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函谷一破震天下(上)

【首更送達】

九月,滎陽。

“堅城難克,只怕陳王大業也要就此停歇啊!”田臧擔憂地看着堅城滎陽。身爲陳勝的親信,在武臣之事被陳勝記恨在心後。陳勝便對強力手下多了許多堤防,雖說殺了一個葛嬰讓陳勝做到了殺雞儆猴的效果。

但同時,也未免讓部下中多了許多怨言。聽到這些怨言的陳勝十分惱怒,但也無法應對。只是更加加深了對部下的警惕,而田臧這類陳勝的親信動作也多了起來。無他,監視耳。

而今陳勝麾下幾名大將,一個個都是麾下有地有兵將的。要是再冒出一個自力稱王的手下,陳勝還真沒臉去混了。而其中嫌疑最大的,能對陳勝爲之造成最大威脅的,自然是莫過於吳廣。

吳廣是張楚政權的副手,在古代封建政權之中,一字並肩王實際上只能存於武俠演義之中。從沒有上位者會希望自己多出一個副手來,吳廣算是開了個先河,但顯然,吳廣也對自己的身份敏感十分清楚。

地位高,手下還有一幫擁簇。若真的讓引起了陳勝的猜忌,那就壞事了。陳勝擔憂的不僅是自己的個人榮辱,還有張楚的國家大計。反秦復楚,內鬥內患那是做不到的。若不是靠着將領們披荊斬棘,陳勝如何能安然在陳郡裡享福?

若是陳勝猜忌越甚,只要張楚各大將軍就要離心離德了。武臣之所以自立趙王,何嘗沒有陳勝猜忌手下的原因在?

吳廣雖然知道,但也無奈,只能讓自己的部將收斂起來。同時死命地扣城,希望能夠攻破滎陽。

滎陽是中原名城要地,東有鴻溝連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鄰黃河,南臨索河連嵩山,西過虎牢關接洛陽、長安,地勢險要,交通便利,在歷史上是郡治要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建立秦朝後,在滎陽設置三川郡,轄滎陽、鞏、京等縣。

而今大秦曾經的左相,爲了兒子上位保住家族的李斯便在三川郡擔任的勞什子的陪都留守。陪都被胡亥設立在了洛陽,而且還弄了兩個副職打算給李斯做牽制。

李斯當然不懼這些,身爲左相,什麼政治鬥爭沒見過。還會怕兩個小小的地方官員?收拾起來服帖得很。

但自陳勝吳廣起義之後,李斯便敏銳地發覺了這股賊寇的不同凡響之處。相比咸陽的老臣,李斯儘管從丞相大位上跌落下去,但手中的權力卻是沒見減了多少。

至少,在山東之地那些郡縣,一直以來服從李斯領導的就不少。而大起義爆發過後,反應最快的也就是李斯。整軍備戰的李斯於是不僅要面對北邊河東地區扶蘇的侵襲,還有面對西面海量的起義軍進攻。

而當起義軍進攻到三川郡要地滎陽之後,李斯更是將丟下陪都給了兩個副手,拋去制肘,親自到了滎陽堅守。

李斯面對新式騎兵的確不利,但面對這些只是靠着一股子血氣和人數的起義軍,卻是十分利落。儘管吳廣帶領的是張楚政權最爲強大的主力大軍,可面對大秦的丞相,依舊是毫無辦法。

無論怎麼樣的扣城戰術,在李斯面前,總能輕輕巧巧化解與無形。反而讓吳廣麾下的起義軍損失嚴重,面對這個情況,吳廣十分無奈,只好原樣傳給陳縣陳勝。

陳勝當然不會放棄西進滅亡大秦,但陳郡此刻儘管外表威風,可內中苦楚也只有高層知曉清楚。這個張楚的草臺班子儘管在各路心思復國的人馬下漸漸豐富充實起來,可依舊是底蘊太淺。一個剛剛成立兩個月的國家,怎麼可能有深厚的底蘊。

這首先體現出來的,就是大秦的糧餉、後勤補給。張楚起義軍儘管成立的政權,但其軍隊形勢依舊未有擺脫多少農名起義軍的窠臼。這些拿起鋤頭就是兵士的軍隊之中,缺乏訓練,兵甲缺乏,沒有完善的獎懲體系,士氣只能憑藉一股子血氣。糧餉幾乎只是吃飽就夠,細處的劃分幾乎沒有。軍餉的概念也尚未落到實處。

這樣一支草創的軍隊,經過最初的銳氣之後,在面對滎陽堅城以及堅城之內手段老辣的大秦丞相李斯後,各種各樣的矛盾集中爆發了出來。十數萬大軍於是在滎陽城下久攻不下,儘管圍城的是起義軍,卻也拖住了張楚政權的主力。

而陳勝給吳廣的消息之中,更是點出了吳廣必勝無法退的話。張楚政權底蘊太淺,連糧餉都不成體系。可再不成體系,人吃馬嚼依舊是要錢糧的。而且陳勝修築宮殿已經將陳郡的府庫搬了個精光,各處掠奪的東西也並非全部上繳,大半都扣了下來,上繳的部分根本不能維持一個數十萬大軍的張楚政權。

面對這樣的情況,攻下滎陽就成了必要。

前文提及,胡亥擴軍備戰,始皇陵、阿房宮各種奢侈項目強硬開工,大規模的財政支出要求其必須有足夠的財政收入。而作爲大秦最爲富庶的郡,三川郡就陳的那了咸陽稅賦的重要來源。

而三川郡中,滎陽又是其中除了洛陽最爲緊要的地方。而最最讓陳勝眼饞的還是滎陽的糧倉,這個存糧幾乎是大秦第一的城市裡,有着陳勝必須得到的糧食、錢財。

而眼下陳勝最缺的又是這些東西。陳勝已經沒有多少兵將可派了,最後能做的,只有勉勵勉勵再勉勵。當然,還有陳郡的財政壓力,傳遞到了吳廣手中。

也許吳廣不知道的是,爲了防止吳廣最後承受不住壓力,擔心進攻滎陽不下投降秦朝。其部將田臧,李歸已經收到了陳勝含糊不清的詭異命令。

“滎陽久攻不下,諸位可有辦法?”陳勝召集了麾下一干文臣武將,面『色』沉重。

蔡賜藉此,提議道:“王上可遣一員驍將,繞過滎陽,偏師直入三川郡破函谷。由此,函谷震動,關中震動,李斯自然也必須爲滎陽分心。當是時,假王藉此可破滎陽,爲王上解除壓力!”

“誰爲本王負此重望?”陳勝看向一干文武。

最後,『性』格沉着不乏決斷的周文出身道:“末將願爲王上解憂!”

第40章 上將萬歲楚會盟(上)第86章 帳內生隔閡第104章 狡詐梟雄冒頓者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31章 峰迴路轉臨陣歸(上)第15章 匈奴殘軍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上)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上)第86章 帳內生隔閡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10章 驚險刺殺,內訌交易第22章 風雲激盪卷兵鋒(上)第6章 勝關外~活着就好第31章 收人心(上)第41章 天下諸侯霸王封(上)第8章 樑死羽繼羣囂擾(下)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下)第14章 兩相無奈怎生忍?(上)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上)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上)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上)第10章 國子學校捏李氏(下)第85章 南面帝來北風起第39章 莫測風雲莫測心(下)第91章 奔波爲糧米第96章 借國主首級一用第5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9章 寡人劍鋒天下易(下)第12章 羣雄騷動章邯憂(上)第54章 天地玄黃行動隊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下)第39章 莫測風雲莫測心(上)第71章 中原激盪風雲東(上)第19章 斬宋義破釜沉舟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下)第58章 河南血地大河赤(上)第18章 舉薦風波第50章 兵發高奴 重裝步卒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下)第36章 刺眼的陽光第30章 生死崖,誰言情第66章 心機爲哪般第5章 佳人美眸流溢彩(下)第30章 揮師北上生一計(上)第14章 兩相無奈怎生忍?(上)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下)第82章 迷城疾兇險第48章 田租口賦愁白首(下)第27章 宵小落定愁躍江(上)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上)第72章 魚齒鋒依舊第5章 秦楚兵鋒韓信處(下)第71章 陰差陽也錯第24章 刺秦欲成霸業始(下)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下)第30章 生死崖,誰言情第23章 身後萬里誰承得(上)第45章 周文敗仗李良辱(下)第20章 城北一戰轉乾坤(上)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70章 柔荑芳菲平物價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下)第1章 徒然崩亂國紛擾(上)第119章 首罪乃貪婪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下)第33章 狡詐季福 屏外刀斧第14章 兩相無奈怎生忍?(下)第4章 挽大廈無戀帝都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下)第42章 鼓聲連角營外囂(上)第46章 究根問底話田賦第48章 功虧一簣冢中骨(上)第42章 鼓聲連角營外囂(下)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上)第43章 男兒何曾惜懼死(上)第29章 重騎破陣劉邦逃(上)第92章 不速之客刀馬來第61章 千里遙謝使君恩第32章 要戰便戰三戶津(下)第1章 魂歸大秦 公子扶蘇第83章 西北奇兵仗諜行(上)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上)第59章 男兒豈怯鬥第36章 刺眼的陽光第17章 負手而立喝千軍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上)新書最新通知第87章 盒中現乾坤第8章 君意難測四營事(下)第116章 斷後回馬槍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上首更送達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下)第10章 匈奴人 好奇的王芙第15章 豪族門中事是非第57章 府兵老卒夜襲敵(上)第54章 叛者誅之范陽勝(下)第13章 兵制革新京師軍(上)第32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第85章 南面帝來北風起
第40章 上將萬歲楚會盟(上)第86章 帳內生隔閡第104章 狡詐梟雄冒頓者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31章 峰迴路轉臨陣歸(上)第15章 匈奴殘軍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上)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上)第86章 帳內生隔閡第9章 敵友難辨事莫明(下)第10章 驚險刺殺,內訌交易第22章 風雲激盪卷兵鋒(上)第6章 勝關外~活着就好第31章 收人心(上)第41章 天下諸侯霸王封(上)第8章 樑死羽繼羣囂擾(下)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下)第14章 兩相無奈怎生忍?(上)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上)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上)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上)第10章 國子學校捏李氏(下)第85章 南面帝來北風起第39章 莫測風雲莫測心(下)第91章 奔波爲糧米第96章 借國主首級一用第5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9章 寡人劍鋒天下易(下)第12章 羣雄騷動章邯憂(上)第54章 天地玄黃行動隊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下)第39章 莫測風雲莫測心(上)第71章 中原激盪風雲東(上)第19章 斬宋義破釜沉舟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下)第58章 河南血地大河赤(上)第18章 舉薦風波第50章 兵發高奴 重裝步卒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下)第36章 刺眼的陽光第30章 生死崖,誰言情第66章 心機爲哪般第5章 佳人美眸流溢彩(下)第30章 揮師北上生一計(上)第14章 兩相無奈怎生忍?(上)第95章 北疆變局亂咸陽(下)第82章 迷城疾兇險第48章 田租口賦愁白首(下)第27章 宵小落定愁躍江(上)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上)第72章 魚齒鋒依舊第5章 秦楚兵鋒韓信處(下)第71章 陰差陽也錯第24章 刺秦欲成霸業始(下)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下)第30章 生死崖,誰言情第23章 身後萬里誰承得(上)第45章 周文敗仗李良辱(下)第20章 城北一戰轉乾坤(上)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70章 柔荑芳菲平物價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下)第1章 徒然崩亂國紛擾(上)第119章 首罪乃貪婪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下)第33章 狡詐季福 屏外刀斧第14章 兩相無奈怎生忍?(下)第4章 挽大廈無戀帝都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下)第42章 鼓聲連角營外囂(上)第46章 究根問底話田賦第48章 功虧一簣冢中骨(上)第42章 鼓聲連角營外囂(下)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上)第43章 男兒何曾惜懼死(上)第29章 重騎破陣劉邦逃(上)第92章 不速之客刀馬來第61章 千里遙謝使君恩第32章 要戰便戰三戶津(下)第1章 魂歸大秦 公子扶蘇第83章 西北奇兵仗諜行(上)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上)第59章 男兒豈怯鬥第36章 刺眼的陽光第17章 負手而立喝千軍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上)新書最新通知第87章 盒中現乾坤第8章 君意難測四營事(下)第116章 斷後回馬槍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上首更送達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下)第10章 匈奴人 好奇的王芙第15章 豪族門中事是非第57章 府兵老卒夜襲敵(上)第54章 叛者誅之范陽勝(下)第13章 兵制革新京師軍(上)第32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第85章 南面帝來北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