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和平時光(四)

武昌起義後,各省相繼獨立,民國肇始,民主政體的創制嘗試正式開場登臺,中國的政治生活出現前所未有的新氣象。這種新氣象喚起人們極大的政治熱情,也促使各種政治勢力分化組合,藉以表示、維護本階層和利益集團的利益,政黨因而大量涌現。在武昌起義以後一年多時間裡,隨着臨時參議院的召開、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和之後第一屆國會選舉的進行,中國出現了一個組黨建黨的熱潮。一時間林林總總的黨派團體、政綱宣言讓人眼花繚亂,中國政治舞臺出現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新面貌。

中國人見面和英國人見面最大的區別在於,英國人見面總是先談論天氣,而咱們中國人第一句就是吃了嗎?所以吃貨這個稱號咱們炎黃子孫當之無愧。

但是畢竟這麼個問法還是太俗氣了,至少自認有身份的人是不會這麼問的。最近流行的問法就是:“敢問貴黨是XX?如今您也在黨呢?”

得,這都什麼跟什麼啊,黨員都成了身份的代名詞了。

民初的很多政黨的基礎很不鞏固,分分合合,旋生旋滅,政黨及其活動紛亂、龐雜,跨黨嚴重,黨綱內容空洞、含義模糊、彼此雷同。而且,民初政黨還存在着組織渙散、脫離民衆、黨紀鬆弛等特點。當時各政黨都不注重組織紀律建設,嚴重脫離民衆,甚至脫離自己所代表的階級、階層。多數政黨沒有基層組織,也很少與下層民衆發生聯繫。即使是幾個大黨,其活動重心也主要在社會上層,集中於達官貴人,名流政客,忙於國會中的聯合爭鬥。從一定程度上講,民初所謂的政黨活動,實際上就是少數黨魁的活動。在民初政壇中,十幾年來前仆後繼爲建立共和政體而鬥爭、長期居於非法地位的同盟會隨着民國的成立,成爲公開的政黨,並居於民國政治權力中心地位。在南京臨時政府中,同盟會居於執政黨的地位,參議院議員的多數及臨時大總統,皆爲同盟會員。從同盟會分裂出去的“中華民國聯合會”與君主立憲派的部分人士聯合,改組成立“統一黨”;原資政院的憲友會改組爲“共和建設討論會”和“共和統一黨”;武昌首義的部分人士、立憲派人上等則組成“民社”。這些黨派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都相當活躍,它們或在中央政府各部,或在參議院,或在地方民意機構和政府多少佔有一定席位,不過從大體上看,主要是革命黨人(同盟會)與立憲派兩大政治勢力的競爭。

具體可分爲三大派別。一是以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爲首的同盟會、屬於國民黨系統的激進派政黨,代表着當時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中下層,其成員大多是清末的革命派,也有少數的立憲派和舊官僚、政客等。不過按照歷史教科書的說法,他們積極推行並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強調民權,反對專制,公開標榜以“鞏固共和,實行平民政治”爲宗旨,成爲當時中國促進民主政治最進步的勢力。

另一派是以梁啓超、湯化龍、黎元洪、孫武爲首的進步黨系統的保守派政黨,代表當時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上層,以原立憲派爲主,其成員包括部分舊官僚、地主士紳及少數革命黨在內,他們擁有經濟實力,擁護民主共和制度,強調國權,力主穩健主義,雖與革命派有過一定程度的合作,但他們與舊官僚關係較深,常持擁護或依附政府的態度。

在民初政壇上還有一派政治勢力,那就是以袁世凱爲首的北洋軍閥舊官僚派。同樣按照歷史教科書的說法,這一派政治勢力擁有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優勢,妄圖建立專制獨裁統治,採取各種手段破壞共和制度和政黨政治,是民主道路上的最大障礙。

其實按照王振宇結合自己上位這一年來的盡力來說,上述這些進步啊,反動啊,民主啊,獨裁啊,都是扯淡。所有的政治口號和政治主張的提出都只有一個目的,掌握權力,僅此而已。

雖然清楚歷史的走向,知道袁世凱最終會在權力面前跟革命黨翻臉,國父中山先生要吃大虧,但是王振宇對這些也無能爲力。他很清楚自己是什麼人,小小的湘西鎮守使而已,連四處拉人入黨的宋教仁都不願意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這就是對自己目前對這個時代影響力最好的評定,有功夫在哪裡積極參政議政,不如俯下身子,把自己這一畝三分地給經營好了再說。

因此對於宋教仁派來的勸說使節張學濟,王振宇根本沒有接見,而是委託的田應詔和楊萬貴招待的,對於加入國民黨的要求自然也是宛然謝絕了。開玩笑,誰沒事給自己找個爹玩啊,現在認了你這個爹,今年跟着就是二次革命,我還不得跟着你們一起倒黴啊?

王振宇知道自己的湘西大開發計劃最起碼要到二年後才能見效去了,而在這之前,無論袁世凱大大是正是邪,冒然去得罪都是不妥當的。

但是對於政黨這個東西,王振宇卻來了興趣,歸根到底還是法統的問題。王振宇希望通過政黨的方式把自己的軍隊變成黨軍,這樣無論誰下令免掉自己鎮守使的職務,軍隊也還是自己的。而且通過思想控制軍隊的效果也要大於軍隊自身的制度建設,更重要的是,你如果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你憑什麼讓這些年輕人爲你去賣命,難道就是吃了你一碗飯?

可是這個黨怎麼組?組一個什麼樣的黨呢?

王振宇可不希望自己搞出來的政黨最後變成新的北洋軍閥,凌駕於國家和民族之上,然後遺禍後人,自己也跟着被人指着罵。所以這個黨不能太小強了,還是相對鬆散些。但是也不能跟美國的政黨那樣,那完全就是個選舉型結構,不符合自己現在爭霸天下的需要。

思來想去,王振宇也沒想出個什麼名堂,最後一拍腦袋,管他什麼類型,先組建起來再說。

組織機構設置什麼的很簡單,來自後世的自己很容易就能照搬出一個合理的機構來:

自己當這個黨主席,然後下面搞一箇中央執行委員會,作爲全黨最高權力機關,日常事務設立一箇中常委來負責,下面設立組織部,宣傳部等幾個部門負責黨務。然後設立一個軍事委員會軍中幾個骨幹進來,這個軍政在黨內也要分離,不然萬一自己以後不想玩了,也能收場。免得有人利用現在這個框架再搞獨裁,王振宇這樣的大帥,中國有一個就足夠了。

組黨的事情不能急,必須分幾步走:

第一步,自己得和楊萬貴,徐源泉他們打招呼,把自己的這個想法間接的表達出來,能不能理解是一碼事,去不去接受纔是問題的關鍵。

第二步,是組織一個籌備班子,既然是組黨,那就得有政治綱領吧,得有規章制度吧,這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出來的。

第三步,以現在湘西陸軍學校政治科爲班底,通過一段時間,把這個架子先搭起來。

同時對於黨務涉及範圍,王振宇也做了控制設想:

第一, 不涉及司法系統;

第二, 重點落實在軍隊系統,包括設立黨代表和發展青年團員;

第三, 政府系統的不設立黨組織,教育系統的黨組織不納入行政範圍。

第四, 黨組織在各地的分支機構設立參照情報部門,設立縣黨部,市黨部等;要務就是聯繫地方,宣傳政策,招募黨員;不要直接干涉地方民政事務。

這個工作可不輕鬆啊,是個大活。

王振宇考慮了半天,讓朱次韓去請劉興,周斕以及陳紹過來。自己目前可以用來做這個工作的,思來想去也就這三位了。。。

鎮守使府行政樓三樓的會議室裡,四個男人已經開了一夜的會了。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興奮的表情,彷彿他們在做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很多年後,已經退養在家的周斕跟自己的子女回憶自己的過去時頗有感悟的說道:“不要聽別人說我是什麼智將,福將,我這輩子就幹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參與了這個國社黨的組建。你們別看這個現在這個黨莫有了,但是要是莫得這個黨啊,也就莫有中國的今天。。。”

陳紹也在自己的日記中寫到:“一直以來,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棄筆從戎,做一個縱橫四方的大將軍,但是今天,這個夢想被大帥親手扼殺了。我就知道,其實他一直是把我當成一個文官來看待的,雖然組黨的意義很重大,但是如果可以選擇,我希望負責落實的那個人不是我。”

上述都是珍藏在聯邦歷史博物館裡的珍貴語音和文字資料。。。

第365章 北方大戰(三)第369章 亂局(一)第122章 和平時光(五)第373章 亂局(五)第385章 風雨欲來(三)第320章 變局(三)第374章 暗殺事件第412章 西北殘陽(五)第81章 洪江攻略(一)第116章 大開發(十五)第420章 1918(五)第280章 國民政府(四)第209章 前奏(六)第119章 和平時光(二)第377章 暗殺事件(四)第148章 無名高地(一)第258章 致命突擊(二)第350章 縱橫捭闔(一)第210章 戰雲密佈(一)第412章 西北殘陽(五)第103章 大開發(二)第38章 整軍猛虎(三)第195章 大雁南飛(四)第455章 國運之戰(三)第13章 逆襲玉帶門(一)第281章 國民政府(五)第449章 第一槍(四)第267章 後袁時代(一)第102章 大開發(一)第9章 反攻漢口(一)第172章 北上京師(一)第323章 新年(一)第207章 前奏(四)第270章 後袁時代(四)第289章 工業時代(三)第191章 血雨腥風(六)第232章 大進軍(二)第1章 穿越到民國(一)第384章 風雨欲來(二)第470章 江山一統(三)第441章 戰爭降臨(四)第210章 戰雲密佈(一)第201章 土地改革(二)第83章 洪江攻略(三)第10章 反攻漢口(二)第376章 暗殺事件(三)第338章 詭異時刻(三)第128章 常德易主(三)第154章 善後(四)第410章 西北殘陽(三)第447章 第一槍(二)第34章 冬日練兵(四)第263章 全線潰逃(一)第450章 血戰山西(一)第335章 捲土重來(五)第361章 喇嘛教(四)第361章 喇嘛教(四)第206章 前奏(三)第457章 國運之戰(五)第382章 三農問題(三)第26章 漢口葉家(三)第35章 冬日練兵(五)第412章 西北殘陽(五)第195章 大雁南飛(四)第207章 前奏(四)第341章 震驚世界(三)第65章 虎嘯長沙(九)第408章 西北殘陽(一)第356章 混沌世界(四)第114章 大開發(十三)第232章 大進軍(二)第409章 西北殘陽(二)第316章 西南事變(四)第396章 徐州之戰(五)第352章 縱橫捭闔(三)第212章 戰雲密佈(三)第263章 全線潰逃(一)第198章 未雨綢繆(三)第305章 風雲際會(二)第441章 戰爭降臨(四)第89章 洪江攻略(九)第271章 後袁時代(五)第372章 亂局(四)第6章 重拾軍心(一)第129章 常德易主(四)第446章 第一槍第177章 京華風雲(一)第60章 虎嘯長沙(四)第216章 常德大戰(一)第292章 王家瑣事(一)第11章 反攻漢口(三)第257章 致命突擊(一)第225章 督軍末日(一)第34章 冬日練兵(四)第39章 整軍猛虎(四)第119章 和平時光(二)第250章 進軍江南(二)第111章 大開發(十)第56章 革命的紅利(六)第234章 大進軍(四)
第365章 北方大戰(三)第369章 亂局(一)第122章 和平時光(五)第373章 亂局(五)第385章 風雨欲來(三)第320章 變局(三)第374章 暗殺事件第412章 西北殘陽(五)第81章 洪江攻略(一)第116章 大開發(十五)第420章 1918(五)第280章 國民政府(四)第209章 前奏(六)第119章 和平時光(二)第377章 暗殺事件(四)第148章 無名高地(一)第258章 致命突擊(二)第350章 縱橫捭闔(一)第210章 戰雲密佈(一)第412章 西北殘陽(五)第103章 大開發(二)第38章 整軍猛虎(三)第195章 大雁南飛(四)第455章 國運之戰(三)第13章 逆襲玉帶門(一)第281章 國民政府(五)第449章 第一槍(四)第267章 後袁時代(一)第102章 大開發(一)第9章 反攻漢口(一)第172章 北上京師(一)第323章 新年(一)第207章 前奏(四)第270章 後袁時代(四)第289章 工業時代(三)第191章 血雨腥風(六)第232章 大進軍(二)第1章 穿越到民國(一)第384章 風雨欲來(二)第470章 江山一統(三)第441章 戰爭降臨(四)第210章 戰雲密佈(一)第201章 土地改革(二)第83章 洪江攻略(三)第10章 反攻漢口(二)第376章 暗殺事件(三)第338章 詭異時刻(三)第128章 常德易主(三)第154章 善後(四)第410章 西北殘陽(三)第447章 第一槍(二)第34章 冬日練兵(四)第263章 全線潰逃(一)第450章 血戰山西(一)第335章 捲土重來(五)第361章 喇嘛教(四)第361章 喇嘛教(四)第206章 前奏(三)第457章 國運之戰(五)第382章 三農問題(三)第26章 漢口葉家(三)第35章 冬日練兵(五)第412章 西北殘陽(五)第195章 大雁南飛(四)第207章 前奏(四)第341章 震驚世界(三)第65章 虎嘯長沙(九)第408章 西北殘陽(一)第356章 混沌世界(四)第114章 大開發(十三)第232章 大進軍(二)第409章 西北殘陽(二)第316章 西南事變(四)第396章 徐州之戰(五)第352章 縱橫捭闔(三)第212章 戰雲密佈(三)第263章 全線潰逃(一)第198章 未雨綢繆(三)第305章 風雲際會(二)第441章 戰爭降臨(四)第89章 洪江攻略(九)第271章 後袁時代(五)第372章 亂局(四)第6章 重拾軍心(一)第129章 常德易主(四)第446章 第一槍第177章 京華風雲(一)第60章 虎嘯長沙(四)第216章 常德大戰(一)第292章 王家瑣事(一)第11章 反攻漢口(三)第257章 致命突擊(一)第225章 督軍末日(一)第34章 冬日練兵(四)第39章 整軍猛虎(四)第119章 和平時光(二)第250章 進軍江南(二)第111章 大開發(十)第56章 革命的紅利(六)第234章 大進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