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破城(下)

“動手!”

小將正面面對右側的人,背對着另外兩人,這就給了另外兩人的機會。

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大喝。

小將聞聽聲音,立刻轉過身去,手中寶劍也反身橫削,想要殺死身後的兩人。然而,兩人沒有站着,而是身體迅速蹲下,同時伸手抱住小將的雙腿,猛然大喝一聲,一把將小將托起來,往城樓下扔去。

“啊!”

眨眼工夫,城樓下傳來一聲慘叫。那小將腦袋着地,摔得鮮血橫流,猩紅的鮮血從腦袋裡面流淌出來,迅速流淌成一灘血泊。

“逆賊,找死!”

守城的將領死了,城樓上還有負責守城的校尉。

一名校尉剛剛大吼一聲,手持戰刀就要衝上去殺人,可剛剛踏出一步,就感覺到腰間一陣疼痛。回頭看見,只見另一個城內的大族子弟面色猙獰,一劍捅在校尉的腰間,將校尉殺死了。他猙獰的笑着,四下打量,還欲殺死想要反抗的益州軍。

城樓上,許多想要反抗的益州將校,都被大族豪紳殺死。

沒用多長時間,城樓上的局勢就被大族豪紳掌控。

駐守在城樓上的士兵見機不對,立刻放棄抵抗。再加上絲絹上說嚴顏已經領兵朝南鄭而去,褒城成了孤城,繼續待下去,也是無濟於事。

褒城,立刻易主。

可以說,嚴顏讓豪紳大族幫助守城,是最大的敗筆。

若是由將校守城,堅守褒城的時間肯定更長。

嚴顏最大的敗筆就是將城中大族的老小全都抓了起來,因爲這些大族的子孫後代代表着香火的傳承,不容褻瀆,不容侵犯。嚴顏用城中大族老小的性命威脅,就已經結下了樑子,遲早都要爆發出來。

“開城,投降。”

先前拖住小將的大族之人大喝一聲,城樓上的豪紳大族的私兵立刻往城樓下涌去,將城門打開。王燦看着從城樓上跌落下來的小將,臉上露出一抹冷笑,嚴顏將此人留在褒城,本就是爲了拖住時間的,卻沒想到一個時辰的時間都沒有,他就已經攻下褒城。

“進城!”

王燦一聲令下,準備進城。

周倉卻說道:“主公,恐城中有詐,還請主公稍等片刻,等倉率領士兵進城打探情況後,主公再進入城中也不遲。”

王燦點點頭,沒有反駁周倉的話。周倉得了命令,吩咐裴元紹率領大軍保護好王燦,然後率領一部分士兵進入城中,待周倉和城內的大族接觸後,確定城中沒有危險,才讓人去稟報王燦,讓王燦進城。

王燦率領少量士兵入城,大軍依舊駐紮在城外。

城中的大族豪紳都神色恭敬,在城內迎接王燦。

入城後,王燦騎在烏騅馬上,朝城內的大族豪紳拱手施了一禮,朗聲說道:“王燦來遲,累諸位受罪,此燦之過也,在此向諸位道歉,望諸位諒解。”

王燦如此做法,衆人連稱不敢。

王燦目光掠過衆人,眼中露出思索之色。

衆人也都是打量着王燦,見王燦劍眉朗目,舉止間透出一股威嚴,都是暗暗心折。

同時,見王燦沒有露出囂張跋扈的神情,對王燦的好感也是噌噌的上升。

王燦攻下褒城後,益州兵投降,他們的家眷也能得到保證。入城後,王燦朝站在城中的大族豪紳說道:“諸位,此番本太守能進入褒城,全賴諸位相助,多謝諸位了。本太守還有要事和諸位商議,請諸位往縣府一行。”

說完後,王燦策馬揚鞭,道:“本太守先行一步,在縣府等候各位。”緊隨王燦,其餘的將校士兵也都是快速朝縣府跑去。

“李公,王燦召集我等去縣府議事,又當如何?”

說話的人三十許,一張國字臉,頜下三縷短鬚,他目光看向身旁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輕聲詢問道。這中年人正是先前拖住守城小將的人,名叫曾易,是褒城曾氏族長。年近七旬的老者是褒城豪紳大族的領頭人,名叫李禮,是褒城李氏族長。

李禮拄着一根木杖,神色從容。

他先前也站在城樓上,卻一直被人保護着,並沒有參戰。李禮換喊說道:“王太守召集我們,自然有要事商議,當然去!”

衆人聽了後,都說道:“願聽李公安排!”

相比於南鄭大族,褒城的大族豪紳更顯得團結。

三國,其實就是世家大族組成的。每一座城,每一個地方,都有豪紳大族。如三國中魏國潁川荀氏、潁川陳氏等等大族,都是曹操麾下的重臣。曹操大舉選拔寒門士子,未必沒有削除世家大族影響力的用意,只是曹丕即位後,又大舉拔擢世家大族子弟爲官,使得世家大族昌盛,而司馬懿奪得魏國,也未必沒有世家大族推波助瀾。

究其緣故,還是曹操種下的因。

由於曹操想要削弱大家族的影響力,纔會和世家大族對立。

反觀東吳、荊州、蜀中等地,何處沒有大家族?只是,蜀、吳都沒有像曹操那般對待世家大族,而是採取寬容的政策。

王燦進入褒城,首先想的自然是召集褒城大族商議事情。

不爲別的,因爲他們掌控了褒城的命脈。褒城大族都聽從李禮的安排,統一了口徑,朝縣府大廳中走去。

縣府,大廳中。

王燦端坐在主位上,左右兩側站着周倉和裴元紹。

郭嘉並沒有隨大軍進城,而是在城外等待,呂蒙則帶着一百狼牙兵去取回散落在城樓上的弩箭,馬均弩的弩箭不同於其他弓箭,不易鍛造,必須要珍惜使用。因此,每逢大戰過後,呂蒙都會將弩箭收回來,繼續使用。

沒過多久,李禮帶着衆人趕到大廳中。

李禮先是朝王燦揖了一禮,拜道:“老朽李禮,拜見王太守。”

不過,李禮也就是象徵性的拜了一下。因爲他已經年近七旬,是長者。中國古代,對於‘孝’之一字看得很重,同時對於‘老人’也非常尊敬,年過六旬的人可以見官不拜,年過七旬的人已經可以得到朝廷賦予的特權,這都是對於老人的尊敬。

古人的壽命不同於現代,八九十歲的一大把,但是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到了七十歲,已經是非常稀少了,都應該得到尊敬,似出現八十歲、九十歲的老人就是屬於活化石,是祥瑞一類人了。

王燦也不敢怠慢,連忙擺手示意李禮坐下。

頓了頓,王燦說道:“李公,事情緊急,本太守就不浪費時間說廢話了。嚴顏領兵往南鄭而去,不過往南鄭的道路已經被本太守阻斷,無法前進,很快就會返回。因此,本太守必須要領兵迎戰嚴顏,防守褒城的重任,就交給李公了。”

說完後,王燦又朝李禮揖了一禮。

李禮想了想,問答:“王太守領兵迎戰嚴賊,不知留下哪位大人守城?”

王燦搖搖頭,道:“既然由李公負責守城,本太守就不留下人掣肘李公,任由李公指揮。不過本太守也沒有士兵幫助李公,希望李公能組織褒城百姓,守衛褒城。”

李禮聽了王燦的話,也是神色動容,大聲道:“蒙王太守信任,禮定然竭盡全力,替王太守守好褒城。”

王燦點頭道:“如此,就拜謝李公了。”

說完後,王燦又朝其他衆人拱手道:“褒城安危,全賴衆位支持。”

“定不負王太守囑託!”

這些人都是聽從李禮的安排,見李禮答應下來,也都是立刻應和。這也是小城有小城的好處,大城有大城的好處。大城池利益糾葛太多,大族們彼此有利益糾紛,難以團結在一起,但小城也就那丁點利益,出現一個強勢的大族,其餘的家族都聽從安排,不會出現過多的紛爭。

王燦滿意的點點頭,立刻說道:“事情緊急,城內的諸多事情由李公處理,本太守立刻帶人離開,去迎擊嚴顏。”

說完後,王燦便帶着周倉和裴元紹離開了。

一衆人又把王燦送出縣府,目送王燦等人離開。

曾易望着王燦騎馬離去的背影,問道:“李公,王太守此人如何?”

李禮捋了捋頜下花白的鬍鬚,說道:“常聞王太守英武不凡有雄主之資,今日一見,果真不凡,令人佩服,單是這份心胸氣度就令人心折。你們當中,若是誰攻下城池,有誰敢將諾大的褒城託付給老朽?”

衆人都是尷尬的笑了笑,並不言語。

這些人,也都是暗暗佩服王燦的勇氣。

但是,王燦憑的卻不僅僅是勇氣,而是有足夠的理由。

褒城內的大族將褒城守將推下城樓,已經和嚴顏誓不兩立,不可能成爲嚴顏的幫手。因此,王燦纔敢將褒城交給李禮把守,至於所謂的褒城大族割據褒城,王燦從未想過,大軍抵達,這些人不敢不聽令。

王燦帶着周倉和裴元紹離開後,裴元紹甕聲甕氣的說道:“主公,褒城至關重要,應該留下一人幫助李禮駐守褒城的,萬一褒城出現差池,豈不是功虧一簣。”

王燦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何必要自找麻煩。”

裴元紹搖搖頭,心中卻不以爲然。

諾大的城池,豈能任由不知根知底的人把守。三人離開褒城,出了褒城後,王燦問道:“阿蒙帶人去取回弩箭,是否已經返回?”

一旁的士兵回答道:“小將軍已經回營,正在軍陣中。”

王燦點點頭,道:“好,立刻啓程,準備和嚴顏決戰!”說完後,王燦率領大軍飛快離開褒城,朝大軍原來駐紮的營地奔去。

決戰地點,還是在老地方啊!

第217章 招攬高順(下)第696章 離開上庸城第242章 遲來的支援第1016章 襄陽亂第1001章 劉表死了第913章 再讓他等等第769章 獅子大開口第332章 悍然殺人第1章 力挽狂瀾第701章 馬騰捲土重來(下)第707章 正面廝殺第1099章 開啓攻打江東的大幕第1313章 關押司馬朗第537章 沙盤第593章 恐懼第701章 馬騰捲土重來(下)第432章 猛虎嘯山林第771章 王燦的野心第409章 孤身入營第783章 徐庶的請求第395章 應對之策第638章 楊奉消失第168章 釜底抽薪?第1175章 離開廬江郡第147章 死戰第741章 站着死的英雄第512章 張繡戰呂布第159章 孫堅VS華雄第838章 自討苦吃第1239章 殺出一條生路第995章 陰差陽錯第870章 大軍缺糧?第34章 實力第912章 把蔡瑁晾在旁邊第767章 煩惱事第994章 行蹤泄露第1204章 曹丕的主意第1102章 章允被殺第1103章 董襲被擒第354章 減竈計第522章 破長安第972章 曹操的惡作劇第891章 閻行的決斷第1232章 引狼入室第315章 評價第11章 黑夜襲營第130章 亂世梟雄第256章 分道揚鑣第502章 故意露出破綻第344章 內患生第761章 大膽建議第336章 戰後封賞第341章 稱霸一方第277章 蔡琰的危機感第936章 善後事宜第383章 劉焉自己送上門第769章 獅子大開口第1246章 懲罰第1018章 廝殺開始第1211章 司馬懿再出謀第1153章 分兵攻打廬江第632章 鼓勵士氣第154章 孫堅的無奈第1025章 簡雍死第765章 蔡邕的目的第874章 各有心思第538章 軍中改革第415章 誰是黃雀?第1175章 離開廬江郡第137章 袁紹辣手摧花第443章 典韋VS黃忠第1199章 華歆黴運當頭第427章 塵埃落定第578章 劉協無人可用第565章 黃忠連殺兩將第1029章 王燦開始反擊了第841章 馬騰的大旗倒了第972章 曹操的惡作劇第1011章 諸葛見孫堅第487章 董卓死第915章 人質第402章 劉焉之死(中)第211章 再殺兩人第526章 宮殿事第31章 一家之言第933章 白眊兵第638章 楊奉消失第887章 受傷的韓遂第154章 孫堅的無奈第289章 站起來第1005章 潛入襄陽第90章 送上門的人第721章 攻打函谷關第714章 袁紹心亂了第316章 黃祖屢敗屢戰第658章 會談前的準備第1266章 接連不斷的伏兵第1227章 河水滔滔第1290章 又遇到陷阱了!
第217章 招攬高順(下)第696章 離開上庸城第242章 遲來的支援第1016章 襄陽亂第1001章 劉表死了第913章 再讓他等等第769章 獅子大開口第332章 悍然殺人第1章 力挽狂瀾第701章 馬騰捲土重來(下)第707章 正面廝殺第1099章 開啓攻打江東的大幕第1313章 關押司馬朗第537章 沙盤第593章 恐懼第701章 馬騰捲土重來(下)第432章 猛虎嘯山林第771章 王燦的野心第409章 孤身入營第783章 徐庶的請求第395章 應對之策第638章 楊奉消失第168章 釜底抽薪?第1175章 離開廬江郡第147章 死戰第741章 站着死的英雄第512章 張繡戰呂布第159章 孫堅VS華雄第838章 自討苦吃第1239章 殺出一條生路第995章 陰差陽錯第870章 大軍缺糧?第34章 實力第912章 把蔡瑁晾在旁邊第767章 煩惱事第994章 行蹤泄露第1204章 曹丕的主意第1102章 章允被殺第1103章 董襲被擒第354章 減竈計第522章 破長安第972章 曹操的惡作劇第891章 閻行的決斷第1232章 引狼入室第315章 評價第11章 黑夜襲營第130章 亂世梟雄第256章 分道揚鑣第502章 故意露出破綻第344章 內患生第761章 大膽建議第336章 戰後封賞第341章 稱霸一方第277章 蔡琰的危機感第936章 善後事宜第383章 劉焉自己送上門第769章 獅子大開口第1246章 懲罰第1018章 廝殺開始第1211章 司馬懿再出謀第1153章 分兵攻打廬江第632章 鼓勵士氣第154章 孫堅的無奈第1025章 簡雍死第765章 蔡邕的目的第874章 各有心思第538章 軍中改革第415章 誰是黃雀?第1175章 離開廬江郡第137章 袁紹辣手摧花第443章 典韋VS黃忠第1199章 華歆黴運當頭第427章 塵埃落定第578章 劉協無人可用第565章 黃忠連殺兩將第1029章 王燦開始反擊了第841章 馬騰的大旗倒了第972章 曹操的惡作劇第1011章 諸葛見孫堅第487章 董卓死第915章 人質第402章 劉焉之死(中)第211章 再殺兩人第526章 宮殿事第31章 一家之言第933章 白眊兵第638章 楊奉消失第887章 受傷的韓遂第154章 孫堅的無奈第289章 站起來第1005章 潛入襄陽第90章 送上門的人第721章 攻打函谷關第714章 袁紹心亂了第316章 黃祖屢敗屢戰第658章 會談前的準備第1266章 接連不斷的伏兵第1227章 河水滔滔第1290章 又遇到陷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