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唯有一戰
看過之後,嚴嵩長嘆了一口氣。
此書之誠,天地可鑑,若汪直歸順,此後數十年東南國泰民安。
怎奈,皇上讓你死,神仙讓你死,沒有人能救你了。
嚴嵩將此書默默收好,命人妥善保存,等嘉靖登仙,自己也昇天之後,後世修史者,或許能看到它,或可給汪直一個交待罷。
杭州死牢,一頓豐盛的佳餚送到汪直房中,魚肉俱全,配以美酒。
不遠處,一發須茂密,已沒什麼人樣的男子嗅道了氣味,睜目一看,隨即大笑道:“看來老船主要先走一步了!”
獄卒回身罵道:“閉嘴,少不了你的!”
“哈哈哈哈!”徐海可不吃這套,“我等了兩年了,倒是來啊?”
“癲人。”獄卒罵了一聲,也無意與徐海糾纏,只對汪直道,“明日午時三刻。”
汪直絕望的面容並未泛出太大的波瀾,只點了點頭,示意自己聽到了。
獄卒走後,徐海貼到欄杆邊說道:“老船主,你若沒心思吃,扔給我就是了!”
汪直微微擡頭,露出了自嘲的微笑:“我一心爲國,只得一死。你一心亡國,倒還活着!”
“哈哈哈!”徐海笑得更加厲害,“老船主,這鳥國,這道士皇帝,你還認他?”
“祖祖輩輩生於此,葬於此。”
“那鳥皇帝呢?船主家祖祖輩輩都是嘉靖生的不成?”
“……”
“鳥皇帝不理政事,狗嚴嵩草菅人命,船主爲何而盡忠?”
汪直沉聲喘道:“你勾倭賣國,殺我同胞,豈有質問我的道理?”
“是是,老船主就是不滿這點,才驅我走的。”徐海狂笑道,“可船主自己盡忠於此又如何?”
“住口!!你我是奸是忠!後人自有評說!”
“那是!岳飛,響噹噹的英雄,後人也自有評說!大宋還不是亡了?”
汪直閉目,不想再與徐海多說。
“我就是說說啊,船主。”徐海竊聲道,“船主的五萬精兵,若是傾巢而出,配以將帥謀士,能打到哪裡?”
“那我就註定與你相同,淪爲賊寇了。”
“哈哈哈哈!”徐海又癲笑起來,“成王敗寇!我徐海敗了!當漢奸也罷,當賊寇也好,我服!可我徐海若是成了,管他什麼戚繼光俞大猷嘉靖嚴嵩!他們全他孃的是賊寇!”
“你若成事,天理難容!莫再發癲,你也只是數着日子過活。”
正說着,一人進了牢房,輕咳一聲,二人循聲望去,正是胡宗憲。
胡宗憲同樣是一副飽經滄桑的表情,徐海知趣收聲,眼下他可不敢惹這人,這人一不高興隨時拿自己開刀。
汪直望向胡宗憲,則是露出了平生最複雜的表情。
汪直已是必死,胡宗憲卻依然要活。歸來總督府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尋徐文長,可怎麼都找不到,夏正在敵營,羅龍文又不堪重用,實是讓他心力交瘁。
他本無顏再見汪直,可他還是來了。事已至此,他要儘量減少犧牲者。
他親手拿着凳子,坐在汪直牢前,乾巴巴說道:“我盡力了。”
汪直不怒反笑:“是了,最終斬我的摺子,正是出於汝貞之手。”
“你是明眼人,自然知道我的難處。”
汪直對他,實在沒什麼想說的了。
“唉……”胡宗憲嘆息過後道,“船主妻子兒女,已免了死罪。”
汪直閉目不言。
“如今我委身於此,只求船主書信一封。”胡宗憲低聲道,“毛海峰一衆被我軍圍於岑港,若是他們願放夏正,我自可解岑港之圍。”
汪直閉目不言。
“船主,船主?”
汪直最終只幽然嘆道:
“汝貞,只送你一句——多行不義必自斃。”
……
次日午時三刻,杭州府宮港口,汪直喝下了“壯行酒”。
多年未見的妻子跪在他身旁,泣不成聲。
汪直只輕輕微笑,在妻子耳邊輕語一句。
隨後掃視圍觀百姓大笑道:“不意典刑茲土!”
一顆人頭落地,無論是東海之王還是徽王,都只剩傳說。
岑港,又一位來使登船,送來匿名信件——
【送來夏正,可歸東海。】
毛海峰看過信件,面色煞白,渾身不住顫抖。
“噗通”一聲,他猛然跪在地上,面向西北:“兒不孝!!!”
諸位首領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毛海峰隨即嚎啕大哭。
一種悲傷的氣氛籠罩上來。
放走夏正你就可以走了……
言下之意,船主已死。
一首領立刻拽住來使:“船主呢???船主呢???”
來使使勁搖頭:“我不知道,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媽的!”首領這便要砍了來使,反被毛海峰喝止,“這個人不重要,他還要回去。”
毛海峰隨即起身,凝視來使:“要夏正是吧?我給你。”
他隨即出艙,片刻後親自押來夏正,抽刀出鞘。
“先給你一隻胳膊。”
……
“然後是鼻子。”
……
便是縱橫東海多年的老海盜,見此景緻也不寒而慄。
夏正也當真硬朗,早已視死如歸,不曾發出一聲呻吟。
來使早已當場嚇抽,屎尿橫流。
……
胡宗憲如願見到了夏正,慘景之下,一股更重的悲傷涌上心頭。
他經歷過很多很多很多,但這一次,他真的要崩潰了。
朋友,敵人,一個個先他而去。
剩下的,除了罵名就是戰爭。
羅龍文求見的時候,他淚跡未乾。
“汝貞……”羅龍文嘆道,“你是東南總督,不能這樣。”
“含章。”胡宗憲紅着眼望向羅龍文,雖是老鄉,但自己從沒認爲他是個人物,想不到如今的境況,站出來鼓勵自己的,竟然是他。
“如今汪直已經伏法,與那毛海峰唯有一戰!”羅龍文紅着眼振奮道,“汝貞若如此,我東南將士如何一戰?!爲我東南百姓,爲國家社稷,汝貞請即刻下令!不得拖延!”
“含章……”胡宗憲抹乾眼淚,終於從崩潰的邊緣緩解過來,“不錯,唯有一戰。”
“必速戰速勝,已儆賊人!叫賊人不敢犯我疆土!”
“不錯!”胡宗憲終於振奮了一些,“岑港賊寇!不可留!”
在羅龍文的建議下,更多將士調往寧波,俞大猷親率五萬大軍,只爲殲滅這兩千餘人,爲夏正血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