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改稻爲桑之爭

朱璉和韓晨晨去後院賞花。

待大臣進來,行完禮。

趙桓開口道:“孫良全,你看看這個。”

王奎安將劉彥宗所呈上來的彙報給了孫良全,後者匆匆一看,頓時大驚:“陛下,臣罪該萬死!”

皇帝沒說話,孫良全就跪在那裡,腦袋埋在地上。

“諸位都有何話要說?”

胡玉道:“陛下,臣在出發前來東京的路上,得知明州已有百姓失去土地,別無生計,而入山爲寇了。”

他此話一出,在場的諸位宰相皆是一凜。

沒想到事情這麼快就鬧到這個地步了,這可是標準版本的官逼民反啊!

當年的方臘造反不就是這樣嗎?

纔過去幾年!

趙桓劍眉微微蹙起,凜然道:“有多少人?”

“約八百餘人!”

他這話一出,在場的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尤其是唐恪,冷汗直流。

這件事是他負責的,改田爲桑雖然得到了趙桓的同意,但是具體怎麼改,可是由唐恪來做規劃執行。

現在竟然逼得八百人入山爲寇,說明事態已經非常嚴重。

甚至可以說明州的民情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胡玉又道:“請陛下恕罪!臣斗膽,已經將明州的田地全部壓下來,所有售賣暫停!”

唐恪一聽,頓時要跳腳了。

你好大的膽子,這是朝廷的命令,政事堂的掌印都蓋下去了,你公然違反政事堂的命令,你這知府是不想幹了是吧!

但是唐恪不敢說啊。

一是皇帝在這裡,二是人家胡玉還有另一個身份。

什麼身份?

兩浙路的提點刑獄司的司憲,這個職位是屬於督察院和大理寺交叉管理的。

也就是說,胡玉算半個劉彥宗的人,掌管兩浙的司法督察權,且還涉及到了民事案的司法權。

知府這種官員向政事堂彙報,但司法這一塊,政事堂就無權插手了。

顯然,這個胡玉明面上是徐處仁的人,其實是劉彥宗的人,說到底,是皇帝的人。

當然,其實大家都是皇帝的人,這裡是站在這件事的角度來分的。

胡玉這話讓徐處仁心中一緩,若真的事態嚴重下去,他這個太宰的差不多該換人了。

現在徐處仁也完全不和唐恪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了,他堅決反對現在的做法。

趙桓沉默不言,這個胡玉他非常欣賞,難怪劉彥宗要推薦他坐兩浙路的提點刑獄司的司憲。

在官場上,能找到這種主動承擔事情、承擔責任的人,已經不多啦。

不過,雖然這事官場的事實,但主動承擔責任卻是他們的職責,且這事涉及到了延遲改田爲桑的政策,所以趙桓不能隨便表態。

一表態,這件事就很容易被皇帝帶偏了。

到底是改,還是不改?

現在八百人跑到山裡,後患無窮,這事肯定是要推遲了。

怎麼推?推到什麼時候,三年之內,朕的1億2000萬能不能賺到?

不能?

不可能,朕必須要那錢!

這纔是皇帝該表態的。

至於怎麼做,朕只坐在旁邊當聽衆,你們先議論便是了!

眼看皇帝擺出一副請開始你們的表演的架勢,徐處仁便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爲胡司憲處理得非常妥當,田改桑固然是要執行,不過卻不可操之過急,當徐徐圖之。”

唐恪道:“那康王那邊的問題如何解決?”

周朝也道:“三年1億2000萬貫,這是一筆鉅額收入,若是有了這筆收入,陛下在西北擴軍的戰略將不會有任何阻礙了。”

徐處仁卻道:“事關明州的民生,現在不僅僅是明州再改,越州、溫州、台州……都在改,一個明州便出現這樣的問題,難保其他州縣不會出現。若是一旦事情鬧大,兩浙民變,方臘造反就重現東南!如此損失是小,傷民傷國是大!”

徐處仁這話一說出來,大家都沉默了。

一邊是鉅額的收入,但另一邊卻是損害了許多來百姓的利益。

商人是跟着朝廷賺得金滿鉢滿了,但百姓失去了田地,沒有田,兩浙的糧食跟不上,沒吃的,這事情就大了。

而跪在那裡匍匐在地的孫良平卻是已經如墜冰窟,可以說明州現在的局勢就是他一手造成的。

趙桓道:“胡玉,你有什麼話要說?”

胡玉道:“陛下,臣以爲,改稻爲桑可行,但卻不是這個改法!”

“那依你看,如何改?”

“現在各地官府要將田地賣給商人來種植桑樹,但依微臣看,百姓自己便可以種植桑樹,只要種植桑樹百姓是真的可以賣到好價格的,至於兩浙的糧食,完全可以從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運送,朝廷正在大力開發鄱陽湖的平原地帶,荊湖路的洞庭湖也是肥美的魚米之鄉,兩浙處於長江下游,可以多走水路,運輸根本不是問題,還可以帶起長江漕運的發展。”

趙桓又問道:“唐恪,你有什麼想說的,這事是你在辦。”

“陛下,臣考慮由商人承包桑樹林是有原因的,方便統籌,速度更快,即便朝廷不做商人承包方案,商人同樣會去找農民購買做大片種植,因爲從所花費來計算,自己承包後種植生產出來的蠶絲,比從農民那裡購買,成本更低,朝廷之所以這樣做,只是爲了規整。”

趙桓也相信唐恪是不敢在這裡面亂來的,他這樣做從他的角度出發,的確沒有問題。

但往往好的方案下方下去,下面多方利益一牽扯,就出問題了。

例如他這個方案,官府統一來做規整,那當地的官員就完全可以和富商上戶串通在一起,施行土地兼併了。

且朝廷的政令壓在這裡,賣田改桑,那富商完全有理由壓低價格來買,農民不想賣,卻不得不賣,賣了了今年9月份的收成就等於沒了。

一年辛辛苦苦,就這樣白費,這和後世的上班族不同,這是真的要死人的。

唐恪說話了,胡玉就不敢說話了,畢竟宰相說了,他要是在這裡駁宰相的話,這官也就做到頭了,即便有劉彥宗護着也不行。

眼看胡玉不敢說話了,趙桓當然覺得這樣不行,你身爲臣子,要直言,有什麼想法你就要說出來,不要害怕得罪人。

要是下面的人都這樣想,那皇帝的耳朵豈不是要被塞住了?

趙桓道:“胡玉,你說!”

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戰第二百四十三章趙桓吐哺第三百三十四章跋扈的皇帝第五百七十三章趙昚急了第六百七十三章後方的廝殺第六百三十五章武大郎?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貴客?第四百四十三章炮轟凌牙門第五百六十五章不願歸附者,都該乖乖去死第三百五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五章皇帝親軍第五十八章今日之華夏,流血犧牲自我輩始!第二百九十五章神武軍步人甲的硬仗!第七百零二章拓邊第六百三十六章另一個穿越者?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三百章傳承的力量第四百八十五章宋軍大捷,連破十二城!第五百五十章商政之患第二百七十三章皇帝的利劍!韓世忠兇名赫赫!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戰第四百三十一章萬民同心,中華永固第六百三十五章武大郎?第三百九十三章越國使者(第三更,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四章金國又玩政變?第四百一十章滿朝皆驚第四百三十四章拳頭纔是硬道理!第四百六十五章金國權力交接第二十章金軍的伐宋策略第一百九十六章趙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四十六章黎城大捷!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第四百九十三章鐵浮屠的衝擊第二百一十八章以吾之性命,護國之安寧第四百五十九章對噴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六百三十九章捕快捉拿犯人第二百一十八章以吾之性命,護國之安寧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第五百四十八章炮轟廣州城第十五章康王趙構第一百四十五章剋扣冬糧第二百四十四章異域志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一百二十五章五姓七望死灰復燃對抗皇帝!黑麒麟歸來!第六百章漢人鐵騎重回西域第二百二十二章趙桓的貼心小棉襖第六百零五章大朝會第一百三十七章水泥第一百一十七章皇帝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二章朕能給你,也能收回來!(第二更!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六章鎮壓太原第三百一十三章洪州之戰!皇帝的重騎兵!第五十八章今日之華夏,流血犧牲自我輩始!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六百四十六章薛東來第一百九十六章趙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雲志,大宋有鐵骨!第五百七十七章歪主意第五百六十三章會自己跑的鐵盒子第三百四十章宋金遼的新局面(六千字大章)第二百六十五章逼問朕手中劍利否!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第五百七十九章草原戰火第一百七十一章軍備革新?第四章凡言議和者,斬立決!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五百六十章徐處仁第三百二十二章危機潛伏第二百九十九章大宋最強神武第一百零七章連根拔出第五百四十章崇國公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爲桑,百姓無活路?第一百七十五章交子同稅第五百一十三章朕心中有疾第四百五十八章唱完黑臉唱紅臉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三百二十九章商虞司的爛攤子!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一百五十九章岳飛東進第一百六十六章扶持?第四百五十九章對噴第六百三十五章武大郎?第一百九十七章不要得罪女人!第二十一章宗澤第三百六十四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二百一十一章東海盡頭找紅薯!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七百零五章兵臨羅馬,西方震驚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城司拿人!第五百四十二章橫推開始第三百六十二章渡口上的僵局第五百一十四章投降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第三百章傳承的力量
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戰第二百四十三章趙桓吐哺第三百三十四章跋扈的皇帝第五百七十三章趙昚急了第六百七十三章後方的廝殺第六百三十五章武大郎?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貴客?第四百四十三章炮轟凌牙門第五百六十五章不願歸附者,都該乖乖去死第三百五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五章皇帝親軍第五十八章今日之華夏,流血犧牲自我輩始!第二百九十五章神武軍步人甲的硬仗!第七百零二章拓邊第六百三十六章另一個穿越者?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三百章傳承的力量第四百八十五章宋軍大捷,連破十二城!第五百五十章商政之患第二百七十三章皇帝的利劍!韓世忠兇名赫赫!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戰第四百三十一章萬民同心,中華永固第六百三十五章武大郎?第三百九十三章越國使者(第三更,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四章金國又玩政變?第四百一十章滿朝皆驚第四百三十四章拳頭纔是硬道理!第四百六十五章金國權力交接第二十章金軍的伐宋策略第一百九十六章趙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四十六章黎城大捷!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第四百九十三章鐵浮屠的衝擊第二百一十八章以吾之性命,護國之安寧第四百五十九章對噴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六百三十九章捕快捉拿犯人第二百一十八章以吾之性命,護國之安寧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第五百四十八章炮轟廣州城第十五章康王趙構第一百四十五章剋扣冬糧第二百四十四章異域志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一百二十五章五姓七望死灰復燃對抗皇帝!黑麒麟歸來!第六百章漢人鐵騎重回西域第二百二十二章趙桓的貼心小棉襖第六百零五章大朝會第一百三十七章水泥第一百一十七章皇帝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二章朕能給你,也能收回來!(第二更!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六章鎮壓太原第三百一十三章洪州之戰!皇帝的重騎兵!第五十八章今日之華夏,流血犧牲自我輩始!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六百四十六章薛東來第一百九十六章趙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雲志,大宋有鐵骨!第五百七十七章歪主意第五百六十三章會自己跑的鐵盒子第三百四十章宋金遼的新局面(六千字大章)第二百六十五章逼問朕手中劍利否!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第五百七十九章草原戰火第一百七十一章軍備革新?第四章凡言議和者,斬立決!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五百六十章徐處仁第三百二十二章危機潛伏第二百九十九章大宋最強神武第一百零七章連根拔出第五百四十章崇國公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爲桑,百姓無活路?第一百七十五章交子同稅第五百一十三章朕心中有疾第四百五十八章唱完黑臉唱紅臉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三百二十九章商虞司的爛攤子!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一百五十九章岳飛東進第一百六十六章扶持?第四百五十九章對噴第六百三十五章武大郎?第一百九十七章不要得罪女人!第二十一章宗澤第三百六十四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二百一十一章東海盡頭找紅薯!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七百零五章兵臨羅馬,西方震驚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城司拿人!第五百四十二章橫推開始第三百六十二章渡口上的僵局第五百一十四章投降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第三百章傳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