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

吳玠以驍勇善戰聞名西北的時候也不過才二十七歲,是大宋難能可貴的名將之一。

但他不僅僅是衝鋒打仗的將才,而且還是能夠坐鎮一方,甚至站在更高格局上制定、統籌戰略的帥才。

他還很年輕,今年也不過才三十六歲,已經被皇帝任命爲涇原路三軍統帥,此後必然也是帝國能征善戰的一員帥將。

王奎安走後,吳玠喝完最後一口酒,原本親和的面容慢慢收緊,就像春風拂面的鏡湖,慢慢變得峻冷。

輕輕用手擦拭下顎的鬍渣,明亮的眸中也聚斂冷光。

他站起來,身姿修長、挺拔,常年的軍旅生涯將他曬得黝黑,皮膚就像田地裡種田的老農,但也在他臉上刻下了歲月的崢嶸,將他的輪廓削得剛毅、有力。

他帶上頭盔,披上髒兮兮的斗篷,上面還有已經乾涸變色的血漬。

一路走出去,外面冰天雪地,一隊隊身着重鎧,腰配長刀,手持長槍的士兵整齊走過,就算臉上凍得通紅,也毫不在意。

在戰術上,吳玠推送章楶(jie,二聲)的堅壁清野之法。

何爲章楶的堅壁清野之法?

當年平夏城戰爭,宋庭朝堂也一致贊同先堅壁清野,損耗敵人。

但章楶卻認爲,需要採用的不應該是傳統意義上的堅壁清野。

堅壁清野只能採用最前線,而縱身兩三百里,已經有大量居民居住,朝廷不可能將這些居民全部遷移到城裡,這樣會出現嚴重的糧食災難。

如此,反倒被敵人所制。

所以,吳玠採用的堅壁清野戰術是不斷通過軍隊的高效、靈活,將党項軍隊牽制在前線,不給對方縱深的機會。

並且,在今年上半年,吳玠還專程去了一趟東京城的帝國學院,還參觀了中央軍的訓練,在名義上請教韓世忠治軍,也聽人說了岳飛的治軍之策。

吳玠是一個非常熱愛學習的人,雖然他已經身居三軍統帥,但他一直認爲,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都極具智慧,自己應該學習其他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所以,如今,吳玠手中的兵,也平日訓練的時候,也加強了強度,從訓練人的意志力開始了。

吳玠巡視完三軍,便又命衆將到主帥大營一敘,交代完作戰計劃,各部將帥便開始到自己軍營裡做戰前動員。

吳玠知道,這一戰乃是天子親征後的頭一戰,由他打了頭陣,剪除党項右路軍,掃除天子中軍側翼的隱患,關係到整個戰場後續發展。

所以,對他來說,這一戰只許勝不許敗!

到傍晚,風雪稍駐。

吳玠的第五將前鋒營便出發了,前鋒營的任務是揪出前方一切可能存在的埋伏,減少主力軍被幹擾的可能性。

天色漸漸暗下來,士兵們吃完今天的最後一頓,吳玠的主力軍出發了。

出發之前,由上至下的行軍令傳達下去,出現了有人拖沓,故意不想行軍,藉口感了風寒。

吳玠得知後,立刻讓他政宣司抓了兩百個說不想行軍的人,到三軍將士前,雪地之中,毫不猶豫摁在地上砍了!

兩百顆頭顱滾落滾落下去,鮮血在雪地裡顯得格外鮮豔,熱氣騰騰。

隨即,又連斬三個都頭,甚至斬了一個指揮使!

如此,纔將剛剛有不好的苗頭給壓了下來。

那兩百顆頭顱被高高懸掛起來之後,三軍將士開始行軍。

他們組成一條條長如龍的隊伍,在雪地裡安靜且快速行走。

與南方不同,西北因爲乾燥,所以天空看起來格外乾淨。

風雪住後,天空有云,有月。

前方的雪松林連成片,映在深青色的蒼穹裡,有一種堅韌不拔的姿態。

吳玠的對手是老謀深算的仁多保忠。

這個仁多保忠到底是什麼角色?

他是夏王李乾順的生母樑太后的親信,當年樑太后在夏國專權,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被遼主毒殺,李乾順親征,仁多保忠因戰功赫赫,沒有被殺,但被幽禁起來。

現在已經年近八十,但身體卻是硬朗得很。

前不久,他不僅僅被李乾順赦免,還成了這一次伐宋右路大軍的名義上的統帥。

不過,其實右路軍真正的統帥是宗室子弟趙仁忠。

這樣的安排和夏國國內的政治格局有很大的聯繫,李乾順對樑太后的專權有很大的陰影,所以他一致想扶持宗室子弟,來對抗外戚和羣臣的力量。

這一次的伐宋,由仁多保忠親自爲趙仁忠站臺,組建李乾順對趙仁忠的期盼。

對於吳玠來說,仁多保忠是上一個時代的人物,他曾經與章楶這樣的大宋名將交過手,也數次對大宋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災難。

若是吳玠此次能斬殺仁多保忠,必然會一戰名動大宋!

吳玠不停在行軍隊伍裡巡視,他的眉頭總是微微蹙起,一旦進入到行軍打仗的狀態,他整個人會變得非常嚴肅,就像一塊冰冷的鐵塊。

這一次的對手比以往的都強大,據前方探子回報,右路軍有鐵鷂子三千,步跋子三千。

這兩種兵種是党項最強悍的騎兵和步兵,鐵鷂子是重騎,戰鬥力堪比金軍的鐵浮屠!

步跋子是山地軍,多出現在橫山一帶,他們行動非常迅猛,耐力持久,戰鬥力強大。

另外,還有強軍八萬!

而吳玠這邊,前後加起來,一共六萬大軍,但大宋西軍耐苦戰,對山地戰也非常熟悉。

不過,仁多保忠已經佔領了前方神堂堡,吳玠的難度顯然增加了。

行軍大半夜,三軍在中途做了簡單的休息,便又星夜兼程。

直到破曉之後,東方出現了魚肚白,吳玠大軍離神堂堡只有十五里。

神堂堡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環慶路最北邊的堡寨,曹昇叛亂,控制住神堂堡,相當於切斷了大宋在橫山地區的後援,關係到橫山一帶的得失。

而橫山則是大宋與夏國不惜一切代價要爭奪的戰略要地。

吳玠面目上的任務是殲滅李察哥的右路軍,但事實上是奪回神堂堡,重新控制那裡。

一是讓橫山地區的宋軍有持續不斷的補給,二是對環州城的李察哥主力進行北邊制衡。

已經進入到敵軍探子偵察的範圍,吳玠不敢有絲毫停留,命全軍加快速度向前。

每一臺攻城的投石車,足有一百人推行,在雪地裡艱難前進。

還有牀弩、震天雷,猛火油、火藥箭等等威力強大的兵器。

另外,最近軍器監改進了一下石炮。

吳玠記得非常清楚,這種石炮是根據軍器監這一年多一直在製造的火槍的原理想出來的,形狀也比投石車要小巧,而且更加巨大,操作也更加便捷。

但是因爲製造流程並不完善,所以一共也就拿來了三臺。

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第五百三十二章陳氏案第三百四十章宋金遼的新局面(六千字大章)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四百一十四章不戰而滅人之國第一百八十八章滲透入幽州的金國細作!第四十一章軍情有變,大軍挺進隆德府!第二百八十五章強攻神堂堡!第二百一十一章東海盡頭找紅薯!第五百七十六章一箭雙鵰的事第三百七十三章朕將你貶到瓊州(第三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七章最肥美的沃土(第一更,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七章國民娛樂無小事第六百零七章趙構的策略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四百八十九章斬夏金烏,宋軍開始攻城第四百三十一章萬民同心,中華永固第五百七十三章趙昚急了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六百八十二章皇帝迴歸第二百四十章皇帝的意志!秦州大清洗!第五百三十三章李寶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第四百七十五章突襲完顏宗幹第三百三十八章使者是在質疑朕?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三百零一章中軍挺進邊境,五軍伐夏!第三百三十七章迎接金國使者!第六百九十九章平息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第二百二十五章改稻爲桑之爭第二百六十四章老子是皇帝親軍!第一百九十四章出使大理,橫推交趾!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四百三十三章消滅蠻族有生力量第三百五十八章大宋新的商業規則!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四百一十五章威懾日本和高麗,都給朕乖乖跪着!第五百六十三章會自己跑的鐵盒子第四百三十四章拳頭纔是硬道理!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一百七十二章軍隊裝備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第六百八十八章朕沒要他們的腦袋,已經是仁慈了!第二十四章朕願意砸大把銀子在軍器監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第三百零五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皇帝的心思第七十九章新政雛形?第二百一十三章圍剿交趾!第六百八十七章穩定人心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城司拿人!第五百六十九章兵貴神速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三百五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四百二十九章隴右淪陷,鐵血宋軍圍殺拜不花第六百五十三章七河霸主觀《流浪地球》有感第三十三章朕說過,欲與東京共存亡!第八十六章下任務第三百二十四章即將失控的財團第六百九十一章趙構上位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四百九十五章攻佔豐城第三十八章金軍北撤,皇帝親征!第一百零三章儒生案牽連第一百六十章岳飛破城第五百八十八章大宋的忠臣!第五百七十五章韓氏風波第一百五十七章橫推就是了!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五百二十五章挑撥第二百六十三章三百皇城司衛清洗唐縣!第一百八十二章朕讓他們都滾過來!第三十八章金軍北撤,皇帝親征!第六百七十二章血戰第二百二十四章扶桑自古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九十三章皇帝的決定第四百五十八章唱完黑臉唱紅臉第四百九十五章攻佔豐城第一百二十一章遷移和農業第三百二十八章受驚的唐胖子第五百三十四章調集海軍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一百七十二章大宋新軍制第五百四十七章斬首以示衆第五百三十九章朕的刀子已經爲卿磨好了第四百八十五章宋軍大捷,連破十二城!第二百零一章交趾十萬大軍入侵!第六百零一章窮途末路的畢勒哥第七十一章銅人跪像第一百四十五章剋扣冬糧第六十七章宋金談判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四百零三章臨陣脫逃者,殺無赦!第六百八十四章朕需要你們!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宋的經濟戰!
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第五百三十二章陳氏案第三百四十章宋金遼的新局面(六千字大章)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四百一十四章不戰而滅人之國第一百八十八章滲透入幽州的金國細作!第四十一章軍情有變,大軍挺進隆德府!第二百八十五章強攻神堂堡!第二百一十一章東海盡頭找紅薯!第五百七十六章一箭雙鵰的事第三百七十三章朕將你貶到瓊州(第三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七章最肥美的沃土(第一更,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七章國民娛樂無小事第六百零七章趙構的策略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四百八十九章斬夏金烏,宋軍開始攻城第四百三十一章萬民同心,中華永固第五百七十三章趙昚急了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六百八十二章皇帝迴歸第二百四十章皇帝的意志!秦州大清洗!第五百三十三章李寶的決定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第四百七十五章突襲完顏宗幹第三百三十八章使者是在質疑朕?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三百零一章中軍挺進邊境,五軍伐夏!第三百三十七章迎接金國使者!第六百九十九章平息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第二百二十五章改稻爲桑之爭第二百六十四章老子是皇帝親軍!第一百九十四章出使大理,橫推交趾!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四百三十三章消滅蠻族有生力量第三百五十八章大宋新的商業規則!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四百一十五章威懾日本和高麗,都給朕乖乖跪着!第五百六十三章會自己跑的鐵盒子第四百三十四章拳頭纔是硬道理!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一百七十二章軍隊裝備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第六百八十八章朕沒要他們的腦袋,已經是仁慈了!第二十四章朕願意砸大把銀子在軍器監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第三百零五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皇帝的心思第七十九章新政雛形?第二百一十三章圍剿交趾!第六百八十七章穩定人心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城司拿人!第五百六十九章兵貴神速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三百五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四百二十九章隴右淪陷,鐵血宋軍圍殺拜不花第六百五十三章七河霸主觀《流浪地球》有感第三十三章朕說過,欲與東京共存亡!第八十六章下任務第三百二十四章即將失控的財團第六百九十一章趙構上位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四百九十五章攻佔豐城第三十八章金軍北撤,皇帝親征!第一百零三章儒生案牽連第一百六十章岳飛破城第五百八十八章大宋的忠臣!第五百七十五章韓氏風波第一百五十七章橫推就是了!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五百二十五章挑撥第二百六十三章三百皇城司衛清洗唐縣!第一百八十二章朕讓他們都滾過來!第三十八章金軍北撤,皇帝親征!第六百七十二章血戰第二百二十四章扶桑自古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九十三章皇帝的決定第四百五十八章唱完黑臉唱紅臉第四百九十五章攻佔豐城第一百二十一章遷移和農業第三百二十八章受驚的唐胖子第五百三十四章調集海軍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一百七十二章大宋新軍制第五百四十七章斬首以示衆第五百三十九章朕的刀子已經爲卿磨好了第四百八十五章宋軍大捷,連破十二城!第二百零一章交趾十萬大軍入侵!第六百零一章窮途末路的畢勒哥第七十一章銅人跪像第一百四十五章剋扣冬糧第六十七章宋金談判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四百零三章臨陣脫逃者,殺無赦!第六百八十四章朕需要你們!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宋的經濟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