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八方名動

太原府,皇家陸軍學院、皇家中醫學院和皇家漢學院開始面向大唐所有州縣召集學院,年齡在限制在十三至十七歲之間.(.)

當這一消息通過幷州刺史府傳送到大唐各州縣時,整個大唐一片譁然,所有的士子開始潮水一般的涌向了太原。

頓時間,形成了八方名動的局面。

而幷州刺史府也趁機發出了三所學院招聘教員的榜單,這讓不少隱居的學者和大儒們心動不已。

畢竟,這三所學院可是代表李氏皇族的學院,要在這裡授課,那可是一種榮譽,在這裡教出來的學生,那絕對是天子門生啊!

所以,一時之間,太原城成了大唐讀書人心目中的聖地,整個大唐的士子和學者還有大儒都開始想太原府而來。

當從阿史那雲和長孫冰凝的閣樓出來心情還很不錯的李恪從鷹衛的口中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自己也大吃了一驚,他實在是沒有想到,三所學院的招生會造成這麼大的轟動,會達到名動八方的效果。

“你立馬將這個問題彙報給刺史府,讓他們做好太原城的安全工作。還有,學員和教員的接待工作一定不能馬虎大意。”李恪對身邊的鷹衛命令道。

“諾”鷹衛離開。

李恪心裡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沒有想到效果會這麼好,讓天下百姓都知道了三所學院,讓天下的讀書人都爲能夠入這三所學院而榮。

憂的是這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槍打出頭的道理李恪自然清楚,即便李世民不怎麼在意這個問題,但長孫無忌和李泰就會無動於衷嗎?

所以,李恪覺得來太原的人數太多,要管理不慎,還真會出什麼大問題不可。

這樣損害的可是三所學院的名譽,太原府的聲譽,還有他北王府的面子。

因此,李恪立即吩咐朱童密切注意這次招生的動向,不要漏掉一個可疑的人物。而且,李恪給刺史府下達了兩個命令:第一,讓刺史府全力以赴這次的招生工作;第二,讓刺史府衙門管理好太原城的治安問題,不要因爲太原城的招生工作,致使來到太原的人多就發生必要的麻煩和衝突。

對於李恪的這兩個命令,刺史府自然會認真執行!

其實,以李恪幷州大都督的職務,他根本就沒有權限插手政務,根本不可能下令給刺史府和太原府。但是,李恪現在的身份是北府兵馬大總管,管轄整個北府的兵馬,在這裡說的話,李恪依然沒有權限插手政務。可就因爲李恪的北府的統帥,北國之王。所以,即便是北府管轄範圍的任何州縣,只要李恪相管,沒有敢說不字。

所以,李恪纔會這麼從容的下令而不用商量的口吻。

而對於李恪的命令,李言覺得很有必要。

作爲世家大族出身的他,自然清楚這次招生,文人士子們和學者來太原。但他更加清楚,這些當中寒門到底有多少,豪門到底有多少人!

所以,當天下所以的豪門子弟都來太原府,而那些豪門子弟都是惹事的主,將他們齊聚到太原府,那不惹事纔怪呢?

而且,他們惹事了,他們背後的就是各大世家,這才的最麻煩的事情。

因此,李言也不得不重視!

在下完命令之後,李恪開始召集三所學院的領導層,開始商討具體的考試事宜。

畢竟,這是入院考試,必須要謹慎行事,不能讓有心人抓住把柄。

但是問題很嚴重,那就是教員的奇缺,這會使得閱卷成爲一個難題,即便算上了在座的幾人和他們幾人通過各種渠道召集的數十名教員,但相對於數以萬計的考卷,這閱卷的壓力也很大。

所以,董伯仁和李淳風等人已經被起初的欣喜之中回過神來開始商議該怎麼解決眼前的這個問題。他們現在才清楚,有多少人來了太原府。根據鷹衛的彙報,大概有一萬多人的大唐士子們來到了太原,這裡面肯定有一些看熱鬧的,但即便是這樣,他們要是湊熱鬧也要才加入院考試,那你也不能不讓。所以,根據李恪的粗略計算,估計這次開始人數大概的七千左右,七千份卷子十天時間閱完,還要評出優秀的,適合入院的學院,這確實的有難度。

所以,當李恪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就連李淳風和袁天罡也是吃驚不已。

他們兩個人很清楚,大唐字貞觀年間開科舉的時候有多少人蔘見,不過數百人而已。可現在呢?三所學院簡單的入院考試就引來了上萬人,有數千人蔘加考試,這是什麼樣的力量呢?兩人在聽到李恪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不由的相互注視了幾眼。

但是,董伯仁和王績還有謝偃他們心裡倒是不怎麼吃驚。作爲讀書人的他們,心裡清楚這次三院考試,爲什麼會引起這麼多的人的重視。那就是兩個字“皇家”。在謝偃和王績等的讀書人眼中,士大夫精神依然在,而“皇家”就是士大夫最樂意效忠的人。所以,李恪給三所學院的名字加上“皇家”兩個字,就是向世人在表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出自這三所學院的人都會受到重用。爲什麼會這麼說呢?你想皇家學院畢業的人都不能被重用,那這丟人的不就是李氏皇族嗎?

所以,因爲這些原因,纔會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地步,這麼多士子們涌向了太原府。

“那現在該怎麼處理呢?我們確實是人少啊!”董伯仁感嘆道,涉及到閱卷問題,這個問題就開始變得比較很複雜,你只要一個不慎,別人就會藉此發揮說你閱卷不公之類的話,這話說了沒事,但要是在利用利用,可能在士子們之中引起軒然大波,到時候毀壞了學院的名譽不說,可能會讓李恪聲譽受損。所以,知道其中利害之處的董伯仁纔會表現的這麼愁苦不堪。

“恩,幾位先生可否能夠多召集一些有才學的人加入我們的學院呢?”李恪向衆人詢問道,他覺得以謝偃和王績還有董伯仁的資歷和威望,他們召集一些有才學,隱居鄉間的學者,還是不成問題的。至於李淳風和袁天罡,李恪壓根就想過指望他們,特別的袁天罡這個人,每天的都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這讓李恪很蛋疼。

“老夫倒是還可以再去請幾個人出來到學院任職,只是恐怕需要殿下給一個保證啊!”董伯仁想李恪諫言道。

“微臣也可以請幾個前來學院任職,但微臣也沒有太多的把握!”謝偃也開口說道。

董伯仁和謝偃都開口說道,兩人顯然是在竭盡全力的想辦法。

就在這之前,兩人已經寫信邀請了不少有才學的人到學院任職,現在又想親自去請,可見他們覺得這次邀請的這批人,讓他們來學院任職的難度很大。

至於王績,則是沒有說話,李恪也很清楚,以他的個性,還真沒有幾個認識的人。

但是,讓李恪沒有想到的是,李淳風突然開口說道,“經史子集方面我也沒有什麼好的人才可以推薦,但在天文曆法和算術還有殿下所說的發明創造方面,淳風倒是也認識幾個人,可以讓他們來學院任職!”

“好啊!”李恪見李淳風舉薦人才,心裡欣喜不已。

這是因爲他清楚李淳風的才學,他要是看的上的,還在發明創造、天文曆法方面有才能人,那肯定是了不起的人物。

而李恪自己現在缺少是就是這樣的人才,他想在數十年的時候發展科技,將大唐的科技推向一個新的高峰,就必須需要這麼一批在自然科學方面有才能和成就的人。

“既然諸位先生還有人選想推薦,那你們現在就立刻出發,前去邀請所需要的東西,你們可以去刺史府或者北府領。”李恪向衆人說道,時間不等人的道理他懂。

“還有——”李恪繼續說道,“老師,你現在身體已經不好,但是這件事情干係很大,對我們三所學院的將來影響很大,本王現在也只能勞煩你,你就乘坐本王的馬車去吧!”

“殿下,這可不敢當啊!”董伯仁急忙推辭道,李恪的馬車,那是什麼級別的?

就說這輛車吧,豪華其實只是一方面的問題,更重要是在於駕車的馬匹和御手。

只要是馬車,速度快來在路上都會出現顛簸的現象。而要解決這個問題,車輛的設計、馬匹的選擇和御手都是很重要的。而李恪貴爲北王,他的車架在這方面做的自然很好。所以,他纔會讓董伯仁坐他的車架。

“老師,這是學生對你的一點孝心,你就別推辭來吧!”李恪誠懇的道。

看到李恪誠懇的態度,董伯仁感覺不已,熱淚盈眶的接受來李恪的好意。而這一幕讓一旁的袁天罡讚賞不已,就見他的目光中露出來對李恪的欣賞之意。

對於董伯仁的關切之情,謝偃一點都不妒忌。因爲他自己心裡清楚,即便李恪給他馬車,他也不敢坐。他只是一個書生,敢做北王的馬車,他沒有那個膽子,他也沒有那個權利。可是董伯仁就不一樣,他是李恪的老師,李恪讓他坐自己的馬車,那是對老師的敬重,世人除來稱道之外,不會有其他的想法。

“那老夫就多謝殿下的好意了!”董伯仁道,他是個很重禮數的人,君臣之間的禮數他很重視,即便是李恪的老師,他從來都沒有以北王老師的身份自居過,而這也是大家最爲敬佩他的爲人的地方。

“還有,刺史府有不少才學之士,到時候本王可以跟狄刺史商量一下,將他們借調過來!”李恪向衆人說道。

衆人都覺得善!心裡都在說,狄知遜都是你的人,你還用借調嗎?

所以,經過來這一番商議,眼前的有一個大問題終於又給解決來!

現在,李恪等待就是邀請的這一批人和到太原府來的士子們!

第648章 坑殺三十萬第517章 李治的陳詞第444章 李淳風,你輸了第64章 巷子口的死屍第326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三)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523章 這代價未免太大了吧第191章 黑鷹vs魔鬼第69章 百步穿楊第85章 渭水相會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80章 贗品橫行第440章 遇到神相該怎麼辦?第81章 反思和反擊第690章 諸將的心跡第545章 太宗的反應第171章 哭泣的元宵佳節第84章 漢王賜馬第329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五)第661章 松贊干布的路第57章 齊王的行動第18章 冊立太子(二)第485章 初爲人父第539章 朔方捷報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656章 命運之戰(下)第650章 出現的騎兵第436章 跟李世民要“皇家”兩個字第208章 戰鬥力不到五成的渣第309章 突利看的很透第27章 華麗的組合第253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下)第185章 商議第606章 擊潰第174章 八千黑袍入幷州第298章 公主之心和漢王之意第253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下)第113章 一日二報第554章 哎!怎麼比都是輸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275章 三大世家第497章 威武啊第529章 冊立皇后第482章 開學了第354章 戰爭是瘋狂的第600章 祿東讚的陰謀和吐谷渾可汗的想法第62章 華麗的廝殺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702章 發兵長安城(四)第694章 這是第一戰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390章 身披白袍的就是頡利第241章 大家都在動第708章 攻克長安城第9章 五虎一太歲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161章 長安城的基佬基地第532章 正軍備戰,先發制人第201章 長安的情報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99章 書房論勢第322章 狼騎營的任務第60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665章 定都匹播城第241章 大家都在動第559章 到了涼州,形勢不妙第238章 進宮覲見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171章 哭泣的元宵佳節第189章 鬼面騎的處女戰第417章 過年纔是王道第534章 太子小也,當圖霸天下第386章 突厥退兵了,我們要追第86章 待到相會是幾時第147章 感動第597章 諸將的聚會(二)第660章 陳其的心思第265章 達成協議第525章 唐幣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396章 擴軍計劃第236章 公堂上那些事兒第245 嚴查到底第48章 李世民要來第537章 大唐出兵第25章 劍名淵虹第39章 朝會風波第557章 三路大軍第620章 玩笑開大發了第97章 心中情,畫中人第363章 王爺的任務第85章 渭水相會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482章 開學了第511章 名將各有所歸第183章 軍人武德第175章 晚宴第617章 晚宴也能這樣第332章 強者的對決(二)第251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上)
第648章 坑殺三十萬第517章 李治的陳詞第444章 李淳風,你輸了第64章 巷子口的死屍第326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三)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523章 這代價未免太大了吧第191章 黑鷹vs魔鬼第69章 百步穿楊第85章 渭水相會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80章 贗品橫行第440章 遇到神相該怎麼辦?第81章 反思和反擊第690章 諸將的心跡第545章 太宗的反應第171章 哭泣的元宵佳節第84章 漢王賜馬第329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五)第661章 松贊干布的路第57章 齊王的行動第18章 冊立太子(二)第485章 初爲人父第539章 朔方捷報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656章 命運之戰(下)第650章 出現的騎兵第436章 跟李世民要“皇家”兩個字第208章 戰鬥力不到五成的渣第309章 突利看的很透第27章 華麗的組合第253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下)第185章 商議第606章 擊潰第174章 八千黑袍入幷州第298章 公主之心和漢王之意第253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下)第113章 一日二報第554章 哎!怎麼比都是輸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275章 三大世家第497章 威武啊第529章 冊立皇后第482章 開學了第354章 戰爭是瘋狂的第600章 祿東讚的陰謀和吐谷渾可汗的想法第62章 華麗的廝殺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702章 發兵長安城(四)第694章 這是第一戰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390章 身披白袍的就是頡利第241章 大家都在動第708章 攻克長安城第9章 五虎一太歲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161章 長安城的基佬基地第532章 正軍備戰,先發制人第201章 長安的情報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99章 書房論勢第322章 狼騎營的任務第60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665章 定都匹播城第241章 大家都在動第559章 到了涼州,形勢不妙第238章 進宮覲見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171章 哭泣的元宵佳節第189章 鬼面騎的處女戰第417章 過年纔是王道第534章 太子小也,當圖霸天下第386章 突厥退兵了,我們要追第86章 待到相會是幾時第147章 感動第597章 諸將的聚會(二)第660章 陳其的心思第265章 達成協議第525章 唐幣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396章 擴軍計劃第236章 公堂上那些事兒第245 嚴查到底第48章 李世民要來第537章 大唐出兵第25章 劍名淵虹第39章 朝會風波第557章 三路大軍第620章 玩笑開大發了第97章 心中情,畫中人第363章 王爺的任務第85章 渭水相會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482章 開學了第511章 名將各有所歸第183章 軍人武德第175章 晚宴第617章 晚宴也能這樣第332章 強者的對決(二)第251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