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亂局

營帳內,寂靜無聲。

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仔細思考着賈詡的話。

幾個人中,王燦心中的震動尤爲強烈。

在成都的時候,他就和程昱、荀攸、郭嘉一起商議如何處理長安的事情,最後決定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就大業。程昱等人的打算是任由李蒙、樊稠和張濟攻入長安,長安大亂之後,王燦再領兵出擊,擊敗樊稠等人率領的西涼軍,這是最幾人得出的辦法。

然而,賈詡更狠,更毒辣。

他一席話,足以當得起後世對他‘毒士’的稱呼。

若真是讓李蒙等人掌握朝政,胡作非爲,不出幾年時間,天下便成爲春秋戰國諸侯爭霸的局面,漢室威信掃地,諸侯們便不會聽從朝廷的號令。更有甚者,很可能還有人公然稱帝,這就是賈詡苦心積慮想要營造出來的局面,一方面削掉漢室的影響力,一方面滋生各路諸侯的野心,讓諸侯們都有問鼎天下的權利。

此時,雖然董卓被殺,漢室威信猶存。

有道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漢室江山四百年,依舊有許多人忠於漢室。

一旦諸侯自立,或者是諸侯不服朝廷詔令,很可能被打上叛逆的罪名。而樊稠等人一朝得志,欺凌皇帝,淫-亂宮闈,威壓百官,便是徹底讓朝廷失去天下的官心、民心,成爲一個鬆散架子,再也沒有任何號召力。

王燦咀嚼着繼續的話,心中暗贊好一個王業,好一個霸業。

賈詡正襟危坐,目光掠過大帳中的幾人,心中嘿嘿冷笑。

他的目光停留在王燦身上,冷聲說道:“主公,莫非是聽了詡的計謀,被‘王業’嚇到了,不敢這樣做?或者是主公心中還忠於漢室,想要做漢室的忠臣?”

王燦搖搖頭,說道:“非是如此,燦只是感慨文和之才,何其多智也!”

賈詡聞言,臉色陰晴不定,不斷地變化。

他剛纔的話,有擠兌王燦的意思。因爲他所說的計謀堪稱釜底抽薪,將大漢朝僅剩的氣數都耗盡了。這樣的不擇手段,卻不是任何人都喜歡的,看見王燦陷入沉思當中,久久沒有說話,賈詡纔有這樣的話。

本想擠兌王燦,卻得到王燦盛讚的一句話,讓賈詡心中有些發堵。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賈詡心中五味雜陳,很不是滋味。王燦不知道賈詡心中的想法,心中正尋思着接下來該怎麼辦?

由於賈詡的一番論斷,原定計劃也必須要隨之改變。

王燦沉聲說道:“文和之謀甚合我意,這一次攻下長安後,便任由李蒙、樊稠和張濟三人掌控朝政。不過,由於計劃的改動,沒有了益州軍攻打長安,就不會有益州軍擊敗西涼軍,迎接我們返回成都。我們幾人整日被西涼軍關注,想要離開西涼軍,恐怕有些困難。”

徐榮說道:“主公說得是,一旦我們脫離西涼軍,勢必會遭到西涼軍的追擊,沒有一個長遠的計劃,恐難以脫身。”

李儒笑道:“主公,我們只有五個人,難道五個人離開長安還不容易麼?只要在長安製造一點混亂,輕易就能離開。況且,我們還有英雄樓相助,離開長安輕而易舉。不過,主公還需讓屯在漢中的士兵前來接應,以免被西涼軍發現後,才能順利的離開長安,前往成都。”

賈詡點頭道:“文優之言有理,駐紮在漢中的大軍得到西涼軍攻下長安的消息,必須立刻派出士兵前往長安,在路上迎接主公,以免被追擊。”

對於李儒的話,賈詡舉雙手贊成。

他歸順王燦,最主要的就是要擺脫長安的亂局,保住自己的性命。若是歸順王燦後,還要被追殺,面臨性命堪憂的局面,還不如繼續留在西涼軍,這樣不會受到威脅。

王燦點頭道:“好,我會盡快傳信回去。”

營帳中,衆人相視一笑。

……

皇宮,偏殿。

劉協身穿龍袍袞服,頭戴平天冠,稚嫩的面頰上露出擔憂的神情。

下方,坐着劉賢和王允。

劉賢是劉協的皇叔祖,被劉協倚靠爲左膀右臂,王允朝廷重臣,對小皇帝忠心耿耿,是劉協的心腹之人。

王允掌握朝政後,逐漸變得居功自傲,目中無人,不把朝中的同僚官員放在眼中。然而,王允對小皇帝卻非常恭敬,這是根植在骨子裡面的忠君思想。不管他如何囂張,如何變化,面對小皇帝,都表現得畢恭畢敬,不敢有絲毫越禮。

劉協沉聲說道:“王卿,西涼軍來勢洶洶,已經擊敗徐榮,殺死段煨,大軍即將兵臨城下,怎如何應對?”

劉協天資出衆,聰慧敏捷,卻不過是十歲出頭的孩童。

遇到西涼軍往長安而來,心中非常擔憂。

他目光看向王允的時候,也露出一絲埋怨。若非王允朝令夕改,把西涼軍逼急了,也不至於讓樊稠等人糾集了幾萬西涼軍攻打長安。劉協埋怨王允,卻有不好責怪,因爲王允整日處理國事,已經是忙得腳不沾地,連頭上灰白的鬢髮都已經變得雪白,蒼老了許多。

這樣一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老臣子,劉協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責罵!貶斥!

不管怎麼樣,王允都是朝廷忠臣,不能寒了王允的心。

王允聽見西涼軍前來攻打長安,臉上並沒有擔憂的神情,他沉聲說道:“皇上,有溫侯呂布駐守長安,西涼軍不足畏懼,等西涼軍抵達後,溫侯領兵出戰,便可以一戰擊敗西涼軍。到時候,將樊稠、李蒙和張濟全部斬殺,這些個亂臣賊子,該殺!該殺!”

他語氣冰冷,面如冰霜,眼中充斥着殺意。對於樊稠等人,王允是恨到了骨子裡面,非常厭惡這樣的亂臣賊子。

劉協見王允如此自信,也不好說話。

他想了想,把目光轉向劉賢,示意劉賢說話。

劉賢輕咳兩聲,說道:“王司徒,西涼軍擊敗徐榮和段煨後,已經過了新豐縣,正趕往長安,司徒需要早作準備啊。況且斥侯傳來消息,說李儒是樊稠等人的軍師,有李儒坐鎮,西涼軍如虎添翼,不得不慎重,王司徒謹慎對待。”

“李儒?”

王允聽後,臉上露出凝重的神色。

自從董卓進入洛陽,王允便和董卓、李儒打交道,知道李儒的能耐。當初殺死董卓,卻沒有抓住李儒,王允還氣憤了好幾天,現在陡然聽見李儒的消息,王允心中騰地一下升起了無盡的殺意,想要將李儒殺死。

王允深吸口氣,拱手道:“皇上,西涼軍有李儒輔佐,局勢便發生了變化,臣必須儘快安排好城中的防守,以免出現漏洞,臣告退。”

劉協擺擺手,道:“王卿去吧!”

王允又朝皇帝揖了一禮,便恭敬的退出了宮殿。

……

司徒府,王允返回後,立刻召集呂布、範虎和申緒商議事情。

大廳中,王允目光掠過幾人,說道:“樊稠、李蒙和張濟都是莽夫,不通兵法,不懂行軍佈陣,不足爲慮。然而,李儒卻是一個有大才華的人,有李儒坐鎮西涼軍,西涼軍便發生很大的變化,不可輕視。溫侯,你統帥城中士兵,麾下也有幾千精兵,儘快佈置大軍,守好長安,隨時準備領兵出擊。”

“諾!”

呂布聽了後,拱手回答。

王允點了點頭,目光看向申緒和範虎,吩咐道:“現在局勢緊張,你們二人拿着老夫的帖子去拜見長安城中的大族,讓他們派遣私兵部曲幫助守城,同意出私兵的大族也就罷了,不同意的大族你們記錄下來,全部稟報給我,我會一一處理。”

王允眼眸中閃過森冷的光芒,不幫忙的家族,便只有直接剷除了。

申緒和範虎答應下來,轉身便離開了。

大廳中,只剩下王允和呂布。

王允思慮片刻,沉聲說道:“溫侯,長安局勢危急,已經關係到我們能否繼續留在長安,望溫侯竭盡全力,擊敗西涼軍。”

呂布拱手說道:“王司徒放心,布盡力而爲。”

……

兩日後,樊稠、張濟和李蒙率領西涼軍抵達長安。

幾萬大軍在城外駐紮,氣勢洶洶,黑壓壓的一羣士兵讓城中防守的士兵爲之畏懼。就在城中士兵擔憂的時候,又有西涼軍抵達城外。

此時,長安城外,西涼軍中軍大帳。營帳中,樊稠、李蒙和張濟排成一排坐着,從左往右,依次是樊稠、張濟、李蒙,下方左右兩側是李儒和賈詡,再往下則是徐榮、張繡等軍中武將,以及一衆校尉。

“踏!踏!……”

營帳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大帳門簾掀開,只見兩個虯髯壯漢走了進來。這兩人便是應樊稠的邀請,趕來攻打長安的西涼軍將領王方和楊定。王方走進來後,拱手朝樊稠、李蒙和張濟見了一禮,說道:“樊將軍,我和楊定老弟來遲一步,恕罪,恕罪!”

樊稠搖頭笑道:“不遲,剛好合適。”

樊稠一招手,讓士兵在最前方新增了兩個坐席,讓王方和楊定落座。

坐下後,楊定抱拳說道:“樊將軍,長安城城池堅固,又有呂布這等兇將,樊將軍可有破敵之策?”

王方也點點頭,等着樊稠的解釋。

兩人雖然是西涼軍將領,卻不屬於樊稠等人的管轄範圍。王方和楊定領兵前來,其實是看中了攻下長安的利益,否則並不會領兵前來。兩人剛到後就要問清楚情況,若是連破敵之策都沒有,兩人來了也是白搭,便直接領兵離開。

樊稠笑了笑,露出胸有成竹的表情,解釋道:“兩位將軍勿憂,李先生和賈先生早有計策,攻下長安城易如反掌。”

王方和楊定轉頭看去,見賈詡和李儒正襟危坐,臉上露出驚愕的神情。

沒想到,樊稠、張濟和李蒙竟然招攬了賈詡和李儒。王方和楊定也是知道李儒的才華,有李儒謀劃,再加上賈詡幫忙,的確能攻下長安。

見此,王方問道:“樊將軍,何時攻城?”

樊稠回答道:“明日一早,大軍拔寨,起兵攻打長安城!”王方和楊定聞言,點點頭,臉上露出了笑容。

次日一早,大軍開拔,往長安城開去。

大戰,一觸即發。

第75章 王燦之怒第867章 南羌和燒當第773章 新的問題第1205章 曹操和王燦的決戰開始第39章 失望的李儒第243章 李儒出現第741章 站着死的英雄第57章 返回汝南第26章 潁川雄傑第13章 火攻(2)第522章 破長安第1057章 曹操的誠意第781章 滅族第1270章 殺死軻比能和素利第1132章 孫堅親自上場了第348章 無妄之災第806章 露出狐狸尾巴了第464章 左慈和龐統第955章 故人相見(下)第777章 說服華佗第182章 留宿第421章 利益的交換第693章 張遼墊後第217章 招攬高順(下)第1044章 強心劑第205章 王燦放冷箭第391章 甘寧逞威(下)第747章 攻城開始了第401章 劉焉之死(上)第632章 鼓勵士氣第432章 猛虎嘯山林第392章 豐碩戰果第830章 槐裡城落陷第19章 鮑鴻的野望(1)第1297章 匈奴人的埋骨之地第835章 老謀深算第782章 局面混亂第988章 截殺劉備第893章 提醒第1313章 關押司馬朗第454章 扔下去第1021章 劉備託孤第657章 劉協矇在鼓裡第121章 衝突(上)第978章 反覆無常劉景升第1099章 開啓攻打江東的大幕第1201章 誓師伐曹操第211章 再殺兩人第335章 張魯屁股中刀第1053章 一騎絕塵太史慈第51章 司隸校尉第639章 怒了第187章 大幕拉開第1131章 魏延VS潘璋第467章 拐走左慈第127章 劉備來訪第563章 膽大包天賈文和第749章 掐準時機第1153章 分兵攻打廬江第790章 你爲百姓做過什麼?第622章 曹仁押糧第999章 諸葛亮的信心第991章 劉表問罪第1097章 太史慈佈防第658章 會談前的準備第395章 應對之策第1307章 呂蒙攻勢受阻第218章 決戰帖第1011章 諸葛見孫堅第822章 抓到線索了第1239章 殺出一條生路第354章 減竈計第280章 輕鬆解決第822章 抓到線索了第289章 站起來第463章 路遇老道士第762章 退一步第439章 後路被斷第37章 從容應對第1051章 誰更兇猛?第710章 開始反攻第1036章 來世再做兄弟第23章 世代爲賊?第1188章 司馬懿之謀第1002章 子嗣斷絕第1202章 司馬懿來信第407章 無功而返第224章 羣狼噬虎第168章 釜底抽薪?第1154章 你情我願第629章 自取其辱第738章 受傷第732章 袁術攔路第1202章 司馬懿來信第1263章 賈詡的肺腑之言第126章 賠償的問題第476章 預料之中第1228章 困死安城第452章 找茬的來了第141章 避而不戰
第75章 王燦之怒第867章 南羌和燒當第773章 新的問題第1205章 曹操和王燦的決戰開始第39章 失望的李儒第243章 李儒出現第741章 站着死的英雄第57章 返回汝南第26章 潁川雄傑第13章 火攻(2)第522章 破長安第1057章 曹操的誠意第781章 滅族第1270章 殺死軻比能和素利第1132章 孫堅親自上場了第348章 無妄之災第806章 露出狐狸尾巴了第464章 左慈和龐統第955章 故人相見(下)第777章 說服華佗第182章 留宿第421章 利益的交換第693章 張遼墊後第217章 招攬高順(下)第1044章 強心劑第205章 王燦放冷箭第391章 甘寧逞威(下)第747章 攻城開始了第401章 劉焉之死(上)第632章 鼓勵士氣第432章 猛虎嘯山林第392章 豐碩戰果第830章 槐裡城落陷第19章 鮑鴻的野望(1)第1297章 匈奴人的埋骨之地第835章 老謀深算第782章 局面混亂第988章 截殺劉備第893章 提醒第1313章 關押司馬朗第454章 扔下去第1021章 劉備託孤第657章 劉協矇在鼓裡第121章 衝突(上)第978章 反覆無常劉景升第1099章 開啓攻打江東的大幕第1201章 誓師伐曹操第211章 再殺兩人第335章 張魯屁股中刀第1053章 一騎絕塵太史慈第51章 司隸校尉第639章 怒了第187章 大幕拉開第1131章 魏延VS潘璋第467章 拐走左慈第127章 劉備來訪第563章 膽大包天賈文和第749章 掐準時機第1153章 分兵攻打廬江第790章 你爲百姓做過什麼?第622章 曹仁押糧第999章 諸葛亮的信心第991章 劉表問罪第1097章 太史慈佈防第658章 會談前的準備第395章 應對之策第1307章 呂蒙攻勢受阻第218章 決戰帖第1011章 諸葛見孫堅第822章 抓到線索了第1239章 殺出一條生路第354章 減竈計第280章 輕鬆解決第822章 抓到線索了第289章 站起來第463章 路遇老道士第762章 退一步第439章 後路被斷第37章 從容應對第1051章 誰更兇猛?第710章 開始反攻第1036章 來世再做兄弟第23章 世代爲賊?第1188章 司馬懿之謀第1002章 子嗣斷絕第1202章 司馬懿來信第407章 無功而返第224章 羣狼噬虎第168章 釜底抽薪?第1154章 你情我願第629章 自取其辱第738章 受傷第732章 袁術攔路第1202章 司馬懿來信第1263章 賈詡的肺腑之言第126章 賠償的問題第476章 預料之中第1228章 困死安城第452章 找茬的來了第141章 避而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