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稱霸一方

益州九郡,地大物博,疆域遼闊。

下轄有漢中郡、巴郡、廣漢郡、蜀郡、犍爲郡、牂牁(zangke)郡、越巂(xi)郡、益州郡、永昌郡,其中益州郡是和益州同名的郡。演義中,張鬆獻圖時益州共有十幾個郡,究其原因,是因爲益州還包括了西南蠻夷的三個屬國,這三個屬國和郡幾乎等同級別,故此張鬆獻圖的時候,郡的總數多達十幾個。

後來,劉備領兵入川,將益州郡治下的梓潼縣升級爲郡,又把巴郡一分爲三,分爲巴西郡、巴東郡和巴郡,使得益州有了十五個郡。

劉焉擔任益州牧,雖然下轄只有九郡,卻依舊管理着大片土地。

可惜,劉焉佔領益州,地盤雖大,卻也是名不符其實。

且不談王燦佔據漢中不聽劉焉號令,光是西南蠻夷的三個屬國就經常襲擾益州,弄得劉焉煩不勝煩。雖然劉焉痛恨蠻夷,卻又無法剿滅蠻夷,因爲蠻夷常年住在山林中,深山老林多蚊蟲猛獸,士兵進入後,根本不是蠻夷的對手。

相比於劉焉,王燦控制漢中一郡,地盤雖然沒有劉焉大,整體的實力卻不比劉焉弱,因爲劉焉控制的郡縣多,卻不是所有的郡縣都聽從劉焉的號令,只是名義上聽從劉焉的調遣而已。再者,劉焉還必須考慮地方的控制力,要在每一郡駐留一定的兵力,威懾心思叵測的大族,諸多羈絆使得劉焉的兵力無法全部收攏在一起。

王燦以一郡之力抗衡劉焉,殺死張魯後,劉焉也只能沉默不言,任由王燦割據漢中自立,稱霸一方。

不過,劉焉還是要面子的,他廣發檄文聲討王燦,將自己的面子撐起來。

劉焉聲討王燦,說王燦目無朝廷,罔顧國法,是國之逆賊。

然而,王燦得到消息後,也是不甘示弱,發檄文聲討劉焉,說劉焉藉着皇室宗親的名義殺朝廷使臣,佔據益州自立,目無朝廷,想要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益州牧,種種做法都是以權謀私,不顧國法,檄文中還勸說劉焉主動辭去益州牧,另選賢能,執掌益州。

劉焉和王燦都沒有發兵,選擇了不痛不癢的方式打口水仗。

然而,王燦對劉焉的喝罵置之不理,絲毫不放在心上。

因爲暫止兵戈是王燦和程昱、郭嘉、荀攸定下的策略,漢中連番大戰,需要一定的時間休養生息。劉焉聽到王燦的檄文,整日鬱鬱寡歡,經常氣得暈厥在地,更有時候氣得吐血。兩邊打口水仗,王燦吃得好,睡得香,有美人相伴。劉焉的身體卻是每況愈下,搖搖欲墜,半截身子已經進入棺材。

……

成都,賈府。

內廳,書房中。

賈龍坐在主位上,下方坐着兩個身穿黑色長袍的中年人,這兩人都是博領大衫,衣袂飄飄,身體端坐着,自有一股氣度顯現出來。

“賈公,王燦殲滅張魯大軍,士氣正盛,正應該立刻發兵攻打成都,有道是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時間拖得越長,情況對王燦就越不利,劉焉的損失也能迅速的恢復過來。等劉焉實力恢復了,想要攻打成都就有些困難了。”

說話的人坐在左側,名叫李元,字伯明,是益州李家的嫡系。

此人長着一張國字臉,頜下三縷短鬚,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透出一股精明的氣度。當初趙韙領兵剿滅李家,李元因爲外出有事才逃過一劫。李家被滅族,李元對於劉焉恨之入骨,巴不得王燦立刻領兵攻入成都,將劉焉挫骨揚灰,以泄心中之恨。

賈龍聞言,冷笑兩聲,說道:“伯明,王燦掌握着主動權,是否攻打成都,都有安排,現在是我們求王燦攻入成都,殺死劉焉,而不是我們命令王燦攻打成都。”

李元哼了聲,說道:“有我等相助,可保萬無一失,他害怕什麼?”

賈龍微微嘆氣,說道:“王燦當然不怕劉焉,但他害怕我們勢大,不便於控制,因此要休整大軍,等秋收過後再動手。”

這時候,坐在右側的中年人說話了,他捋了捋頜下短鬚,說道:“如此說來,王燦也是視我益州大族爲豺狼虎豹,想要剿滅我們的人。若是王燦攻入益州,無異於引狼入室,恐怕又是第二個劉焉了。”

此人名叫崔赫,是益州崔家的家主。

賈龍聞言,臉上露出不屑之色,淡淡的說道:“崔家主,王燦佔據漢中,雄霸一方,豈會任由益州大族擺佈。所謂順者昌,逆者亡,王燦入益州,大族願意歸順自然能得到好處,不願意歸順,王燦也不會追究;但若是做出和王燦利益相悖的事情,肯定是刀斧相加,不會有任何仁慈。”

“王燦給我的承諾是他不會做種過河拆橋的事情,但前提是益州大族不得擾亂益州安定,哄擡物價等影響益州的事情,一旦發現,抄家滅族。我觀王燦,有雄主之資,值得追隨,我賈家已經綁在王燦上了,願意爲他所用,至於你們如何?全在你們自己抉擇。”

說完後,賈龍就不說話了。

崔赫嘆口氣,道:“形勢比人強,又能如何!”

李元眼中精光閃爍,笑道:“王燦要崛起,這未必不是我們的機會。”說完,李元和相視一望,都露出一抹笑意。

益州,趙府。

大廳中,坐着劉焉麾下多位重臣。

都尉董扶,大將吳懿,小將高沛、楊懷、鄧賢,以及益州別駕張鬆。這幾人都是劉焉麾下的重臣,除了這幾人,還有其他的一些軍中將領和益州文官。所有人中,文官以趙韙爲首,武將以吳懿爲首。

趙韙僅僅是劉焉的下屬,吳懿和劉焉卻有姻親關係。

劉焉有四個兒子,長子劉範,擔任左中郎將;次子劉誕,擔任治書御史;三子劉瑁,擔任益州別部司馬,被劉焉留在身邊;幼子劉璋,擔任奉車都尉。劉焉的四個兒子中,除了三子劉瑁外,其餘的三個兒子都在朝中任職。

然而,劉範、劉誕和劉璋與其說是在朝爲官,還不如說是在朝中作爲人質被扣押。

這,也是劉焉能夠擔任益州牧的前提。

至於劉焉入蜀的原因,則是聽董扶說益州有天子氣,才選擇捨棄三個兒子,入川擔任益州牧。

劉焉入蜀,陳留人吳懿隨行。

劉焉聽相面的方士說吳懿的妹妹吳氏有大富大貴之相,於是替三子劉瑁納吳氏爲妻,雙方結爲姻親。單從這一點來看,劉焉非常寵溺劉瑁,而且劉焉將其他三個兒子留在朝廷作人質,獨獨留下劉瑁,也能看出劉焉的心思是想要劉瑁繼承他的位置。

歷史上,劉焉病死後是劉璋繼承了劉焉的州牧位置,其原因也是劉瑁早死,劉璋纔不得不想辦法將劉璋弄回益州,纔有了劉璋繼承益州牧。

趙韙心思萬千,神色嚴肅,目光掠過衆人,沉聲說道:“近來,主公身體每況愈下,經常咳血,已經難以主持大事了。我們作爲主公的臣子,不僅要爲主公分憂,更要爲主公的基業考慮。主公膝下有三子,唯獨瑁公子仁慈賢達,有容人之雅量,我認爲應該及早請主公立瑁公子爲世子,確立繼承人,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話音落下,吳懿立刻起身道:“瑁公子之才,諸位都是瞭解的,我支持冊立瑁公子爲世子,望各位也是三思而定。”

大廳中的文官武將看向吳懿,臉上露出鄙夷的神情。

你妹是劉瑁的老婆,你是劉瑁的大舅子,不支持劉瑁,還能支持誰?

不過,大家也都知道劉焉其他的三個兒子在長安作人質,不可能立爲世子,只有劉瑁纔有可能,因此都是紛紛同意趙韙的話,願意支持立劉瑁爲世子。

一場聚會,其最終目的就是爲了確定支持劉瑁擔任世子。

次日,劉焉召集文官武將議事。

趙韙私下裡和衆人已經統一了口徑,站出來陳述早立世子的好處,請求劉焉早立世子,確定繼承人。

進來,劉焉感覺心力交瘁,已經難以主持大局。

聽了趙韙的話,當時就覺得應該立下世子,以免他死後出現混亂,因此直接採納了趙韙的意見,冊立劉瑁爲世子。

劉焉冊立世子,讓賈龍心中微冷。

趙韙這樣的做法,已經是在爲將來鋪路了,一旦劉焉出現變故,劉瑁作爲世子能立刻繼承劉焉的位置,而不會出現混亂的局面。王燦想要入主成都,有兩種選擇,其一是需強行攻打益州;其二是由益州的文官武將擁立,奉迎王燦入益州。劉焉冊立世子,就定下了繼承人,直接斷絕了王燦名正言順入主益州的可能。

賈龍望着趙韙,暗歎趙韙心思老辣,之可惜都用在內鬥上了。

不管如何,王燦入主益州的腳步沒有人能夠阻止。

劉焉身體越來越弱,益州內部爭權奪利也更加的厲害。

與此同時,漢中則是加緊的訓練軍隊,整軍備戰。

時間如流水,轉瞬已經是八月,田地裡金燦燦的一片,令人欣喜,所有的百姓都忙着將稻田中的稻子收入家中。

漢中因爲頒佈免稅令,開墾的良田非常多。

再加上天公作美,風調雨順,收成非常好,而且百姓種的糧食都是自家的,都是幹勁兒十足。隨着秋收的完成,王燦也開始準備攻打成都的事情,一時間,漢中修養生息四個月後,戰爭機器再一次轉動起來。

第1218章 天不絕司馬懿第159章 孫堅VS華雄第1233章 于禁被擒第1035章 萬夫莫敵張三爺第712章 敗文丑第171章 縮頭烏龜李傕第540章 貂蟬生女第1176章 扼住曹操的咽喉第676章 主動出擊第1214章 臨機決斷第435章 收典韋(上)第1256章 拍死夏侯惇第706章 徐庶的分析第848章 馬騰的選擇第817章 再殺一次第698章 作壁上觀第595章 曹操的心思第293章 雪中送炭第181章 混入糧倉第259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113章 收服甘寧第133章 一封信第789章 誰活膩了?第707章 正面廝殺第779章 徐州事第1308章 王燦率軍抵達邯鄲第1306章 曹操的安排第130章 亂世梟雄第448章 舌戰荊州(下)第837章 絕世美男子第1125章 作戰安排第347章 水落石出第701章 馬騰捲土重來(下)第992章 劉備的苦水第624章 滿腹疑惑第896章 迎接第10章 探聽消息第932章 剪除張飛的羽翼第1032章 接連不斷的後招第1307章 呂蒙攻勢受阻第1225章 張遼逞威第107章 演武開始第1032章 接連不斷的後招第29章 蔡邕第703章 劉備當車伕第933章 白眊兵第1288章 對付匈奴的計劃第1184章 自焚第154章 孫堅的無奈第494章 各逞手段第545章 曹操也插一腳第859章 兄妹相見第720章 曹操的無奈第187章 大幕拉開第778章 新安排第113章 收服甘寧第466章 天下興亡第904章 張任出使第389章 甘寧逞威(上)第589章 張繡奔南陽第882章 王燦扭轉局面第295章 鴻門宴第104章 談話第694章 陳宮的建議第303章 換裝第409章 孤身入營第294章 烏騅、白龍第1284章 攻打烏桓大營第1194章 馬超出手第917章 師兄弟見面第177章 潛入虎牢關第948章 多收一個女人第475章 拔刀便殺人第103章 一請趙雲第865章 十萬石糧食第98章 幡然醒悟第2章 升官第764章 班師回成都第1196章 登基稱帝的前奏第418章 及時雨第1113章 孫翊出逃第924章 希望還在!第490章 涼州亂第479章 啓程返回第324章 恐嚇第1279章 給蹋頓的見面禮第561章 準備受罰第774章 見華佗第294章 烏騅、白龍第963章 龐統和諸葛瑾第683章 呂布和袁術相比較第97章 楊廉的價值第832章 馬雲祿第326章 糧食第892章 主持喪事第1073章 義陽縣魏延第1041章 應對之策(加更)第605章 失意第518章 劉協的霸道
第1218章 天不絕司馬懿第159章 孫堅VS華雄第1233章 于禁被擒第1035章 萬夫莫敵張三爺第712章 敗文丑第171章 縮頭烏龜李傕第540章 貂蟬生女第1176章 扼住曹操的咽喉第676章 主動出擊第1214章 臨機決斷第435章 收典韋(上)第1256章 拍死夏侯惇第706章 徐庶的分析第848章 馬騰的選擇第817章 再殺一次第698章 作壁上觀第595章 曹操的心思第293章 雪中送炭第181章 混入糧倉第259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113章 收服甘寧第133章 一封信第789章 誰活膩了?第707章 正面廝殺第779章 徐州事第1308章 王燦率軍抵達邯鄲第1306章 曹操的安排第130章 亂世梟雄第448章 舌戰荊州(下)第837章 絕世美男子第1125章 作戰安排第347章 水落石出第701章 馬騰捲土重來(下)第992章 劉備的苦水第624章 滿腹疑惑第896章 迎接第10章 探聽消息第932章 剪除張飛的羽翼第1032章 接連不斷的後招第1307章 呂蒙攻勢受阻第1225章 張遼逞威第107章 演武開始第1032章 接連不斷的後招第29章 蔡邕第703章 劉備當車伕第933章 白眊兵第1288章 對付匈奴的計劃第1184章 自焚第154章 孫堅的無奈第494章 各逞手段第545章 曹操也插一腳第859章 兄妹相見第720章 曹操的無奈第187章 大幕拉開第778章 新安排第113章 收服甘寧第466章 天下興亡第904章 張任出使第389章 甘寧逞威(上)第589章 張繡奔南陽第882章 王燦扭轉局面第295章 鴻門宴第104章 談話第694章 陳宮的建議第303章 換裝第409章 孤身入營第294章 烏騅、白龍第1284章 攻打烏桓大營第1194章 馬超出手第917章 師兄弟見面第177章 潛入虎牢關第948章 多收一個女人第475章 拔刀便殺人第103章 一請趙雲第865章 十萬石糧食第98章 幡然醒悟第2章 升官第764章 班師回成都第1196章 登基稱帝的前奏第418章 及時雨第1113章 孫翊出逃第924章 希望還在!第490章 涼州亂第479章 啓程返回第324章 恐嚇第1279章 給蹋頓的見面禮第561章 準備受罰第774章 見華佗第294章 烏騅、白龍第963章 龐統和諸葛瑾第683章 呂布和袁術相比較第97章 楊廉的價值第832章 馬雲祿第326章 糧食第892章 主持喪事第1073章 義陽縣魏延第1041章 應對之策(加更)第605章 失意第518章 劉協的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