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

李巖脫口而出道:“佐摩銀山!”

施鳳來撫須笑道:“不錯,正是佐摩銀山,這般好東西留給倭國,簡直是暴殄天物。依着咱們那位皇帝陛下的性子,不握到自己手裡怎麼可能甘心?

退一步講,就算是沒有這佐摩銀子,只怕陛下也會先取倭國而後南洋諸藩或者西方的那些個蠻子們。”

李巖遲疑道:“倒也不見得吧?”

施鳳來好奇的道:“說說看?”

理了理思緒,李巖回道:“所謂的佐摩銀山,已經日漸枯竭,現在已經沒有多少銀子產出,便是倭國,也要陷入缺銀子的狀況,否則那德川幕府又何至於閉關鎖國?

由此可見,攻下倭國,反而不如先行攻下南洋諸國爲上,畢竟南洋諸國產糧,大明這幾年天災極多,打下南洋也可用於儲備糧食。”

施鳳來笑道:“你說的倒也沒錯。不過依着爲師得到的消息來看,自萬曆三十年間起,這佐摩銀山的產量雖然一年更比一年少,可是裡面銅的產量卻又多了些。”

施鳳來說出了銅多了些之後,李岩基本上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兒。

大明缺不缺銀子?

表面上看來,肯定是缺銀子的,但是實際上,大明從來就不存在缺銀子的情況。

只是這些銀子沒在國庫裡面,反面存在於民間豪商的手裡面。

如果不是強漢之時給這些豪商們的教訓太過於深刻,只怕早就有人琢磨着放高利貸給朝廷了。

而崇禎皇帝在正大光明的收起了商稅之後,區區的銀子對於朝廷來說自然不再是什麼問題。

就像是戶部尚書郭允厚,雖然成天喊着國庫空的能跑老鼠,但是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這話就是喊給皇帝聽的,以防皇帝陛下一拍袋再搞出什麼事情來。

真實的情況就是,國庫裡的銀子不說堆積如山,起碼像遼東這種規模的戰爭再玩上幾回都很輕鬆,根本不像是天啓年間那樣兒是真的空到能跑老鼠。

在這種情況下,倭國有沒有什麼銀礦,對於大明來說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吸引力了——在全世界的銀子都不停的涌向大明的時候,銀子這玩意還是什麼稀罕物不成?

但是銅就不一樣了。

銀子不稀罕的後果是銅開始稀罕了,不提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銅這種好東西,光是民間對於銅錢的缺口都已經足以讓任何人感到頭疼了。

至於說崇禎皇帝在崇禎元年就喊出來的製造紙幣代替金銀的口號,到目前爲止也只是看到了一點點兒的曙光,距離真正的完全取代,估計還得有個十年二十年才行。

甚至於又是一個有生之年系列。

畢竟宋有交子,大明也有寶鈔,可是寶鈔這玩意兒,它的信用度不行啊。

自行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立國以來,大明就始終面臨着一個問題——缺銅。

缺銅是個很大的問題,比缺銀子還讓人頭疼。

朱元璋一合計不對啊,老趙家和老鐵家同樣缺銅,他們卻玩出了交子和中統交鈔這些個好東西,自己沒道理不能這麼玩啊。

於是寶鈔這種好東西就應運而生,明洪武七年頒佈“鈔法”,設寶鈔提舉司,其下再設抄紙、印鈔二局和寶鈔、行用二庫。並於次年以中書省南京名義發行。

洪武二十二年,大明朝廷又發行小鈔五種,即拾文、貳拾文、叄拾文、肆拾文、伍拾文,票面幅面較小。

等到朱老四上臺之後,一看這玩意有搞頭,拿些紙就能把金銀銅等等的好東西都換回來,所以乾脆禁止民間用黃金、白銀買賣交易,只能用寶鈔和銅錢。

這麼玩的後果是當時確實爽了,尤其是剛剛立國的時候,朝廷在百姓間的信譽還是槓槓的,所以這玩意還能得到百姓的認可。

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朱重八跟朱老四這爺倆兒屬於馬上皇帝,在經濟學這方面是相當的不靠譜,寶鈔的濫印濫發也就成了可以預料的事情。

到了正統九年的時候,米價漲到寶鈔一百貫,連官員們都不願意接受的寶鈔已經基本上可以宣告拿來擦屁股了。

等到了正德年間,寶鈔就已經廢止,不再發行。

寶鈔廢掉的結果就是民間再一次的缺銅,不光是民間缺銅,官方更缺少這玩意。

如今突然間發現倭國有這麼個好地方產銅,那崇禎皇帝能放過倭國不要?

而且就算是不考慮銅的問題,假設明軍可以從天下的各地替他們心中偉大聖明的皇帝陛下搶到足夠多的銅,那海洋這個因素也由不得崇禎皇帝不考慮。

陸地上現在已經沒有什麼能夠危險到大明的勢力了,最強的建奴已經被懟的北遷奴爾幹以北了,剩下的就該考慮一下海洋的問題了。

畢竟澎湖還有大琉球都被紅毛夷人佔據過,而紅毛夷人的裝備看起來也挺先進,大明還跟他們買過一些回來“研究”。

再加上這些年錦衣衛也不消停,四處把一些能說人話的紅毛夷人給弄回大明然後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不見,這些原因加一起,也足夠施鳳來判斷出崇禎皇帝的目標是打算搞那些西夷了。

而要搞西夷,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橋頭堡——不能因爲倭國靠北而忽視他的地理位置。

倭國、琉球、大琉球、南洋諸島加起來,這就是最好的前置基地,能夠把戰火拒之於大明的國門之外,這種地理位置不好好研究一下,那隻能說五軍都督府的那些人都是廢物。

顯然,五軍都督府的那些傢伙們現在被軍功給刺激的欲仙欲死,天天都在琢磨着上哪兒搞事情,怎麼可能放過倭國這麼好的位置。

至於說原本規劃的莫臥兒那邊,施鳳來倒是沒怎麼放在心上。

原本大明往建奴賣福壽膏這事兒雖說是處於保密狀態,可是施鳳來身爲原來的大明內閣次輔,再加上目前正在倭國大肆的販賣,所以對遼東那邊的情況可也是清楚的。

眼下建奴被逼着北遷,而原本賣到建奴的福壽膏卻沒有分配到倭國來,那麼到哪兒去了?

很明顯,不是賣給那些紅毛西夷,就是賣到了莫臥兒那邊。

至於說路子,施鳳來顯然不認爲連倭國的佐摩銀山的情況都能摸清楚的錦衣衛會沒有路子把這些東西賣出去。

等到莫臥兒上上下下跟建奴一樣都迷戀上福壽膏這種好東西,再想要懟死他們,付出的代價會小到讓人不敢相信。

再結合倭國的佐摩銀山現在正在大量產銅的情況,施鳳來有足夠大的把握斷定崇禎皇帝會把目標放在倭國。

就算不是,自己這一次回京述職,也可以再勸一勸皇帝陛下把目光投向倭國不是?

想到回京述職這事兒,施鳳來又黑着個臉對李巖道:“說起來,這一次倒是你虧了,被派到爪哇那地方,可不如留在倭國。”

李巖倒是看的很開:“想必是陛下有什麼其他的安排吧?”

施鳳來道:“估計是英國公的死帶給陛下的觸動太大,想要讓爲師能回去頤養天年,還有溫體仁估計也是一樣兒。以後的路子啊,倒是要看你和那個叫沈顥的小傢伙了。”

遠在大明京城的崇禎皇帝確實如施鳳來所料,正在合計着是不是向倭國下手。

原因也如同施鳳來所預料的一樣,第一島鏈這是個好東西,必須得控制在自己手裡,還有就是倭國的石見銀山,現在被稱之爲佐摩銀山,這麼個產銅的好地方。

崇禎皇帝合計的是怎麼樣兒把寶鈔這玩意的信譽給重新提起來,或者說重新發行的紙幣怎麼樣兒才能夠保證信用。

新發行的紙幣最好的保證信用的方法就是國庫有多少的金銀就發多少的幣紙,然後再用劣幣驅逐良幣的手段把銀子和銅錢給趕出市場。

但是前邊兒有老趙家玩過的交子,鐵木真家玩過的中統交鈔和中統元寶寶鈔,大明玩過的大明寶鈔,早就把紙幣的信用給敗的一乾二淨了。

都搞不懂那些個大佬們爲什麼一穿越回去就想着玩紙幣,這玩意是那麼好玩的?

是不是真把張小花說的那句“把經濟學家弄去當木匠也不會對經濟產生什麼影響”這句玩笑話給當真了?

自己從穿越之初,天啓七年的時候就不惜把全國的票號什麼的給幹掉,爲的不就是謀劃這點事兒麼。

如果不是自己手裡有廠衛,後來又弄到了軍權,這事兒帶來的影響估計能讓自己提前十幾年掛到煤山的老歪脖子樹上去。

至於現在麼,自己已經有了足夠的實力,自然可以推動一下這個事兒了。

頭疼的關鍵點還是在於信用兩個字。

怎麼保證這玩意的價值?

發行面值爲一百貫,理論上來說就可以當成一百兩銀子使,可是這玩意的信用要是不能保證,那估計和蔣校長髮行的紙幣也沒什麼區別,到最後別搞的連津巴布韋幣都不如,那纔是真的搞笑。

還有就是怎麼保證這玩意的流通?難道說要強制百姓使用?

除了鐵木真家這麼幹過,剩下的還真沒有誰這麼幹。

而且強制流通帶來的第一個惡果就是會影響到這玩意的面值——無限貶值,直到最後擦屁股都嫌硬的時候,這玩意就可以再次停止流通了。

這兩點,也正是爲什麼歷史上那麼多的聰明人,紙幣卻一直沒有流通起來的原因。

至於說其他的穿越者最爲關心的防僞技術,崇禎皇帝反而不怎麼關心——票號的防僞技術再加上自己知道的那些防僞技術,估計已經能做到難爲僞造了。

而且在錦衣衛的高壓之下,如果還有人敢於僞造紙幣,那自己也只能送他們九族上路了。

但是這個事兒吧,把溫體仁和郭允厚一起找來商量也沒商量出個結果來。

名聲這種東西,臭起來容易的很,好起來可就很難了,而想要臭了之後再變成好的,那就是難上加難了。

崇禎皇帝甚至於想過把從洪武年間到正德年間所有發佈的寶鈔全部回收兌換——原本已經停止流通的廢紙都收回來兌換了,這皇家的信譽總是有了吧?

但是溫體仁下一句話就把崇禎皇帝的設想給擊的粉碎:“敢問陛下,自太祖高皇帝年間至正德年間,朝廷一共發行了多少寶鈔?尚有多少存之於世?如何杜絕僞造的寶鈔混進來兌換?”

而且溫體仁提出來的問題顯然不止這麼點兒:“新發的寶鈔就算是保證了信用,如何防止他人僞造?一旦有人鋌而走險,百姓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拿到了假鈔,又該如何處理?”

郭允厚也再一次發揮了自己老摳的本色:“啓奏陛下,國庫之中的存銀,不足以支撐兌換這許多寶鈔,便是加上未來三五年的所有賦稅,也未必能兌換的起。臣請陛下三思。”

崇禎皇帝也麻爪了。

原本想着豁出去老本也要把這事兒給辦成,但是光一個信用保證的問題就卡住了後面的所有路子。

但是就此放棄,回到以前玩銀子和銅板的老路上去,崇禎皇帝又不願意——打從天啓七年就開始折騰如今已經遍佈大明各州縣的那些個所謂銀行網點該怎麼處理?

畢竟打從崇禎元年起,這些網點一直在戶部的管理之下承擔着放貸的偉大業務,如今是專門放貸還是關門大吉?

總之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讓人頭疼的想死。

本着不甩鍋的美工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這種程序猿思想,崇禎皇帝乾脆問道:“兩位愛卿有何看法?”

面對着崇禎皇帝甩過來的鍋,溫體仁想要把鬍子全薅光以表示自己接了,但是沒接住,郭允厚也是同樣兒的想法。

但是沒辦法,崇禎皇帝是皇帝,所以他可以任性,可以隨便甩鍋,但是溫體仁和郭允厚則是不得不把這個鍋給接下來。

思慮了半晌之後,溫體仁才道:“陛下恕罪,臣一時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不如臣回內閣之後與諸位大人一起商議?”

點了點頭,崇禎皇帝道:“溫愛卿回去後自與內閣和幾位部堂大人商議,回頭上書給朕。”

等到溫體仁和郭允厚退下去之後,崇禎皇帝才把思緒從紙幣上面拉了回來。

該見一見膽大妄爲的李吖子那個小娘皮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 可有爲難之處?第八百三十章 賣了又能怎麼樣?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明臨時軍團(還債3/100)第一百一十七章 當街明殺第五百二十八章 是誰給了桑切斯勇氣第二百五十章 文人的事兒(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九章 民分三六九等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張旗鼓去鳳陽第三百一十五章 懟黃臺吉要緊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不敢更不要臉一點兒?第五百八十一章 對面的蠢貨在找死!第七百六十一章 歐洲一臺戲第六百五十八章 你必須得忍!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雷劈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還有更過分的第六百九十六章 該怎麼定價?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人高明啊!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型黑暗賣兒賣女交易現場第二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的陝西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孃的,不對勁啊第八百三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誤傷……(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崇禎借錢第七百九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一十七章 當街明殺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二借糧(4千字大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們不死,朕心不安!第六百一十四章 等一出大戲!第四百五十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後?第一百一十一章 孔先生第八百二十章 倭國內亂起第六百一十六章 你自己在幹什麼,心裡沒數?第六十八章 忠烈祠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七百一十二章 還合還是另有穿越者?(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們不死,朕心不安!第三百九十九章 首例涉外案第八十九章 賣國者的商議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黃臺吉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兄託夢有話說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第十八章 劉興祚起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朕絕不讓人背黑鍋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六百三十六章 就憑我大明皇帝說!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一百六十六章 毛文龍的決斷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二百九十二章 還是罰的輕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沒有一個好東西第四百一十七章 豪賭一把的洪承疇第八百零八章 都是些渣渣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五百八十章 弄死他們就是軍功!第七百六十三章 經不可輕傳第四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第七百七十四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六百章 朕,心中有愧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五行缺德溫體仁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五百二十八章 是誰給了桑切斯勇氣第五百八十二章 蠻子的新玩法?第六百三十章 聽說,大明的皇帝還要臉?第五百二十一章 被打臉的崇禎皇帝第七百三十五章 去到天地的盡頭看看(4000字章第三更)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七百一十五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那就去死!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風館書生立誓第二百一十五章 貪心不足第三百八十六章 崇禎審案第一百三十九章 通遠堡城下鏊兵第七百八十九章 陛下,臣還能提的動刀啊!第六百九十五章 臉都丟光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糧食的去向(3K第三更)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六百一十四章 等一出大戲!第六十九章 年終第七百一十章 朕是不是太殘忍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三個壞種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五百一十六章 先取哪兒爲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動一動軍事體系第三百五十八章 讓不該存在的人消失第二百八十三章 內心是拒絕的第八十章 移封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對他真是太好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不然,咱們降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 可有爲難之處?第八百三十章 賣了又能怎麼樣?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明臨時軍團(還債3/100)第一百一十七章 當街明殺第五百二十八章 是誰給了桑切斯勇氣第二百五十章 文人的事兒(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九章 民分三六九等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張旗鼓去鳳陽第三百一十五章 懟黃臺吉要緊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不敢更不要臉一點兒?第五百八十一章 對面的蠢貨在找死!第七百六十一章 歐洲一臺戲第六百五十八章 你必須得忍!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雷劈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還有更過分的第六百九十六章 該怎麼定價?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人高明啊!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型黑暗賣兒賣女交易現場第二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的陝西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孃的,不對勁啊第八百三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誤傷……(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崇禎借錢第七百九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一十七章 當街明殺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二借糧(4千字大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們不死,朕心不安!第六百一十四章 等一出大戲!第四百五十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後?第一百一十一章 孔先生第八百二十章 倭國內亂起第六百一十六章 你自己在幹什麼,心裡沒數?第六十八章 忠烈祠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七百一十二章 還合還是另有穿越者?(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們不死,朕心不安!第三百九十九章 首例涉外案第八十九章 賣國者的商議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黃臺吉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兄託夢有話說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第十八章 劉興祚起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朕絕不讓人背黑鍋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六百三十六章 就憑我大明皇帝說!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一百六十六章 毛文龍的決斷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二百九十二章 還是罰的輕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沒有一個好東西第四百一十七章 豪賭一把的洪承疇第八百零八章 都是些渣渣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五百八十章 弄死他們就是軍功!第七百六十三章 經不可輕傳第四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第七百七十四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六百章 朕,心中有愧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五行缺德溫體仁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五百二十八章 是誰給了桑切斯勇氣第五百八十二章 蠻子的新玩法?第六百三十章 聽說,大明的皇帝還要臉?第五百二十一章 被打臉的崇禎皇帝第七百三十五章 去到天地的盡頭看看(4000字章第三更)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七百一十五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那就去死!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風館書生立誓第二百一十五章 貪心不足第三百八十六章 崇禎審案第一百三十九章 通遠堡城下鏊兵第七百八十九章 陛下,臣還能提的動刀啊!第六百九十五章 臉都丟光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糧食的去向(3K第三更)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六百一十四章 等一出大戲!第六十九章 年終第七百一十章 朕是不是太殘忍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三個壞種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五百一十六章 先取哪兒爲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動一動軍事體系第三百五十八章 讓不該存在的人消失第二百八十三章 內心是拒絕的第八十章 移封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對他真是太好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不然,咱們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