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父皇你要保重啊

第二天,李世民正在跟房玄齡和岑文本和侯君集、薛萬徹等都討論具體的行軍路線,他這次御駕親征目的是想通過一戰而解決高麗,最不濟也想將高麗趕回到他們領地。??所以,在行軍路線方面,李世民跟衆人商討了一次又一次,想做到萬無一失。在這期間,房玄齡和魏徵兩人都提到了將北王李恪召進皇宮聽聽他的意見,都被李世民所拒絕。而兩人見皇帝的態度這麼堅決也就不再提這事。

等到衆人商討了將近兩個時辰,這才確定了行軍路線。

這時,就見王德快步走進兩儀殿。

“皇上,北王殿下求見!”王德彙報道。

以往任何人在這種情況下覲見李世民,估計王德都不願意去通傳,畢竟皇上在商議軍國大事,要不是邊關六百里加急,誰還有比軍國大事更重要的事情嗎?可李恪是個例外,特別是李世民在大臣們商議軍務而拒絕了相召李恪的時候,李恪這時的殿外求見,讓王德心思活絡,他認爲李恪的到來可以解決更多軍務方面的問題。

“你讓他在殿外等候吧,等待會商議完軍務,再讓他進來!”

可是,王德怎麼也沒有想到皇上的態度真冷淡,敢冷冷的目視了自己一眼,眼中竟露責備之意。王德身居皇宮數十年,什麼樣的風浪沒經歷過,豈能不知皇帝這樣對待北王的原因,也就只能躬身退下。

等到李世民有更大家討論完了糧草輜重方面的細節問題,大家依次退出了兩儀殿,李世民這才讓李恪面見他。

“兒臣參見父皇!”李恪恭敬的給李世民行禮道。

“你有什麼事嗎?”李世民開口淡淡的問道。

“父皇,你要親自北征高麗,讓兒臣留守長安,兒臣覺得自己不孝啊!”李恪低聲哭泣道,他這招是跟歷史上的李治學的,歷史上的李治用這招對付李世民,那可是百試不爽啊。

“你——”李世民被李恪的孝心所感動,語氣緩和的說道,“你哭什麼,堂堂的大唐北王,你也是戰場老將了,還哭哭啼啼的,你起來說吧!”

“多謝父皇——”李恪應了李世民的話,起身恭敬的站在他的面前。

“不想留守在長安,那你想幹什麼?”李世民問道。

“父皇,你北上遼東,而西北剛經歷大戰,吐蕃殘餘勢力還沒有被消滅,新吐蕃國人心不穩,西域諸國也對大唐戒備森嚴,兒臣怕會出什麼問題。”李恪說道這裡,看了李世民一眼,見他正在認真的傾聽,便大聲說道,“兒臣想請旨去西北巡邊!”

“恩——”李世民淡淡的說道,“朕倒是疏忽西北問題,朕北上遼東跟高麗作戰,西域諸國和吐蕃餘孽倒是會藉此興風作浪,這個不能不防,也好,那你就去西北吧,這樣朕北上征討高麗也比較放心。”

“多謝父皇——”李恪謝恩道,他沒有想到李世民答應的這麼痛快,他認爲李世民既然已經在猜忌自己,那就肯定不會讓自己在這種情況下離開長安,自己想要離開需要花費一番功夫,沒想到李世民一口就答應了他的要求。

“恪兒,你對父皇北征高麗作何感想?”李世民突然向李恪詢問道。

李恪沒有想到李世民突然之間會跟自己問這個問題,盡一時不知道該怎說。但他反應奇快,思量一番便答道,“父皇,高麗自隋時便已經開始侵佔了我華夏土地,到大唐立國至今,他們雖然表面上臣服於大唐,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時刻窺視着大唐的萬里河山,大唐絕不能容忍這樣的附庸之國的存在。現在,大唐既然有能力平定高麗,奪取當年失去的土地,我們就不能將這個問題留給自己的子孫。”

李恪的話不是很慷慨激昂,但依舊讓李世民很滿意,他不斷的頻頻點頭。

“那你說,朕該怎麼滅掉高麗呢?”李世民又問道。

這個問題確實難住了李恪,在李恪的心裡,大唐現在還不是滅高麗的時候。因爲,他的計劃中,等到高麗因爲鴉片而國內打亂的時候纔是大唐出兵的最佳時機。所以,對於怎麼樣一戰滅高麗,他還沒有仔細的想過這個問題。可今天李世民開口詢問自己,自己又不能信口開河的回答。

所以,李恪開始眉頭緊皺,立即在頭腦中思量當年李世民征討高麗時遇到的問題,想給他點提醒,免得他犯錯。

李世民見李恪苦苦思索也沒有打擾他,而是靜靜的等待李恪。

半響,就見李恪回道,“父皇,首要便是糧草輜重,高麗復員遼闊,大唐北征高麗,想必高麗國內已經知曉,他們沒有派出使者,可見已經做好了跟大唐一戰的準備,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堅壁清野,全面死守,我軍想要取勝,糧草必須要跟上,要在高麗國內就地取糧,這恐怕很難。”

“第二,就是不能分散兵力。父皇這是親帥二十大軍北征高麗,可高麗城池過多,想要攻下一座城池就派兵把守,這樣不但會減少主力大軍的人數,攻下的城池要防守,還會給高麗大軍反攻的機會。”李恪繼續說道。

“不守城池,那你的意思呢?”李世民反問道。

“殲敵爲上,占城次之!”李恪一字一句的答道。

“殺俘?”李世民眼中射出一絲寒光。

“父皇,有的時候不能不這麼做啊!”李恪看到李世民的冰冷目光,就知道他不贊成自己的建議,可他還是勸諫道。因爲,他很清楚高麗人的醜陋面目,這是一支你打他他就投降,你放他他就繼續打你的國家。他不希望李世民犯這樣的錯誤,讓自己的仁慈斷送了大唐將士的性命。

“你繼續說吧——”李世民冷冷的說道,顯然不想聽李恪的勸諫之詞。

“第三,任城王叔久居長安,父皇可以帶他在身邊贊助軍務!”李恪沒有再提出什麼建議,而是向李世民舉薦了任城王李道宗。他認爲李世民身邊的武將有點過於單薄,歷史有李績和李道宗,可現在李績守大門,李道宗又不在李世民這次征討高麗的大將之中,李恪這才建議道。

“恩——你說完了嗎?”李世民淡淡的問道。

“兒臣說完了!”李恪答道。

“那你就下去吧!朕讓兵書給你調令,等朕離開長安,你就去西北吧!”李世民嘆氣道。

“諾”李恪躬身退出了兩儀殿。

只是,在退出兩儀殿的時候,他不清楚李世民那一聲輕微的嘆息究竟的爲了什麼。

李恪回到府中,傍晚時分,兵部的調令就下達。

而過了兩天,李世民在長安城外誓師北征高麗,在三軍面前,他下詔佈告天下,陳述了這次東征高麗的五條必勝之道:“一曰以大擊小,二曰以順討逆,三曰以治乘亂,四曰以逸待勞,五曰以悅當怨”。

等到李世民詔書讀完,全體將士高呼萬歲。

隨即,李世民又開始幾裡士氣,“遼東舊中國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師者四,喪律而還,殺中國良善不可勝數。……朕長夜思之而輟寢。將爲中國復子弟之仇!”

李世民的話音一落,全場數萬將士高呼萬歲,且熱血沸騰,戰意高昂。

因爲,隋朝三次徵高麗失敗,高麗將隋軍陣亡將士的屍骨築成了一座京觀。古代戰爭中,勝者爲了炫耀武功,收集敵人屍首,封土而成的高冢叫“京觀”“身既死矣,歸葬山陽。山何巍巍,天何蒼蒼。山有木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河山。”寒風吹來,京觀上的薄土被吹去,立刻便露出下面的森森白骨,所謂屍山血海並不僅僅是一個形容詞而已。幾十萬烈士的忠魂便在此不斷地嘶喊,召喚。

隋亡距離貞觀年間不遠,很多軍中將士的父輩都戰死在了遼東。

大唐的子弟豈能忘記這段刻骨銘心的仇恨?

就在這一陣慷慨激憤的戰意之中,李世民的車架緩緩的離開了長安城。

ps:不想說太多,既然已經答應了說在二十六號的時候三更,就必須要做到。但是,白天更新出了問題,老三隻能在夜上碼字補上自己承諾過的章節。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回唐》,繼續支持老三。

第295章 李恪到訪第105章 御賜真跡第647章 青唐城(四)第110章 宿州急報第196章 鬥將第550章 兩國所謀第304章 魔鬼的戰爭第525章 唐幣第255章 抓的就是你第392章 就這樣被生擒了!第410章 婚事就這麼訂了第442章 又是賭注第329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五)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510章 四將會聚大典第579章 真正的守城之戰第31章 強者的對決(一)第128章 戰第608章 少年,戰鬥吧!第138章 約定第439章 一語驚醒東王夢第675章 這隻老梟第419章 腹黑的典型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628章 內奸第383章 血染的葬禮第50章 李世民的誇獎第704章 發兵長安城(六)第614章 這招夠損的第380章 背水一戰(六)第128章 自薦第309章 突利看的很透第656章 命運之戰(下)第268章 李佑和陰妃第679章 遼東戰況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沒有你的名字第647章 青唐城(四)第61章 蠢蠢欲動第679章 遼東戰況第73章 孫寧的目的第416章 辯機死了第113章 一日二報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155章 柳橋上的神仙眷侶第648章 坑殺三十萬第134章 一百零八第216章 約戰李承乾第640章 巷戰,也是野戰第588章 反擊,這就是反擊第383章 血染的葬禮第26章 校場訓話第346章 爲兄弟而戰第51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484章 房遺愛果然有點二第82章 做狼還是做狗第703章 發兵長安城(五)第504章 房相的分析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670章 回長安,喝老酒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60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71章 真正的決戰(六)第215章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4章 歷史的反思第674章 信心不是很足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427章 簡單!簡單!第273章 三大未解之謎第78章 皇子們的心理第7章 英雄救美第558章 渭水橋畔,誰心依舊第482章 開學了第198章 以少勝多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474章 戰鬥吧!騷年第650章 出現的騎兵第650章 出現的騎兵第254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533章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第225章 歷史的真相第469章 宇文過的身世第273章 三大未解之謎第434章 放權五年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277章 心有猛虎第526章 發行唐幣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176章 兩翁之意不在宴會第316章 朝堂上的戰爭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427章 簡單!簡單!第12章 本王要學武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651章 祿東贊必敗第322章 狼騎營的任務第251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上)第193章 回家!
第295章 李恪到訪第105章 御賜真跡第647章 青唐城(四)第110章 宿州急報第196章 鬥將第550章 兩國所謀第304章 魔鬼的戰爭第525章 唐幣第255章 抓的就是你第392章 就這樣被生擒了!第410章 婚事就這麼訂了第442章 又是賭注第329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五)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510章 四將會聚大典第579章 真正的守城之戰第31章 強者的對決(一)第128章 戰第608章 少年,戰鬥吧!第138章 約定第439章 一語驚醒東王夢第675章 這隻老梟第419章 腹黑的典型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628章 內奸第383章 血染的葬禮第50章 李世民的誇獎第704章 發兵長安城(六)第614章 這招夠損的第380章 背水一戰(六)第128章 自薦第309章 突利看的很透第656章 命運之戰(下)第268章 李佑和陰妃第679章 遼東戰況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沒有你的名字第647章 青唐城(四)第61章 蠢蠢欲動第679章 遼東戰況第73章 孫寧的目的第416章 辯機死了第113章 一日二報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155章 柳橋上的神仙眷侶第648章 坑殺三十萬第134章 一百零八第216章 約戰李承乾第640章 巷戰,也是野戰第588章 反擊,這就是反擊第383章 血染的葬禮第26章 校場訓話第346章 爲兄弟而戰第51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484章 房遺愛果然有點二第82章 做狼還是做狗第703章 發兵長安城(五)第504章 房相的分析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670章 回長安,喝老酒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60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71章 真正的決戰(六)第215章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4章 歷史的反思第674章 信心不是很足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427章 簡單!簡單!第273章 三大未解之謎第78章 皇子們的心理第7章 英雄救美第558章 渭水橋畔,誰心依舊第482章 開學了第198章 以少勝多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474章 戰鬥吧!騷年第650章 出現的騎兵第650章 出現的騎兵第254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533章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第225章 歷史的真相第469章 宇文過的身世第273章 三大未解之謎第434章 放權五年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277章 心有猛虎第526章 發行唐幣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176章 兩翁之意不在宴會第316章 朝堂上的戰爭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427章 簡單!簡單!第12章 本王要學武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651章 祿東贊必敗第322章 狼騎營的任務第251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上)第193章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