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義和團運動

1899年11月就在遠東假幣事件剛剛平息之後不久,英國倫敦渣打銀行迎來了月末的最後幾批貴賓客人,在出示了存款憑證之後,這批客人一共取走了存在這裡的8500萬英鎊,已經一批儲存物,而也就在這一天,美國宣佈在遠東水手事件上的妥協。

不過美國只同意賠償150萬美元,就在世界各國以爲遠東要和美國開戰的時候,遠東竟然同意了美國的條件,所以在菲律賓的遠東海陸兩軍撤離,而隨後美國政府也再次向菲律賓地區增兵至8萬士兵,不過似乎就在十九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這個世界還是發生了不少的大事情。

法國租借廣州灣的協議正式和清政府達成,山東百姓阻止德國建造鐵路,英國正式成爲非洲尼日利亞的保護國,罷工浪潮席捲歐洲,英國放棄薩犘亞羣島的主權之後,美國參議院終於認可1899年11月簽訂的英德條約,英國在好望角附近集結強大的軍力,迫使布爾人由攻轉守。

曾爲墨西哥領地的得克薩斯州的印第安人正式宣佈,脫離墨西哥而自立,美國取得威克島,加拿大軍隊前往南非參加英布戰爭。

晚清政府冊立載漪,才9歲的兒子溥儁爲皇子,成爲光緒帝的繼承人,史稱“己亥建儲”,英國與南非各邦開始爲英布戰爭促進和平談判,德國發表由第二期建艇法案,開始擴充該國海軍艦隊,預計十年內建造30萬噸級艦艇,德國人的瘋狂建造艦艇的計劃,一時間讓世界各國在19世紀的最後一年,做出了一個驚天的決定,可是就在他們蜂擁而起的同時。

1900年的鐘聲敲響,這是19世紀的最後一年,原本應該平靜中走過的一年,卻發生了一系列的事件,1月27日中華農曆春節前夕,駐大清的英、美、法、俄、德、意等多國公使團,一致要求晚清政府平息義和團的頻頻暴動。

由於此時的義和團,已經擴大到一個無法短時間強壓的地步,所以晚清政府調派湘軍和淮軍進軍平叛,但是清朝最後還是無法控制義和團的暴動。

其實義和團的興起,是有多種多樣原因造成的嚴重後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全體人民的矛盾日益激烈化,從甲午戰爭失敗之後,中華大地更是陷入了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境地,各國帝國主義加強對中華的政治與經濟全面侵略,加深了中華民族危機,使廣大的中華人民深受其害,因而成爲義和團運動能興起的根本原因。

義和團興起的直接原因是教案,教案頻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治外法權,凌駕在法律之上;在19世紀末期,西方的傳教士被准許在內地傳教和成立教會,在治外法權之下,不單教會的西方神職人員不受清政府管轄,一般華人信徒也常獲教會庇護,地方上,基督教會每因爲文化、風俗差異等等各種原因,與地方民衆發生激烈衝突,以致部分不良教民欺壓當地勞苦民衆,而清朝地方政府卻往往因爲懼於教會的治外法權,不欲與洋人作對而未能持公處理,造成各種積壓的民憤。

(2)仇外心態,清末地方經濟破產;19世紀末期是傳統社會綱紀的解體,在這樣一個轉變的時代中,很多人心惶惶,所以各式各樣的秘密社團紛起,而西方教會、教衆和洋人、洋貨,都成爲主要的仇視的對象。

(3)謠言四起,在封建社會中,卻是有許多詆譭西方傳教士的謠言,如說洋人醫院專門挖小孩的眼睛製作**,神父用特製器具吸男童陽精等等,而一般的百姓完全迷信這類傳言,從而導致人人自危,更加對西方人及教衆恨之入骨。

(4)守舊勢力的暗中煽動,西方教會除了四處傳教之外,同時也會興醫辦學、提倡破除陋習,如女子纏足納妾、傳播新思想,如憲政、民主,這樣不可避免的就和守舊勢力積累仇恨,另外,也和19世紀末期,華北地區遭受自然災害有着密切關係。

義和團分爲幾個組織,1、白蓮教,2、大刀會,3、鄉團,4、拳會。

義和團的成分極爲複雜,既有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小商販和運輸工人等下層人民,也有部分綠營官軍、富紳甚至部分王公貴族,後期也混雜進了不少流氓無賴,“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娼優隸卒,幾乎無人不團!”。

但是這樣也使得義和團的組織極爲鬆散,不利於集中力量打擊敵人,義和團內部又可分爲官團,私團與假團。

官團是指接受晚清政府的招撫,向晚清政府掛號,接受清廷官員的統率,領取一定的糧餉,所以官團得到了晚清政府的承認,聽從其調遣,間接承認官團是晚清政府控制的義和團。

私團則大多系團民自發組織起來的隊伍,帶有很大的獨立性,自行從事滅洋鬥爭。

假團,就非常複雜了,一般說來,義和團是一個幾乎人人可以加入的鬆散組織,但實際上,有很多義和團組織被晚清政府以僞團,假團的名義鎮壓。

在假團中分有兩種情況,一、是不服從晚清政府的統治並對其構成威脅,因而被用作消滅、鎮壓的藉口,二、是部分不良分子,甚至教民假扮進入義和團,隨後橫行不法。

但是義和團有自己的一套嚴格紀律,比如官方義和團就頒發了十條團規,如“毋貪財、毋好色、毋違父母命、毋犯朝廷法,殺洋人、滅贓官,行於市必俯首,不可左右顧,遇同道則合等”。

這些戒規在義和團發展的初期得到了較好的遵守,他們既不圖名,又不爲利,奮不顧身,置性命於戰場,不約而同,萬衆一心,只仇殺洋人與奉教之人,並不傷害一般的良民,以此而論,似是仗義!

但是到了後期,義和團紀律敗壞,城中日焚劫,火光連日夜,只要是他們看得不順眼的人,都指爲教民,全家皆盡,死者十數萬人,殺人之後則刀矛並下,致人肌體分裂,嬰兒生未足月,亦殺!

第462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六)第369章 遠東思想政治教育第295章 外東北地區第72章 惡狗擋道第348章 李大少爺親自動手第114章 溪口被圍第46章 鉅額軍購第381章 海軍遠征潛艇編隊第26章 北圻要道第250章 用尿澆死你第41章 朝鮮三月第455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九)第115章 抄家充公第161章 私訪之蔣家第165章 野戰集團軍第465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九)第46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七)第84章 浮出水面第225章 繁榮之衰敗第441章 國內三大商幫集團第592章 新版二戰(十三)第148章 美西戰爭史第343章 事出突然以靜制動第182章 旅大四季港第106章 準備進宮第479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三)第485章 陪同四美逛大街(三)第248章 路見不平事第91章 女王召見第283章 東北亞戰爭(十一)第247章 蒼老師是日本的,吊魚島是中國第105章 遠東體系第177章 先謀而後動第577章 首次危機(一)第236章 六方協商會(三)第241章 臺灣衣櫃門第296章 天希水會戰第531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五)第52章 李府面談第244章 想發展囧境第513章 荷蘭當局三大巨頭們第550章 日德蘭海戰(十五)第269章 體制大改革第21章 邊境駐防第219章 最後的掙扎第531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五)第407章 怒火中燒時光歲月第164章 他鄉遇故人第499章 前往白星公司定製郵輪第111章 天堂蘇杭第567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第45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二)第47章 又是一年第467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一)第406章 內志陸軍其餘二虎第436章 太過突然也太必然第340章 哪裡壓迫哪裡反抗第220章 狗急想跳牆第404章 李寧宇與列寧列維(二)第417章 第一天的聯合軍演第176章 跨過鴨綠江第184章 口水淹死你第48章 琉球羣島第512章 暢遊荷蘭阿姆斯特丹第333章 西亞病夫奧斯曼第120章 南下南下第95章 第四艦隊第550章 日德蘭海戰(十五)第235章 六方協商會(二)第95章 第四艦隊第121章 穩中發展第213章 英法海陸軍第382章 少走彎路,少花錢第199章 一波接一波第594章 新版二戰(十五)第140章 眷戀的溫馨第442章 國內三大商幫集團(二)第381章 海軍遠征潛艇編隊第164章 他鄉遇故人第577章 首次危機(一)第211章 衙門議國事第353章 沙漠之狡猾的敵人第470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四)第50章 更待何時第259章 荷蘭三巨頭第265章 局面的突變第255章 五海里停泊第46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七)第278章 東北亞戰爭(六)第464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八)第286章 揮劍取南亞第440章 無憂宮婚禮進行時(二)第506章 離別只爲那再次相見第530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四)第515章 奇怪的太后埃瑪公主第518章 視察中東地區六基地第422章 指揮車上秘密協商第100章 劍指東京第183章 行軍路途中第532章 大決戰之凡爾登要塞
第462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六)第369章 遠東思想政治教育第295章 外東北地區第72章 惡狗擋道第348章 李大少爺親自動手第114章 溪口被圍第46章 鉅額軍購第381章 海軍遠征潛艇編隊第26章 北圻要道第250章 用尿澆死你第41章 朝鮮三月第455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九)第115章 抄家充公第161章 私訪之蔣家第165章 野戰集團軍第465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九)第46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七)第84章 浮出水面第225章 繁榮之衰敗第441章 國內三大商幫集團第592章 新版二戰(十三)第148章 美西戰爭史第343章 事出突然以靜制動第182章 旅大四季港第106章 準備進宮第479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三)第485章 陪同四美逛大街(三)第248章 路見不平事第91章 女王召見第283章 東北亞戰爭(十一)第247章 蒼老師是日本的,吊魚島是中國第105章 遠東體系第177章 先謀而後動第577章 首次危機(一)第236章 六方協商會(三)第241章 臺灣衣櫃門第296章 天希水會戰第531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五)第52章 李府面談第244章 想發展囧境第513章 荷蘭當局三大巨頭們第550章 日德蘭海戰(十五)第269章 體制大改革第21章 邊境駐防第219章 最後的掙扎第531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五)第407章 怒火中燒時光歲月第164章 他鄉遇故人第499章 前往白星公司定製郵輪第111章 天堂蘇杭第567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第45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二)第47章 又是一年第467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一)第406章 內志陸軍其餘二虎第436章 太過突然也太必然第340章 哪裡壓迫哪裡反抗第220章 狗急想跳牆第404章 李寧宇與列寧列維(二)第417章 第一天的聯合軍演第176章 跨過鴨綠江第184章 口水淹死你第48章 琉球羣島第512章 暢遊荷蘭阿姆斯特丹第333章 西亞病夫奧斯曼第120章 南下南下第95章 第四艦隊第550章 日德蘭海戰(十五)第235章 六方協商會(二)第95章 第四艦隊第121章 穩中發展第213章 英法海陸軍第382章 少走彎路,少花錢第199章 一波接一波第594章 新版二戰(十五)第140章 眷戀的溫馨第442章 國內三大商幫集團(二)第381章 海軍遠征潛艇編隊第164章 他鄉遇故人第577章 首次危機(一)第211章 衙門議國事第353章 沙漠之狡猾的敵人第470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四)第50章 更待何時第259章 荷蘭三巨頭第265章 局面的突變第255章 五海里停泊第46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七)第278章 東北亞戰爭(六)第464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八)第286章 揮劍取南亞第440章 無憂宮婚禮進行時(二)第506章 離別只爲那再次相見第530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四)第515章 奇怪的太后埃瑪公主第518章 視察中東地區六基地第422章 指揮車上秘密協商第100章 劍指東京第183章 行軍路途中第532章 大決戰之凡爾登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