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後袁時代(一)

4月8日深夜,負責駐防在武漢地區的安保支隊機動大隊突然接到緊急集合的命令,全副武裝趕到了武昌碼頭,然後在帶隊軍官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設置警戒,過了一會,十幾輛福特汽車駛入碼頭,一大批達官貴人從車裡鑽了出來,目光投向江面,遠處船燈閃爍,王振宇的專用客輪沅江號正在緩緩靠向武昌碼頭。

中華民國副總統黎元洪的特使湯化龍以及代理湖北省省長葉祖文以下,包括武漢軍事管理委員會主任卿衡全部在碼頭候立着。

誰也想不到僅僅四個月的時光,當初還窩在湘桂山溝溝裡的王振宇居然變成了可以決定整個中國走向的大人物了,方方面面的勢力都在關注着他,畢竟今時今日的王振宇已經差不多控制了很大一塊地盤了。

王振宇這次來武漢的決定是一個月前就做出來的,青年軍第五師也因此奉命在師長趙東生的帶領下進駐漢口,侍從處也早早派出了一個先導小組,專門負責在武漢替大帥找房子打前站。

勝利來的太快太順了,以至於整個王振宇集團從青年軍到國社黨都沒有做好迎接勝利的準備,以軍備部爲例,他們這段日子一路接受各種礦區,工廠,卻沒有足夠的人手去進行管理,最後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政策,把大批非軍事必須的工廠和礦區移交給了中華開發總公司,不過就是這樣的情況下,馬西成的弟弟馬西仁依然十分高效的僅用半個月的時間內就主導了漢陽兵工廠的全面生產復工,爲接下來的東南作戰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爲此王振宇還專門對馬西仁進行了通報嘉獎,而在國社黨方面就表現爲幹部的嚴重不足,目前加入國社黨的黨員總人數只有四萬多人,而且這本身還包含了軍隊的政工幹部,如果是在湘桂地區,這個數字要維持地方政府的運作是絕對足夠了,但是青年軍的進軍速度實在的太快了,湖北,江西,廣東,安徽,江蘇等省先後落入青年軍之手,很多地方根本派不出足夠的工作隊,大批的前政府公職人員因此被允許留任,而王振宇對此也要求大批量發展青年團成員,以彌補黨內同志在數量上的嚴重不足,至於爲什麼這樣選擇,王振宇的感覺是避免政黨過於龐大,最終引發魚龍混雜逆向淘汰的問題出現,國社黨對於他來說只是一個大義名分的工具,他可不希望把這個黨在未來變成該死宇宙第一大黨。

而在戰場上幸運女神似乎也特別眷顧王振宇,就在張自忠他們如釘子一般死死的釘在洪幕山的時候,馮國璋指揮的四個師的大軍逃脫的大門無異於被關上了。

首先是在陶峙嶽,曾繼梧他們的猛攻下,江蘇陸軍第一師和第二師的部隊根本不堪一擊,以驚人的速度丟掉了蕪湖,這個結果讓馮國璋哭笑不得,二個江蘇地方師的戰鬥力比他預想的還要糟糕,而自己不但不能追責,還得自我安慰幸好這二個師沒有臨陣倒戈。

足足九萬北洋軍被擋在洪幕山到蕪湖之間的公路上,毫無生路可言。

雖然對於段祺瑞他們在這次東南會戰中扯後腿的行爲十分不滿,但是馮國璋還是出於公心做了一個十分果斷的決定,並把這個決定以建議的形式發給北京,大致內容是命令張懷芝的第五師,李純的第六師,盧永祥的第十師,以及張勳的定武軍,倪嗣沖的安武軍火速退往徐州,而盧永祥的第十師和何豐林的第六旅從海路退往山東,馮國璋對老袁的建議是把這些部隊組成一個集羣,交給坐擁北洋第十五師和第十六師兵馬卻一直待在徐州不肯南下的徐樹錚指揮,馮國璋一系的軍隊基本上損失殆盡,接下來要想守住北洋的基業,只能靠他段芝泉的一系人馬,而一旦南京,上海都落入王振宇之手,馮國璋就不信他段芝泉還敢繼續玩消極策略。

至於他馮華甫自己,目前擺在他面前的有二條路,一是丟下部隊會北京向袁大總統請罪,二是和自己指揮的部隊在一起尋找出路,至於自殺什麼的,馮國璋到是從來沒想過。

袁世凱看到馮國璋的電報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暈倒在了懷仁堂,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到懷仁堂議事了,被送回鐵獅子衚衕後,緩緩甦醒過來的袁世凱才吩咐左右,就按馮華甫的意見發吧。

精神上的打擊導致了老袁身體健康狀況的進一步惡化,當晚他就中風偏癱無法見客了,不到一週,4月11日,袁世凱因病去世,北洋羣龍無首。

不過對於袁世凱的去世,大家都歸責於馮國璋。

因爲在4月9日,被圍了五天之後,白崇禧指揮的左路軍的二個師達到馬鞍山,馮國璋見勢徹底失去了繼續戰鬥下去的意志,沒有輜重,沒有補給,沒有援軍,沒有希望。

最終的結果是在4月9日這一天的上午,馮國璋簽署命令,命令麾下八萬八千名官兵向青年軍打白旗交械投降了,這也是歷史上北洋軍第一次大規模投降,馮國璋、王佔元等北洋高級將領也沒有逃走去當寓公,和歷史上的北洋將領不同,他們選擇了軍人的榮譽。

4月11日,根據王振宇的命令,在東南作戰中立下大功的白崇禧的第七師被允許第一個進入南京,次日,也就是4月12日,陶峙嶽指揮的第一師成功的搶在孫中山的中華革命軍之前進入上海,同日,浙江杭州,朱瑞宣佈反袁(此時袁世凱已死,朱瑞是打算鞭屍嗎,),並帥所部軍隊加入青年軍戰鬥序列(氣得連續攻城四日的中華革命軍氣得牙癢癢),改編爲猛虎青年軍第十二師。

袁世凱比歷史上提前二個月嗝屁,這也使得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中國進入“後袁世凱時代”。

原本控制了大半個中國,得瑟的不行的北洋軍,在短短四個月的護國戰爭中被護國軍,青年軍,革命軍爲主導的反袁軍打的一敗塗地,勢力範圍直接縮回到了秦嶺淮河一線,更重要的是,袁世凱死了,馮國璋降了,整個北洋陷入到了羣龍無首的狀態,到了這個時候,戰爭差不多該結束了。

4月15日,蔡鍔方面的代表梁啓超,蔣百里,王振宇方面的代表趙恆惕,楊永泰,孫中山方面的代表胡漢民、陳炯明以及黎元洪的私人代表湯化龍和北洋政府的代表徐世昌,曹汝霖一共九人在英法美日俄等列強強烈呼籲下終於坐到了南京的談判桌上,開始了史上著名的九人會談,又稱五方會晤!!。

而在會談的前三天,雙方的軍事行動就已經實際停止了,北洋軍是不敢打下去了,而青年軍這邊是要緩口氣,蔡鍔那邊是主將身體出問題了,孫中山這邊則是想打也沒得打了,再打只能和王振宇過招了。

護國戰爭打到這個地步,傻子都看出來王振宇是最大的贏家,雖然孫中山的中華革命軍(又稱三省聯軍)佔據了包括寧波在內的浙江大部,但是王振宇的青年軍成功的佔領了南京和有東方巴黎之稱的上海,加之他們在之前一系列軍事行動奪取了湖北,廣東這樣極其富庶的地方,在各方看來只要經營得當,王振宇就很有可能成爲中國未來的頭號人物,這個觀點至少在日本特高課內部是有一個共識的,而英法等國目前對王振宇的態度也是十分的好,隨着王振宇的軍隊進入上海,中華開發總公司總經理葉國軒終於在上海法租界和法國方面簽署了一攬子採購計劃合同,這個合同包括了鋼鐵,豬鬢,桐油,各種礦石在內一系列物資。

讓人十分驚訝的是,包括鋼材在內,王振宇最後決定的價格都比國際市場目前的價格低百分之十,這到不是王振宇要討好列強,而是一個交換,按照附屬的秘密政治協定內容。

第一、列強會承認一個由王振宇出面組織的南中國地區性政府,同時承認這個政府具有獨立的關稅權(僅限於英法承認);

第二、由英法控制的廣東,上海等南中國地區的海關以及其關稅會在這個地區性政府成立之後移交給這個地區性政府;

第三、所有涉及賠款的義務均與該地區性政府無關;

第四、武漢和廣州的租界收回問題的談判可以開始進行,並在五年內完成該談判;

第五、英法希望南中國地方區域性政府成立後,可以以合作的形式向歐洲輸出勞工甚至是參戰軍,所有的薪水和武器,費用皆有英法承擔;

第六、如果王振宇將軍的軍隊最終出現在歐洲並幫助英法獲得戰爭的勝利,那麼在戰爭結束後,允許中國方面以較優惠的價格獲取戰敗國的軍事物資的優先處理權。

應該說英法兩國爲了歐戰的最後勝利,在和王振宇的談判中放棄了一些重大利益,特別是把南中國地區的海關交給王振宇主導的南中國政府,這如果是放在戰前是絕對沒有可能的,至於租界問題,英法兩國也是採取拖延的態度,對於王振宇提出的上海租界問題,英法的代表甚至談都不肯談,態度十分強硬,考慮到日本的因素,最終王振宇沒有在這一點上繼續堅持,既然王振宇這邊和英法這兩個列強談得差不多了,那麼接下來中國的未來就要看和國內諸侯們會晤的結果,

第122章 和平時光(五)第91章 鎮守使(二)第324章 新年(二)第419章 1918(四)第452章 血戰山西(三)第314章 西南事變(二)第36章 整軍猛虎(一)第39章 整軍猛虎(四)第103章 大開發(二)第7章 重拾軍心(二)第233章 大進軍(三)第93章 鎮守使(四)第335章 捲土重來(五)第395章 徐州之戰(四)第133章 柳州變天(三)第437章 磨刀赫赫(五)第34章 冬日練兵(四)第79章 龍盤靖州(十二)第114章 大開發(十三)第370章 亂局(二)第392章 徐州之戰第274章 合黨(三)第454章 國運之戰(二)第375章 暗殺事件(二)第272章 合黨(一)第455章 國運之戰(三)第17章 逆襲玉帶門(五)第206章 前奏(三)第50章 上海灘(七)第365章 北方大戰(三)第427章 導火索(一)第329章 遠征軍(二)第308章 風雲際會(五)第155章 善後(五)第375章 暗殺事件(二)第214章 戰雲密佈(五)第257章 致命突擊(一)第176章 北上京師(五)第439章 戰爭降臨(二)第472章 江山一統(五)第255章 大決戰(二)第216章 常德大戰(一)第29章 第一桶金(二)第153章 善後(三)第255章 大決戰(二)第100章 鳳凰行(四)第227章 督軍末日(三)第367章 北方大戰(五)第251章 進軍江南(三)第428章 導火索(二)第361章 喇嘛教(四)第97章 鳳凰行(一)第257章 致命突擊(一)第179章 京華風雲(三)第175章 北上京師(四)第175章 北上京師(四)第52章 革命的紅利(二)第286章 對德宣戰(五)第355章 混沌世界(三)第411章 西北殘陽(四)第282章 對德宣戰(一)第218章 血戰常德(三)第438章 戰爭降臨(一)第165章 鋼鐵王國(四)第19章 揚名天下(二)第301章 海軍(一)第39章 整軍猛虎(四)第200章 土地改革(一)第271章 後袁時代(五)第252章 進軍江南(四)第52章 革命的紅利(二)第321章 變局(四)第257章 致命突擊(一)第277章 國民政府(一)第206章 前奏(三)第357章 混沌世界(五)第341章 震驚世界(三)第334章 捲土重來(四)第165章 鋼鐵王國(四)第29章 第一桶金(二)第167章 調任危機(一)第60章 虎嘯長沙(四)第464章 大事件(二)第346章 修羅地獄(二)第286章 對德宣戰(五)第131章 柳州變天(一)第439章 戰爭降臨(二)第243章 煉獄之戰(一)第201章 土地改革(二)第458章 濟南會戰(一)第216章 常德大戰(一)第105章 大開發(四)第255章 大決戰(二)第27章 漢口葉家(四)第294章 王家瑣事(三)第128章 常德易主(三)第36章 整軍猛虎(一)第15章 逆襲玉帶門(三)第289章 工業時代(三)第61章 虎嘯長沙(五)
第122章 和平時光(五)第91章 鎮守使(二)第324章 新年(二)第419章 1918(四)第452章 血戰山西(三)第314章 西南事變(二)第36章 整軍猛虎(一)第39章 整軍猛虎(四)第103章 大開發(二)第7章 重拾軍心(二)第233章 大進軍(三)第93章 鎮守使(四)第335章 捲土重來(五)第395章 徐州之戰(四)第133章 柳州變天(三)第437章 磨刀赫赫(五)第34章 冬日練兵(四)第79章 龍盤靖州(十二)第114章 大開發(十三)第370章 亂局(二)第392章 徐州之戰第274章 合黨(三)第454章 國運之戰(二)第375章 暗殺事件(二)第272章 合黨(一)第455章 國運之戰(三)第17章 逆襲玉帶門(五)第206章 前奏(三)第50章 上海灘(七)第365章 北方大戰(三)第427章 導火索(一)第329章 遠征軍(二)第308章 風雲際會(五)第155章 善後(五)第375章 暗殺事件(二)第214章 戰雲密佈(五)第257章 致命突擊(一)第176章 北上京師(五)第439章 戰爭降臨(二)第472章 江山一統(五)第255章 大決戰(二)第216章 常德大戰(一)第29章 第一桶金(二)第153章 善後(三)第255章 大決戰(二)第100章 鳳凰行(四)第227章 督軍末日(三)第367章 北方大戰(五)第251章 進軍江南(三)第428章 導火索(二)第361章 喇嘛教(四)第97章 鳳凰行(一)第257章 致命突擊(一)第179章 京華風雲(三)第175章 北上京師(四)第175章 北上京師(四)第52章 革命的紅利(二)第286章 對德宣戰(五)第355章 混沌世界(三)第411章 西北殘陽(四)第282章 對德宣戰(一)第218章 血戰常德(三)第438章 戰爭降臨(一)第165章 鋼鐵王國(四)第19章 揚名天下(二)第301章 海軍(一)第39章 整軍猛虎(四)第200章 土地改革(一)第271章 後袁時代(五)第252章 進軍江南(四)第52章 革命的紅利(二)第321章 變局(四)第257章 致命突擊(一)第277章 國民政府(一)第206章 前奏(三)第357章 混沌世界(五)第341章 震驚世界(三)第334章 捲土重來(四)第165章 鋼鐵王國(四)第29章 第一桶金(二)第167章 調任危機(一)第60章 虎嘯長沙(四)第464章 大事件(二)第346章 修羅地獄(二)第286章 對德宣戰(五)第131章 柳州變天(一)第439章 戰爭降臨(二)第243章 煉獄之戰(一)第201章 土地改革(二)第458章 濟南會戰(一)第216章 常德大戰(一)第105章 大開發(四)第255章 大決戰(二)第27章 漢口葉家(四)第294章 王家瑣事(三)第128章 常德易主(三)第36章 整軍猛虎(一)第15章 逆襲玉帶門(三)第289章 工業時代(三)第61章 虎嘯長沙(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