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千里遙謝使君恩

爲了能讓雁門郡署高效地運轉起來,扶蘇分拆了原先的吏目系統,糅合成了而今的六曹。司六曹吏分領六方面的政務,以蕭何總領其事。如此,算是讓權力集中到了郡署手中。同時效率也大大提高,再也不會有下面辦事卻找不到衙門的窘境。

自然,原先的堂前門上的辦事機構也成了而今有名有姓,分工明確的六曹。

這些都是扶蘇爲了稅賦改革作出的前期準備,準備工作做得差不多了。自然就應該上大菜了!

這道大菜爲何?

稅賦改革。

此次收稅時間開始爲五月末。時間在夏季,於是被稱爲夏稅。稅收時間大約從六月起開始到八月末。在九月時再收取秋稅。按照歷史上唐朝稅賦收取的情況,夏秋兩稅都是田賦。可這裡扶蘇卻有了改變,夏稅爲丁稅,是按照人丁收取的人頭稅。秋稅呢,則爲田租。是按照田地收取的稅。因爲秋季爲田地作物收穫的季節,自然此時收取田賦爲妙。

所以,政府收取的真正大頭部分田賦此刻還未動手收取。事實上扶蘇有時候也覺得夏季秋季連着收稅都是田賦,是不是有些重複浪費了?按住了這個疑惑,扶蘇便將夏稅改成丁稅,也就是一人一百二十錢的口賦,當然,這個是以前的標準!

善無縣楊家坳。

東博領着十來個壯漢入了楊家坳便被請進來屋內,楊家坳的鄉老楊蓮站在門前,笑吟吟地看着東博:“哎呀,東老弟來了卻也不事先給我說聲。連個準備都沒有,寒舍鄙陋,還請多多包涵,多多包涵呀。”

縣以下置鄉,鄉以下置亭,亭以下置裡。這些都是以宗族爲核心的人民自治組織。

而三老,則是一鄉德高望重者充任,掌教化,有所謂孝悌仁義之家可以申報郡縣予以表彰,並可以推薦優良子弟出任郡縣吏。名義上看着鄉老是管文教的,可實際上鄉里真正的權力大多掌握在這些人手中。

有道是皇權不下縣,政府權威極少能夠浸入鄉里之中。稅收的工作儘管一般由有秩【人口達五千人的鄉,由郡指派一人爲有秩;不足五千人的鄉,由縣指派一人爲嗇夫。兩者職責相同,都是調解鄰里糾紛、幫助政府收取賦稅、安排徭役。】執行,可實際上能不能徵收到足夠的稅賦還是要靠鄉老配合的。若是鄉老不配合,除非有秩能力背景都足夠,不然稅收工作往往慘淡。

扶蘇雖說改制了郡署,卻沒有動鄉里的機構。一來是扶蘇不想弄得社會動盪,妨礙維穩工作。二來,也是怕把這些鄉紳土豪給嚇怕了,反倒是好心辦了壞事。畢竟,扶蘇的連番砍頭殺人實在讓人驚懼。

此刻的東博已經不再是遊徼了,儘管在扶蘇此刻早就未必記得這個小人物,可新任的善無縣縣太爺還是覺得這傢伙在扶蘇面前算是有功的。於是趁着郡署將定有秩、嗇夫的權力下發到縣的時候,大筆一揮這傢伙便成了楊家坳這一帶的有秩,負責楊家坳以及周邊數個村落的稅收工作。

若在平時,楊蓮還未必會如何看得起東博。畢竟這些鄉老一個個都是鄉里間德高望重,輩分極高的人物。而且在官職上,鄉老排位是在有秩嗇夫之前的。而且鄉老的實權也不少,縣裡也頗多子弟爲吏。算是能量頗足的人物。

尤其還是稅收這等關鍵時刻,東博想要將稅好好收上去,少不得鄉老的幫襯。不然,就算楊蓮不插手,東博也未必能收上足額足量。

可此時一向頗爲清高的楊蓮卻是面色含笑地在自家門庭前歡迎了東博,這在往日,是東博相都不敢想的。一個勁心裡感嘆使君威勢的東博沒有擡架子,而是很謙遜地接了下來,這讓楊蓮的臉色好了不少。

“東老弟此番前來,可是着實讓老夫有些準備倉促啊。”楊蓮首先開口,卻是調笑地將話風給透了出去。

東博心中穩住心神道:“楊先生稱小子老弟,卻是讓小子受寵若驚。不過此番小子前來,卻是送來了使君的恩澤。”

楊蓮舉起杯中清茶,這個只流行於秦代“上流人士”家中的飲料也是始於扶蘇開始的。其價格高昂,若非重要人物,卻是不可能讓楊蓮拿出來。品了品,道:“這加賦也加的夠多了吧,這恩澤,卻是不要也罷。”

東博心中一凜,楊蓮名爲鄉老實際上也是楊家中輩分極高的人物,這等鄉豪士紳非是傳奇話本上那般作惡多端。實際上大多威望甚高,也多行善事,積功德。要真抵制起來,東博這有秩的位置怕是要被人質疑能力了。

當下東博便是添上笑顏,道:“如此,楊先生卻是猜錯了。”說罷,東博拱手朝着東方郡守府搖搖一敬道:“公子此番改稅,非是加賦。實乃減輕我等小民之負擔。減賦,輕徭!”

聽到輕徭薄賦,楊蓮神色動容道:“爲何我聽到的卻是縣署告令,每丁三百四十錢。這口賦,加得可委實不少啊!東有秩,敢問此言可確實否?”

東博笑着搖頭:“此事確實。卻非是楊先生所想那般。”

楊蓮目光一沉:“東有秩,你前言聲道減賦,此言又是確有加賦。楊某不知該如何信你所言了!”

東博沒有去反駁楊蓮的質疑,而是道:“楊先生。若是小子沒記錯的話,楊家坳當有七十三戶隱戶吧。”

楊蓮神色一震,有些明瞭的樣子。

東博心中微微得意,也對司倉曹吏倉勤的本事越加佩服起來。前陣子倉曹藉助特科的情報,光是善無縣便集合了三班衙役觀察少吏數百人下鄉里清查隱戶人口。那場行動之中,東博還只是遊徼卻領着自家十幾個兄弟幹活最是得彩,不然縣太爺如何會記得他東博這個小小遊徼是誰?

隱戶最多的四大豪族被剷除了個乾淨,被四大豪族隱下的四萬餘戶早就被集中登記在冊。事實上,這也是扶蘇最初忙碌了小半月的原因之一。四萬戶的安置工作,以及田畝分配,戶口登記,財產分割。以原先郡署老舊的行政體系,光是靠着蕭何發揮老黃牛精神也是吃不消啊。不然,扶蘇也不會急急忙忙推出了三班衙役,六曹分司的體制。

最大的阻礙消失,其餘隱戶清理也是順順利利。這楊家坳雖說宗族勢力強大,可也被查出有七十三戶隱戶。這些隱戶大多將田地託庇在別人身上,藉此躲避田租,將戶口隱匿,託庇丁稅。

正是這些戶口的消失,才造成了稅賦的持續下降。而這些隱戶不比豪族鐵幕下的隱戶,豪族的隱戶大多是生計無着落在豪族田地裡耕作的佃戶,大多貧困。這些鄉里隱藏的戶口大多是純粹躲避苛捐雜稅,事實上本身多是有產的小地主、富農。

對於那些衣食無着,只能靠着耕作豪族土地的佃戶,扶蘇一律實行分田。只不過按照秦律應有的五百畝改成了一百五十畝。其中,用於種植口糧的田五十畝,用於種植桑麻的田二十畝。這七十畝地都被扶蘇稱之爲永業戶田,意思是永遠的家業不可出售的田地,這些田地可以傳給兒子代代相傳,是這一戶的田地,嚴格地說是屬於這個家庭的共有財產。還餘下的八十畝地則爲這一戶的口分田,也就是男子五十畝耕地,女子三十桑田。可以變賣,卻只能按照固定的價格出售給縣署。

可以說,扶蘇對這四萬戶隱戶實際上就實行了均田制。不過處於爲政者的小心,扶蘇只在隱戶頭上實行均田制。對於其他則沒有做出太大變動。

分田分地對百姓而言,自然是極大的好處。可這也僅僅侷限在那些無產者手中,或者田畝少於一百五十畝的農民。對於那些田產衆多的士紳鄉豪而言,除非分家分產,不然是不會有田可分的。

畢竟,均田制的根基就是政府手中能夠掌握住極大的剩餘耕地。若是平白分給了這些家有豪田的士紳鄉豪,豈不是浪費耕地儲備?

對於這些無產者,迫於生計被豪族隱下的戶口,扶蘇的處置是十分寬宏大量的。可對於那些有足夠田產,本身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繳納稅賦卻主動逃稅漏稅的。扶蘇表現就頗爲嚴厲了,這多出一倍的丁稅便是其一。分田分地自然也沒有他們的份兒了。

楊蓮爲士紳鄉豪,自然對這些消息也是有過了解。嘆氣道:“如此說來,這的確是使君恩澤。這三百四十錢的丁稅,老夫這把老骨頭也當用上一二。只是不知道使君憲令,還有哪些?”

東博見楊蓮鬆口,頓時鬆了口氣。這楊蓮可是這周邊標杆性人物,他若鬆了口,自然就好說。於是連忙道:“使君憲令,此次徵收名爲夏稅,只徵丁稅,徭役。不徵田租!”

楊蓮接下道:“聽聞善無城中可是有佈告,言此次丁稅有所減免?”

東博初始聽到此次減免口賦,也是嚇了一跳,道:“說來小子也有些不敢置信。此次口賦,一丁只口賦三十錢。”

楊蓮倒吸了一口涼氣,猛然站起來,良久,朝着郡守府方向遙遙一拜。

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下)卷終章營門狗眼看人低二第91章 劍斬王逄解朔方(上)卷終章絕地中生路黃河首更送達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下)第59章 一文錢難倒皇長子?第4章 爆發的蘇黨第56章 方尺何所疑第43章 函谷一破震天下(下)第25章 胭脂川上胭脂馬第91章 劍斬王逄解朔方(下)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下)第104章 狡詐梟雄冒頓者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上)第20章 好似你儂我儂,紫褐色第11章 號鍾古琴得失間(上)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下)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上第43章 函谷一破震天下(上)第6章 英雄男兒露崢嶸(下)第92章 膚施城外變幻事(下)第22章 月芷醫館 九原軍醫第81章 車兵鳴奏末代曲(下)第91章 劍斬王逄解朔方(下)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上)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下)第17章 一朝翻起風雲蕩(上)第21章 千里有系神女心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上)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下)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下)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上)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下第42章 神醫越止 陰謀凝聚第59章 男兒豈怯鬥第1章 奸擘權閹死亂斧(上)第67章 打草欲驚蛇第82章 練兵長城兩不誤第22章 風雲激盪卷兵鋒(上)第29章 誰的玲瓏女兒心(下)第28章 敵友不明第47章 高歌美酒戰鼓擂第100章 鳳凰涅槃劍出鞘第28章 國殤秦曲戰歌烈(上)第10章 王門貴閥任一人(下)第25章 宮闈暗潮急洶涌(下)第107章 紫衣美婦人第13章 三星連珠第62章 公子且慢行第72章 豐縣陷落吳廣死(下)第93章 怒喝戈起箭若雨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上)第84章 山中野豬將軍入(上)第54章 天地玄黃行動隊第53章 家臣謀於樓煩事第58章 何事遣憂愁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上)第72章 魚齒鋒依舊第1章 魂歸大秦 公子扶蘇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下)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上)第32章 收人心(下)第47章 高歌美酒戰鼓擂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上)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下)第56章 方尺何所疑第97章 烈火染盡帝王怨(上)第68章 匠作改制孫甘部(下)第105章 爲國何惜死第20章 北去九原 城門惡人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下)第28章 以力爲尊強者勝第13章 兵制革新京師軍(下)第75章 九歌舞鏗鏘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下)第78章 漁獵東虎西北狼卷終章營門狗眼看人低二第28章 國殤秦曲戰歌烈(下)第27章 宵小落定愁躍江(下)第101章 豎子或皇子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下)第37章 三書已至,六禮當全第35章 霸王卸甲韓信窺(上)第6章 定陶勝敗夜銜枚(上)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94章 僞裝潛入牢第1章 魂歸大秦 公子扶蘇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下)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下)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上)第49章 雁門收支似泥潭第3章 盛宴誰得煥佳彩(下)第36章 塵眉垢面小天才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下)第15章 鉅鹿初戰心各異(下)第29章 傾伏衆將陷蒙營(下)第112章 大秦雄獅威武哉第77章 旖旎地下夜第57章 府兵老卒夜襲敵(下)
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下)卷終章營門狗眼看人低二第91章 劍斬王逄解朔方(上)卷終章絕地中生路黃河首更送達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下)第59章 一文錢難倒皇長子?第4章 爆發的蘇黨第56章 方尺何所疑第43章 函谷一破震天下(下)第25章 胭脂川上胭脂馬第91章 劍斬王逄解朔方(下)第49章 歸得晉陽納人傑(下)第104章 狡詐梟雄冒頓者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上)第20章 好似你儂我儂,紫褐色第11章 號鍾古琴得失間(上)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下)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上第43章 函谷一破震天下(上)第6章 英雄男兒露崢嶸(下)第92章 膚施城外變幻事(下)第22章 月芷醫館 九原軍醫第81章 車兵鳴奏末代曲(下)第91章 劍斬王逄解朔方(下)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上)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下)第17章 一朝翻起風雲蕩(上)第21章 千里有系神女心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上)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下)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下)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上)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下第42章 神醫越止 陰謀凝聚第59章 男兒豈怯鬥第1章 奸擘權閹死亂斧(上)第67章 打草欲驚蛇第82章 練兵長城兩不誤第22章 風雲激盪卷兵鋒(上)第29章 誰的玲瓏女兒心(下)第28章 敵友不明第47章 高歌美酒戰鼓擂第100章 鳳凰涅槃劍出鞘第28章 國殤秦曲戰歌烈(上)第10章 王門貴閥任一人(下)第25章 宮闈暗潮急洶涌(下)第107章 紫衣美婦人第13章 三星連珠第62章 公子且慢行第72章 豐縣陷落吳廣死(下)第93章 怒喝戈起箭若雨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上)第84章 山中野豬將軍入(上)第54章 天地玄黃行動隊第53章 家臣謀於樓煩事第58章 何事遣憂愁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上)第72章 魚齒鋒依舊第1章 魂歸大秦 公子扶蘇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下)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上)第32章 收人心(下)第47章 高歌美酒戰鼓擂第37章 旬月復魏河內靖(上)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下)第56章 方尺何所疑第97章 烈火染盡帝王怨(上)第68章 匠作改制孫甘部(下)第105章 爲國何惜死第20章 北去九原 城門惡人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下)第28章 以力爲尊強者勝第13章 兵制革新京師軍(下)第75章 九歌舞鏗鏘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下)第78章 漁獵東虎西北狼卷終章營門狗眼看人低二第28章 國殤秦曲戰歌烈(下)第27章 宵小落定愁躍江(下)第101章 豎子或皇子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下)第37章 三書已至,六禮當全第35章 霸王卸甲韓信窺(上)第6章 定陶勝敗夜銜枚(上)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94章 僞裝潛入牢第1章 魂歸大秦 公子扶蘇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下)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下)第34章 兩面夾擊誰爲難(上)第49章 雁門收支似泥潭第3章 盛宴誰得煥佳彩(下)第36章 塵眉垢面小天才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下)第15章 鉅鹿初戰心各異(下)第29章 傾伏衆將陷蒙營(下)第112章 大秦雄獅威武哉第77章 旖旎地下夜第57章 府兵老卒夜襲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