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感動

“什麼?你再說一遍?”靈州都督府的一座獨院小屋中傳出李恪咆哮的聲音。此時的李恪身着睡袍,手持淵虹,怒目而視。

“殿下恕罪,陳校尉受傷太重,又未來得及及時醫治,再加上來回顛簸,失血過多,草民也是愛莫能助啊。”李恪的面前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畢恭畢敬的站着,一面用錦帕抹額頭的汗珠,一面誠惶誠恐的說道。

“本王很負責的告訴你,你要什麼本王給你什麼,但是如果你醫不好陳其,本王就滅你九族。”李恪話語一落,淵虹寶劍如同天空中的流星一樣劃過,就聽見咔嚓一聲,劍刃鋒利的就像他說出的話一樣將老大夫身前的桌子的一角給砍了下來。

“殿下恕罪啊,殿下恕罪啊。”老者連忙跪地磕頭如搗蒜,聲音顫抖,語帶哀求,“草民一定盡力而爲,一定盡力而爲。”

劉仁軌、李宗和尉遲俊三人明白陳其對李恪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對李恪如此憤怒的舉動熟視無睹,他們關心的是現在李恪的病情。因爲,十多日的奔波讓李恪體力透支,再加上漠北陰冷的氣候,李恪在回到靈州之後就病倒了。大夫診治說他是受了風寒,吃幾服藥就沒事了。這樣讓大家稍微安心了不少。

就在剛纔,李恪醒來之後,喝完藥,跟劉仁軌問陳其的傷勢。劉仁軌將大夫診治陳其的話一字不漏的稟報給了李恪。李恪聽後大怒,顧不上穿衣穿靴,從牀上翻下來,直接拔出自己佩劍淵虹就向陳其待的小院而來。所以,纔會有剛纔怒斥大夫的一幕。而一旁的靈州都督薛萬徹則搖頭不語,傳說中的漢王殿下聰慧,性格溫和,平易待人。怎麼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呢?難道,謠傳是假的,這纔是真正的漢王?薛萬徹當然無法理解李恪此時的心情。畢竟,一個王爺不可能會爲了一個王府中小小的護衛而如此大發脾氣。爲此,他把李恪的憤怒理解成了李恪對自己招待他的不滿。

“殿下,陳其肯定會醒過來的,你身體很虛弱,我們還是回去吧。”劉仁軌見李恪發泄完自己的憤怒,試探性的問道。

“你還愣着幹什麼?還不快給本王去醫治。”李恪恨恨道,他話音一落,跪在地上的大夫如蒙大赦般的退出了客廳。

“本王不礙事,吃了幾服藥已經沒事了。本王還要在這裡多謝薛都督的盛情招待。”李恪冷靜下來之後恢復了他一貫的謙虛和藹,笑着對薛萬徹說道。

“殿下不必客氣,靈州地小物少,有什麼地方招待不週的還望漢王殿下多多包涵。”薛萬徹皮笑肉不笑的答道。

“哪裡哪裡,薛都督過濾了。”李恪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還請薛都督爲本王準備一輛馬車,等陳其的傷勢一有消息,本王就要回京覆命。”李恪說到這裡的時候,薛萬徹的臉色微微一變,李恪繼續說道,“至於本王的侍衛長陳其,還要麻煩薛都督照顧一二,本王不甚感激。”

“殿下折煞末將了。”薛萬徹等李恪說完,突然起身拱手道,“如果陳校尉能夠甦醒,末將一定會照顧好他。但是,”他說到了這裡,停頓了一下,“殿下身感風寒,身體虛弱,何不在府中靜養幾日呢,如此匆忙動身,會對殿下的健康不利啊。”

“是啊三哥,你的身體還很虛弱,經不起路上來回的折騰啊。”李宗適時的勸解道。而一邊的尉遲俊也擔心道,“三哥還是在都督府多靜養幾天吧!”

“本王奉命出使突厥已經有一個多月了。”李恪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如今已經回唐,豈能因爲一點點的風寒就耽誤了國家大事呢。所以,薛都督和你們就不要再勸了,本王的身體不會有什麼大礙的。”

“諾。”薛萬徹和李宗等人看見李恪主意已定,便不再強求他。然後,在劉仁軌的攙扶下李恪回到了自己的屋子。薛萬徹自然沒有跟來,借給李恪準備車馬的藉口沒有跟來。屋子裡只剩下劉仁軌、李宗和尉遲俊三個人。

劉仁軌將李恪扶上牀之後剛要說話,就聽見李恪道,“你們不必再勸,本王主意已定。”李恪說的很乾脆,“突厥的事情雖然解決的很順利,但這兩天本王心神不寧,總感覺又有什麼大事要發生。此地離京城遙遠,即使發生什麼大事我們也很難知道。所以,本王必須要儘快趕回京城。”

李恪的話就像一筆封口費,讓劉仁軌、李宗和尉遲俊三人沒有了反駁的餘地。三人見李恪說的如此嚴重,就不再規勸他。李恪看了三人一眼微微擠出一絲笑容,“你們也下去休息吧,等到陳其那邊一有好消息,我們就立刻動身回長安。”

“諾。”三人躬身退出來。然後,尉遲俊心有不甘的對身邊的劉仁軌和李宗問道,“不知道三哥是不是那拿話誑我們呢?真有他說的那麼玄乎嗎?”

“六弟不得無禮。”李宗斥道,“三哥說的會有錯嗎?”然後,他對劉仁軌說道,“劉校尉,如果三哥執意要在這個時候回京城,我們也得有所準備,要不跟薛都督要幾個隨行的大夫吧,也好在一路上照顧三哥,免得他再生意外。”

“李公子說的極是,末將這就去辦。”劉仁軌贊同李宗的提議,其實他自己也是這麼想的,見李宗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不由微微一笑,幾個轉身,便消失在了李宗的視線中。李宗看着劉仁軌消失的背影,暗暗自語道,“三哥真是慧眼識人啊,尋得都是這般馬上可爲將,馬下皆爲官的能臣干將啊。”

李宗說完,看了一眼不甚明白的尉遲俊,笑道,“我就知道你聽不懂!因爲這是三哥的本事,我們豈能通曉。”然後,兩人不由相互一笑。

李恪的威脅終於有了回報,晚上的時候他正在和薛萬徹、李宗、尉遲俊和劉仁軌四人用餐,就見上午被李恪訓斥的那個大夫一臉喜色的在一個大兵的帶領下來到了客廳。

李恪一眼看出他就是醫治陳其的那個大夫,還不等薛萬徹詢問那個大兵什麼事情就開口問道,“陳其的傷勢怎麼樣了?”

“恭喜殿下,草民不負殿下所託,陳校尉終於醒啦。”老大夫喜道,陳其醒了,他們家九族的人都得救了,他豈能不高興。

“噢。”李恪突然起身,三步並作兩步走到老大夫身邊,再次詢問道,“你說的可是實情?”

“回稟殿下,陳校尉已經脫離了危險,只是傷勢過重,要想下地....”老大夫還要繼續說,就見李恪已經離開了客廳,徑直來到陳其的小院。

兩個侍女正在給不能動彈的陳其喂東西,她們顯然沒有發現一旁的李恪。李恪在陳其發現他要掙扎着給他施禮的時候快步走到牀前按住陳其道,“陳其不要亂動安心養傷。”兩個侍女突然間發現身邊的李恪,大吃一驚,立即起身行禮。李恪用手止住。從她們手中接過盛滿稀粥的瓷碗和木勺,“你們下去吧!”

“是。”兩個侍女離開之後,李恪在劉仁軌、李宗和尉遲俊三人熾熱的目光和薛萬徹吃驚的表情中將一勺稀粥遞到了陳其的嘴邊。

“殿下不可,末將受之不恭啊。”陳其此時已經是熱淚盈眶。二十多歲的漢子,面對突厥千百鐵騎的時候視對方若草芥的男人,此時哭的就像一個娘們。

“有什麼不可,有什麼不恭的。”李恪大聲道,“要不是你陳其,本王現在已經葬身漠北了,哪還能像現在這樣活的開開心心的。”

“保護殿下是末將的使命,是末將的職責。”陳其哽咽道,“殿下...”

“別說話,好好喝粥,安心養病,”李恪語重心長的說道,“你醒了沒事了,本王就放心了。明天本王就要回京城,你就在薛都督府上安心養病吧,等你傷勢好了再來京城,本王需要你。”

“諾。”陳其狠狠的點頭,然後在李恪服侍下幾大口就將粥吃了個乾乾淨淨。

李恪的舉動讓陳其感動了,讓他身邊的劉仁軌感動了,讓李宗和尉遲俊感動了,更讓薛萬徹和一旁的黑衣衛感動了。

士爲知己者死,陳其能遇上這樣一個視下屬如兄弟的王爺,此生值了。而自己遇到這樣一個視下屬如兄弟的王爺,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劉仁軌想道。

如此重情重義的兄弟,能和他結拜,自己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此生就是爲他而死,又有什麼遺憾的呢?李宗和尉遲俊想道。

殺人誅心,用人收心,漢王如此年紀盡能有如此手段,不簡單啊!薛萬徹感嘆道,同時他自己也對李恪視下屬如兄弟的舉動而在心裡產生了一絲親近感。

李恪從陳其的小院出來之後,便對劉仁軌下達了第二天啓程回京的命令。回長安,他不能不急。因爲,他的心裡不安,他有預感,發生的事情肯定與他有關。

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623章 又要結婚了第190章 鬼面騎的頹敗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503章 高陽的請求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461章 不懼豪門士族第594章 情真意切第249章 晚上要釣魚第232章 內侍說沒藥了第68章 驗屍結果第661章 松贊干布的路第35章 現代意義的蹴鞠第458章 八方名動第533章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第二十三十五章 王爺的審判第204章 兩營對壘第363章 王爺的任務第341章 鬼面騎的意志(中)第396章 擴軍計劃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434章 放權五年第434章 放權五年第38章 組建蹴鞠寺(下)第574章 李績的隱忍之道——守大門第454章 火器構想第198章 以少勝多第87章 恨君不似江樓月第562章 四十萬聯軍第141章 六千鐵騎出漠北第299章 公主的心思第117章 朝議使者第125章 斥責頡利第361章 戰爭就是藝術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505章 東王府的兩大勢力第322章 狼騎營的任務第574章 李績的隱忍之道——守大門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553章 跟你打個賭吧第2章 初到大唐第304章 真正的較量纔剛開始第166章 探監第6章 剁了這隻手第60章 真正的較量第134章 一百零八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沒有你的名字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479章 嗜血的七殺第137章 殺回大漠第357章 生者偉大第709章 真相的殘忍的第292章 佈局第250章 偷聽者第144章 營救第511章 名將各有所歸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247章 活閻王杜獄第220章 不詳的預感第19章 冊立太子(三)第480章 李佑,你去長安搗亂吧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415章 撥亂反正第662章 瑪猛,做人要低調第352章 頡利的動作第585章 慘戰(二)第132章 刀鋒入骨不得不戰第559章 到了涼州,形勢不妙第70章 貪贓舞弊第683章 有個辦法第628章 內奸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466章 叔舅的秘密第401章 這裡也有陰謀第140章 兄弟不合第537章 大唐出兵第300章 十萬雄兵第51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461章 不懼豪門士族第38章 組建蹴鞠寺(下)第356章 全在掌握之中第198章 以少勝多第440章 遇到神相該怎麼辦?第242章 馮琯出場第359章 可汗也有無奈的時候第298章 公主之心和漢王之意第526章 發行唐幣第347章 梟雄的心——硬啊第587章 慘戰(四)
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623章 又要結婚了第190章 鬼面騎的頹敗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503章 高陽的請求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461章 不懼豪門士族第594章 情真意切第249章 晚上要釣魚第232章 內侍說沒藥了第68章 驗屍結果第661章 松贊干布的路第35章 現代意義的蹴鞠第458章 八方名動第533章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第二十三十五章 王爺的審判第204章 兩營對壘第363章 王爺的任務第341章 鬼面騎的意志(中)第396章 擴軍計劃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434章 放權五年第434章 放權五年第38章 組建蹴鞠寺(下)第574章 李績的隱忍之道——守大門第454章 火器構想第198章 以少勝多第87章 恨君不似江樓月第562章 四十萬聯軍第141章 六千鐵騎出漠北第299章 公主的心思第117章 朝議使者第125章 斥責頡利第361章 戰爭就是藝術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505章 東王府的兩大勢力第322章 狼騎營的任務第574章 李績的隱忍之道——守大門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553章 跟你打個賭吧第2章 初到大唐第304章 真正的較量纔剛開始第166章 探監第6章 剁了這隻手第60章 真正的較量第134章 一百零八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沒有你的名字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479章 嗜血的七殺第137章 殺回大漠第357章 生者偉大第709章 真相的殘忍的第292章 佈局第250章 偷聽者第144章 營救第511章 名將各有所歸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247章 活閻王杜獄第220章 不詳的預感第19章 冊立太子(三)第480章 李佑,你去長安搗亂吧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415章 撥亂反正第662章 瑪猛,做人要低調第352章 頡利的動作第585章 慘戰(二)第132章 刀鋒入骨不得不戰第559章 到了涼州,形勢不妙第70章 貪贓舞弊第683章 有個辦法第628章 內奸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466章 叔舅的秘密第401章 這裡也有陰謀第140章 兄弟不合第537章 大唐出兵第300章 十萬雄兵第51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461章 不懼豪門士族第38章 組建蹴鞠寺(下)第356章 全在掌握之中第198章 以少勝多第440章 遇到神相該怎麼辦?第242章 馮琯出場第359章 可汗也有無奈的時候第298章 公主之心和漢王之意第526章 發行唐幣第347章 梟雄的心——硬啊第587章 慘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