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練兵長城兩不誤

秦朝的體制可以說用簡潔來形容。尤其是基層,在秦朝的基層自然是縣一級。比起後世動輒一縣數千公務員,扶蘇治下以善無縣論,六曹吏不過五十止,加上各個有秩、嗇夫、三班捕頭少吏級別的人只區區不過一百人左右。也就是說,善無縣署的吏員,有編制的佐吏不過六人,少吏不過百人。其餘非正式編制在官署工作的公人如捕役、快手。這些小吏是被官署承認,約有百人,算是官署的強力機構。

一個需要管理數萬人疆域的基層機構,只用兩百多人去管理。扶蘇不知道是該用慶幸還是該用擔心來形容。

儘管扶蘇擔心官署人手不足,可卻只能按下去。畢竟扶蘇的精力有限,徵兵募軍的工作就已經很麻煩了。其餘的再去動,就更難爲人了。畢竟,官署的動作一舉一動都是萬千人矚目的。別看扶蘇一個官員都沒動,可實際上吏員們和基層裡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一動這個,搞不好就能讓底下全都動了起來。

說到底,此刻,還不是扶蘇用科舉之類手段的時候。

募軍的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因爲優厚的待遇,不少家中養不起的餘丁便開始琢磨着主意前來應徵。前面幾天,扶蘇發動禮曹配合着軍營的募軍行動,徹徹底底地給募軍行動宣傳了起來。什麼最低的公士一年五十石糧餉,一顆首級軍功能換得的獎賞有多少多少分外優厚。又是一丁入伍,家中享受軍屬身份,妻子女免除口賦,田租降低一半。

這些屬於官署的政策在軍營之中沒有頒發,卻是官署兵曹、禮曹、軍營文職軍官一起發動起來宣佈的。

聽到這般優厚的條件,整個善無縣和郡城的男丁幾乎都動了起來。

從最初的兩千多號人一下子增加到了五千餘人。接連幾天,軍營門口都是絡繹往來,摩肩接踵。

這年頭還不是宋以後軍人卑微,在秦代武官的社會地位時不時還是超過文官的。尤其在民間,對缺少上升渠道的小老百姓而言,參軍入伍,廝殺博取軍功來光耀門楣幾乎是唯一的渠道。至於文職,大多被豪族把持小老百姓的機會實在太少了。

所以,徵兵的工作進展十分順利。整個善無縣幾萬人能聽到消息的,幾乎來了一半。

百姓對扶蘇此次徵兵的熱情超乎了扶蘇的預料,不得以,扶蘇不得不再次壓縮參軍的名額。畢竟,此次約莫有八九千餘人通過報名。在實際擇選的時候卻被卡了下去,比例被卡到五分之一的程度。也就是說,此次在善無縣的徵兵名額約莫兩千人。

在雁門其餘縣,扶蘇還有一千五百人份額徵兵過去。另外,在雲中郡,扶蘇徵兵一千五百人。在代郡,徵兵一千人。雲中郡只徵一千五百實在是因爲扶蘇透過雁門去遙控雲中並不夠強力,只能勉強做到政令貫徹的程度。更何況,雲中郡更多隻近乎於一個軍事邊郡的存在,人口比起雁門要少上許多。而代郡,有趙家在。扶蘇徵兵估計根本不會達到雁門這個程度。一千人,七七八八差不多了。

這麼說來,在雁門扶蘇徵兵三千五百人。在雲中、代郡徵兵兩千五百人。總計六千人的兵力加上在代郡可以直接指揮的這部分四千餘人的部隊。扶蘇直接可以控制的兵力將達到萬人。

初步,扶蘇可以估摸新兵訓練一完畢,便可以抽調到長城去了。

始皇三十七年八月三日。雁門,善無縣。

看着熱鬧的百姓目送着最後一支曲離開雁門,滿眼複雜的目光。這一支曲所屬的雲中郡防衛部隊便是雲中郡一直以來駐紮在雁門的軍隊,對於他郡的兵丁保護着雁門,雁門的百姓自然是百感交集的。可隨着這一支強兵的離開,雁門的防衛便只能在寄託在自己的子弟兵手中了。

在善無城西城,已經只餘下寥寥幾個看門的兵丁。

扶蘇不喜歡軍隊在城中駐紮,一來擾民,二來新兵看着外面的花花世界未必能耐得住寂寞。而且,扶蘇也不希望給新兵多好的壞境。多多磨礪總是好的,扶蘇費了這麼多心思給了這麼多優厚待遇,不是用來養一羣大爺兵的。

六千新兵的訓練,對扶蘇而言可謂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一干帳下閒了許久的將領:期澤、慶倪、羊牟齊齊都動了起來。官署的倉曹,兵曹一干吏目也是忙得腳不沾地。而其餘各個曹吏也紛紛爲此次行動做着輔助工作,任誰都知道,此次徵兵的重要性。能把事情辦好了,在扶蘇眼前得了彩,這帽子才能帶的穩,前程也才能更加明亮。

善無城外東去兩百里便是扶蘇此次大練兵的主要地點。也是後世大同市的方位!

大同的位置十分重要,自趙氏破林胡佔據此地其時一直都是農耕民族和草原民族來回拉鋸鬥爭的熱土。用一句官方的話說,那叫農業文明和草原文明的融合之處。可實際上兩邊在這片土地撒下的鮮血不計其數。

扶蘇在選擇駐軍地點的時候,有考慮直接將兵丁放到代郡去訓練。在西陘關下直接威脅趙氏餘孽,但最後仔細想想,卻將地點定在了大同。

大同在此時沒有這個名字,但並非是一片荒蕪之地。

蒙帥逐匈奴,建長城的時候便在大同西十里河谷“築城武周塞內,以備胡”【出自《水經注》】。一直到公元前209年,匈奴乘秦末農民起義之虛佔領了大同。

在扶蘇沒有打大同主意之前,這裡便是一箇中小心的軍塞。有一定的基礎,並不需要在新地點建設時的勘探。

而且,此處軍塞也是長城的一個銜接點。東去是斷斷續續,保養不足的趙長城。西去便是修茸一新被後世詬病的秦長城。

扶蘇在此處,一方面自然有駐軍訓練新兵的需要。另外,便是完成扶蘇的另一項重大任務:長城。

秦長城被一個孟姜女弄得形象是狼狽不堪。而從實用主義來講,蕭何等一干幕僚對修築如此龐大工程也是頗有微詞。

長城的建造功效自然是十分顯著,但同時,對百姓的騷擾和負擔也是極大。軍政方面需要百姓去服徭役,建長城儘管萬千道理可未必會費時間和你說服,基本上直接強拉着去建設了。弄得根本沒人去,躲避徭役的層出不窮,不得以最後才大規模從內地抽調刑徒。一直到扶蘇送來五千餘戰俘這才換了人力之急。

人力是有了,可接着的問題有出來了。

雁門郡、雲中郡、代郡的太守扶蘇竟然把這活給攬了過去,而且嬴政還同意了!

這消息震驚了幾乎整個長城軍團,可此後,長城軍團對此卻是褒貶不一。

扶蘇這麼個二十來歲的娃娃,能把這麼一個大工程給治理好了?便是雁門三郡風風火火地動作,不知就費了這娃娃多少心思了吧。

敢這麼說的人自然是有底氣的,這個底氣,卻是來自長城這極重的負擔。長城軍團是帝國精粹,後勤補給幾乎就用了帝國的三分之一國力。若不是蒙帥在任期之間下大力氣屯田,建設九原郡緩解了一部分壓力。只怕帝國已經要考慮撤回大部分邊軍了。

這三分之一的國力裡面,有相當一部分是丟到了長城的修建上。長城的修建不是一帆風順,無憂無慮的。因爲是在邊關戰區修建,極可能隨時就冒出一隊匈奴遊騎。要知道,修築長城用的工具材料以及工人的食物、生活物資對於物資奇缺的匈奴人而言,是一筆極大的財富啊。

也就是說,便是每個百姓都老老實實修築長城任勞任怨進行高強度工作,也極可能被意志突出來的遊騎給殺掉丟了性命。這種情況下,能將長城的修建進度保持住,不是老成持重本事大的,覺得辦不了。

扶蘇便是皇子,一個小年輕能有這本事?更何況,扶蘇還有負責六千人的新兵訓練!

第8章 虞姬一曲驚凡塵(下)第21章 千里有系神女心第56章 方尺何所疑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81章 車兵鳴奏末代曲(下)第60章 贈書蒲鑫,報復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上)第16章 盛宴安得車馬喧(上)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82章 練兵長城兩不誤第45章 海魚第68章 匠作改制孫甘部(下)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上)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下)第31章 扶蘇發威 聖旨制下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上)第11章 女人心第72章 魚齒鋒依舊第44章 伐起戈~揚東征吼(七千)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7章 殤楚樑死內憂生(下)第52章 四比一的傷亡 四面皆林第68章 匠作改制孫甘部(下)第8章 樑死羽繼羣囂擾(上)第93章 怒喝戈起箭若雨第5章 秦楚兵鋒韓信處(下)第69章 釜底欲抽薪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下)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上)第10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上)第71章 中原激盪風雲東(下)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上)第91章 奔波爲糧米第58章 河南血地大河赤(下)第32章 兵鋒突起紛紛囂(下)第88章 琉璃眼眸現狼手第6章 營嘯始由兵將論(下)第20章 憑得蛟龍索青天(上)第13章 秦墨搜山 死裡逃生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上第7章 公子一言驚四座(下)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下)新書最新通知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下)第1章 帝國的憤怒第23章 年少幾許情深第15章 鉅鹿初戰心各異(下)第116章 斷後回馬槍第28章 底牌盡出殺伐現(下)第1章 沛縣風雲人物現(中)第40章 一將難求偏師去(下)卷終章奇恥大辱奪妻恨上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下)第28章 國殤秦曲戰歌烈(下)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上)第15章 鉅鹿初戰心各異(下)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第44章 潛藏背刺伏千軍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下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上)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上第63章 紛亂舞人心第2章 咸陽初掌急政苛(上)第29章 重騎破陣劉邦逃(上)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下)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上)新書最新通知第14章 民怨滔滔還青天第80章 王家狼族陷陣鋒(上)第37章 邊軍之論 伏擊馬賊第111章 第一道血光第114章 牽頭再打尾第51章 風雲變幻燕趙地(上)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下)第11章 號鍾古琴得失間(上)第47章 君臣猜忌離間計(下)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89章 化外小臣請入藩第36章 義士入險 期澤之敬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下)第50章 謀才忽聞間隙生(下)第11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4章 陰差陽錯反資敵第41章 天下諸侯霸王封(下)第23章 以快打快驚草蛇(上)第45章 果毅皇長子破賊第75章 九歌舞鏗鏘第96章 借國主首級一用第31章 扶蘇發威 聖旨制下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下)第88章 琉璃眼眸現狼手第13章 一朝得入中相府(下)第12章 校場風波第24章 白首未敵榮華?第91章 中心開花四周圍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下)第52章 協定三日後
第8章 虞姬一曲驚凡塵(下)第21章 千里有系神女心第56章 方尺何所疑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81章 車兵鳴奏末代曲(下)第60章 贈書蒲鑫,報復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上)第16章 盛宴安得車馬喧(上)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82章 練兵長城兩不誤第45章 海魚第68章 匠作改制孫甘部(下)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上)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下)第31章 扶蘇發威 聖旨制下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上)第11章 女人心第72章 魚齒鋒依舊第44章 伐起戈~揚東征吼(七千)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7章 殤楚樑死內憂生(下)第52章 四比一的傷亡 四面皆林第68章 匠作改制孫甘部(下)第8章 樑死羽繼羣囂擾(上)第93章 怒喝戈起箭若雨第5章 秦楚兵鋒韓信處(下)第69章 釜底欲抽薪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下)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上)第10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上)第71章 中原激盪風雲東(下)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上)第91章 奔波爲糧米第58章 河南血地大河赤(下)第32章 兵鋒突起紛紛囂(下)第88章 琉璃眼眸現狼手第6章 營嘯始由兵將論(下)第20章 憑得蛟龍索青天(上)第13章 秦墨搜山 死裡逃生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上第7章 公子一言驚四座(下)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下)新書最新通知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下)第1章 帝國的憤怒第23章 年少幾許情深第15章 鉅鹿初戰心各異(下)第116章 斷後回馬槍第28章 底牌盡出殺伐現(下)第1章 沛縣風雲人物現(中)第40章 一將難求偏師去(下)卷終章奇恥大辱奪妻恨上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下)第28章 國殤秦曲戰歌烈(下)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上)第15章 鉅鹿初戰心各異(下)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第44章 潛藏背刺伏千軍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下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上)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上第63章 紛亂舞人心第2章 咸陽初掌急政苛(上)第29章 重騎破陣劉邦逃(上)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下)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上)新書最新通知第14章 民怨滔滔還青天第80章 王家狼族陷陣鋒(上)第37章 邊軍之論 伏擊馬賊第111章 第一道血光第114章 牽頭再打尾第51章 風雲變幻燕趙地(上)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下)第11章 號鍾古琴得失間(上)第47章 君臣猜忌離間計(下)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89章 化外小臣請入藩第36章 義士入險 期澤之敬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下)第50章 謀才忽聞間隙生(下)第11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4章 陰差陽錯反資敵第41章 天下諸侯霸王封(下)第23章 以快打快驚草蛇(上)第45章 果毅皇長子破賊第75章 九歌舞鏗鏘第96章 借國主首級一用第31章 扶蘇發威 聖旨制下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下)第88章 琉璃眼眸現狼手第13章 一朝得入中相府(下)第12章 校場風波第24章 白首未敵榮華?第91章 中心開花四周圍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下)第52章 協定三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