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回首

191 回首

“看來元敬真的是忙於軍務,眼皮底下紹興的事反而不知道。”張居正晃盪着酒杯道,“紹興樑知府進京你可知道?”

戚繼光搖頭。

“他可還帶來了一個人——楊長貴,你可知道?”

戚繼光不假思索道:“這個知道,楊參議的家人,我受楊參議之託,一直有照顧。他爲何進京?還沒到會試的時候啊!”

“哦?你還受楊長帆之託照顧他家人?”張居正眉色一緊,“這就更麻煩了。”

戚繼光跟着緊張起來:“叔大明示。”

“也都是內閣透出來的消息,未必千真萬確。”張居正壓低聲音道,“此番杭州遭劫,並非汪直之意,亦無毛海峰之功,壞就壞在賊首汪東城詭計多端,用兵狠毒。”

戚繼光默然點頭:“此賊着實不同於汪直徐海,膽大心細,一日之內取杭州,又退回東海,難覓其蹤。設詭計遣衆賊沿寧波、台州肆虐,誘使杭州空虛,主力伺機奪城,一蹴而就。若是與蒙古名將交鋒,我軍必會防這一手,怎料賊寇竟有如此用兵之人,防不勝防啊……”

“元敬對此賊評價如此之高?”

“杭州已失,此賊自是不可小覷。”

“元敬比之如何?”

“未交鋒,不可比。此賊大局韜略勝在一個‘詭’字,自是謀才。只是兩軍正面交戰,看的是統兵的帥才,不知此賊如何。”

“元敬不妨回憶過往,可記得有人如此用兵,以‘詭’制勝?”

“哦?”戚繼光驚道,“叔大的意思是,我認得此賊?”

張居正默默點頭。

戚繼光再三思索,不住嘟囔:“東南交過手的賊寇,無非徐海、葉麻、王棟,此三人皆是倚仗倭寇蠻勇作戰。非說的話,徐海有可能做出這樣的佈局,只是其身在牢中啊……”

“不一定是交戰對手,有沒有合作過的將領,曾大大出乎元敬的預料,能博得元敬先前的評價。”

“合作過的……俞都督着實英勇,但不可能是他,盧鏜、湯克寬用兵穩重……這些人都不可能啊!”

“死了的呢。”張居正再次提點,“用兵之詭,連元敬都不及的人。”

“叔大還是明示吧……”戚繼光做出一副迷茫的表情。

其實他早在紹興,就已知道汪東城是誰了。

但他不能也不敢猜出來,萬不能。

也許在耍心機方面,他算是個能手,但眼前這位,可是人神共仰的聰明人。

“元敬,我以你爲摯交,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此看來,元敬待我不過爾爾,我何苦呢?”張居正面色一沉,就此起身作揖:“恕我先行一步。”

戚繼光大慌起身,拉住張居正:“叔大……此事……哎!”

戚繼光終是捶了下大腿:“叔大說的是,既是叔大,我便如實相告了……那汪東城……”

他說着掃視四壁,沉聲道:“自是楊長帆無疑……”

“哎……怕就怕你自作聰明!”張居正這才捶胸道,“得知此事,爲何不上報朝廷?”

“只怕引火上身。如今的局面,誰敢與汪直殘黨扯上半點關係?”戚繼光重回席位,乾脆拿起酒壺,一飲而盡,“楊長帆念及舊情,不願看拙荊殉節,這才放她回來……此事若是傳出去,我怎麼洗得清?”

“不傳出去就包得住麼?”張居正斥道,“如今楊家人已搶先檢舉,楊長帆家人掌在嚴黨手中,不是要他們怎麼供便怎麼供?說你串通楊長帆,不過是半句話的事!”

戚繼光不禁嚇得渾身發顫:“我雖不與嚴黨親近,卻也……從未得罪過嚴黨。”

張居正不假思索問道:“不要隱瞞,元敬還有多少私財可貢?”

“合計白銀……不足千兩。”

“那是喂不飽他的……”張居正托腮搖頭,“傳聞胡宗憲此前進京,黃金千兩也只搏得他一句告誡。”

戚繼光苦不堪言:“東南是有油水不假,但倭寇兇殘更不假,多的我一文也不能取了,兵士們也要活啊!”

“我懂,我懂。”張居正嘆了口氣,“既如此,你與夫人務必咬死不知是楊長帆,夫人也必須是自己逃出來的,餘下的事,我幫你辦妥。這下子,要賠不少面子出去了。”

“叔大之恩,永生難忘!”

“元敬言重,危難之時,總要有一心爲國的將領在,不能讓他們都扳倒了。”

張居正所言不虛,黨爭,總要有一個尺度,尤其是在危難之時,真如秦檜那般鬥到亡國就不合適了。

反過來看,東南局面重新亂起來,也許恰恰就是黨爭的後果。

事已至此,回首東南七年,可見一二。

七年前,倭亂漸盛,閩浙提督朱紈爲官清正,主嚴政,無論倭寇還是漢人海賊,抓一個殺一個,對外對內皆是如此。朱紈初時便見官民與海賊勾結走私,因而在對外下重手的同時,對內厲行保甲連坐制度,一人與海賊貿易,全甲問罪。

嚴政之下,倭亂大有停歇之勢,怎奈朱紈之嚴,實在惹到了閩浙官民的利益,他們是希望走私的,閩浙大戶遂聯絡朝中之人,無論嚴黨還是何黨,通通出力,活活將朱紈劾死。

嘉靖三十一年,朱紈死,山東巡撫王忬臨危受命前來浙江,一年之內屢破倭寇,首次岑港大捷正是他的傑作。也正是因爲岑港覆滅,大家的財路沒了,王忬同朱紈一樣開始遭恨被劾,好在王忬運氣好一些,人也靈活一些,恰逢大同告急,便調任它處,早早逃出了浙江這湯渾水。現在看來,他暫時是歸宿最好的浙江大員。

王忬之後,嘉靖三十三年始,便是張經李天寵這對黃金搭檔,搭檔一年後雙雙人頭落地。嘉靖三十四年末,換上了周琉曹邦輔這對苦命鴛鴦,鴛鴦雙飛後,楊宜赴任舔趙文華半年,革職回鄉。嘉靖三十五年,終於到了胡宗憲的天下,他也幾乎成爲倭亂以來,時任最久的東南總督。

奈何,趙文華遭捧殺倒臺,天下的口水又倒向了胡宗憲。胡宗憲本欲招撫汪直重新振作,根治東南之亂,怎奈滿朝上下,皇帝到小卒都不買他的賬,汪直死,浙江失。(。)

220 獻計293 中華盛世大結局049 顛覆152 溝通230 治安疏139 不打爲妙047 押韻076 老楊的雄起149 保障214 以彼還彼032 悲天憫人282 俘虜217 談判086 遭殃的富豪156 榮譽125 拜山頭010 最次黃世仁280 硬仗243 潰敗092 強行乞討002 死ing246 私心268 開火090 不速之客們256 封王135 勇將聳兵148 發瘋285 破城033 情操085 神話終結016 講究078 妄人081 公差022 逆子078 妄人265 噸位083 換月256 封王213 呂宋國126 挖牆腳088 層出不窮的倫理123 擁兵自重132 心血155 喋喋不休049 顛覆094 田間鬥毆222 算賬161 傳承198 大生意050 失手059 特色口音065 祈海祭酒145 何以特俺的日旺176 巡按150 賭091 真正的不速之客146 試259 黃金豆044 生產線040 托兒227 禮物189 大殺器137 挑釁290 嘲笑277 再出師130 驚豔148 發瘋121 教訓207 獅崽子022 逆子097 氣運291 偃旗息鼓160 氣場271 晚餐269 禮儀之邦269 禮儀之邦156 榮譽101 宋三的弟弟120 麻煩了139 不打爲妙064 上路158 纏鬥260 大勢已去289 盡忠057 換玩法293 中華盛世大結局248 完美回答227 禮物158 纏鬥056 有道理001 海事考察198 大生意199 奸商026 速寫065 祈海祭酒217 談判230 治安疏140 募兵089 經驗豐富的男人
220 獻計293 中華盛世大結局049 顛覆152 溝通230 治安疏139 不打爲妙047 押韻076 老楊的雄起149 保障214 以彼還彼032 悲天憫人282 俘虜217 談判086 遭殃的富豪156 榮譽125 拜山頭010 最次黃世仁280 硬仗243 潰敗092 強行乞討002 死ing246 私心268 開火090 不速之客們256 封王135 勇將聳兵148 發瘋285 破城033 情操085 神話終結016 講究078 妄人081 公差022 逆子078 妄人265 噸位083 換月256 封王213 呂宋國126 挖牆腳088 層出不窮的倫理123 擁兵自重132 心血155 喋喋不休049 顛覆094 田間鬥毆222 算賬161 傳承198 大生意050 失手059 特色口音065 祈海祭酒145 何以特俺的日旺176 巡按150 賭091 真正的不速之客146 試259 黃金豆044 生產線040 托兒227 禮物189 大殺器137 挑釁290 嘲笑277 再出師130 驚豔148 發瘋121 教訓207 獅崽子022 逆子097 氣運291 偃旗息鼓160 氣場271 晚餐269 禮儀之邦269 禮儀之邦156 榮譽101 宋三的弟弟120 麻煩了139 不打爲妙064 上路158 纏鬥260 大勢已去289 盡忠057 換玩法293 中華盛世大結局248 完美回答227 禮物158 纏鬥056 有道理001 海事考察198 大生意199 奸商026 速寫065 祈海祭酒217 談判230 治安疏140 募兵089 經驗豐富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