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戰場上,囊日論贊連續發動了三個波次的進攻,僅僅清理出五十步距離內的路障、拒馬鹿等,丟下數千名士兵的屍體,再次敗退回去,基本算是沒有取得什麼效果,十足瞎忙活。
看到吐蕃鐵騎推進了五十多步,殺到了最外一條防禦陣地前,在吐蕃鐵騎敗退後,姜鬆第一時間就讓雄闊海率領手下師團撤退到第三道防禦陣地。隨後由尉遲恭所屬師團在第四條防線上阻擊。
左側戰場上,五千吐蕃鐵騎殺到河對面,想用手中的馬球箭進行射擊,幾個波次的盲目性射擊,無法對姜鬆防禦陣地造成大的傷害,純屬浪費箭只。姜鬆手下士兵則躲藏在深溝內的,在馮立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對吐蕃鐵騎展開射擊。
姜鬆在指揮台上用望眼鏡觀察左側戰場,見加有五千吐蕃鐵騎殺到,卻沒有實際的渡河慾望,僅僅是在對岸射箭。一看就知道是牽制,甚至是應負差事,根本不可能對防線形成任何的威脅。
“老大,左側河那裡一個團足夠阻擊吐蕃鐵騎的進攻,沒有必要留一個師團在那裡,調回三個團來正面戰場。”杜如晦建議道。
姜鬆點點頭,左側戰場確實是囊日論贊用來牽制、迷惑的。囊日論贊根本不敢讓麾下鐵騎渡河偷襲,畢竟鐵騎到了河中成了蝸牛,成了弓箭手的標耙。況且姜鬆在河岸還挖掘了一條深深的防禦溝,吐蕃鐵騎就算穿過箭雨,渡過河也取不惜了多大的作用。
隨後姜松下令,讓馮立留下一個團負責防守左側河岸防線,其餘三個團調整爲預備隊。畢竟隨後的戰鬥還會升級,手下突騎兵全當成弓兵使用,士兵不可能長時間開弓。正常情況下,普通士兵能連續開弓十五次就到極限,姜鬆手下的突騎因訓練有素,長期堅持弓箭訓練,也僅僅能達到二十五次左右。當然,採取三段式射擊的話,開弓次數能增加三分之一。而這次的防守戰,主要就是依靠弓箭阻擊。
當姜鬆的命令下達後,囊日論贊再次派出一萬鐵騎殺了過來。其中一些士兵馬背上還攜帶着麻袋之類的東西,讓姜鬆迷惑不解,不清楚囊日論贊要搞什麼?
片刻後,發現吐蕃鐵騎把馬背上一袋袋東西丟到深溝裡,才明白囊日論贊是準備填充深溝,想打通騎兵的通道。
姜鬆也不理會,讓吐蕃鐵騎慢慢填埋吧!反正挖出五條防禦深溝姜鬆的目的只是阻擊二天時間,爲李靖兵團爭取足夠的時間,並非是真的只防守不進攻。
看着吐蕃鐵騎冒着箭雨在填充防禦溝,清理通道,雖有傷亡,卻不能給予致命的打擊。半個時辰,外圍攻的防禦溝徹底被填埋好,各種拒馬鹿、路障也都清理乾淨,隨後就對第三條防線展開攻擊。
“老大,囊日論贊麾下鐵騎通過幾個波次的攻擊,最少傷亡二萬騎以上,重傷或死亡數差不多達到上萬騎,這樣的損失很大。囊日論贊大真的想採取強攻嗎?”杜如晦心裡懷疑有陰謀,只是不清
楚囊日論贊的目的是啥。
姜鬆同樣懷疑,按說憑囊日論贊的謀略和智慧,絕對不會採取這樣的戰法。真的這樣強攻的話,囊日論贊麾下的十萬鐵騎會損失慘重,裡面肯定有陰謀詭計。
“克明,你的猜測是對的。囊日論贊不會這樣愚蠢,知道強攻不會落到好處。”
接下來,囊日論贊象是瘋了似的,連續不斷的派出兵馬從正面戰場攻擊,經過幾輪的攻擊,吐蕃鐵騎也總結出經驗,邊進攻邊填埋拿下的防禦溝,甚至還能取到防禦箭雨的作用。
當然,姜鬆手下士兵也沒有盡全力,各種重型武器裝備沒有開火,不在射程範圍內,手雷沒使用,僅僅是依靠弓箭進行阻擊,延緩一下吐蕃鐵騎的進攻速度,不想和吐蕃鐵騎拼命,得等候時機。
嗖嗖嗖!
整天戰場上都有弓箭擊發的響聲,隨着弓箭飛行的尖叫聲,不斷有吐蕃士兵命中。讓戰場充滿的濃濃的血腥味。囊日論贊在付出數萬名傷亡,其中重傷或死亡的最少在一萬五千人,順利攻下了姜鬆的外圍三條防線。
晚飯後,遺臭萬年血護衛進來報告,說是右側山嶺中發現有吐蕃士兵的蹤影,大約有二萬多悄無聲息的潛了進來。這讓姜鬆姜鬆微微一愣!原本姜鬆認爲囊日論贊不會行此計,畢竟此計成功的可能性太小。問題的關鍵是吐蕃鐵騎變成步兵後,基戰鬥力很差,根本無法形成實質性的威脅,對戰役起不到致命的作用。
“吐蕃從右側潛伏到咱們後方或側面會在什麼時候到達?”姜鬆在地圖前詢問道。
“明天中午左右。”
“嚴密監視吐蕃一舉一動。”
“是!”
姜鬆、杜如晦、雄闊海、尉遲恭、馮立等人馬上在地圖前察看,手指在地圖上不停的比劃,估計吐蕃士兵的潛入點及當地的地理地貌情況。
馮立請令道:“老大,末將手中的師團,在佐側有一團防守,末將願意率領餘下三個突騎團徹底解決這股偷襲進來的吐蕃士兵。”
姜鬆沒有理會馮立的話,在思考囊日論贊派出二萬士兵潛伏到後方的心態,越想越覺得這次囊日論贊怕是偷雞不着舍把米。當然,如果姜鬆沒有事先發現吐蕃右側的動態,真正達到偷襲的話,是會給姜鬆的後方、側面造成極大的威脅和傷亡,卻無法左右戰局。畢竟姜鬆手中的兵力足夠應負,況且李靖兵團明天就能趕到,在兵力上甚至比囊日論贊還多。
呵呵呵!
“這下有得完了,看來囊日論贊是想給咱們來個前後夾擊,一舉擊敗咱們。”
杜如晦搖搖頭,嘿嘿一笑道:“老大,現在清楚囊日論贊爲什麼會在白天那麼瘋狂的進攻了,這也太異想天開。”
“馮立,說按你說的,從現在開始率領餘下的三個團負責後方、側面的防守,一旦發現吐蕃士兵的蹤影,第一時間殲滅。”
“末將遵
命!”
杜如晦看看地圖,細細想了一會道:“老大,囊日論贊既然派出二萬士兵從咱們右側山嶺中來偷襲,那麼明天一旦第四條防線拿下後,囊日論贊從左側河中牽制的攻打就會實質化,從而形成三面進攻,減少正面戰場的壓力,得讓留守的團認真對待。”
姜鬆點點頭,眼神再次移到地圖上察看起來,邊看邊思考。手指在左側河面防守線上移動。一會後給身邊的傳令兵下達命令,讓偵察兵立刻對左側河岸線進行連續不斷的偵察,密切關注河對岸的情況。
說直接點,姜鬆還是擔心囊日論贊派出鐵騎沿河岸迂迴。雖然時間上不大可能,還是要密切留意。畢竟如果在白天囊日論贊派出一支鐵騎沿河岸展開迂迴的話,在明天晚上確實能達到戰略目的。這是吐蕃鐵騎晝夜行軍的正常情況,萬一什麼地方有缺口,就會有意外產生,這讓姜鬆不得不防。
次日,囊日論贊率領麾下鐵騎繼續從正面戰場對姜鬆的最後二條防線強攻,戰鬥非常慘烈,特別是吐蕃鐵騎拿下第四條防線後,真正的決戰開始了。
雄闊海、尉遲恭二個師團全部退回到最後一條防線,拼命阻擊吐蕃鐵騎的進攻。佔地上弩車、投石車不停的狂轟爛炸,士兵手中的弓箭更是源源不斷的向進攻中的吐蕃鐵騎進行肆意射擊。
嗖嗖嗖!
戰場成了修羅場,血流成河,戰場被染成一片,連土壤都成了紅色。由於吐蕃鐵騎採取密集的攻勢,從而讓姜鬆手下投石車、弩車及士兵手中的弓箭有效殺傷力大大增加。吐蕃鐵騎的傷亡也直線上升。數以萬計的箭雨收割着進攻中吐蕃鐵騎的生命。吐蕃鐵騎在囊日論贊強壓下,在高額獎賞的刺激下,也在拼命進攻。
在最後一條防禦線上,雙方士兵絞殺在一起,戰況殘酷無情。雖然姜鬆手下士兵有防禦保護,不過同樣有傷亡。
“老大,要不使用大殺器吧!”杜如晦建議,畢竟如果使用大殺器手雷、炸藥包的話,會給吐蕃士兵造成威懾,對戰役有極大的幫助。
“克明,時間不到,大殺器得用在關鍵的時候,一旦拿出大殺器,就必須達到一舉殲滅的作用。”
姜鬆心裡見到手下士兵有傷亡,心裡也不好受。不過姜鬆必須等,等到李靖兵團達到戰場後纔是真正出手的時候。此時使用,會影響戰局,雖然能取勝,卻無法達到全殲囊日論贊麾下十萬鐵騎的目的。
中午,衛兵前來報告道:“大人,李將軍兵團已經到達吐蕃大軍的後方,隨時可以展開攻擊,請示下。”
“告訴藥師,一個時辰後展開攻擊!”姜鬆不清楚李靖兵團士兵的體力情況,雖然到達了戰場,還是覺得應該按計劃行事,那樣李靖兵團能有休息的時間。
“是!”
當然,李靖兵團雖然到了囊日論贊大軍的後方,也沒有靠近,相距還有近五十里地,這都需要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