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零章 盯上徽商

朱由校倒也能理解,出門帶個一線明星和帶個三線明星的吸睛程度自然不可相提並論。

無視了這些人的目光,朱由校臉上帶着笑容直接邁步走進了皇家書院。

雖然眼前的這一幕並不是朱由校所希望的,也不是他想看到的,但是無所謂了,今天到這裡來就要保持一個開心的心情。

事情很快就會處理。

朱由校的目光雖然沒有看這些人,但是這些人卻都在看着朱由校,甚至有人開始向四下打探,想知道這個人究竟是什麼身份?

只不過沒有人認識朱由校,一時之間也沒人知道朱由校是什麼身份。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方不明身份,看起來排場不小,一看就是身份不尋常,自然沒有人跑上來找事。

朱由校也樂得自在,帶着人在揚州的皇家書院裡面溜達。

說起來,揚州的皇家書院的環境非常好,建造的時候肯定是花了大價錢的。

不過這個也應該,畢竟這裡是揚州的鹽商建造的。在大明,什麼人最有錢?

也就是他們這些鹽商了。而且這是他們用來收攏人心的地方,自然是要捨得下本錢的。雖然現在歸了朝廷,但是地盤和建築還是他們的。

一邊向前走,朱由校一邊看向身邊的魏長生問道:“這裡當初書院改革的時候,有沒有鬧出什麼事情來?他們就那麼願意交出來嗎?”

“回陛下,他們很配合。”魏長生連忙說道。

雖然魏長生不知道爲什麼,可他卻知道陛下這麼問是什麼意思,所以他就直接把結果說了出來。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魏長生實在是沒有什麼發言權,那個時候他也不過剛到揚州,對於揚州的很多事情,他都不清楚。

別說上面的事情了,下面的事情魏長生都還沒摸清楚。高層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他能夠打探的,他只是知道一點點基礎的情況。

當時,朝廷的人來了之後,揚州的這些鹽商非常痛快就答應了下來,直接就把書院獻了出來。

事實上,他們非常配合,而且在改革的過程當中,無論有什麼困難他們都會幫忙;甚至在沒有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會主動找一些事情做,讓書院改革之事變得非常順利。

魏長生當時還沒感覺到有什麼,畢竟那個時候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鍛鍊,加上在揚州待了這麼久,對揚州的上上下下也足夠了解,魏長生已經嗅到了其中的不同尋常。這裡面肯定有什麼他不知道的事情。

朱由校點了點頭問道:“那你知道在這裡面做主的是誰嗎?”

魏長生知道皇帝要問什麼,說白了就是問這些鹽商之中誰說了算。

魏長生說道:“回陛下,在揚州這個地面上,最大的鹽商一共有三個,一個是山西的王家,祖上就是做食鹽生意的。”

這個山西王家,朱由校很清楚,其實就是當初三邊總督王崇古他們家。他們家一門好幾個兄弟,做官的也不少,把持了整個三邊地區的市場。

要知道,當年大明建國的時候,那些地方駐軍的人都是要運糧食過去的。朝廷自己來損耗大、效率低,於是就交給了商人。

當時就有了很好的一個政策,商人把糧食送過去,在守軍那裡換取鹽引;商人拿着鹽引回到地方的鹽場買鹽,然後再賣掉。

在這個過程當中,朝廷得到了賦稅,邊關的將士得到了糧食,鹽商得到了鹽引賺到了錢,屬於一個三人贏的局面,這是當時朱元璋制定的政策。

可人都是貪心不足啊,鹽商們可不想這麼幹,運送糧食過去太累了。於是他們想到了第二個辦法,在邊關弄了一大片土地,找人在那裡耕種,每年把糧食直接收割了給邊關的將士送過去,然後商人拿着鹽引去買鹽。

這個行爲促使了邊關的人口大增,土地也得到了大開發。這就是當時的商屯,效果很好。

可是後來鹽商們還是不滿足,這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利潤也小。所以他們又幹了另外一件事情,鼓動官員和朝廷,讓他們直接用銀子買鹽。

說白了就是不管邊關的那些將士了,我們也不給邊關糧食了,直接給朝廷銀錢。

這些鹽商把原本爲朝廷辦事的屬性直接轉換成了商業屬性,而鹽商徹底就趴在了國家的身上吸血,成了一羣蛀蟲,毫無貢獻。

而當時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大肆行賄給朝廷的官員、勳貴和勳戚,讓他們把這個條件答應下來。

來答應這件事情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弘治皇帝,也就是正德皇帝他爹,那個被稱爲仁君的皇帝。

除此之外,這些鹽商還鼓動皇帝,說用銀子來買鹽可以給朝廷增加賦稅,但其實這個錢都是從邊關的將士身上面剋扣下來的,鹽商拿大頭,給朝廷一小頭。

除此之外,勳戚佔窩嚴重,他們把鹽引拿到自己手裡來,然後再轉賣給鹽商。什麼都不幹,抽一大筆錢。

勳戚去鼓動皇帝、去哭窮、去要鹽引,然後轉身賣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邊關廢、鹽商瘋狂吸血、勳貴和勳戚大肆盤剝,國家財政更加入不敷出。

最終,陝西民亂的時候,那裡的軍隊沒有糧食吃,直接造反。

如果原本的政策還存在,讓人們往那邊送糧食,他們會從南方調糧食過去,而不會不管西北。

朱元璋制定的政策不斷加強了溝通,還能夠穩定糧食市場和邊境,甚至能夠擴充邊境的人口。只不過後來這些全都被廢棄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鹽商這些人,朱由校自然是看不上的。

原本朱由校還想過恢復朱元璋的舊政策,可是現在卻沒什麼想法了。這些人乾脆就幹掉算了,賺錢的事情還是自己來吧。

山西王家,就是這一次的主要目標。

王家家裡面做官,還壟斷了市場;因爲壟斷了市場,所以他們就有了錢,從而把手伸到了產鹽的地方。也就是晉商大舉進軍兩淮鹽業,在揚州這個地方紮下了根。

“除了王家之外,還有什麼人?”朱由校再一次問道。

“除了王家之外,還有陝西的陳家。他們兩家統率着晉地商幫,只不過在揚州這個地方,他們的實力並不是最強的。實力最強的是徽州商幫。”

自從弘治五年開始,朝廷允許使用銀錢買賣食鹽,徽州商邦就崛起了。

徽州的黃、汪、吳諸族在揚州業鹽致富的人很多,他們擁資多達數十萬以至百萬,且以“鹽策祭酒甲天下”而名聞海內。

山、陝商人雖也紛紛改邊商爲內商,奔赴揚州與徽人爭利。但他們遠離故土,力不從心,其地位也不得不屈居於徽商之下。

萬曆四十五年,朝廷推行的綱法,徽商便更加佔據了這一利潤。轉眼這麼多年,他們已經在揚州站穩了手腳,沒有人能夠撼動他們的地位。

朱由校點了點頭,大名鼎鼎的徽商啊。

徽商不是指的安徽省的商人,而是指徽州的商人,包括歙、休寧、婺源、祁門、黟、績溪六縣,即古代的新安郡。

徽州處“吳頭楚尾”,屬邊緣地帶,山高林密,地形多變,開發較晚。

漢代前人口不多,而晉末、唐末、宋末及中國歷史上三次移民潮,北方大量人口遷移到皖南徽州。

人口衆多,山多地少,怎麼辦?

出外經商是一條出路。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選擇外出經商,憑藉着吃苦耐勞的精神,幹出了一片大事業。如果去看他們的創業史,那也是可歌可泣,也是一片血淚。爲了博一個前程,那也是玩命苦幹出來的。

只不過屠龍者最終變惡龍,在他們成了一個資本之後,立場就不一樣了。

奮鬥的時候可能還好一些,但是一旦成了資本,那麼就會吸血。現在的徽商就是這樣。

當然了,不幹鹽商的肯定要好很多。畢竟徽商的買賣很多,比如坐澄心堂紙的,人家從唐代就開始了,現在也不是尋常的人買得起的。

除此之外還有做生漆的,還有做墨的。徽州的墨當屬一絕。

這樣的生意人,朱由校自然不會去做什麼,反而還要鼓勵。以後外出貿易,這些都是將來奢侈品的品牌,那是要在大中華文化圈錢的。

從唐朝年間就已經誕生了紙張品牌,叫澄心堂,不說價比黃金,也差不多了。

朱由校揹着手往前溜達,一邊聽着魏長生說的一些事情。

不過朱由校很快就明白了,其實自己瞭解這些沒有太大的意義,該收拾誰還是要收拾誰,不過就是一個下手的目標罷了,拿一個順序,或者說是擬定一個名單。

走着走着,朱由校又想起了一件事情。

他轉頭看着魏長生問道:“這家書院的贊助者是誰?徽商還是晉商?”

“回陛下,是徽商。他們這些人自稱儒商,比晉商那邊要更關注這些事情。”魏長生恭敬地說道,語氣小心翼翼。

魏長生知道陛下恐怕盯上徽商了,這不是什麼好事情。

第七十章 李如禎認罪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二一八章 這纔是大明宰輔第五六六章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實力了第二六九章 劈開日月,重塑大明!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第五八六章 野心第三七三章 撈了很多錢第二三九章 末將,願爲陛下世代赴湯蹈火!第五一五章 鬧騰得越大越好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五零零章 花魁陳玉兒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四六九章 奔赴遼東戰場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三一四章 要離京第二六二章 一網打盡第一零三章 落井下石第三二七章 到濟寧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三五四章 徐鴻儒要造反第三六三章 刀還有用處,不能掰斷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六十七章 王化貞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四三三章 區區一個範永斗的範家第一一零章 經典不可信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二一六章 周嘉謨要用考成法第四零四章 朕乃興文教第一帝!第四五七章 又洞房(日萬求賞!)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六五八章 早晚弄死你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九十二章 我的女人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第三章 人主之患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二三五章 一份《治安疏》第四七一章 分歧與機會(直男123生日加更)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嗎?第三零八章 我有後了!第一六四章 孫慎行的交代第五一一章 有人要搶朱由校的侍女!第九十章 就是你了!張皇后!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四三八章 震驚的範永鬥第二六三章 安排福王進京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五三五章 成立揚州商會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四五四章 十歲新娘(日萬求賞!)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四四八章 收了大玉兒(日萬求賞!)第六五六章 財、色、權湊齊第六二二章 讓朝鮮出糧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二七九章 讓復仇的火焰熊熊燃起吧!第一六三章 舉薦左光斗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第五六三章 都想和大明爸爸聯姻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五六三章 都想和大明爸爸聯姻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第四十二章 愛卿精善火器第一七六章 賞賜丹藥和新書院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三七六章 大明軍方第一人第四四三章 動手抄家吧第二七零章 派誰奇襲重慶?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一四四章 逐個清理(盟主Cz、加更)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四四八章 收了大玉兒(日萬求賞!)第六八零章 天皇敗降(新年快樂!)第五六零章 接二連三的捷報第四七七章 洗刷恥辱的一戰!第九十三章 開宗立派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四十六章 努爾哈赤第三零八章 我有後了!第二八八章 當世名將秦良玉第三九五章 魏大中被抓(掌門牧揚3791加更)
第七十章 李如禎認罪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二一八章 這纔是大明宰輔第五六六章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實力了第二六九章 劈開日月,重塑大明!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第五八六章 野心第三七三章 撈了很多錢第二三九章 末將,願爲陛下世代赴湯蹈火!第五一五章 鬧騰得越大越好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五零零章 花魁陳玉兒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四六九章 奔赴遼東戰場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三一四章 要離京第二六二章 一網打盡第一零三章 落井下石第三二七章 到濟寧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三五四章 徐鴻儒要造反第三六三章 刀還有用處,不能掰斷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六十七章 王化貞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四三三章 區區一個範永斗的範家第一一零章 經典不可信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二一六章 周嘉謨要用考成法第四零四章 朕乃興文教第一帝!第四五七章 又洞房(日萬求賞!)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六五八章 早晚弄死你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九十二章 我的女人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第三章 人主之患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二三五章 一份《治安疏》第四七一章 分歧與機會(直男123生日加更)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嗎?第三零八章 我有後了!第一六四章 孫慎行的交代第五一一章 有人要搶朱由校的侍女!第九十章 就是你了!張皇后!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四三八章 震驚的範永鬥第二六三章 安排福王進京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五三五章 成立揚州商會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四五四章 十歲新娘(日萬求賞!)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四四八章 收了大玉兒(日萬求賞!)第六五六章 財、色、權湊齊第六二二章 讓朝鮮出糧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二七九章 讓復仇的火焰熊熊燃起吧!第一六三章 舉薦左光斗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第五六三章 都想和大明爸爸聯姻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五六三章 都想和大明爸爸聯姻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第四十二章 愛卿精善火器第一七六章 賞賜丹藥和新書院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三七六章 大明軍方第一人第四四三章 動手抄家吧第二七零章 派誰奇襲重慶?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一四四章 逐個清理(盟主Cz、加更)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四四八章 收了大玉兒(日萬求賞!)第六八零章 天皇敗降(新年快樂!)第五六零章 接二連三的捷報第四七七章 洗刷恥辱的一戰!第九十三章 開宗立派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四十六章 努爾哈赤第三零八章 我有後了!第二八八章 當世名將秦良玉第三九五章 魏大中被抓(掌門牧揚3791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