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

從始至終,朱由校想做的就是這一件事,而不是什麼收拾東林黨。

不管誰身居要位,自己都會收拾他。這與誰在位就沒任何關係,自己要做的就是選出聽自己話的人。

這一點從來都沒改變過。

至於選出來這個人是什麼樣兒,朱由校就沒想過。

嘉靖皇帝時候的嚴嵩、徐介,誰好誰壞?

作爲一個皇帝,從來不會因爲好壞去分辨人。

乾隆皇帝不知道和珅什麼樣的人嗎?爲什麼還用他?這就是帝王心術了。

現在朱由校要看的就是這個陳可道合不合格。

如果這是一個合格的人,那自己自然要用他;

如果這不是一個合格的人,自己也要用他,只不過使用的方式不一樣。

如果陳可道合格,那麼就可以放出去;如果他不合格,那就只能當個牌位。

人並沒有帶來,所以駱思恭這一趟出去花費的時間並不短。

與此同時,東廠之中。

魏忠賢正欣喜地看着面前的口供,這份口供來自於姚宗文。

上一次在大理寺。魏忠賢被姚宗文坑得夠嗆,差一點就完蛋了。

幸虧馮三元搞了一個結黨營私出來。

這一次拿到了姚宗文的口供,魏忠賢不但可以出一口惡氣,同時還能夠扳回一局。

至於是否有人說自己誣陷了姚宗文,魏忠賢根本不在意,而且也不覺得這有什麼。

整件事情要看陛下相不相信。

如果陛下相信姚宗文是被自己陷害的,就萬事皆休;如果陛下相信自己,那麼姚宗文的這份口供就是真的。

哪怕這份口供真的是自己寫的,也一樣是真的。

至於陛下會相信誰,魏忠賢更是一點都不擔心。

姚宗文等人收受賄賂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陛下心裡面清楚,魏忠賢心裡也清楚,即便東林黨人他們再怎麼狡辯也沒有用。

將手中的口供放下,魏忠賢擡起頭看了一眼孫雲鶴,直接開口問道:“人沒事兒吧?”

這幾天,孫雲鶴一直在用刑,手段很激烈。

魏忠賢還是擔心孫雲鶴把人給弄死了。打傷了無所謂,如果真的弄死了,事情就會變得非常麻煩。雖然他不畏懼,但是沒必要惹這樣的麻煩。

孫雲鶴也知道輕重,直接點了點頭,“督公放心。人沒事兒,我已經安排了大夫給他看。”

魏忠賢點了點頭,笑着說道:“如此再好不過。現在關於誣陷熊廷弼的案子審問的已經差不多了,事實清楚,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案子可以結了。”

“接下來要問的就是結黨營私的案子了。這一次姚宗文供述他們是受到了鄒元標指使,這才彈劾熊廷弼。你問問其他的人,將這件案子落實下去。還有就是在大理寺的監獄裡面,張老三給他們帶的話,落實到楊漣的身上。”

“等到這些辦好了!我們就可以把鄒元標和楊漣抓起來,從他們的嘴裡邊再問出一些其他的事情來,到時候就可以把這個結黨營私的案子定下來!”

聽了魏忠賢的話,孫雲鶴的臉上全都是喜色,眼中透着一股亮光。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東廠的威勢將大大增強。

“督公放心,卑職一定盡心竭力,絕對不讓公公失望!”孫雲鶴躬身抱拳,大聲的說道。

看着孫雲鶴激動的樣子,魏忠賢也笑了,笑聲十分的暢快,臉上全都是得意的神色。

自己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紫禁城,乾清宮。

朱由校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陳可道,略微有些詫異。

實在是因爲這個陳可道和自己想象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樣。

在朱由校的心裡,陳可道即便不是一個風度翩翩的讀書人,至少也是一個老夫子的形象。

結果完全與朱由校想的相反,陳可道是一個30多歲的中年人,身材矮小,看着一米五多一點兒,應該沒過一米六。

而且他的臉色有些發黑,身材幹瘦,怎麼看都沒有夫子的形象。

“陳可道,”朱由校叫了一聲陳可道,停了一下,纔開口問道:“你可有功名在身?”

這一點對陳可道來說非常關鍵。

如果陳可道有功名在身,那麼自己用他的時候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可以不單單拘泥於民間,還能給他一個官身,做起事來事半功倍。

“稟陛下,學生是舉人。”陳可道開口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有一個舉人的功名就夠了。

在這個時代,舉人就已經達到做官的標準了。

只不過對很多人來說,舉人的起點太低,上限也低,與其出來做官,還不如在家種田。

在地方上成爲一個士紳,是舉人最好的選擇。

畢竟官場上都是進士,你天生就低人一頭,這個官並不好做。

當然了,大明也不是沒有官員以舉人出身做到高位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瑞。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

海瑞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楊漣的舉廉吏第一,朱由校是看不上的;相比較起來,海瑞的清廉朱由校是看得上的。

不光看得上,而且是從心裡敬佩,是兩世疊加的敬佩。

海瑞主張不拿百姓一針一線,走基層下鄉,自備飯食;官吏到下面檢查,地方官員迎接,酒菜必須有定製;杜絕公款吃喝,嚴禁大吃大喝。

可以說海瑞的思想是超前的,也是劃時代的,也是他不被認可的地方。

朱由校記得很清楚,張居正倒臺之後,明神宗朱翊鈞向來器重海瑞的名望,於次年正月召海瑞爲南京右僉都御史。

赴任途中,改爲南京吏部右侍郎。

海瑞當時已經七十二歲了,上疏言衰老垂死,願意效仿古人尸諫的意思,列舉明太祖朱元璋刑法,剝人皮裝上草製成皮囊,以及定律枉法達八十貫判處絞刑的規定,說應當用這樣的方法懲治貪污。

其它謀劃時政,言語極爲切實。

只有勸皇帝用暴虐刑法,當時評議認爲是錯誤的。

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四四五章 吳克善被抓(日萬求賞!)第五二六章 徽商慌了第三九三章 努爾哈赤被炮轟了第五三八章 這演技太浮誇了吧?第二九九章 張維賢進宮第二零七章 掄才大典的大綱(求月票推薦票和全訂!)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六七八章 兵臨江戶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六七七章 逼宮第二九一章 老福王母子乖乖掏錢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四零零章 各懷心思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三四八章 早點簽字你好我也好第三五七章 許顯純犯錯了第五十一章 朱童蒙第五八八章 會盟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五七一章 懷疑大明的實力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第一百章 雪中送炭的機會第三九四章 阿敏之死第四六零章 京城聚衆鬥毆(日萬求賞!)第三七零章 大軍向鉅野迸發(掌門夜月神之加更)第六六八章 大明老一代的逝去第四六一章 我大明皇帝富有四海!第三二八章 一語定生死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一八一章 和皇后談人生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一六二章 搞土地的想法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一三零章 皇帝要出手了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一八零章 請陛下暫停宮中營建第二二八章 打造水師第五四四章 試槍第三二五章 以工代賑第五八八章 會盟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六三八章 給仁穆王后服用抗生素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三八零章 皇家書院推廣試點(盟主拂袖沾風加更)第六十七章 王化貞第一九五章 我盧象升必然名揚天下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九十二章 我的女人第五零六章 下揚州第四四六章 一場騙局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五四一章 稅改和軍改第三四九章 孔府大管家招了第一二四章 東林黨盯上了皇帝第三九九章 爵位改革第六三五章 魏忠賢在浙江搞事第一六二章 搞土地的想法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二五零章 爲我辦事之人都會有善終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四三七章 吳克善的妹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第四九一章 陛下要去南京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四八六章 天啓八年第三二二章 皇帝要離京第四五八章 王登庫要跑路第六零二章 清查全國田地第三九五章 魏大中被抓(掌門牧揚3791加更)第四六二章 朱由校到山海關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六五九章 投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六六九章 中興名臣傳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一零五章 終於等到這一天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二四六章 紀檢衙門第二一五章 看誰不順眼就打誰第六二五章 對外吞併的模板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五一四章 毛啓光瘋狂甩鍋
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四四五章 吳克善被抓(日萬求賞!)第五二六章 徽商慌了第三九三章 努爾哈赤被炮轟了第五三八章 這演技太浮誇了吧?第二九九章 張維賢進宮第二零七章 掄才大典的大綱(求月票推薦票和全訂!)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六七八章 兵臨江戶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六七七章 逼宮第二九一章 老福王母子乖乖掏錢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四零零章 各懷心思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三四八章 早點簽字你好我也好第三五七章 許顯純犯錯了第五十一章 朱童蒙第五八八章 會盟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五七一章 懷疑大明的實力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第一百章 雪中送炭的機會第三九四章 阿敏之死第四六零章 京城聚衆鬥毆(日萬求賞!)第三七零章 大軍向鉅野迸發(掌門夜月神之加更)第六六八章 大明老一代的逝去第四六一章 我大明皇帝富有四海!第三二八章 一語定生死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一八一章 和皇后談人生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一六二章 搞土地的想法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一三零章 皇帝要出手了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一八零章 請陛下暫停宮中營建第二二八章 打造水師第五四四章 試槍第三二五章 以工代賑第五八八章 會盟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六三八章 給仁穆王后服用抗生素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三八零章 皇家書院推廣試點(盟主拂袖沾風加更)第六十七章 王化貞第一九五章 我盧象升必然名揚天下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九十二章 我的女人第五零六章 下揚州第四四六章 一場騙局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五四一章 稅改和軍改第三四九章 孔府大管家招了第一二四章 東林黨盯上了皇帝第三九九章 爵位改革第六三五章 魏忠賢在浙江搞事第一六二章 搞土地的想法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二五零章 爲我辦事之人都會有善終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四三七章 吳克善的妹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第四九一章 陛下要去南京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四八六章 天啓八年第三二二章 皇帝要離京第四五八章 王登庫要跑路第六零二章 清查全國田地第三九五章 魏大中被抓(掌門牧揚3791加更)第四六二章 朱由校到山海關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六五九章 投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六六九章 中興名臣傳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一零五章 終於等到這一天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二四六章 紀檢衙門第二一五章 看誰不順眼就打誰第六二五章 對外吞併的模板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五一四章 毛啓光瘋狂甩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