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南海戰爭,大宋朝廷太子之爭

大自然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長在北邊的寒冷地帶,可能出生的時候,正值隆冬,部落裡沒吃的,就被凍死了。

就算僥倖活下來,也要不斷與殘酷的環境做鬥爭。

中原地帶冬天不會冷到人受不了,而且沒有那麼漫長,又有田野,所以,只要在入冬之前屯好糧食,一般不會很慘。

不過,這個世界是有幸運兒的。

在某些地方,不用種田,也不用擔心生下來就凍死。

因爲那裡從來沒有冬天,植被非常茂盛,樹上的果子一年四季,吃不完。

所以,那裡的人,特別懶。

凌牙門就是這種地方。

這裡的人享有的自然資源是得天獨厚的,沒有冬天,也基本不會餓死。

人懶了,是沒有戰鬥力的。

凌牙門的海盜,在這一帶稱王稱霸,但他們一輩子都沒有見過正規的軍隊,沒有與正規軍隊打過一場。

在他們腦海中,軍隊就是他們這種樣子,包括三佛齊的軍隊,也差不多。

所以啊,當他們第一次看到宋軍的戰鬥方式,被嚇住了。

趙延轉身就跑,其他人一看城主都逃了,自然更加無心戰鬥。

連做最基本的反抗都沒有,直接潰敗。

李寶在另一路,基本上沒有遇到反抗。

一場追殺開始了。

直到傍晚的時候,海盜已經被殺掉一半。

趙延慌忙乘船開溜,他直接向三佛齊而去。

這一天,宋軍順利佔領了凌牙門。

凌牙門拿下來後,宋軍有了一個據點,也不用擔心因爲戰線過長,後勤不足。

同時,宋軍的兵鋒開始俯瞰隔海相望的三佛齊。

得知趙延逃脫,李寶也不心急,趙延不過是鼠輩爾,不足爲慮。

倒是三佛齊扣押的一百多大宋商人,必須儘快救回來,這是皇帝陛下下的旨意。

如若不救回來,以後大宋的商人在海外貿易的時候,總會覺得沒有安全感,這不是朝廷願意看到的。

第二日上午,李寶便命人送了一封信到三佛齊。

南海之戰首戰宋軍拿下凌牙門的捷報還在路上,東京城的皇帝腦子裡已經開始想第三步、第四步的計劃了。

靖康八年的五月,皇帝召見了一個人。

這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在新學領域有很高的造詣,是翰林學士石子明的關門學生。

他叫虞允文!

在正統的歷史上,虞允文是宋孝宗趙昚的宰相,是南宋的頂樑柱。

而在此時,他還是一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

正是學有所成,滿腔熱血的年齡。

就想當年他的老師像皇帝呈報了《百家大世疏》一樣,他像皇帝呈報了《南海四策》:封建、教化、交子、維和。

從政治制度、文化教育、金融經濟和軍事這四大維度,來闡明瞭大宋對南海諸國之策。

其中,政治制度以封建而概括,已經顯而易見。

維和則直指,大宋軍隊要開駐南海,名義上維護各國和平,其實是保障大宋的一切在那裡紮根。

有人私下指責虞允文與石子明一樣功於心計,諂媚主上。

虞允文恰逢此時提出《南海四策》,是摸清楚了皇帝的心意。

自前年皇帝將兩地宗室分封后,京師宗師依然是皇帝心頭之刺。

太上皇一共25個兒子,被皇帝殺了兩個,除掉皇帝自己,還剩22個。

東京城還有22個王。

而去年韓貴妃得了皇子後,朝野風雲變幻,立太子之事一時間甚囂塵上。

而這其中,有親王參與進來。

例如鄆王趙楷,便與當今皇長子走得很近。

鄆王背後還有太上皇和太后的支持。

雖說如今的天子大權一手在握,朝中大臣都唯皇帝馬首是瞻。

但從道德禮法上來看,太上皇和太后跳幾下,皇帝似乎也不好明着來。

顯然,這個時候就是機會了。

虞允文抓住了這個機會。

南海的三佛齊剛剛扣押了大宋一百多個商人,這對如今商貿空前發達的大宋來說,是不可饒恕的。

民間早就憤怒了,這不僅僅是侵害了大宋朝廷的利益,更是侵害了大宋民間的利益。

就有很多偏激的商人表示願意募捐,爲朝廷提供資金,發動對南海的全面戰爭。

例如東京城糧商起家的朱青,他剛剛做完了未來五年的商業計劃,其中有一條是從南海諸國運轉糧食回來。

但現在南海的局勢,讓這一切變得不確定。

他就是堅決的主戰派,也是絕對的民間皇黨商人。

又加上大宋最近幾年對外戰爭取得空前勝利,宋人的大國情懷一下子起來了。

主戰的聲音越來越多。

虞允文無疑是借勢上疏。

他這份《南海四策》一呈遞上去,便深得皇帝之意。

第二天,大宋邸報就在全國各地刊載了對南海的態度。

一時間,虞允文成了大宋民間商人最喜愛的一個大臣,瞬間刷了一波民望起來。

有人則毫不掩飾指責這是石子明在結黨營私,藉着大宋國內之勢,扶自己的學生上位,其心可誅也!

次日,朝廷上,以徐處仁爲首的大臣,向皇帝進言,建議皇帝早立儲君,以穩人心。

且徐處仁直接提出來,自古皆以長子繼位,當裡崇國公、皇長子趙諶爲太子,入主東宮。

一時間,多數大臣都贊同徐處仁的建議。

但也有人反對,例如御史中丞何也便公開指出,崇國公曾經私下抨擊新法,決然不能立儲君,否則會動搖新法,毀掉天子心血。

從來不嫌事大的何也,張口就震驚了朝堂。

皇長子抨擊新法?

這是多大的事,你何賤人沒證據可不能亂說啊!

徐處仁等人怒斥何也信口雌黃,攪亂朝局,當各取御史之職,發配嶺南!

一時間,朝堂口水飛濺起來。

關於立太子一事,暫且未提了。

退朝後,趙桓剛回到自己的御書房,邵成章便進來道:“官家,大哥兒求見。”

趙桓心中疑惑起來,趙諶這個時候來見自己,莫不是聽到立太子的風聲了,所以前來?

“讓他進來。”

趙諶進來後,行禮:“爹爹,兒有一事,還請爹爹答應。”

“大哥兒,你有何事?”

“兒請爹爹讓兒去西南,兒自覺自小深居宮中,對外面世界瞭解甚少,想去外面錘鍊。”

趙桓一聽,心中微微一驚,不由得對趙諶另眼相看起來。

趙諶必然是聽到了風聲,恰逢在這個時候,申請出去,顯然是以退爲進。

這一招,趙桓並不反感,相反,若真的是趙諶想出來的,他覺得自己這兒子倒是長大了,懂得在權力之中游走了。

但也可能不是他想出來的,而是背後有人出的主意。

第四章凡言議和者,斬立決!第二百五十五章張沅案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五百零五章炮轟瀋州第四百五十八章唱完黑臉唱紅臉第四百二十七章皇帝的全滅戰第五百零四章御駕第二百三十三章勁爆的消息第二百七十四章太原城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九章隱元社!夜天子?第四百六十七章全國動員,八十萬大軍北伐第二百三十六章不惜一切代價殺掉皇帝?第四百二十八章分兵北海第五百三十三章李寶的決定第六百八十二章皇帝迴歸第四百三十章鐵血大宋第三百六十六章必有崩壞之危?第五百六十三章會自己跑的鐵盒子第六百五十三章七河霸主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六百一十七章天家大忌第六百三十八章遼東局勢第四百六十一章慫恿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三百五十九章新航線前夜(四千字)第一百九十章漢奸!諜戰!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四百六十九章呵呵,金軍的頭戰!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宋的崛起之年第六百三十一章仇恨第二十二章趙桓的盤算第三十六章堅壁清野與議和第四百零八章敢犯我天宋者,雖遠必誅!(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七十九章新政雛形?第七百零九章大結局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二百四十六章從火繩槍到燧發槍,給陛下跪了!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貴客?第五百四十五章圍殺叛軍第三百九十二章朕能給你,也能收回來!(第二更!求訂閱!)第二百五十章皇家銀行於大宋商貿四策第九十一章與新軍痛飲的皇帝第五百七十四章趙昚的毒計第六百四十七章耶律大石稱臣?第四百零三章臨陣脫逃者,殺無赦!第一百一十二章要抄家滅族的第二章既然你這麼想死,朕就成全你第一百四十八章真香啊第四百三十五章皇帝的局,安西都護府第六百五十七章薛東來與塞爾柱的盟約第七十四章沉默的皇帝第四百七十五章突襲完顏宗幹第三百五十三章專利法與蒸汽機車!第一百三十七章水泥第二百六十四章老子是皇帝親軍!第五百四十七章斬首以示衆第一百七十六章大宋的金融危機第六百五十三章七河霸主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五百零四章御駕第六百三十三章背後黑手第五百三十章朕就是要戰爭!第三百九十章紅薯的逆襲!(第三更!求訂閱!)第七百零七章橫推了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一百六十六章扶持?第一百零一章儒生如何處置?第四百九十一章破城戰第五百六十一章天竺第六百零九章東京超市第五百五十章商政之患第一百一十六章“不務正業”的朝廷?第二百四十章皇帝的意志!秦州大清洗!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八十一章滿朝皆言斬?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四百八十九章斬夏金烏,宋軍開始攻城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二百八十二章皇帝親征第一百零二章儒生案?第九十章賜死肅王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三百三十二章趙桓有錢了!第三百六十章江陵府的浪濤(七千字,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四十五章陝西路的商業格局第四百一十四章不戰而滅人之國第三百九十三章越國使者(第三更,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二十二章任命第五百七十一章動手第三百二十章趙桓的毒計,釜底抽薪!第五百五十二章賜婚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
第四章凡言議和者,斬立決!第二百五十五章張沅案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五百零五章炮轟瀋州第四百五十八章唱完黑臉唱紅臉第四百二十七章皇帝的全滅戰第五百零四章御駕第二百三十三章勁爆的消息第二百七十四章太原城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九章隱元社!夜天子?第四百六十七章全國動員,八十萬大軍北伐第二百三十六章不惜一切代價殺掉皇帝?第四百二十八章分兵北海第五百三十三章李寶的決定第六百八十二章皇帝迴歸第四百三十章鐵血大宋第三百六十六章必有崩壞之危?第五百六十三章會自己跑的鐵盒子第六百五十三章七河霸主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六百一十七章天家大忌第六百三十八章遼東局勢第四百六十一章慫恿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三百五十九章新航線前夜(四千字)第一百九十章漢奸!諜戰!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四百六十九章呵呵,金軍的頭戰!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宋的崛起之年第六百三十一章仇恨第二十二章趙桓的盤算第三十六章堅壁清野與議和第四百零八章敢犯我天宋者,雖遠必誅!(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七十九章新政雛形?第七百零九章大結局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二百四十六章從火繩槍到燧發槍,給陛下跪了!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貴客?第五百四十五章圍殺叛軍第三百九十二章朕能給你,也能收回來!(第二更!求訂閱!)第二百五十章皇家銀行於大宋商貿四策第九十一章與新軍痛飲的皇帝第五百七十四章趙昚的毒計第六百四十七章耶律大石稱臣?第四百零三章臨陣脫逃者,殺無赦!第一百一十二章要抄家滅族的第二章既然你這麼想死,朕就成全你第一百四十八章真香啊第四百三十五章皇帝的局,安西都護府第六百五十七章薛東來與塞爾柱的盟約第七十四章沉默的皇帝第四百七十五章突襲完顏宗幹第三百五十三章專利法與蒸汽機車!第一百三十七章水泥第二百六十四章老子是皇帝親軍!第五百四十七章斬首以示衆第一百七十六章大宋的金融危機第六百五十三章七河霸主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五百零四章御駕第六百三十三章背後黑手第五百三十章朕就是要戰爭!第三百九十章紅薯的逆襲!(第三更!求訂閱!)第七百零七章橫推了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一百六十六章扶持?第一百零一章儒生如何處置?第四百九十一章破城戰第五百六十一章天竺第六百零九章東京超市第五百五十章商政之患第一百一十六章“不務正業”的朝廷?第二百四十章皇帝的意志!秦州大清洗!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八十一章滿朝皆言斬?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四百八十九章斬夏金烏,宋軍開始攻城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二百八十二章皇帝親征第一百零二章儒生案?第九十章賜死肅王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三百三十二章趙桓有錢了!第三百六十章江陵府的浪濤(七千字,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四十五章陝西路的商業格局第四百一十四章不戰而滅人之國第三百九十三章越國使者(第三更,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二十二章任命第五百七十一章動手第三百二十章趙桓的毒計,釜底抽薪!第五百五十二章賜婚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