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鬆一行邊閒狂蘇伊士城,邊採購大量的物種,特別是一些新奇,中原沒有的物種更是重點採購對象。隨行的人無法理解,不知道姜鬆爲什麼會如此的上心,這些東西有什麼好處,隨行人員都不明白,只知道是某某植物,是做什麼用的。
看到姜鬆見到新奇的物種非常的興奮,更是讓大家都疑惑不解。不知道的人還以爲姜鬆是名紈絝子弟,胡亂採購東西玩呢?不過經過那麼長時間的相處,大家清楚姜鬆不是採購着玩的,肯定有什麼意圖,只是不明白罷了。
有點冤枉姜鬆,姜鬆真的沒有什麼意圖,就是想收集物種。其實姜鬆心中也明白,此時的科技水平太低,物種的利用很難達到目的。畢竟這方面關係到植物學、遺傳學、生物學等諸多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不是此時的人能理解的,就算是姜鬆也不清楚,只曉得物種重要,具體要怎麼運用也不明白。
當然,姜鬆並非是只採購就行,對每一種物種採購時,姜鬆都會詳細的詢問其生長特點,在什麼環境下種植,有些什麼注意事項等基礎常識。對於詢問的內容都會掏出筆來詳細的記錄下來,把各物種的標籤和簡單的介紹分門類的整理好。這些工作表面現象上看沒有什麼,其實是非常關鍵,這對以後的試種有借鑑作用。
“臭姜鬆,你這樣認真,難道回到中原後,你準備當花匠還是菜農?”
李秀寧的話問出了大家心中的疑問,也想弄明白姜鬆到底是什麼意思。只是介於身份,不好意思直接問。
呵呵!
“秀寧,如果哥當菜農、花匠的話,絕對會賺到大錢,同樣能靠種菜、種花銷售後養家餬口。這一點你相信嗎?”
憑此時在蘇伊士城中採購到的各種物種、姜鬆絕對相信,如果好好的培植的話,能弄出稀奇古怪的蔬菜、花卉出來。到時候同樣能出售。這和古人商品意識欠缺有關,沒有人會從這方面考慮,特別是讀書人更不會,都只想着當官做老爺。
“討厭!誰讓你發財了,整天就知道賺錢,你眼裡除了錢還有點什麼?”
“秀寧,哥窮啊!哥是窮孩子,怎麼能跟你們高官貴人相提並論。你不能老拿有錢人的想法和咱們窮人比,這沒有可比性。”
“姜哥哥,現在的你還窮嗎?”
“曉雅,再富也不能忘本,要時常憶苦思甜,多想想過窮日子時的情景,那樣就會有動力,有努力前進的方向。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追求,其實和木頭沒有什麼區別。人活一世,總得有點追求,有點理想,那樣纔有意思。”
“曉雅,別理臭姜鬆,他就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傢伙,張口閉口都是錢,他奉行的是金錢第一,其他都是次要。”
“老大,這麼多的物種,你回中原後真的都要試種?”
“克明,採購回去肯定是要試種,否則採購回去做什麼?你們不會以爲我是鬧着玩嗎?”看到大家鄙視的眼神,姜鬆苦笑着繼續道:“你們也別用那種眼神看我,和你們說實話,物種對於任何一個國家、民族來說非常
重要的。我們今天採購的物種中,可能有的會是高產油的物種,有的是營養豐富的物種,有的是其他產品生產所需要的原料,這不好說,得等以後咱們中原有這方面的專家後再進行系統的研究。”
姜鬆也明白,此時的科技水平別說研究,連重視都難保障。這些事必須是國家重視、皇帝重視才行。僅僅靠民間的力量很有限,達不到大力發展的程度。姜鬆只是覺得既然到了這西洋,能採購到物種都採購吧,說不定真的能試種成功。真要是那樣算是爲後人多做點事,省得再滿世界尋找新的物種。
看到大家都有點呆頭呆腦的樣子,知道都沒有聽明白,姜鬆自己也真的說不明白。本身姜鬆只是瞭解點皮毛,那裡知道詳細的東西,也解釋不清楚,畢竟知識有限,姜鬆不是什麼都知道。
“諸位,給你們舉個倒說吧。中原一帶的男女結婚,這是本民族之間的結婚,也就是本民族間的交配,這樣生下來的孩子也是具有中原民族傳統血統的種,這你們能理解嗎?”
大家點點頭,最後還是杜如晦道:“這能理解。”
“既然這樣,如果是中原的一個男人和一個西洋的女人結婚交配或中原女人和西洋男人結婚交配,所生下來的孩子,你們覺得還是純中原民族的血統嗎?”見大家都搖頭,表示不知道,姜鬆繼續道:“那是中西結合的孩子,其血統肯定不純,應該具有中原民族的血統,同時也具有西洋人的血統,這種類型叫什麼?‘雜種’,就是雜交而出現的新品種。這類雜種帶有中原、西洋二種人類的優點的話,你們覺得這雜種的品質怎樣?這雜種各方面的素質怎樣?是不是比單一的中原或西洋人都好,這就是雜種的優勢。”
“臭姜鬆,你好討厭!說得如此粗魯無禮。”
這個觀念對於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觀點,他們不可能知道,也很難理解。這其實是後世的的遺傳學,姜鬆只是在電影電視、書本上看到過一點點這方面的介紹,真正的內容根本不清楚。只知道後世有一名非常了不起的科學家,專門研究雜交稻,叫什麼袁隆平的牛人,其餘的說不清楚。
韋福嗣迷惑不解的道:“老大,你說的是人,和物種有什麼關係呢?”
“植物和人是一個道理,不同品種間進行雜交同樣會出現雜種,咱們就是要研究不同品種間雜交後產生出來的雜種,看一下雜種的品質怎樣?”
姜鬆的話讓大家都集體搖頭,不認同姜鬆的話,覺得有點匪夷所思。這人能和植物一樣嗎?這話太兒戲,眼前的當世人傑怎麼可能相信。
“老弟,人和植物能相提並論嗎?再說了,那植物怎麼交配?這不是胡鬧嗎?”
李秀寧、蘇曉雅二女孩此時見姜鬆幾人在研究什麼交配問題,羞得無地自容,雪白的臉蛋上涌起暈紅,心中暗罵姜鬆卑鄙無恥,這樣的事怎麼能說出口呢?
“姐夫,植物和人一樣,同樣分公母,有的是公母同株。植物同樣有後代,其種子就是後代,是公母交配而產生的,這其實
就是孩子。如果雜交的話,就成了雜種。舉個簡單的例子,花粉大家都知道,其實那就是花的精子,通過風吹後或蜜蜂飛到花朵的上完成交配,最後產生種子。”
有點抽象,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等人根本無法聽懂,就連姜鬆自己都覺得解釋的不夠明白。只是要讓姜鬆再詳細的說,姜鬆也說不出來了,這種事在後世都是是常識,要解釋還真的困難,涉及到太多的知識,不是姜鬆能掌握的。
杜如晦搖頭苦笑道:“老大,聽不慌。”
“你們聽不懂沒有關係,只要知道一件事就行。就是你們的表兄妹最好不要結合在一起,也就是三代內不能通婚。”
“爲什麼?”
“是什麼道理?”
面對疑問,姜鬆知道解釋是沒有用的,一方面姜鬆解釋不明白,另一方面就算是解釋清楚了,眼前的雖然都是牛人,估計還是聽不懂,畢竟這種上現代常識不是古人能理解的,要解釋的話太困難。自從上次在朝會上給朝臣上過科普講座後,姜鬆再也不想做那樣的事,太累、太困難,完全就是十萬個爲什麼?
“老弟,你能否說明白點,我們都不清楚是怎麼回事?家族間的表兄妹成婚的很多,這一點大家心裡都知道。表兄妹成婚是非常普遍的事,怎麼你會說是不能結婚呢?難道有什麼地方不妥當嗎?”
姜鬆也清楚,古代男女成婚的人羣中,表兄妹結合在一起的非常普遍。這一點不僅僅是民間,就算是有錢人家、皇室、達官貴人都是如此,都覺得表兄妹成婚算得上是親上加親,能更好的加深二家的關係。甚至這種事成了一傳統,受到世人的默認。
“姐夫,這事是家師曾經說過的事,我只能把內容簡單的說一下,具體的原因小弟真的說不明白。”姜鬆停頓一下,瞄了瞄大家才繼續道:“家師曾經說過,近親結合也就是三代內近親結婚,其後代容易出現各種疾病,智力發育不健全,容易出現腦殘之類的的情況,身體素質也會隨之下降,甚至會出現個子越來越矮,抵抗力嚴重下降,其結果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姜鬆知道的不多,只知道一點點後果,還說的不全面。姜松明白,總不能告訴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什麼染色體之類的事吧,這事姜鬆都沒有完全弄明白,怎麼解說。
“啊!”
“真有這樣的事?”
“你們大家想一想,看一下你們知道的近親結婚後,其後代的智力、身高、身體素質方面是不是比一般的後代有點差。如果是這樣的事多來幾代,那真的就全完蛋,生下來的孩子全成白癡。”
虞世南道:“老大,你的意思是表兄妹不能成婚,也就是三代內不能結婚。那怎樣才能讓後代越來越優秀呢?”
“大書法家,剛纔不是說了嗎?雜交,雜交種品質最好,人也是一樣,最好是不要在家族內相互結婚,結婚的對象越遠越好,不同民族更好,其後代更聰明,素質會更高。不過這些都是家師說的,是否正確你們自己看着辦,不必信以爲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