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三人的決定

對於徐庶來說,資陽縣只是他人生旅程的第一站。

毫無疑問,這一站走得很踏實,很完美,沒有出現任何差錯。他走之後,資陽縣剩下的事情自然由接任者繼續施政,不過接任的官員是否按照他的政策繼續實行,那又是一回事情了,畢竟每一個執政者,都有自己的理念,都有自己的手段。

徐庶即將離開的消息,在資陽縣掀起了巨大的轟動。

百姓們聽見徐庶即將高升,心中即感到高興,卻又感到悲傷。

他們高興,是因爲替他們着想的人有了更好的前程,有了更好的發展;他們悲傷,是因爲愛民如子的官員離開了資陽縣,不知道後來的繼任者又會是怎麼樣的官員。百姓們心情複雜,卻都沒有去挽留徐庶,因爲他們不能自私的攔住徐庶。

徐庶想要悄悄地離開,卻發現百姓們早已認出了他。

城中百姓紛紛走出家門,前去送別徐庶。

百姓們扶老攜幼,默默的站在城外。

徐庶讓馬車停下來,他下了馬車,深深地彎腰朝百姓們行了一禮,然後才上了馬車,吩咐駕車的馬伕駕車離開。

徐母坐在馬車中,神色平靜,她看着眼眶微紅的徐庶,說道:“我兒,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百姓要求很簡單,只需要一點溫飽就足夠了。你才華盡展,官越做越大,卻不能忘記今日的情景,不能忘記了給你送別的百姓,若是你哪一天魚肉鄉里,娘第一個不饒你。”

徐庶正色道:“孃親教誨,兒須臾不敢忘記。”

車輪轉動,馬車不斷地前行。

“徐大人,一路走好!”

“祝徐大人鵬陳萬里,步步高昇。”

“徐大人,資陽縣的百姓永遠記住你,你記得常回來看看啊。”

……

馬車後面,百姓們的聲音不斷地傳來。

車輪軲轆轆轉動,馬車快速行駛,越行越遠,可城中的百姓卻還在繼續送別徐庶。然而,馬車的速度終究比百姓們撒開腳丫子跑步的速度快,當馬車消失在百姓眼中,只剩下一個小黑點的時候,百姓們才落寞的回到城中,返回自己家中。

在徐庶啓程前往成都的時候,州牧府的調令也到了資中縣和建縣(今德陽)。

資中縣,是石韜擔任縣令施政的地方。

建縣,是孟建擔任縣令施政的地方。

兩人所在的縣城都是小城,並不大,城牆也不厚,都是在漢武帝時候才置縣,成爲縣城。和徐庶一樣,兩人到了縣城後,都按照自己的施政手段,快速穩定局面,讓小縣城逐漸的繁榮昌盛,同時將小縣城的風氣改變。

兩人主持一方政事,盡情的按照自己的理念去治理,最後都達到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效果,成績斐然,令人嘖嘖稱讚。

百姓都是純樸務實的,你對他好,他便對你好。

徐庶離開的時候,百姓們跑出幾裡送別徐庶,其場景令人感動。

當孟建和石韜離開的時候,兩人也都遇到了相同的情景。即使他們想要默默地的離開,卻依舊有無數的百姓發現了他們,爭相送別,並且有無數的百姓提着雞蛋,拿着煮好的飯菜,端着禮物……等等去送別他們,想要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

百姓,便是如此容易滿足。

簡單的溫飽,便足以讓他們感恩戴德。

石韜和孟建離開後,前往成都。

三人啓程的時間各不相同,可由於地理位置的差異,卻幾乎在相同的時間抵達成都。返回成都後,三人在驛站中碰頭。

由於三人都沒有在成都居住過,沒有住宅,故此都住在驛站中。此時,闊別了近八個月的好友相聚在一起,非常的高興,互相訴說着自己遇到的事情,臉上都洋溢着璀璨的笑容。很顯然,他們主政一方的大半年都是收穫頗豐。

對於他們來說,這大半年的經歷,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或許沒有驚人的壯舉,但卻有令人流淚哭泣的感動。

孟建看着英姿勃發的徐庶,以及英武不凡的石韜,嘆了口氣,說道:“昔日我們有四人在先生門下學習,如今我們三人在主公麾下爲官,收穫頗豐,也樂在其中。可惜州平(崔鈞字)仍隱居山林,不願意出仕啊!”

石韜聽了後,也是微微嘆息,有些傷感。

徐庶聞言,搖頭大笑道:“好了,人各有志,我們四個人都是求仁得仁,各有所得。州平喜歡隱居山林,每日暢遊山中,瀟灑自在,也算自得其樂。而我們在塵世中摸爬滾打,爲百姓造福,也是一大樂事,各有所得,沒有什麼好傷感的。”

孟建點頭道:“元直之言有理,各有所得罷了。”

石韜說道:“元直,時隔大半年,我們被主公召回來,你說主公會讓我們做什麼?是繼續主政一方?還是留在成都成爲主公的心腹之人?”

徐庶笑說道:“廣元(石韜字)可曾考慮好該怎麼辦,是準備繼續牧守一方造福百姓,還是入主中樞成爲主公的心腹之臣。”

石韜和孟建聽了後,都是哈哈大笑。

兩人都是聰明人,自然明白徐庶話中的意思。

……

三人回到成都的第二日,便接到王燦的命令,讓三人去州牧府。顯然,關於三個人何去何從的時候到了?

州牧府,大廳中。

王燦身穿黑色官服,頭戴古冠,腰纏玉帶,正襟危坐,神情肅穆,透出一股高貴的氣息,令人不可逼視。

“踏!踏!……”

大廳外,一陣沉穩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入大廳中。

徐庶、孟建、石韜聯袂而來,三人並排着行走,同時進入大廳中。經過大半年的歷練,三個人的氣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王燦在峴山碰見三人的時候,三個人都帶着一絲儒雅之氣,可如今卻又透出一股官威,這便是在官場歷練的效果。

“拜見主公!”

三人同時揖禮拜見王燦,躬身行了一禮。

“坐!”

王燦擺擺手,示意三人坐下。

徐庶三人坐下後,都沒有主動開口說話,而是靜靜地等待王燦說話。在峴山的時候,他們沒有歸順王燦,可以說和王燦隨意說話,可以出題考驗王燦。然而,他們成爲王燦的下屬後,已經不是朋友關係,而是上下有別,有了尊卑之分,必須要有相應的禮儀。

王燦沉吟片刻,說道:“你們主政一方,能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非常好,足以稱得上是治世之才。不過,你們去做縣令的確是屈才了,雖然如此,我卻相信你們擔任縣令後,肯定都不會後悔。”

這番話,是王燦的真心話。

他也是從一個小兵開始,一步步走上來,明白基層經驗的重要性。

徐庶聞言,抱拳說道:“主公所言甚是,昔日仲舉(陳蕃字)公曾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庶在資陽主政期間,收穫的並不僅僅是從政的經驗,也有對人情世故的認知,對天下百姓的瞭解。這半年多時間的歷練,將是卑職一生中最重要的經歷。”

孟建也說道:“元直之言有理,建也是如此。”

石韜點了點頭,也出言附和。

王燦欣喜的看着三人,從三人的言談舉止可以看出,這絕對是三個人的肺腑之言,因爲從他們治理各自的縣城便可以看出結果。這世上,名氣大的人很多,有才華的人也很多,但是有才華卻甘於務實的人卻很少。

王燦很幸運,因爲他遇到了石韜、徐庶和孟建。

這三人,便是有才華卻又甘於務實的人。

王燦深吸口氣,說道:“你們有了主政一方的經驗,便有了晉升的臺階。如今一紙調令經你們召回成都,便是詢問你們今後的打算。是準備擔任郡守,牧守一方?還是準備留在成都,幫我處理成都的內政?”

一句話,便說出了王燦召集三人的目的。

徐庶沒有任何的猶豫,抱拳說道:“主公,卑職願意牧守一方。”

石韜接着說道:“主公,卑職也願意牧守一方,造福一方百姓。”

兩人說完後,孟建神色堅毅,也跟着說道:“卑職的意願和元直、廣元相同,也願意牧守一方,替百姓做些實事,爲百姓謀利。”

三個人,都是選擇了外放爲官。

事實上,這也是三個人仔細思量過的,他們都知道王燦麾下有郭嘉、荀攸、程昱這三大巨頭,有三個人替王燦出謀劃策,根本不需要他們。況且他們想要融入進去,也非常的困難,所以都是選擇了牧守一方,施展自己的才華。

王燦聽了後,並沒有趕到意外。他只是可惜徐庶也選擇了外出做官,。徐庶的才華絕對是公卿之才,選擇牧守一方還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不過,王燦卻尊重三人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所有的路的權利。徐庶、石韜、孟建都是才華出衆的人,有着自己的人生規劃和夢想,他們願意外出做官,王燦便儘量的滿足三個人的要求。

王燦看向大廳外,喊道:“來人!”

頓時,便有一名士兵快速跑了進來,朝王燦揖了一禮。

王燦吩咐道:“拿一幅地圖來!”

士兵抱拳回答一聲,便轉身去取地圖。不多時,士兵再次回到大廳中,將地圖雙手遞給王燦。王燦拿過地圖後,將士兵打發了,他大手一招,說道:“元直、廣元、公威,你們都上來,好好看看地圖上的地方。益州九郡,也算是給你們了許多的選擇,說說你們準備在哪裡出仕爲官。”

三個人,起身走上前去,準備選擇在哪一個郡出仕。

第1105章 董襲投降了王燦第319章 玉璽到手第897章 夜話第438章 虛晃一槍第1299章 發揮匈奴人的特長第221章 色誘麼?第171章 縮頭烏龜李傕第575章 曹氏猛將第755章 呂蒙罵呂布第576章 破關第82章 錢,錢,錢第688章 利用一下呂布第829章 睜眼瞎第896章 迎接第1170章 攻佔南昌縣(下)第294章 烏騅、白龍第683章 呂布和袁術相比較第293章 雪中送炭第1005章 潛入襄陽第156章 打擊西涼軍士氣第657章 劉協矇在鼓裡第836章 面具男第1200章 手段高明第1285章 谷碎河入甕了第921章 劉備怒了第1047章 曹操的魄力第1274章 蹋頓的心思第1109章 陷入絕境第298章 展現實力第614章 鏖戰第1001章 劉表死了第1078章 甘寧來信第751章 呂布的辦法第1209章 天下一盤棋第553章 全部幹掉第323章 忽悠第431章 半夜截殺第709章 繼續敗退第762章 退一步第776章 難題第1249章 典滿醉酒第577章 曹操的野心第591章 龐德之計第553章 全部幹掉第139章 王燦的肺腑之言第1134章 太史慈戰羣豪第960章 兄弟三分第681章 袁術的心思第493章 將計就計第558章 危局第1233章 于禁被擒第758章 呂蒙遭到重創第185章 毀糧,還以顏色第495章 夜幕下的交鋒第1066章 攻破魏、吳大營第1202章 司馬懿來信第1016章 襄陽亂第454章 扔下去第552章 跑不掉第722章 虎頭蛇尾第1045章 全局皆動(加更)第1304章 周泰戰臧霸第412章 剁掉一根手指第944章 老兵營第252章 棄子呂布第936章 善後事宜第128章 尷尬的劉備第670章 將領的分配第1021章 劉備託孤第1058章 都在佈局第487章 董卓死第966章 到手的鴨子飛了第996章 包圍鹿門山第285章 我來訓練你們第1141章 孫堅的第一波攻擊被阻第965章 不期而遇第1208章 部署幷州戰局第1110章 焚爲灰燼第1265章 蜀軍不堪一擊?第38章 舌戰李儒第509章 賈詡毒計第550章 你情我願第621章 應對之法第1209章 天下一盤棋第23章 世代爲賊?第1059章 張遼拿下舞陰縣第410章 解決矛盾第373章 故技重施第35章 惡作劇第572章 血染子午谷第1233章 于禁被擒第1072章 曹操的腦袋很疼第376章 撤!撤!撤!第1020章 沸騰的雜牌軍第1169章 攻佔南昌縣(上)第44章 郭嘉之論第755章 呂蒙罵呂布第1135章 孫堅的疑心第1100章 蠢貨章允第717章 袁紹撤兵了
第1105章 董襲投降了王燦第319章 玉璽到手第897章 夜話第438章 虛晃一槍第1299章 發揮匈奴人的特長第221章 色誘麼?第171章 縮頭烏龜李傕第575章 曹氏猛將第755章 呂蒙罵呂布第576章 破關第82章 錢,錢,錢第688章 利用一下呂布第829章 睜眼瞎第896章 迎接第1170章 攻佔南昌縣(下)第294章 烏騅、白龍第683章 呂布和袁術相比較第293章 雪中送炭第1005章 潛入襄陽第156章 打擊西涼軍士氣第657章 劉協矇在鼓裡第836章 面具男第1200章 手段高明第1285章 谷碎河入甕了第921章 劉備怒了第1047章 曹操的魄力第1274章 蹋頓的心思第1109章 陷入絕境第298章 展現實力第614章 鏖戰第1001章 劉表死了第1078章 甘寧來信第751章 呂布的辦法第1209章 天下一盤棋第553章 全部幹掉第323章 忽悠第431章 半夜截殺第709章 繼續敗退第762章 退一步第776章 難題第1249章 典滿醉酒第577章 曹操的野心第591章 龐德之計第553章 全部幹掉第139章 王燦的肺腑之言第1134章 太史慈戰羣豪第960章 兄弟三分第681章 袁術的心思第493章 將計就計第558章 危局第1233章 于禁被擒第758章 呂蒙遭到重創第185章 毀糧,還以顏色第495章 夜幕下的交鋒第1066章 攻破魏、吳大營第1202章 司馬懿來信第1016章 襄陽亂第454章 扔下去第552章 跑不掉第722章 虎頭蛇尾第1045章 全局皆動(加更)第1304章 周泰戰臧霸第412章 剁掉一根手指第944章 老兵營第252章 棄子呂布第936章 善後事宜第128章 尷尬的劉備第670章 將領的分配第1021章 劉備託孤第1058章 都在佈局第487章 董卓死第966章 到手的鴨子飛了第996章 包圍鹿門山第285章 我來訓練你們第1141章 孫堅的第一波攻擊被阻第965章 不期而遇第1208章 部署幷州戰局第1110章 焚爲灰燼第1265章 蜀軍不堪一擊?第38章 舌戰李儒第509章 賈詡毒計第550章 你情我願第621章 應對之法第1209章 天下一盤棋第23章 世代爲賊?第1059章 張遼拿下舞陰縣第410章 解決矛盾第373章 故技重施第35章 惡作劇第572章 血染子午谷第1233章 于禁被擒第1072章 曹操的腦袋很疼第376章 撤!撤!撤!第1020章 沸騰的雜牌軍第1169章 攻佔南昌縣(上)第44章 郭嘉之論第755章 呂蒙罵呂布第1135章 孫堅的疑心第1100章 蠢貨章允第717章 袁紹撤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