾,平均地權第三百八十二章 提前佈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夏宮廷動亂第四百二十九章 尾聲第四十二章 西港李家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尚書教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一百四十一章 自選題第三百九十章 殺胡令第三百五十四章 鳩殺第八十八章 大安羅府的女主人第九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南侯的元宵獻禮【爆發第三更】第一百四十章 合歡散第三百零一章 亂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真想說聲靠!第三百四十一章 漸漸揭開迷霧第一百四十四章 朝堂又是風雲起第三百六十四章 文丞相的榮耀加身第二百四十章 一代賢相第三百三十章 講武堂的招生辦主任不好當喲第四十章 發小張遷侯第二百四十七章 萬貴妃牽着小皇帝第三百六十一章 這是被調戲了嗎?【月初求月票】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三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爆發五更之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己任第三百八十五章 冥冥之中有神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都督戰天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夏宮廷動亂第二百五十六章 燕國公是正人君子(今日第三更)第三百零八章 張世傑訪燕國公府【爆發五更之一】第二百零五章 遇刺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二十二章 內侍黃道林第二百九十七章 唆使第九章 福州馬步軍第三百六十五章 郭瑾璇的倔強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怒第一百七十九章 替張遷侯討封第五十五章 嘉義府六縣二十四鄉第一百零五章 時機已到,攻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平公主訪侯府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切都在進行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