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如山倒,吐蕃王子殺再多的逃兵阮法阻止,也無能爲力。這種情況下,別說是吐蕃王子松贊干布,就算是軍神李靖也沒有任何辦法扭轉局面。
這如同決堤一樣,一旦洪水決潰堤壩,別說堵截,不被濤天的洪水淹沒就是非常幸運的了。這是一泄千里,人力無法阻擋。此時吐蕃士兵就象是堤壩被擊破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吐蕃王子還相挽救,只是其身邊的護衛那裡允許,直接拖着松贊干布就往後方逃跑。如果再不走的話,肯定要成爲姜鬆大軍的俘虜。姜鬆手下將領都早就瞄着了吐蕃王子,都想將其擒獲。
吐蕃士兵潰逃,姜鬆手下士兵卻緊追不捨,痛打落狗似的追着吐蕃士兵殺。後勤保障部隊乘機把士兵的戰馬牽出來,姜鬆手下士兵紛紛跳上馬背,向亂竄、亂逃的吐蕃士兵殺了過去。 wWW⊙ тt kān⊙ c ○
程咬金沒有撈到主攻玉門關的尖刀任務,心裡很是不爽,一直憋着一口氣。看到吐蕃士兵敗逃後,大吼一聲,帶着手下師團以最快的速度殺出玉門關,死死盯着逃跑的吐蕃士兵。
尉遲恭雖然感覺很疲憊,仍然堅持帶着手下師團追殺。這是意志的考驗,更是精神的檢驗。尉遲恭當然不會願意大的功勞全被程咬金師團奪走,得虎口拔牙才行。
“投降不殺!”
“跪地投降!”
姜鬆手下士兵在追殺中拼命叫喊,很多的吐蕃士兵沒有任何選擇,要想活命只能乖乖的投降。誰讓敗的太突然,沒等吐蕃士兵完全反應過來就敗逃了。連戰馬都來不及牽走,只能是邁開雙腿拼命跑。
姜鬆沒有尾隨追殺吐蕃士兵,姜鬆的地位在那裡擺着,沒有必要和手下爭什麼功勞。戰爭的勝利,功勞最大的當然是姜鬆這名西征大總管。
姜鬆真正成了打掃戰場的,指揮士兵駐紮到玉門關內,立刻佈置防守事宜。被破壞的大門在第一時間進行修理,收繳戰場物資,做好統籌安排。
這類事務,原來都是杜如晦在做,杜如晦社次在伏俟城還有事要處理,姜鬆身邊沒有更好的文職官員,只好自己指揮、安排人在做。這讓姜鬆才真正算在正常情況下以,這些事貌似很小,其實是非常費神的,半點兒戲不得。
傍晚時分,尉遲恭、程咬金等將領帶着手下師團押着吐蕃俘虜先後返回。士兵身體非常的疲憊不堪,精神面貌卻很好,都是有說有笑的。傻子都清楚,那是勝利者的笑容,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戰後統計,此時姜鬆大軍傷亡五千多名士兵,其中重傷、死亡高達五百六十多人。斬殺吐蕃士兵一萬二千多人,俘虜近三萬人,其餘不知去向。至於吐蕃王子松贊干布沒有逮到,在護衛的血拼下逃脫。繳獲戰馬近四萬五千匹,其中沒受傷的戰馬高達近四萬匹,物質基礎物資若干。
看着手上的勝利果實,姜鬆還是挺高興的。特別是那四萬匹完好無損的吐蕃戰馬,就算自己手下不
用,銷售給隨軍的商人也能賣六百萬兩白銀以上,戰爭中的消耗完全得到補充,甚至剩餘好大半。
接下來幾天,大軍進入休整階段,誰讓這鬼天氣太寒冷,這樣的氣候如果出兵收服敦煌、鄯善等地的話根本不可能,隨時都會受到冰天雪地的封堵,那樣的傷亡姜鬆承受不起。
玉門關內俘虜的吐蕃俘虜也無法送回洛陽,只好先暫時呆在玉門關內。不過姜鬆可不想讓俘虜吃白食,姜鬆讓隨軍的工匠安排俘虜修理、完善玉門關的防禦措施,讓其真正成爲一道阻止來自西面入侵中原的屏障、關隘。
近四萬俘虜同時修理玉門關,其速度是非常的快。當然,在修建的時候,姜鬆不時會給工匠灌輸一些具有現代元素的東西,目的就是讓玉門關的防禦能力更強悍。同時採取大量的投石車、弩牀等重型守城武器裝備。
冰兵器時代,關隘的作用是非常顯著的,是能夠阻擋入侵者的步伐。爲此姜鬆非常的重視玉門關的完善修建,不僅僅是生玉門關具現代元素,姜鬆還準備在幾年後,只要歐陽大叔等大工匠研發出火炮,就一定要在玉門關上架起熱兵器火炮。那樣的話,對於冷兵器的進攻,玉門關就是真正的險關,不可能再攻破,除非是從內部出現問題。
玉門關的完善修建,最讓士兵興奮的是保護措施、射擊洞,並且是分梯次分佈。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對防守士兵的保護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一個月後,也就是年前的幾天,李靖、杜如晦、裴世矩帶着其他五個師團及後勤保障部隊到了玉門關。只留下韋福嗣、牛進寶率領一個整編好的師團駐紮在伏俟城等地。
一翻喧寒後,大家到了姜鬆的中軍大帳中喝酒聊天,同時也是要研究一下年後的進兵路線。畢竟原吐谷渾的地盤敦煌、鄯善等地還在吐蕃手裡,這些地盤是一定要收服的,還有就是吐蕃這次大佔便宜,不可能這樣就完事,得讓吐蕃知道點厲害,給點教訓是必須的。
呵呵呵!
“大家先喝酒,咱們邊喝邊除,酒桌上都是兄弟,不要拘束。”看姜鬆看到一些中下級軍官有點放不開,不敢在姜鬆面前痛飲。
這也不能怪中下級軍官,姜鬆歲數雖然不大,不過隨着官職越來越大,地位越高,殺伐之氣越盛。在不知不覺中,姜鬆會涌現出無名的威壓。這是一種上位者的威壓,更是歷經血腥戰場洗禮後的殺意。
尉遲恭牛飲了一大口英雄醉,鬱悶的道:“就是讓吐蕃小王子給逃走了,下次末將一定要將其逮住。”
尉遲恭沒有過逮到松贊干布一直心裡耿耿於懷。先前是被吐蕃王子身邊有護衛阻擋。隨後在吐蕃敗逃中。尉遲恭一直瞄着松贊干布的身影,不過最後還是讓其逃走,這心裡能好受纔怪。
哈哈哈!
“大黑,下次擒拿吐蕃小王子沒你的的事,有俺小黑就行了。到時候你可別跟俺爭,否則
俺小黑跟你急。”
姜鬆、李靖、杜如晦等人搖頭苦笑。在姜鬆的大軍中,雄闊海被叫老黑,尉遲恭是大黑,程咬金是小黑,這聽起來怪怪的。正是這樣,大軍中才有三黑之稱。不過如果僅僅看肌膚的話,這三黑還真有可比性,都黑如煤炭。
“小黑,別不知足,你小子攻打玉門關時也立下大功,隨後攻打敦煌、鄯善等地時,就不需要小黑和大黑出手了,有咱們就成。”
“就是!”
“同意!”
馮立的話讓雄闊海、薛萬徹、劉宏基三人立馬同意。攻打玉門關時,他們幾人都在其他地方征戰,沒有發生大的戰役。說白了說是收服吐谷渾的地盤,象攻打玉門關那樣的惡戰,只要是軍人都很嚮往。特別是姜鬆手下的將軍,全都是些好戰分子,只要聽說有硬仗打,立馬爭先恐後。
“好了,別瞎吵了,仗有的是,到時候就怕你們打不完。西域要征伐,那裡可是有數十個部落、小國,還有吐蕃也不能放過。咱們的便宜是那麼好佔的嗎?不付出點代價,咱們就直接把吐蕃給滅了。”
姜鬆的話讓將軍們興奮無比,甚至連李靖臉上都露出笑容,這些人都是爲戰爭而生的。就連杜如晦、裴世矩等文職官員同樣興奮。
“老大,真要打吐蕃啊?吐蕃地理地貌太特殊,山高路險,屬於高海拔地區,不利於大軍作戰。除非是讓士兵們適應一段時間再出兵不遲。否則到時候會出現水土不服,甚至是死亡。”
裴世矩確實是西域通,對吐蕃的瞭解非常的透徹。作爲後世人的姜鬆當然明白吐蕃不好打,高原地區氧氣稀薄,會有高原反應。後世的姜鬆沒有到過吐蕃,確是到過一些高原地帶,剛下飛機身體就有反應,更別說吐蕃地區了。
“老裴的話有道理,不過問題不是很大。我軍士兵現在所處位置是河西走廊,其海拔同樣是高的,也算是基本適應了一段時間。只要明年開春後,對敦煌、鄯善等地進行一翻征伐,再攻打吐蕃時問題就不大了。”
李靖的話同樣是正確的,事實就是如此。古代中原大軍攻打吐蕃,老是吃虧,關鍵問題就是士兵不適應高原氣候。這關鍵問題是出征的士兵都是來源於平原地帶,一下子上高原作戰,不出問題纔怪呢?
杜如晦小小呷了一口英雄醉,微微一笑道:“吐蕃一定要打,而且要儘快打,不能給吐蕃有妥協之機。就算是威懾也好,那能讓小小的吐蕃想佔便宜就來,不想佔便宜就退,世上沒有這樣的好事。如果一旦吐蕃囊日論贊向皇帝求和的話,咱們就失去攻打吐蕃的機會。”
姜鬆聽後微微一愣!這個問題確實沒有考慮過。畢竟吐蕃和中原還沒有任何的聯繫,也不是屬國,具姜鬆腦海中的信息,吐蕃應該是到了清王朝纔算是中原帝國的屬國,在之前中原王朝都沒有成其爲屬國。當然,貌似唐朝時期的薛仁貴徵伐過吐蕃,且大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