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名將歸心

距離冊封太子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五天,李恪仍然未等到宗正寺關於漢王府準備妥當的通傳。他心中有點焦急,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難道是李世民又改變主意不成?

在此期間他也知道了李世民賜給李泰的衛王府在延康坊,是齊王李元吉以前的王府。齊王李元吉在武德年間頗受李淵的寵愛,所以,他的府邸規模宏大,氣勢恢宏,金碧輝煌。由此可見,李世民也極其寵愛李泰。只是,李世民如此做法讓李恪心裡震驚不已,李恪在想,李承乾居住東宮,李泰住齊王府,他住秦王府,這樣的安排究竟是無心之過,還是另有深意?

“哎——”李恪嘆氣道:“還是缺人才啊,手下沒有一兩個超級謀士,什麼問題都要自己想,終究不是辦法!”此時,李恪才理解了劉邦得張良,曹操得郭嘉爲何會那般欣喜,才知道發現謀士的重要性,難怪戰國四君子門客上千,謀士如雲。而他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恰恰是人才荒。這讓他開始認真對待起這件事情來。“一定要找到幾個頂級的謀士,”李恪對自己說,隨即,又想起了柴哲威,“不知他的酒弄的到底怎麼樣了呢?”

在等待搬遷的這幾天,李恪並非一無所獲,倒是辦成了關於酒的事情。他出宮後的第三天,柴哲威就藉機進宮看了他一趟,李恪正好將自己寫的白酒配方和具體操作流程以及合作事宜交給了他,讓他找人辦,柴哲威滿口答應。

李恪對於柴哲威的忠心很放心,唯獨對他的能力有點懷疑,不知道他是否能辦得了。畢竟,他現在還是一個孩子,有些事情做起來不方便。如若不是他身份顯貴,估計,這樣的事情他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李恪能將這件事情交給他,也是看中他的這種身份。

翌日,李恪來到楊妃的千秋殿,楊妃拿出一個盒子交給李恪道:“恪兒,過幾天你就要出宮居住在漢王府了,一切用度皆由親王俸祿來出,母妃知道你手頭沒錢,什麼事情都辦不了。這是母妃的心意,你拿去用吧,不要委屈了自己。”

李恪看着眼前的盒子,眼睛有點溼潤,楊妃根本就沒有什麼積蓄。這都是逢年過節時李世民賞賜的東西,更多的則是她在自己的食用中節省下來的,今天拿出來給李恪,李恪能不感動嗎?他哽咽道:“母妃,兒臣有親王俸祿,還有封地食邑,不缺錢。”

楊妃見李恪不忍收下,就板着臉道:“母妃給你東西你就拿着,親王俸祿到也罷了,封地食邑你要好生對待,切不可做那徇私舞弊的事情。”說着,又嘆氣道:“本來母妃希望你能平平淡淡過你的生活,可是,自從你墜馬蘇醒之後,你似乎變了一個人,母妃知道你要做什麼,母妃也不攔你,想攔你也攔不住。你需要錢可以跟母妃說,但不要爲了錢財做出一些罪大惡極的事情。”

李恪知道楊妃不希望他爭儲,但是,他又不能告訴他實情,說自己不爭就必須要死,如果爭了倒是有機會活。所以,只有聽話的從楊妃手中接過盒子,交給身邊的小寶子。

楊妃看到李恪將盒子交給小寶子,便將小寶子遣走,隨後異常嚴肅的對李恪道:“你父皇能把他以前的秦王府賜給你做漢王府,可見對你甚是疼愛,但你不能因此而驕傲自滿。還有,現在王府的總管就是救你的楊恩。在我住進皇宮之後,他被我留在了王府打理雜物,你有什麼不懂和難事都可以跟讓詢問。”

李恪聽後,心裡不由一陣激動。他缺能用的人,忠心的人,已經缺怕了,正愁搬到漢王府之後找不到一個可以放心的王府總管,楊妃今天說楊恩就在秦王府,正好解決了他的難題,最爲激動的,是這楊恩不但是楊妃最忠心的護衛,還是以前秦王府的人,李恪讓他做漢王府的總管,肯定不會被人說三道四,讓他辦事情也不會遭人懷疑。

看着李恪激動的神情,楊妃心裡略感高興,兒子做什麼事她總是有點不放心,現在,儘量把自己身邊信得過的老人給他,讓他們多給他點幫助,也免得他不懂規矩而做出什麼出格的大事。

出了千秋殿,李恪心中喜憂參半。雖然,楊恩的事情給了他一個驚喜,但是,他的心中又產生了一個疑問,楊妃說缺錢的話可以跟她要,但是,李恪知道楊妃根本就沒有剩餘的銀錢。所以,他有個大膽的猜測,就是楊妃身邊可能有一批寶藏估計就是從前朝留下來的。而劉衡和楊恩這麼兩個頂級的高手保護楊妃,主要是爲了防止寶藏被他人多奪。

想到這裡,李恪不由的心潮澎湃。前朝留下的寶藏,那肯定數額巨大。如果,自己能得到它。那對自己今後的幫助有多大啊?誰又能想到呢?

從千秋殿回來,蘭兒告訴李恪,說宗正寺來人通傳王府已經收拾妥當,他今天便可以搬過去了。李恪的心裡還在想着楊妃寶藏的事情。所以,聽了蘭兒話,只是應了一聲。告訴蘭兒傳話下去,收拾東西,今晚就搬進漢王府。

申時時分,李恪的車架來到了平康坊的秦王府,現在該叫漢王府了,不愧是當今皇帝李世民以前居住的地方,果然和城中其它府第與衆不同,李恪遠遠就望見了高聳的門楣,待車架到了近前,李恪急忙去看大門上方的匾額,“漢王府”三個燙金大字在門兩旁掛着的大紅燈籠映照下,熠熠生輝的閃進了他的眼簾,李恪心裡鬆了一口氣,終於搬出皇宮了,自己再也不用感覺拘束了。他下了車架,府門適實的從裡面爲他打開,兩個身材高大,氣宇軒昂的人領着一衆侍女和侍衛來到他面前,忙不迭施禮道:“參見殿下。”

李恪知道這些都是宗正寺派給自己王府的侍衛和侍女,擡眼快速掃了一眼衆人,道:“大家都起來吧,不用行此大禮。”然後,在衆人的擁簇下走進了漢王府。

王府的規模確實宏大,建築十分講究,就連屋檐的條紋,都雕刻得格外生動,庭閣交相輝映,房屋錯落有致。一進門,李恪一眼就看到一個可容納千人的教場,教場兩邊的兵器架上擺滿了刀槍棍棒十八般兵器。走過教場,就到了王府大殿——聚義殿,以前李世民在秦王府時處理公務的地方。李恪在殿中坐定後,對眼前一個身着校尉軍服,一個身着正六品官服的中年人道:“兩位是宗正寺派給本王的吧,不知兩位所任何職,如何稱呼?”

兩人當中,其中身着官服的男子在左,身着軍服的男子在右,依次上前施禮道:“微臣,劉仁軌,任王府椽,司職掌通判功曹、倉曹、戶曹事,兼管通判兵曹、騎曹、法曹、士曹事。”“末將,蘇烈,任王府親事府校尉。”

此時,劉仁軌稱自己爲微臣,是因爲他在王府任的是文官府椽。而蘇定方自稱爲末將,一是他以前本來就是一個武將,如今,又是王府校尉。所以,兩人稱呼不同。

李恪一聽兩人的回答,明顯就是他要封德彝給他找的大唐名將,吃驚之餘,開始仔細打量起二人來。但見劉仁軌,二十七八歲的年紀,中等身材,正六品府椽官服穿在他身上顯得剛正不阿,儀態端正。

而蘇定方呢,年紀在三十開外,身材高大,從六品的校尉軍服穿在他身上,英氣十足,不怒自威。看到兩個自己夢寐以求的將才此刻就在眼前,李恪似乎有點不敢相信,目光定在了兩人身上,蘇劉兩人見李恪如此表情,心中驚訝不已,這位王爺怎麼這麼看我們啊。

幸好小寶子及時提醒,李恪才醒悟過來,忙上前將兩人扶起,略顯尷尬的道:“本王久聞劉倉尉和蘇將軍的大名,特意讓封大人將兩位安排在王府任職,卻一直未見音訊,今日得見,猶如做夢,大喜所望,是以有所失禮,還望兩位見諒。”

劉仁軌本就是從七品下的陳倉尉,前幾天突然接到朝廷調令,讓他赴京任職。調令沒有說具體的職務,所以,他不敢怠慢,快馬加鞭,一路趕來。到了長安才知道自己被任命爲正六品的王府椽。對此,他心中略顯失望。

雖然,官階從從七品下升到了正六品,升了好幾級。但是,這對於一心有所追求,想做一番大事的劉仁軌來說,不是一件好事。陳倉尉官職雖小,如果幹出成績,升遷一個縣令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再政績突出,依然可以繼續升遷。然而,身爲王府的椽,倘若遇到一個只知道吃喝享樂,不積極向上的,庸碌無能的王爺的話,那府椽只是負責王府事物,是一個閒職,根本就沒有升遷的希望。

因此,劉仁軌心中不是很高興,又見剛纔李恪如此看他,不免對他略感失望。但李恪剛纔一席話,語氣裡似乎對自己很欣賞。劉仁軌不由端詳起李恪來,見他年紀雖小,身上卻流露出的一份自信和捨我其誰的傲氣,劉仁軌對這個皇子的看法開始有所改觀,忽然明白李恪他是出於對他的器重才調他來王府的,他頓時一陣感動。說道:“謝殿下厚愛,微臣一定竭盡所能,做好職責之內的事。”

蘇定方和劉仁軌的想法截然相反,他在竇建德、劉黑闥敗亡之後便歸鄉里,過着隱居得生活。他不是沒有想過出仕,只是,他當時的身份特殊,又沒人引薦,故而只能待在鄉里。不料一日突然有一人來拜訪他,要他出仕,他感到非常奇怪,問其原因,來人只說京城有貴人相邀,再詳細問,來人卻笑而不答。蘇定方心中疑惑,不知道此人與他素未平生,何故不辭辛苦勸他出仕,想必其中定有蹊蹺。所以,蘇定方直言相告來人,他不想出仕,只想隱居鄉里,過閒雲野鶴的生活。

不曾想到,來人去而又返,接連三次的相邀於他。他感其誠心,方纔有心見識一下所謂京城的貴人。來到京城,才知道自己被新進封的漢王李恪看重,封自己爲王府親事府校尉,掌管王府兵事,護衛漢王和王府安全。他初到長安,就被這個年輕的王爺授予要職,自是感激。在聽到李恪言語中對他的器重之意後,蘇定方拱手道:“謝殿下對末將的信任,以後殿下的安危就有末將負責,還請殿下放心,末將以後定能護衛殿下安危。”

李恪見兩人對他很是恭敬,就知道他們心中對他略有感激,所以,趁機謙虛道:“本王早就聽聞劉倉尉和蘇將軍的之才,今日能屈居本王府中,本王心有慚愧,以後當以弟子之禮代之,還忘兩位不吝賜教,指點恪爲官之道,行軍佈陣之法。”

兩人聽到李恪要對待老師一樣的對待自己,心裡已經被其真誠感動,劉仁軌語帶哽塞道:“謝殿下對臣的厚愛,臣一定竭盡所能,爲殿下分憂。只是,殿下所說以弟子之禮代之,微臣不敢受之,還望殿下收回。”劉仁軌此時所說的話語中,才流露出自己對李恪知遇之恩的涌泉相報之心。蘇定方本就是一位常年征戰沙場的武將,今日見李恪這樣看重自己,也是心中一熱,懇切道:“殿下如此厚待末將,末將受之有愧,還望殿下收回成命,末將定爲殿下效犬馬之勞。”

李恪聽得出,這是劉仁軌和蘇定方發自內心的表示效忠自己,心下高興,便和兩人暢談起來。兩人見李恪雖爲王爺,但待人平和,對他們更是頗爲恭敬,心中對自己剛纔覺得跟隨李恪的決心越發堅定了起來。

因爲剛搬進王府,有很多事情等着李恪處理,兩人也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便跟李恪告辭,離開了大殿。

第539章 朔方捷報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592章 唐軍之中怎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單挑呢第219章 任城王第86章 待到相會是幾時第146章 殺!殺!殺!第71章 縝密的分析第568章 哲羽的兩難境地第612章 吐蕃的和親團第273章 三大未解之謎第60章 真正的較量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506章 其心可誅啊第178章 都是狠人啊!第216章 約戰李承乾第430章 李恪發狠了第634章 我們可以談談第396章 擴軍計劃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166章 探監第378章 背水一戰(四)第103章 坐而論軍第505章 東王府的兩大勢力第586章 慘戰(三)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313章 妒忌是怎麼產生的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603章 陌刀兵第205章 國士之心,兄弟之情第272章 我們一起回太原第337章 軍人的悲哀第400章 陰謀很深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444章 李淳風,你輸了第15章 練劍第266章 不要再說了!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170章 平平淡淡纔是福第138章 約定第172章 朝局分析第603章 陌刀兵第579章 真正的守城之戰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433章 甘泉宮所看到的第58章 大唐豪門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103章 坐而論軍第478章 殺戮都在陰暗面第51章 兩儀殿論朝政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650章 出現的騎兵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243章 愛的奉獻第468章 入院考試第579章 真正的守城之戰第225章 歷史的真相第386章 突厥退兵了,我們要追第528章 以靜制動第618章 大軍留下,你們走吧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16章 太子和賢臣第333章 強者的對決(三)第510章 四將會聚大典第356章 全在掌握之中第658章 給吐蕃人的沉重一擊第85章 渭水相會第705章 自白第31章 強者的對決(一)第658章 給吐蕃人的沉重一擊第174章 八千黑袍入幷州第11章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第441章 遇到薛仁貴第271章 最近的判決第611章 慘勝第377章 背水一戰(三)第170章 平平淡淡纔是福第149章 哎!噩耗啊!第696章 降了嗎第27章 華麗的組合第432章 大封功臣第471章 震撼的三連射第153章 暗中部署第325章 圍三缺一第209章 愛我就跟我走第318章 命中剋星第367章 真正的決戰(二)第684章 支持的人不多啊第284章 五千黑甲騎兵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637章 青唐城(一)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83章 三百護衛第586章 慘戰(三)第29章 各懷心事第420章 孫貳朗的煩惱第359章 可汗也有無奈的時候
第539章 朔方捷報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592章 唐軍之中怎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單挑呢第219章 任城王第86章 待到相會是幾時第146章 殺!殺!殺!第71章 縝密的分析第568章 哲羽的兩難境地第612章 吐蕃的和親團第273章 三大未解之謎第60章 真正的較量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506章 其心可誅啊第178章 都是狠人啊!第216章 約戰李承乾第430章 李恪發狠了第634章 我們可以談談第396章 擴軍計劃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166章 探監第378章 背水一戰(四)第103章 坐而論軍第505章 東王府的兩大勢力第586章 慘戰(三)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313章 妒忌是怎麼產生的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603章 陌刀兵第205章 國士之心,兄弟之情第272章 我們一起回太原第337章 軍人的悲哀第400章 陰謀很深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444章 李淳風,你輸了第15章 練劍第266章 不要再說了!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170章 平平淡淡纔是福第138章 約定第172章 朝局分析第603章 陌刀兵第579章 真正的守城之戰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433章 甘泉宮所看到的第58章 大唐豪門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103章 坐而論軍第478章 殺戮都在陰暗面第51章 兩儀殿論朝政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650章 出現的騎兵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243章 愛的奉獻第468章 入院考試第579章 真正的守城之戰第225章 歷史的真相第386章 突厥退兵了,我們要追第528章 以靜制動第618章 大軍留下,你們走吧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16章 太子和賢臣第333章 強者的對決(三)第510章 四將會聚大典第356章 全在掌握之中第658章 給吐蕃人的沉重一擊第85章 渭水相會第705章 自白第31章 強者的對決(一)第658章 給吐蕃人的沉重一擊第174章 八千黑袍入幷州第11章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第441章 遇到薛仁貴第271章 最近的判決第611章 慘勝第377章 背水一戰(三)第170章 平平淡淡纔是福第149章 哎!噩耗啊!第696章 降了嗎第27章 華麗的組合第432章 大封功臣第471章 震撼的三連射第153章 暗中部署第325章 圍三缺一第209章 愛我就跟我走第318章 命中剋星第367章 真正的決戰(二)第684章 支持的人不多啊第284章 五千黑甲騎兵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637章 青唐城(一)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83章 三百護衛第586章 慘戰(三)第29章 各懷心事第420章 孫貳朗的煩惱第359章 可汗也有無奈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