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修幾條大路

擾蘭城,李恪在修養了一個月多的時間,他的身體好了很多,能下牀走動,能夠處理簡單的軍務,這使駐紮在擾蘭城的孫貳朗和許敬宗兩人欣喜不已。

這天,李恪正在聚精會神在書房中看書,就見許敬宗興沖沖的來到了書房。

李恪擡頭就看見了許敬宗的滿臉的笑容,便開口問道,“延族,什麼事情能讓你高興成這樣啊?”

許敬宗向李恪拱手道,“殿下,蘇定方已經攻破了青唐城,殲滅卓青的十萬吐蕃精騎,而且還截殺了桑熊和他的五萬吐蕃精騎。陳其也攻破了亞澤城,他還是斬殺了吐蕃大將格泰。”

李恪沒有說話,而是靜靜聽許敬宗的彙報。

許敬宗繼續說道,“現在青唐城戰況是,蘇定方採取了守勢,讓祿東贊十五萬大軍不斷的攻城,他想依靠城池的高大堅固做防守。”

“延族,陳其和蘇定方是怎麼處理俘虜的?”李恪淡淡問道。

他最害怕的就是兩人過分的殺俘而招致朝堂上某些人的彈劾,對於某些人的彈劾,李恪看的很輕,可這是要影響到蘇定方和陳其兩人的仕途,等到陳其和蘇定方兩人因爲功勳晉封的時候,要是某些人拿這個說事,這對兩人的封賞會折損很多可是,李恪的內心中對於殺俘也沒有什麼意見,他覺得吐蕃俘虜就必須要斬殺,不能給大唐留下後患。所以,李恪的心裡是主意是,而已將殺俘的任務交給吐谷渾和突厥的將領,或者交給程名振等將領,這樣纔是最佳的方案。

“殿下,陳其已經坑殺了墨悅和亞澤兩城的俘虜和平民百姓!”許敬宗醞釀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這才淡淡的說道,“蘇定方在青唐城除了給擾蘭送來了十七萬精壯之外,其他的吐蕃人全部被坑殺在了青唐城外!”

許敬宗簡短說道,對於這個問題,他沒想過跟李恪深入的彙報,免得李恪責問蘇定方和陳其的魯莽。可許敬宗跟隨李恪多年,他很清楚蘇定方和陳其兩人的心思,才覺得兩人做的不過分。

“十七萬吐蕃青壯?”李恪反問道,“能修幾條路呢?”

“回殿下,這十七萬吐蕃青壯長期處於高原的寒冷環境中,讓他們現在就修繕擾蘭到涼州城的官道,到了明年可以修繕涼州城到長安的官道,等到年底就能修繕完畢。”許敬宗回答道,關於這個問題,自從李恪上次跟他聊過之後他就一直在用心的規劃,今天的這一番話是他做了多次論證的結果。

“延族,你給本王草擬份奏章,除了要上報蘇烈和陳其及其諸將的戰功之外,主要還是跟父皇提下關於用戰俘修繕官道的事情,儘快讓朝廷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覆,這樣你在負責這件事情的時候可以讓當地的官府協助。”

“諾”許敬宗領命離開。

等到許敬宗離開,李恪則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因爲,他發現大唐跟吐蕃的戰役要比他預期的結束的快。

只要蘇定方和陳其能夠全殲祿東讚的大軍,再攻下匹播城,那對吐蕃而言這場戰爭基本就已經結束了!因爲,吐蕃的大軍就集中這兩個地方,吐蕃王庭最多現在只能有十萬的精騎。

所以,李恪預料,年底可能就會結束對吐蕃的戰役,而想要徹底的剿滅這個國家,只需要一個強硬的人話一年的時間就足夠。因此,他纔會思考戰後的問題。這場揚威大唐,開疆擴土的戰役背後有多大的功勞他心裡很清楚,他現在只是想給有功將士們好好的封賞,不要在委屈了誰而便宜了誰。

………………

長安城。

兩儀殿,李世民正跟中樞大臣們商議吐蕃的問題。

因爲,李恪的戰報已經被送到了長安城,當李世民看到大唐對吐蕃的戰爭取得了大勝時他的心情非常的好。因爲,這場戰役的勝利對大唐在今後的歷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那就是增加了大唐的國土面積,這是每個帝王的夢想,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在史書上留下厚重的筆墨。所以,在清楚了大唐今後一段時間將對吐蕃在軍事上形成了絕對性的優勢時他的心裡異常高興,跟大家討論問題的時候臉色很不錯。

而今天的中樞大臣也有了不小的變化,在這羣子經常討論國政的大臣之中缺少了門下侍中王珪,王珪前幾天重兵不能起牀,已經告假在家中休養。王珪的身體不好,已經要辭官回家,這樣一來的話,中樞的權利機構又會發生一次變化,門下侍中的位子很重要,誰也不想放棄這樣的一次位列宰相的機會。

“大家都說說吧,吐蕃戰敗是早晚的事情,朕估計到了年底李恪那邊就能得到確切的消息,而我們只需要一年的時間就足夠清剿完吐蕃腹地的殘留勢力,等到那個放在我們眼前的是該怎麼處理這方圓數千裡裡的遼闊土地呢?”李世民淡淡的說道。

但是,大家都能聽得出,他的心情非常的好。

而且,大家也從皇帝的口中得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皇帝準備繼續跟吐蕃開戰,將吐蕃的國土併入到大唐的版圖。所以,他今天才回開口詢問今後怎麼樣治理這片土地的問題,纔會問這麼深遠的問題。

“皇上,最佳的方案就是移民!”岑文本主動開口說道,“前幾年北平郡王突利就已經向朝廷上書要求能夠遷徙一部分突厥人到大唐腹地耕種,當時大唐腹地沒有足夠的地方可以容納突厥人耕種,所以,朝廷遲遲沒有給北平郡王突利一個答覆,現在大唐打敗吐蕃,就能夠得到吐蕃和所有國土,而擾蘭一帶及其青唐城附近的大片地區很適合耕種,微臣細細計算過,那方圓千里的地方足以養護百萬人,很適合百姓們生活!”

“恩——”李世民點頭道,“文本說的很對,大唐想要一個長治久安的西北,就必須要遷徙百姓,將西北經營成大唐自己的國土。”

“皇上,既然擾蘭和青唐城已經被我軍佔領,而我軍又對吐蕃在軍事上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何不就此開始遷徙和移民呢?”魏徵突然開口建議道。

“玄成的意思是?”李恪不解問道,他不清楚魏徵爲什麼這麼急切的向移民。

“皇上,明年就到了耕種的季節,只要在見年年底遷徙一部分百姓到擾蘭,那就能趕上明年的春耕啊!”魏徵繼續說道。

經魏徵這麼一說,李世民是恍然大悟。

“玄成好建議啊!”李世民淡淡的笑道,“那就從現在開始向擾蘭遷徙百姓吧!”李世民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第一批就先遷徙十萬大唐百姓和十萬突厥牧民吧!玄齡啊,這件事情就由你和文本兩人去處理吧!”

“諾——”房玄齡和岑文本領命道。

通過這話任命,大家都看出了李世民對岑文本的器重。

因爲,遷徙百姓本就是一件很大事情,需要大唐舉國動員才能進行,而就因爲這樣,這件事情只要辦好了的話就是大功一件。而現在侍中王珪還在告假在家修養,他要是久病不起的話侍中的位子肯定要被免職,而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這麼器重岑文本,其意思很明顯,那就是想栽培岑文本,給他一份可以從容的入主門下省的功勞。而任命房玄齡和岑文本一同負責,這是想讓房玄齡爲岑文本多幫襯一點而已。

“還有——”李世民繼續說道,“你們看看李恪的這份奏章,說說自己的意見!”

李世民話說完,王德就見一份奏章遞給了房玄齡,房玄齡恭敬的接過奏章,跟其他的諸人輪番看完,可大家都沒有說話,他們將目光移向了李世民。

“你們覺得呢?”李世民淡淡的問道。

“皇上,微臣知道北王在擾蘭養病,將大軍交給了幷州大都督蘇定方,可是微臣也聽說蘇定方和陳其兩人在吐蕃腹地作戰時大肆的屠殺俘虜和坑殺平民百姓,這會對大唐今後統治吐蕃不利。”長孫無忌開口說道,“至於用俘虜修繕官道,微臣很支持!”

“右僕射是從哪裡得到的西北唐軍大肆的屠殺俘虜和坑殺平民百姓的消息呢?”蕭禹淡淡的問道,“即便的西北的戰報也的今天才到長安,你怎麼能提前知道這麼多情況呢?”

“蕭中書,你話中有話啊!”長孫無忌反問道。

“皇上,微臣也支持北王殿下的意見,用戰俘修繕官道,既能花費很少的銀錢,又能不讓百姓服徭役,是個絕好的辦法!”蕭禹向李世民說道,可是他的話說到這裡,話鋒一轉道,“可是,西北大戰在即,既然北王就殺俘和坑殺平民百姓沒有跟朝廷上書彙報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而我們在這裡就不應該道聽途說輕易的議論此事,以免影響到西北大軍的軍心。”

“蕭中書說的對,現在的吐蕃生死存亡的關頭,是考驗我大唐精騎的戰鬥力和意志力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大軍的軍心很重要,我們絕對不能功虧一簣。”侯君集也開口說道。

“皇上,多修幾條官道也好啊!畢竟,現在大唐打下了西北,西北成了大唐的一部分,修繕西北的管道對大唐有利!”房玄齡而已開口說道。

“恩,那就將這個問題交給李恪負責吧!這其中牽涉到戰俘的問題,我們暫時不予過問,玄齡,你下詔讓修繕官道時沿途的官府給予協助!”李世民命令道。

“諾”房玄齡領命。

隨即,衆人又跟李世民商議了不少問題,這才依次退出了兩儀殿。

第71章 縝密的分析第151章 書房談話第667章 松贊干布跑路了第341章 鬼面騎的意志(中)第320章 漢王和李靖第616章 我們又見面了第94章 蘇定方入主千牛衛第445章 十萬雄兵就這麼得到了第289章 漢王和突利二汗第160章 重疾引起的猜疑第558章 渭水橋畔,誰心依舊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261章 漢王介入第99章 書房論勢第114章 一人滅一國第657章 兵臨邏些城第352章 頡利的動作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54章 渭水送別第574章 李績的隱忍之道——守大門第188章 魔鬼騎兵第371章 真正的決戰(六)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51章 兩儀殿論朝政第628章 內奸第三百就是六章 又遇到一個名將第254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573章 捷報和噩耗第581章 大相,想出了攻城的辦法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第681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下)第325章 圍三缺一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510章 四將會聚大典第22章 王府易主第174章 八千黑袍入幷州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656章 命運之戰(下)第586章 慘戰(三)第267章 交易和協定第91章 定方論新軍第344章 李敬玄的選擇第292章 佈局第142章 截殺突厥騎兵第352章 頡利的動作第617章 晚宴也能這樣第378章 背水一戰(四)第332章 強者的對決(二)第264章 秘密始於開始第499章 房二的爆發第401章 這裡也有陰謀第414章 董伯任的出現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317章 君王的心思誰也不透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566章 第一戰第66章 心急如焚第675章 這隻老梟第110章 宿州急報第478章 殺戮都在陰暗面第385章 又是一場大勝第562章 四十萬聯軍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467章 叔舅,咱別這樣第502章 息事寧事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534章 太子小也,當圖霸天下第312章 中樞的意見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704章 發兵長安城(六)第474章 戰鬥吧!騷年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343章 讓不讓人睡了第597章 諸將的聚會(二)第90章 除夕夜的唐刀第605章 又是死戰第535章 殿下哥哥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48章 李世民要來第384章 和軍神的對話第190章 七章 夜戰,又是夜戰第311章 收穫第242章 馮琯出場第526章 發行唐幣第606章 擊潰第486章 魔鬼王和無常虎第271章 最近的判決第607章 戰吧!第430章 李恪發狠了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494章 能不這麼殘忍嗎第76章 血戰到底(二)第259章 凌遲處死,誅滅九族第572章 鬼面騎一戰的傳說第509章 光陰如箭第15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
第71章 縝密的分析第151章 書房談話第667章 松贊干布跑路了第341章 鬼面騎的意志(中)第320章 漢王和李靖第616章 我們又見面了第94章 蘇定方入主千牛衛第445章 十萬雄兵就這麼得到了第289章 漢王和突利二汗第160章 重疾引起的猜疑第558章 渭水橋畔,誰心依舊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261章 漢王介入第99章 書房論勢第114章 一人滅一國第657章 兵臨邏些城第352章 頡利的動作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54章 渭水送別第574章 李績的隱忍之道——守大門第188章 魔鬼騎兵第371章 真正的決戰(六)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51章 兩儀殿論朝政第628章 內奸第三百就是六章 又遇到一個名將第254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573章 捷報和噩耗第581章 大相,想出了攻城的辦法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第681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下)第325章 圍三缺一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510章 四將會聚大典第22章 王府易主第174章 八千黑袍入幷州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656章 命運之戰(下)第586章 慘戰(三)第267章 交易和協定第91章 定方論新軍第344章 李敬玄的選擇第292章 佈局第142章 截殺突厥騎兵第352章 頡利的動作第617章 晚宴也能這樣第378章 背水一戰(四)第332章 強者的對決(二)第264章 秘密始於開始第499章 房二的爆發第401章 這裡也有陰謀第414章 董伯任的出現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317章 君王的心思誰也不透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566章 第一戰第66章 心急如焚第675章 這隻老梟第110章 宿州急報第478章 殺戮都在陰暗面第385章 又是一場大勝第562章 四十萬聯軍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467章 叔舅,咱別這樣第502章 息事寧事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534章 太子小也,當圖霸天下第312章 中樞的意見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704章 發兵長安城(六)第474章 戰鬥吧!騷年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343章 讓不讓人睡了第597章 諸將的聚會(二)第90章 除夕夜的唐刀第605章 又是死戰第535章 殿下哥哥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48章 李世民要來第384章 和軍神的對話第190章 七章 夜戰,又是夜戰第311章 收穫第242章 馮琯出場第526章 發行唐幣第606章 擊潰第486章 魔鬼王和無常虎第271章 最近的判決第607章 戰吧!第430章 李恪發狠了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494章 能不這麼殘忍嗎第76章 血戰到底(二)第259章 凌遲處死,誅滅九族第572章 鬼面騎一戰的傳說第509章 光陰如箭第15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