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

程知節的大將軍府和秦府只隔一條街,所以李恪來到秦府不多時,程懷亮就已經知道。

他一早就盯住府裡的總管,備好酒菜,待會自己要宴請賓客。

總管知道程懷亮說的賓客是誰,畢竟他們經常吃喝,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聽他這麼說,就知道來的肯定是程懷亮的幾個玩伴。

剛到程府門口,身材高大的程懷亮便迎了上來,欣喜地喊道:“三弟,你終於捨得出宮,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你盼來了。”

李恪走到程懷亮面前道:“程大哥最近還好吧,我今天才出宮來看你,確實是我的不對。”

秦懷玉忙上前安慰道:“三弟何必如此呢,我們兄弟都知道你的事情,你無需責備自己。”

程懷亮也點頭說是,忙把衆人請進府中。

李恪在程懷亮等人的擁簇下進了程府,見過程知節的兩位夫人之後。衆人來到了程懷亮的別院。

程懷亮知道李恪回京途中被刺殺的事情後憤怒異常,想要到皇宮中去看李恪,但終究被他母親阻止。

如今見李恪身體已經康復,他又提起此事來,道:“李建成那些餘黨也太大膽了吧,敢對三弟你下手,簡直就沒有把我們兄弟幾個放在眼裡。三弟,等你身體痊癒,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些王八羔子,颳了他們。”

李恪知道程懷亮的性格,和程知節一樣的脾氣,大嗓門,倔脾氣,笑道:“程大哥不必介懷此事,此事父皇會嚴查的。今日我們兄弟聚會,就說點開心得纔是。”

程懷亮聽李恪如此說,尷尬道:“三弟說的是,但是,你被刺殺這件事情兄弟我是不能不管,皇上調查是一碼事,我們兄弟爲了報仇又是另一碼事。”說完,看向衆人。

衆人也都點頭表示同意程華亮的提議,就連一向穩重的秦懷玉也沒有反對。

李恪感激道:“我何德何能,能得到衆兄弟的青睞,今日我李恪發誓,你們就是我李恪一生的兄弟。”

衆人聽李恪如此慷慨激昂的誓言,自是熱血沸騰,又都是習武之人,年輕氣盛,李恪如此看重兄弟情誼,內心早已被李恪深深感動,有種士爲知己者死的舉動。

突然一個聲音說道:“既然大家都是兄弟,不如我們結拜兄弟吧?”

衆人回頭一看,原來是尉遲俊,他也被關在府裡不能外出,但並沒有爲此而安靜下來,經常吩咐下人打探長安東西市奇聞異事。

李恪出宮在秦府和城府的事情自然被家人回報給他。他便軟硬兼施的逃出尉遲府匆匆趕來,沒想到一隻腳剛跨進別院大門就聽見李恪的話,心中一時激動,情不自禁說出了結拜的話。

說完之後又覺得自己魯莽了,這話說的有點不妥,畢竟李恪是當朝皇子,他們雖然跟他稱兄道弟,但畢竟是臣子。

秦懷玉聽到尉遲俊的話之後,不禁眉頭一皺,他不知道衆人怎麼想,但是他明白,李恪作爲李世民的第三個兒子肯定會牽扯到立儲,帝位之中。如果,今天跟李恪結拜,就算是真正的生死與共。

但是,在他的內心裡都希望自己的兄弟們能夠過的好好的。所以,不等李恪說話,便搶先道:“大家都是兄弟,何必在意那些虛禮呢。”

聽秦懷玉這麼說,柴哲威有些不悅道:“秦大哥這話就不對了,兄弟是兄弟,可結拜怎麼能說成是虛禮呢。難道當年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也只是一些虛禮不成。”然後,目光看向李恪,說道:“我看是秦大哥不屑與我們這些紈絝子弟結拜吧!”

秦懷玉被柴哲威駁斥的啞口無言,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其實,柴哲威又何嘗不明其中的道理呢?也許,尉遲俊還小,有些事情他不明白。但是,像李宗、程懷亮等人自然也聽的懂秦懷玉言外之意。

只是,他們沒有秦懷玉這般的顧慮,多年的兄弟情義讓你們決定了要不愧餘力的支持李恪。

所以,在柴哲威對秦懷玉說出這樣的話時,他們竟然出奇的沒有指責他。

李恪明白柴哲威的用意,這樣突如其來的好事讓他有點恍惚,畢竟他只是想跟大家拉拉關係,能拉到自己陣營了最好,拉不過來也要保持兄弟關係。沒想到會發展成如今和大家結拜爲兄弟的程度,只是他也明白秦懷玉話中的含義。所以,不想強人所難,又不想錯失如此良機,也選擇了沉默。

秦懷玉知道剛纔他說出那樣的話,大家對都他有看法,但畢竟是兄弟,不好強迫他,纔會選擇沉默。略一沉吟,便開口道:“既然,衆位兄弟都有如此誠意,我秦懷玉怎麼能視而不見呢?”他這話一出,最先反應過來的是柴哲威,他一施禮,對秦懷玉道:“還請秦大哥恕罪,小弟也是一時情急才說出那個的話的。”

秦懷玉報以微笑道:“哲威說的哪裡的話,是我多想了,這麼多年的兄弟情義,還有什麼比這更珍貴的東西呢?”

柴哲威也微微一笑道:“其實,我一直就想高攀高攀三哥這個大唐的王爺呢,今天終於等到機會了。”說完一推身邊的李宗:“是不是啊,小宗?”

李宗被柴哲威這麼一問,也回過神來,但嘴上卻道:“誰知道你怎麼想呢?”

李宗如此說也沒有錯,畢竟站在這裡的每個人都是開國功臣之後,他們都有繼承父輩爵位的權利,將來都是國公級別的,對於跟一個王爺結拜就說高攀是無稽之談。

程懷亮見大家沒有任何意見,結拜的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吩咐身邊的隨從在後院教場擺好貢品和香爐。

李恪看着眼前的衆人,突然想起投名狀的情節來。

在唐朝是沒有投名狀一說,投名狀一詞源自《水滸傳》。在古代是忠誠之徵,意思是加入一個組織前,以該組織認可的行爲表示忠心,其所謂“但凡好漢們入夥,須要納投名狀。”大意是指一個人在進入綠林時必須簽署的一份生死契約,有了“投名狀”便落草爲寇,而擺脫“投名狀”的方法只有接受官府的招安,這一條路了。

李恪他們不似綠林好漢,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一結拜意味着什麼。所以,他們的結拜跟投名狀相比有過之而不及。

李恪,秦懷玉,程懷亮,柴哲威,李宗,尉遲俊六人來到教場一字排開,每人手裡摯三炷大香,高聲道:“蒼天在上,黃土爲證,今日我李恪、秦懷玉、程懷亮道、柴哲威、李宗、尉遲俊。”

李恪高聲道:“納投名狀,結兄弟誼,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依。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五人聽道李恪的誓言,不由心潮澎湃,齊聲喊道:“納投名狀,結兄弟誼,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依。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

三拜之後,將手中的香插進香爐。

按照歲數,秦懷玉爲大哥,程懷亮爲老二,李恪排行第三,柴哲威第四,李宗老五,尉遲俊爲六弟。

李恪起身後和柴哲威,李宗,尉遲俊對秦懷玉和程懷亮施禮道:“大哥二哥請受小弟們一拜。”

兩人忙扶住李恪四人。柴哲威,李宗,尉遲俊也對李恪行禮道:“三哥,三哥。”

李恪連忙扶起三人,叫道:“四弟,五弟,六弟。”

六人相互注視,片刻後哈哈大笑。

李恪突然道:“大家既然都是生死兄弟,那麼,我就要有話說。”

秦懷玉道:“三弟你說。”

李恪道:“我知道兄弟們以後都會繼承爵位,衣食無憂。可是,男兒生在世間,豈能浪費如此光陰?‘憑君莫話封侯事,功名但憑馬上取。’我只是希望兄弟們以後要勤練武藝,憑自己的本事拜將封侯。”

“憑君莫話封侯事,功名但憑馬上取。”衆人吟着這句話,突然間,他們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個個激憤不已,揚言要踏破突厥,驅逐吐谷渾。

李恪要的就是這樣效果,現在,他的目的達到了,在衆人的心裡已經種下了種子,就等着發芽,然後是收穫了。

結拜儀式結束後,李恪和衆人閒聊了片刻,想到自己出來已經出來太久,要是再不回去,楊妃發現會很擔心自己,就告別大家。

第54章 渭水送別第554章 哎!怎麼比都是輸第261章 漢王介入第383章 血染的葬禮第438章 消減突厥騎兵第401章 這裡也有陰謀第124章 被動第690章 諸將的心跡第39章 朝會風波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394章 漢王和二汗的預謀第356章 全在掌握之中第620章 玩笑開大發了第189章 鬼面騎的處女戰第130章 陰謀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38章 組建蹴鞠寺(下)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217章 本王只踢你兩腳而已第308章 梟雄就是梟雄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420章 孫貳朗的煩惱第532章 正軍備戰,先發制人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177章 嚇唬你們滴第433章 甘泉宮所看到的第641章 不是宿敵第643章 陳其,你想幹什麼第506章 其心可誅啊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181章 組建鬼面騎第605章 又是死戰第144章 營救第136章 遭伏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51章 兩儀殿論朝政第167章 鐵案第141章 六千鐵騎出漠北第491章 犯我陸軍學院者,雖強必斬之第497章 威武啊第332章 強者的對決(二)第207章 理想是禽獸第528章 以靜制動第516章 見到李治了,不知道該怎麼說啊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581章 大相,想出了攻城的辦法第681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下)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280章 北伐之爭(上)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645章 攻克亞澤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624章 西北大捷第29章 各懷心事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286章 又見雲妹妹第407章 王方翼第109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第592章 唐軍之中怎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單挑呢第188章 魔鬼騎兵第8章 就你還當流氓第293章 兵力部署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552章 北王的陳情第690章 諸將的心跡第175章 晚宴第495章 膝蓋中箭第517章 李治的陳詞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51章 兩儀殿論朝政第187章 要馬,要羊,要女人第208章 戰鬥力不到五成的渣第682章 遼東危局第160章 小強一樣的錢寧第429章 北王的意第475章 死間還是活間第137章 黑衣雙狼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598章 諸將的聚會(三)第42章 球館的組建第585章 慘戰(二)第318章 命中剋星第480章 李佑,你去長安搗亂吧第555章 報仇!報仇!第80章 贗品橫行第656章 命運之戰(下)第492章 突然出現的騎兵第4章 歷史的反思第16章 太子和賢臣第238章 進宮覲見第339章 夜襲是怎麼玩的第555章 報仇!報仇!第700章 發兵長安(二)第597章 諸將的聚會(二)第158章 四個人的談話第403章 捨得之論第332章 強者的對決(二)
第54章 渭水送別第554章 哎!怎麼比都是輸第261章 漢王介入第383章 血染的葬禮第438章 消減突厥騎兵第401章 這裡也有陰謀第124章 被動第690章 諸將的心跡第39章 朝會風波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394章 漢王和二汗的預謀第356章 全在掌握之中第620章 玩笑開大發了第189章 鬼面騎的處女戰第130章 陰謀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38章 組建蹴鞠寺(下)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217章 本王只踢你兩腳而已第308章 梟雄就是梟雄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420章 孫貳朗的煩惱第532章 正軍備戰,先發制人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177章 嚇唬你們滴第433章 甘泉宮所看到的第641章 不是宿敵第643章 陳其,你想幹什麼第506章 其心可誅啊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181章 組建鬼面騎第605章 又是死戰第144章 營救第136章 遭伏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51章 兩儀殿論朝政第167章 鐵案第141章 六千鐵騎出漠北第491章 犯我陸軍學院者,雖強必斬之第497章 威武啊第332章 強者的對決(二)第207章 理想是禽獸第528章 以靜制動第516章 見到李治了,不知道該怎麼說啊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581章 大相,想出了攻城的辦法第681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下)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280章 北伐之爭(上)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645章 攻克亞澤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624章 西北大捷第29章 各懷心事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286章 又見雲妹妹第407章 王方翼第109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第592章 唐軍之中怎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單挑呢第188章 魔鬼騎兵第8章 就你還當流氓第293章 兵力部署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552章 北王的陳情第690章 諸將的心跡第175章 晚宴第495章 膝蓋中箭第517章 李治的陳詞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51章 兩儀殿論朝政第187章 要馬,要羊,要女人第208章 戰鬥力不到五成的渣第682章 遼東危局第160章 小強一樣的錢寧第429章 北王的意第475章 死間還是活間第137章 黑衣雙狼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598章 諸將的聚會(三)第42章 球館的組建第585章 慘戰(二)第318章 命中剋星第480章 李佑,你去長安搗亂吧第555章 報仇!報仇!第80章 贗品橫行第656章 命運之戰(下)第492章 突然出現的騎兵第4章 歷史的反思第16章 太子和賢臣第238章 進宮覲見第339章 夜襲是怎麼玩的第555章 報仇!報仇!第700章 發兵長安(二)第597章 諸將的聚會(二)第158章 四個人的談話第403章 捨得之論第332章 強者的對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