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索姆河慘烈的陣地戰

美國的參戰是必然,這一點李寧宇早有準備,但是美國不直接對遠東宣戰,讓李寧宇有點小小意外,所以在美國與墨西哥的首場陸地戰役打響以後,遠東軍團開始了全面對美國宣戰。

雙方都知道對方的存在,也十分清楚對手的目的,但誰都沒有公開,而歐洲陸地戰事也最後一次打響,李寧宇和威廉二世的初步協議達成後,駐守在西伯利亞地區的遠東軍團開始了頻頻活動,主要就是給沙俄帝國造成一種假象,算是幫助威廉二世拖住東線,但東線的法國陸軍,還是同盟國集團自己解決。

隨着三月份日德蘭海戰的結束,遠東海軍進駐歐洲北海地區,讓原本交戰的英德雙方中間多了一層,同時現在的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已經無力再力抗遠東海軍,最後乾脆就退守本土海域,而遠東海軍航空母艦戰鬥羣也不進攻,只是靜靜停泊在歐洲北海,就好像門神一般矗立在那裡。

英德海上的戰役已經不可能在進行,於是,雙方自然而然的開始準備又一次陸地上的交鋒,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到了中後期,英、法兩國聯軍大量集結在法國北部的索姆河地區,似乎準備對德軍的陣地進行攻堅戰役。

而這次戰役從1906年6月24日開始,一直進行到11月中旬才結束,這次戰役,雙方傷亡再次出現井噴,雙方一共造成130餘萬人傷亡,陣亡的就有30萬人,這也是一戰中,最慘烈的陣地戰,也是歐洲戰爭歷史上,第一次把陸地之虎坦克,大量投入進了實戰中。

這次也是英法聯軍,首次採取積極的進攻,其主要目的就是突破法國境內德軍的防禦,以便英法聯軍在勝利後直接轉入運動戰,同時減輕凡爾登地區大量德軍對法軍的壓力。

這次戰役的戰線由南向北,長達50多公里,直接穿過索姆河地區,但是這裡卻有德軍構築了號稱最堅強的防線,其中就包括3道陣地和一些中間陣地,大量陣地有坑道工事,並且在陣地前面,建有多層鐵絲網,負責防守的爲德軍第2集團軍,整個防禦正面寬度達到58公里,第一防線爲德軍9個陸軍師,預備隊也有4個師。

隨着戰役的打響以後,德軍又將兵力增加到67個陸軍師,當時英法聯軍方面,原計劃是法軍擔任主攻,但因凡爾登戰役中,動用了大量法國陸軍兵力,最後改以英軍爲主,最初英法聯軍投入兵力爲39個師,可是在戰役過程中,英法聯軍增加到86個師,其中英軍卻只有25個師,以英國第4集團軍爲主,英國第3集團軍爲輔,主要在索姆河北岸的卡爾諾地區發起進攻,正面寬度25公里。

而法軍的第6集團軍麾下14個師,直接採取跨索姆河在英軍的右側發起進攻,陣地正面寬度15公里左右,在這次戰役中,英、法聯軍的炮兵和空軍都發揮了大作用,佔有絕對優勢,就在英法聯軍準備採取對有限目標,進行逐次攻擊的戰法時,德國防禦陣地出現了大量坦克,這讓英法聯軍企圖通過消耗戰,突破德軍防線的目的沒有達到。

新的情況出現,英法聯軍再次協調軍事行動,這次規定了每次進攻的到達線,不能自行超越。

並且從7月1日開始,英、法聯軍進行了持續7天轟擊德軍陣地的炮火準備,並於七月一日凌晨,半裝甲步兵在英法聯軍的炮火支援下,開始發起第一次全面進攻,於是當天,法軍和英軍就都突破了德軍的第一道防線陣地,但是隨後因爲英軍左翼毫無進展。

英軍只好以密集的隊形繼續前進,卻遭到了德軍機槍和炮兵火力的嚴重殺傷,僅第一天英法聯軍的傷亡近6萬人,可是戰事還在繼續,7月3日英軍的右翼部隊和法軍一起佔領了德軍的第二道陣地,可是德軍最後卻利用英法聯軍進攻的間歇,迅速的調集部署兵力,並加強了自己的縱深防禦,並在一些地段上實施小股反擊。

雖然這次爲期一個星期的進攻,最後成功的突破了德軍的兩道陣地,但是英法聯軍的傷亡高達13萬餘人,而德軍除了損失陣地,傷亡很小。

於是英法聯軍不甘心的在7月的中下旬,再度發起大規模進攻,最後南岸的法軍,直接佔領了德軍的第三道陣地,但最後卻未能發展成爲整個戰役的重要突破,其中主要應爲德軍調集來了三百多輛坦克和七個陸軍師。

不過在德軍的坦克出現以後,英軍的32個陸軍師和法軍的26個師,開始了第三次發起進攻,可12天的時間過去以後,英法聯軍才向德軍的防禦縱深推進了4公里,於是在八月十五日,英軍調集來了大量的坦克,接下來的進攻中,雙方首次使用坦克進行大決戰,不過由於英法聯軍總共只出動了49輛坦克,在數量上,實際參加戰鬥的只有10餘輛,所以面對德軍的數百輛坦克,英法聯軍步兵的進攻速度,因此大打折扣,所以在十餘天的戰鬥中,英法聯軍只佔領了德軍第三道陣地的幾個要點而已。

這是世界戰爭史上,交戰的雙方首次使用坦克進行作戰,所以雙方都是半吊子,倒也誰都不佔便宜,可是面對德軍突然出現的上百輛坦克,英國人還是很快發現了問題,因爲按照他們的情報,德國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坦克,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就是遠東軍團在後面幫助德軍。

這樣一來,英法聯軍就不敢再繼續停頓了,要知道遠東陸軍的威名,一點也不遜色於遠東海軍,所以在1906年9月至11月,英法聯軍先後發起大規模進攻十五次,英法聯軍又多次使用坦克,但最後都因爲數量較少,收效都不大,反而德軍擁有數量龐大,所以斬獲頗豐。

索姆河大會戰,可能也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陸地戰役,因爲交戰的雙方傷亡,大約134萬人,其中英法聯軍80餘萬人,德軍50餘萬人。

可是英法聯軍在這樣巨大的傷亡下,最後卻未達到突破德軍防線的戰術目的,不過很好的鉗制了德軍,在對凡爾登地區的持續進攻,算是進一步的削弱了德軍的實力,可是對於這場最慘烈的陣地戰,李寧宇卻有着不同的觀點。

(參與贈書活動,又有兩名讀者參加,一位是手機站的愛上俠客8761232,一位是網站讀者storm3117)

第528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二)第177章 先謀而後動第196章 一起扛過槍第519章 飛往東南亞地區視察第348章 李大少爺親自動手第232章 最後的戰役第242章 海軍的未來第131章 法蘭西帝國第423章 國內局勢不容遲疑第314章 有準備必然成功第273章 東北亞戰爭(一)第102章 求賢若渴第345章 沙漠高速機動行軍第539章 日德蘭海戰(四)第318章 締造者沙特伊本第286章 揮劍取南亞第252章 軍事科技部第507章 倫敦海軍限制和條約第141章 刺殺李寧宇第46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二)第529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三)第188章 名將鄧世昌第193章 黃海之終結第405章 內志王國第一家族第320章 派兵進駐阿拉伯第490章 全面抗日戰爭(二)第186章 大型運輸隊第461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五)第149章 戰爭的目地第235章 六方協商會(二)第602章 中途島海戰(三)第598章 新版二戰(十九)第103章 什麼最貴第169章 義和團運動第509章 抵達荷蘭阿姆斯特丹第156章 知人並善任第503章 建設新西伯利亞(四)第109章 內憂外患第95章 第四艦隊第583章 新版二戰(四)第589章 新版二戰(十)第271章 陸地新火炮第73章 南索馬里第36章 轉戰朝鮮第289章 首戰的結束第130章 無中生有第385章 致電日不落愛德華第173章 演習的始末第105章 遠東體系第444章 李寧宇的首次讓步第138章 王宮內暢談第30章 雲南招兵第186章 大型運輸隊第509章 抵達荷蘭阿姆斯特丹第398章 沙特最後一次會談第2章 立足根本第354章 深入險地越陷越深第421章 演習結束返程途中第191章 遠東打鬼子第223章 連夜的忙碌第474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八)第144章 地中海之戰(二)第221章 突發的情況第252章 軍事科技部第575章 第二次革命第566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十)第137章 瑪麗亞太后第102章 求賢若渴第322章 爲了花容與月貌第457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一)第578章 首次危機(二)第14章 購買鴉片第429章 內外交困的哈米德第504章 建設新西伯利亞(五)第519章 飛往東南亞地區視察第195章 亮劍虎頭山第78章 遠東會議第361章 沙漠之連環計中計第198章 我又回來了第521章 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第335章 奧斯曼特衛部隊第45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七)第342章 前路受阻道路塌方第460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四)第331章 颱風級戰略潛艇第451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五)第314章 有準備必然成功第437章 東北戰爭中的辛秘第295章 外東北地區第7章 宇少啓程第472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六)第86章 海豹出擊第364章 沙特阿拉伯新局勢第217章 隨便提條件第376章 抗擊英奧支援漢志第268章 前往穆斯林第12章 生絲之戰第267章 個人的榮辱第512章 暢遊荷蘭阿姆斯特丹第232章 最後的戰役
第528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二)第177章 先謀而後動第196章 一起扛過槍第519章 飛往東南亞地區視察第348章 李大少爺親自動手第232章 最後的戰役第242章 海軍的未來第131章 法蘭西帝國第423章 國內局勢不容遲疑第314章 有準備必然成功第273章 東北亞戰爭(一)第102章 求賢若渴第345章 沙漠高速機動行軍第539章 日德蘭海戰(四)第318章 締造者沙特伊本第286章 揮劍取南亞第252章 軍事科技部第507章 倫敦海軍限制和條約第141章 刺殺李寧宇第468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二)第529章 坐吊魚島觀歐洲戰事(三)第188章 名將鄧世昌第193章 黃海之終結第405章 內志王國第一家族第320章 派兵進駐阿拉伯第490章 全面抗日戰爭(二)第186章 大型運輸隊第461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五)第149章 戰爭的目地第235章 六方協商會(二)第602章 中途島海戰(三)第598章 新版二戰(十九)第103章 什麼最貴第169章 義和團運動第509章 抵達荷蘭阿姆斯特丹第156章 知人並善任第503章 建設新西伯利亞(四)第109章 內憂外患第95章 第四艦隊第583章 新版二戰(四)第589章 新版二戰(十)第271章 陸地新火炮第73章 南索馬里第36章 轉戰朝鮮第289章 首戰的結束第130章 無中生有第385章 致電日不落愛德華第173章 演習的始末第105章 遠東體系第444章 李寧宇的首次讓步第138章 王宮內暢談第30章 雲南招兵第186章 大型運輸隊第509章 抵達荷蘭阿姆斯特丹第398章 沙特最後一次會談第2章 立足根本第354章 深入險地越陷越深第421章 演習結束返程途中第191章 遠東打鬼子第223章 連夜的忙碌第474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八)第144章 地中海之戰(二)第221章 突發的情況第252章 軍事科技部第575章 第二次革命第566章 珊瑚海航空母艦大戰(十)第137章 瑪麗亞太后第102章 求賢若渴第322章 爲了花容與月貌第457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一)第578章 首次危機(二)第14章 購買鴉片第429章 內外交困的哈米德第504章 建設新西伯利亞(五)第519章 飛往東南亞地區視察第195章 亮劍虎頭山第78章 遠東會議第361章 沙漠之連環計中計第198章 我又回來了第521章 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第335章 奧斯曼特衛部隊第453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七)第342章 前路受阻道路塌方第460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四)第331章 颱風級戰略潛艇第451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五)第314章 有準備必然成功第437章 東北戰爭中的辛秘第295章 外東北地區第7章 宇少啓程第472章 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二六)第86章 海豹出擊第364章 沙特阿拉伯新局勢第217章 隨便提條件第376章 抗擊英奧支援漢志第268章 前往穆斯林第12章 生絲之戰第267章 個人的榮辱第512章 暢遊荷蘭阿姆斯特丹第232章 最後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