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兩小兒真有福氣

李恪跟隨李世民來到兩儀殿,緩步走進兩儀殿時,他發現四年時間過去了,但兩儀殿的陳設依舊,一點都沒有改變!陳舊的案几,顯得潮溼的地面,還有斑駁的牆壁。這一切都無不顯示着八年的執政,李世民的樸實及不喜奢望。

李世民不理會李恪目光掃視兩儀殿的陳設,他做到榻上,向李恪問道,“說說你太原的情況吧!”

李恪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太原城的商業發展很快,現在各條大街商鋪林立,商賈絡繹不絕,街市商鋪琳琅滿目,可謂繁華至極,雖則比不上長安的東西兩市,但太原街道巷口皆爲商市,尤勝長安數倍,”

“商從何來?”李世民淡淡的問道。

“太原大型手工作坊的開辦,使得商品價格降低,商人皆是來自於山南海北,目的在於低價進貨,遠銷他處!”李恪思量一番回答道。

“重商亦農豈不動搖國本?”李世民繼續問道。

“商便是商,農便是農,商農各行其是,商農又息息相關,不會動搖國本!”李恪很肯定的回答道。

李世民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淡淡的說道,“四年的時間,太原的變化確實很大,你就說說三所學院吧!”

李恪被李世民的前半句話給鎮住了,李世民沒去過太原,僅憑自己剛纔的幾句話,他不會這麼肯定太原這四年的發展。除此,便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他很早就派人去了太原,而那人又會時常將消息傳遞給他。

今後還真是不能大意啊!李恪心中唏噓不已。

“父皇,中醫學院的事情兒臣不插手也不過問,而中醫學院學習的東西很多,學的都是治病救人的學問,學制規定在了五年的期限,但是,至今中醫學院開辦才四年時間,還沒有取得什麼效果。”李恪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說道,“至於漢學院,裡面人才濟濟,今年就有不少士子畢業,本王準備跟狄知遜和李言商議,將他們安置在幷州治下的各州縣府衙任職。至於朝廷需什麼人才,只要去漢學院閱覽一下學生案底,便一清二楚!”

“恩,這點你做的很好,將學有所成的士子放到地方上,鍛鍊他們的處理政務的能力,這對他們而言的好事情!”李世民很贊同李恪的做法,“至於,朝廷——”李世民沉吟一下繼續說道,“朕還沒有準備用漢學院的士子們,你就在北府治下全部安排了他們吧!”

“兒臣明白!”李恪答道,他很清楚李恪的憂鬱是出於什麼原因,朝堂上的官員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的弟子,要想在這批人的默許下安排漢學院學有所成的士子,李世民的難度很大,肯能會因爲大家的反對而夭折。

“陸軍學院呢?”李世民繼續問道。

“陸軍學院的學生,兒臣將大部分人都安排到了北府治下的重鎮,像幽州、營州和同州,自己的北府留了一部分,還帶了一部分來到了長安,像推薦給父皇,充實千牛衛!”李恪斟酌道。

果然,李世民聽到李恪給他來到了一部分人,目的是充實他的千牛衛,他的臉色就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朕就知道你會使這樣的小心眼!”李世民笑道,語氣有責備之意,但看他的表情根本就是在調侃李恪,“陸軍學院的學生,朕還是很放心,你就將他們交給李仙重吧!”

“諾”李恪應聲道。

但是,他的心裡也驚疑不定,李世民剛纔的話說對陸軍學院的學生他很放心,他的這份淡定和信任是來自於哪裡呢?難道陸軍學院裡也滲透了“唐”的成員嗎?想到這裡,李恪的心裡震驚不已,他極力控制住自己吃驚的表情。

“你不用這麼緊張,朕是通過房玄齡才瞭解到的!”李世民淡淡的說道,“朕也沒有想到,房玄齡一朝宰相,他都對自己兒子學問方面都難以應對,使得父子關係一直都不好,沒想到房遺愛去了太原陸軍學院,四年的時間性格大變,盡然成了文武全才的將才,這樣的實例擺在朕的眼前,朕還有什麼懷疑的呢!”

“兒臣恐慌!”李恪恭敬的說道。

“你有什麼恐慌的?這說明你的開辦學院的宗旨是對的!陸軍學院確實能夠爲大唐培養將才,特別的有素質的,真正的軍事將才!”李世民笑道,“朕前幾天也考校過房遺愛,他雖對大局的掌控不行,戰略謀劃有所欠缺,但戰術素養很高,兵法韜略也很精通,雖成不了帥才,但當一方將軍還是綽綽有餘!”

見李世民這麼誇獎房遺愛,李恪不知道該說什麼,他選擇了沉默!

“你對吐谷渾的問題怎麼看?”李世民突然將話題轉移到了當先最爲敏感的吐谷渾身上。

“吐谷渾歷來都不是真心臣服於大唐,這幾年時間他們發展很快,控弦之士已經達到了四十萬,人口增長很快,這樣快的人口增大使得他們軍隊人數增多,但土地不夠,想要解決族人的生活溫飽問題,就必須要向外擴展,而吐谷渾以西是吐蕃和隔壁地帶,這些地方他們即便得到也沒用,那就只能向東和向北擴展,只能跟大唐爲敵!”李恪冷靜的分析道。

“那你認爲他們什麼時候開戰?”李世民繼續說道。

“朔方道路本就崎嶇,不適合大隊人馬通行,只要一到冬天,朔方道路就會因爲大雪降臨而顯得閉塞,這種情況下正是有利於吐谷渾對大唐發起進攻的實話。”李恪分析道,“因爲,他們軍隊都是馬上作戰的騎兵,不需要輜重糧草動用車隊押送,而朔方軍的糧草輜重因爲道路問題會出現短缺現象,很難長時間跟他們周旋,在這種情況之只能選擇退守。”

“恩,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朕確實該跟朝臣們商議這個問題了!”李世民淡淡的說道,“要是大唐跟吐谷渾開戰,何人可謂帥?”

“兒臣對朔方不熟悉,除了衛國公,不熟悉軍人將領,請父皇贖罪!”李恪搪塞道,他很清楚李世民向他徵詢以誰爲帥,就顯然已經排除了讓他擔任統帥的可能性,而李恪在太原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這樣的安排,所以他對此事不顯得沮喪。但是,他自己不能任統帥,李世民跟他問誰人可以擔當主帥的時候,他想不想的搪塞了李世民,他很清楚自己的舉薦會給自己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好吧!朕也不難爲你了!”李世民嘆息一聲說道,“稚奴去太原,你可否願意?”

“父皇答應稚奴,兒臣必將悉心照顧和教育他,會做到長兄如父!”李恪語氣堅定的說道。

“恩!你照顧稚奴,朕還是很放心!李仁和李毅都已經四歲了,到現在還是白丁,就封李仁爲常山郡王王,封李毅爲平山郡王吧!”李世民向李恪說道。

“多謝父皇!”李恪連忙謝恩!自己的兩個兒子才四歲,就被封王,這絕對是李世民自己對的恩寵啊!雖然,這裡面也有一部分其他的含義,像這次他不能做唐軍統帥,封自己的兒子爲王,可能是對自己的一種補償。

但是,李恪心裡依然很高興,因爲封王的人是他的兒子。平常的時候,北府的人會稱呼兩個兒子爲小王子,但這王子的稱呼是出於他北王的身份和兩人的家室而言,要真按照爵位來說的話,兩人還真是白身,但李恪沒有權利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封王。現在,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封王了,真正的郡王爵位,李恪怎麼能不高興呢?

“天色不早了,你就下去吧!”李世民淡淡的說道。

“兒臣告退!”李恪恭敬的退出了兩儀殿。

回到府中時,阿史那雲已經從宮中回來了,李恪將李世民封賞自己的兩個兒子爲王的事跟阿史那一說,阿史那雲頓時欣喜萬分。而李仁和李毅兩人聽到自己被封了王,也是高興的歡呼不已。

李世民的封王甚至下的很快。

第二天,封李仁和李毅爲常山郡王、平山郡王的聖旨便嚇到了北王府。

北王府上下一片歡騰!

中午時分,馬周、孫伏伽、鄧同達等人前來王府給李恪祝賀,李恪在王府設宴款待,衆人是喝的不亦樂乎!

等到酒宴罷了,李恪將衆人召集到書房,開始傾聽幾人對最近長安局勢的分析!

第2章 初到大唐第24章 名將歸心第428章 和柴紹的對話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609章 血戰到底第435章 蒐羅人才第57章 齊王的行動第363章 王爺的任務第244章 有人在做僞證第196章 唐刀文化第44章 演練比賽(一)第694章 這是第一戰第37章 組建蹴鞠寺(上)第26章 校場訓話第43章 賽前的擔心第107章 突厥的行動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254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137章 殺回大漠第546章 敗北的理由的陰謀第511章 名將各有所歸第548章 你覺得李績敗的蹊蹺嗎第704章 發兵長安城(六)第596章 諸將的聚會(一)第15章 練劍第318章 命中剋星第259章 凌遲處死,誅滅九族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377章 背水一戰(三)第638章 青唐城(二)第592章 唐軍之中怎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單挑呢第662章 瑪猛,做人要低調第79章 朝堂爭論第444章 李淳風,你輸了第507章 孝便是刀,殺你於無形第333章 強者的對決(三)第195章 黎明的反擊第370章 真正的決戰(五)第529章 冊立皇后第610章 薛禮的瘋狂第22章 王府易主第328章 絕對的信任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375章 背水一戰(一)第10章 如此秦懷玉第671章 北衙大都督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636章 老子就想屠城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111章 朝廷的對策第445章 十萬雄兵就這麼得到了第604章 吐延的計策第549章 寶藏啊!有沒有第274章 內幕第528章 以靜制動第565章 北王也喜歡玩單挑第598章 諸將的聚會(三)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132章 刀鋒入骨不得不戰第624章 西北大捷第303章 大戰(二)第366章 真正的決戰(一)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68章 驗屍結果第70章 貪贓舞弊第149章 哎!噩耗啊!第121章 相贈親衛第652章 祿東贊死了第89章 要過年了第156章 被戳破的膜第24章 名將歸心第193章 回家!第508章 總會有人去死第190章 鬼面騎的頹敗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第234章 有人在偷聽談話第83章 三百護衛第222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六二十章 兩個基佬引發的血案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460章 跟崔氏結仇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第15章 練劍第645章 攻克亞澤第669章 親自動手吧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31章 強者的對決(一)第20章 漢王府第411章 還有後手第548章 你覺得李績敗的蹊蹺嗎第280章 北伐之爭(上)第576章 冤家路窄第626章 李恪病了第462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128章 自薦
第2章 初到大唐第24章 名將歸心第428章 和柴紹的對話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609章 血戰到底第435章 蒐羅人才第57章 齊王的行動第363章 王爺的任務第244章 有人在做僞證第196章 唐刀文化第44章 演練比賽(一)第694章 這是第一戰第37章 組建蹴鞠寺(上)第26章 校場訓話第43章 賽前的擔心第107章 突厥的行動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254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137章 殺回大漠第546章 敗北的理由的陰謀第511章 名將各有所歸第548章 你覺得李績敗的蹊蹺嗎第704章 發兵長安城(六)第596章 諸將的聚會(一)第15章 練劍第318章 命中剋星第259章 凌遲處死,誅滅九族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377章 背水一戰(三)第638章 青唐城(二)第592章 唐軍之中怎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單挑呢第662章 瑪猛,做人要低調第79章 朝堂爭論第444章 李淳風,你輸了第507章 孝便是刀,殺你於無形第333章 強者的對決(三)第195章 黎明的反擊第370章 真正的決戰(五)第529章 冊立皇后第610章 薛禮的瘋狂第22章 王府易主第328章 絕對的信任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375章 背水一戰(一)第10章 如此秦懷玉第671章 北衙大都督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636章 老子就想屠城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111章 朝廷的對策第445章 十萬雄兵就這麼得到了第604章 吐延的計策第549章 寶藏啊!有沒有第274章 內幕第528章 以靜制動第565章 北王也喜歡玩單挑第598章 諸將的聚會(三)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132章 刀鋒入骨不得不戰第624章 西北大捷第303章 大戰(二)第366章 真正的決戰(一)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68章 驗屍結果第70章 貪贓舞弊第149章 哎!噩耗啊!第121章 相贈親衛第652章 祿東贊死了第89章 要過年了第156章 被戳破的膜第24章 名將歸心第193章 回家!第508章 總會有人去死第190章 鬼面騎的頹敗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第234章 有人在偷聽談話第83章 三百護衛第222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六二十章 兩個基佬引發的血案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460章 跟崔氏結仇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第15章 練劍第645章 攻克亞澤第669章 親自動手吧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31章 強者的對決(一)第20章 漢王府第411章 還有後手第548章 你覺得李績敗的蹊蹺嗎第280章 北伐之爭(上)第576章 冤家路窄第626章 李恪病了第462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128章 自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