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贗品橫行

在漢王府的李恪,經過長安賽和王甫案之後,他便過上了每天練武,學文,練習書法和繪畫的清閒日子。

他正在書房和董伯仁討論繪畫的技巧,就聽楊恩說宮裡的王德來人傳話,讓他下午進宮一趟。

李恪趕忙來到前廳,就見王德坐在椅子上喝茶,見李恪進來,立馬起身行禮道,“殿下,皇上讓你下午進宮去他御書房覲見。”

李恪不知道李世民爲什麼突然找他,還在自己的書房裡見他,不解的問道,“不知父皇傳召兒臣所謂何事?王公公可否知一二?”

王德爲難道,“殿下,不是老奴不肯說,老奴也不知道皇上召見你是什麼原因。”

李恪知道王德不會撒謊,所以也不再勉強他。等王德離開王府之後,李恪回到後院,在蘭兒服侍下沐浴更衣,換上了一套他最爲喜歡的黑色王袍,帶着陳其就匆匆去覲見李世民。

十二月份的長安城剛下了一場雪,天氣比較寒冷。李恪沒有騎馬,坐在車架中,正在專心的細讀《論語》。他現在對這本書內所體現博大精深的思想越來越震撼,一有時間就看,還不時的揣摩其中的意思。不多時,就聽見陳其道,“殿下,已經到玄武門。”

李恪知道車架只能到玄武門,再也不能往前走。所以,他下了車。

下車之後看見雄偉的玄武門屹立在自己面前,他有點恍惚。今天還是第一次注意這個標誌着李唐王朝走向繁榮富強的一個見證的城門,細細品味着玄武門發生的政變,心裡感嘆不已。自古爭儲,沒有心慈手軟的人,也不會有心慈手軟的時候。

當他在王德的帶領下來到甘泉宮的御書房時,李世民正在練習書法,他見進來的是李恪,在李恪還沒有行禮的時候就說道,“不用多禮,你過來看看朕的這幅字如何?”

李恪不知道李世民找自己的原因,所以,表現的很小心。他快步上前,來到李世民的御案上看着李世民用王體寫的“民重君輕”四個字。沉思了片刻後道,“父皇四個字寫的剛勁有力,氣勢如虹,遠勝王右軍字體。”

“噢?”李世民沒有想到李恪會如此評價他的字,“你說說看,朕哪裡勝過王羲之?”對於自己兒子的誇讚,李世民還是很受用,雖然有點馬屁的嫌疑。

李恪再次仔細打量了片刻後才道,“王右軍的字體雖然筆法蒼勁,字體矯如驚龍。可是,對於現下大唐來說已經太久遠,字裡行間缺少一點東西,那就是對大唐現狀的感悟和理解。”

李世民還是第一次聽李恪評價王羲之,又聽他說什麼感悟和現狀,一時好奇,聽的也很認真。

李恪說到這裡,見李世民在仔細聽,道,“父皇的四個字道出了君王和百姓的關係,君舟也,人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明確了一個大唐應該把百姓的生活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說,父皇的字蘊含了治國之道,遠勝於王右軍的字體。”李恪一說到書法,就沒有了拘束,侃侃而談。

“君舟也,人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李世民皺着眉頭,默默唸了幾次,突然間哈哈大笑道,“你果然沒有讓朕失望啊,竟然懂得如此道理,可見你平日也是很用功啊。”

李恪在聽到李世民反覆讀他說的句子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嚇了個半死。這下鬧大發了,自己怎麼把李世民的名言給說出來了。這句話他可以說,但自己不能說啊。不過,他再看到李世民沒有責怪他,而是褒獎他,心裡平靜了不少。連忙解釋,“父皇,兒臣最近正在細細研讀《論語》,纔會有此感受,還忘父皇恕罪。”

“恕什麼罪啊?”李世民笑道,“你說的真有道理,朕很贊同,就因爲你說了君王和臣民的關係朕就治你的罪,那朕不就成昏君了嗎?”

“兒臣不敢。”李恪低頭道。

“《論語》裡面包含了很多治世之道,你能對他細細研讀,父皇很欣慰。”李世民說道。然後,他看了一眼李恪道,“你最近很缺錢嗎?”

李恪被李世民問的一頭霧水,李世民怎麼會這麼問呢?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是說缺呢,還是說不缺呢?李世民見李恪猶豫不說,確定了心裡所想,“今日內侍又收集到一副王羲之的書法真跡,你幫父皇看看是不是真品。”

李世民一生沒有什麼別的特殊的嗜好,唯獨對王羲之的書法很癡迷,所以就有在民間收集王羲之書法真跡的嗜好。昨天,正好在宮外負責收集王羲之書法墨寶的內侍給他送上了一副王羲之的書法。他一看就明白了其中關竅,所以,才找李恪過來看看。

李恪知道李世民收集王羲之真跡的嗜好,見他這麼說,知道原來爲此而召自己來。心裡鬆了一口氣,上前將李世民遞給他的卷軸拿在手裡。

可是,在他打開卷軸的時候,一顆剛恢復平靜的心突然又掉進了冰窟。原來,他手裡拿的不是什麼王羲之的墨寶,而是自己在前不久用王體寫的一首曹操的《短歌行》。

當時,他因爲一時興起,寫完也沒多思量就掛上了王羲之的大名。還讓陳其拿出去賣了,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輾轉到李世民手裡。難怪李世民剛纔問他缺不缺錢,原來他早就看出這幅字是自己寫的,以爲自己缺錢才模仿王羲之的字體賣錢呢。

“你幫朕看看這幅真跡是不是王羲之的墨寶。”李世民再次說道。

李恪被李世民的這句話給驚醒,不過他一思量明白了其中的含義,既然李世民沒有當中揭穿他,那說明也沒想治他罪的意思,就是想看看他的態度而已。想到這裡,他心中有了主意。他裝模作樣的看了片刻,“父皇,這幅墨寶是贗品,不是王羲之所寫。”

“恩。”李世民點頭道,“這已經是朕收到的第三副贗品,朕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因爲不識真僞而被他人矇騙,把贗品當成了王羲之的真跡。你對王羲之的書法深有研究,而且見解獨到,朕倒是希望你能夠在這方面做出表率作用。”

李世民的話不言而喻,就是告訴李恪,不能因爲你對王羲之的字體研究透徹,就可以隨便寫字欺騙他人。你應該好好反省,以後不但自己不能這樣做,也不能讓別人這樣做。而且,你還要時常的幫助別人,分辨真僞,別讓他們上當受騙。

李恪何嘗不明白李世民話中意思,“兒臣敬遵父皇教誨。”

然後,他又小心問道,“不知道父皇手上還有幾副這樣的真跡,是用多少錢收集的?”

“還有三副,每副一千貫。”李世民淡淡道,“這個價格雖然不高,但是用這樣的價格買一副贗品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承受的。”

李恪突然跪道,“父皇,兒臣願意以每副一千貫的價格將這些字畫收走,還請父皇恩准。”

“噢?”李世民突然疑惑,“你要它幹嗎?”

“兒臣想把這些字焚燒燬了,不讓這些字畫再流失到民間,坑害百姓。”李恪誠懇的說道。

聽到李恪這樣說,李世民滿意點了點頭,“你如此想,父皇欣慰,這幾副字你拿走吧,錢就不用給父皇了,就當是父皇因爲你長安賽給的獎勵吧!”隨即,話鋒一轉,“長安賽已經結束,你也該把心思放到學業上,有時間要勤練書法。畢竟蹴鞠只是小道,你身爲王爺切不可再做一些奇巧雜耍之類的事情。”

“兒臣明白。”李恪道,他突然覺得李世民對他搞蹴鞠也不是很滿意,這說明了李世民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但是,李恪確實也不知道這樣對他是好是壞呢?

從李世民的御書房出來,李恪來到楊妃的千秋殿。

楊妃見到李恪,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雖然,楊妃現在還只是一個剛到三十的女人,但她身上散發出的母愛讓李恪深深的感動。

跟楊妃的談話不像跟李世民那麼謹慎,小心。所以,李恪在楊妃的寢宮跟楊妃聊到晚飯時間,跟楊妃還有弟弟李愔,兩個妹妹李敬和李榮吃完晚膳,纔在三個小傢伙的依依不捨中出了皇宮。

小寶子拿着李恪從李世民那裡要來的卷軸跟在他的身後。因爲李恪搬到宮外的王府居住,而親王又不能使用內侍。所以,小寶子依然在楊妃的千秋殿。在跟着李恪出來,將四副字交給陳其之後他纔跟李恪告辭回宮。李恪看着走遠的小寶子,問陳其道,“那次本王寫的字你賣了多少錢?”

陳其拿着眼前的卷軸一臉不解的樣子,“一千貫。”

“一副?”

“四副。”陳其憨笑的回答。

李恪一聽,那個氣啊,自己的一副字你才賣了二百五十貫?你怎麼這麼二百五啊,真把漢王府的東西當廢紙賣啊!他沒好氣的瞪了陳其一眼,登上了車架。

陳其也不知道李恪爲什麼會瞪他,難道自己又做錯什麼事了?思索半天也沒有想出來,就小心的跟在李恪身後。

第631章 破除秘術第529章 冊立皇后第90章 除夕夜的唐刀第25章 劍名淵虹第698章 魔鬼的承諾第488章 太子摔下馬背了第268章 李佑和陰妃第623章 又要結婚了第622章 斷了你的福壽膏第529章 冊立皇后第377章 背水一戰(三)第520章 博弈的力量第216章 約戰李承乾第403章 捨得之論第212章 三方匯合第572章 鬼面騎一戰的傳說第433章 甘泉宮所看到的第293章 兵力部署第136章 遭伏第71章 縝密的分析第690章 諸將的心跡第178章 都是狠人啊!第492章 突然出現的騎兵第366章 真正的決戰(一)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591章 黑夜裡,像一陣風一樣的騎兵第512章 北府面授機要第215章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第686章 承乾之意第65章 協助調查第305章 你也配稱自己爲驍將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600章 祿東讚的陰謀和吐谷渾可汗的想法第18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68章 四條消息第101章 同心協力第一百六五死章 尚書之怒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506章 其心可誅啊第620章 玩笑開大發了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433章 甘泉宮所看到的第618章 大軍留下,你們走吧第385章 又是一場大勝第538章 第一次,沒了第530章 李恪的準備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492章 突然出現的騎兵第695章 戰鬥第662章 瑪猛,做人要低調第176章 兩翁之意不在宴會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195章 黎明的反擊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56章 ‘唐’和百騎第177章 嚇唬你們滴第560章 一份大禮第609章 血戰到底第60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643章 陳其,你想幹什麼第191章 黑鷹vs魔鬼第697章 繼續第47章 演練比賽(三)第53章 寶藏和皇位第128章 自薦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124章 被動第703章 發兵長安城(五)第397章 皇帝的心思第418章 皇帝和老臣們第160章 重疾引起的猜疑第243章 愛的奉獻第684章 支持的人不多啊第494章 能不這麼殘忍嗎第399章 對漢王的反擊第258章 李佑和權萬紀的恐懼第351章 張公謹的軍報第130章 陰謀第267章 交易和協定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367章 真正的決戰(二)第512章 北府面授機要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653章 吐蕃建新王國第431章 商業帝國第115章 六大太保第101章 同心協力第671章 北衙大都督第592章 唐軍之中怎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單挑呢第641章 不是宿敵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第267章 交易和協定第576章 冤家路窄第67章 鷹的故事第398章 皇上對將軍說過的話第325章 圍三缺一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304章 魔鬼的戰爭第28章 王府宴會,褚馬歸心第155章 柳橋上的神仙眷侶
第631章 破除秘術第529章 冊立皇后第90章 除夕夜的唐刀第25章 劍名淵虹第698章 魔鬼的承諾第488章 太子摔下馬背了第268章 李佑和陰妃第623章 又要結婚了第622章 斷了你的福壽膏第529章 冊立皇后第377章 背水一戰(三)第520章 博弈的力量第216章 約戰李承乾第403章 捨得之論第212章 三方匯合第572章 鬼面騎一戰的傳說第433章 甘泉宮所看到的第293章 兵力部署第136章 遭伏第71章 縝密的分析第690章 諸將的心跡第178章 都是狠人啊!第492章 突然出現的騎兵第366章 真正的決戰(一)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591章 黑夜裡,像一陣風一樣的騎兵第512章 北府面授機要第215章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第686章 承乾之意第65章 協助調查第305章 你也配稱自己爲驍將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600章 祿東讚的陰謀和吐谷渾可汗的想法第18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68章 四條消息第101章 同心協力第一百六五死章 尚書之怒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506章 其心可誅啊第620章 玩笑開大發了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433章 甘泉宮所看到的第618章 大軍留下,你們走吧第385章 又是一場大勝第538章 第一次,沒了第530章 李恪的準備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492章 突然出現的騎兵第695章 戰鬥第662章 瑪猛,做人要低調第176章 兩翁之意不在宴會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195章 黎明的反擊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56章 ‘唐’和百騎第177章 嚇唬你們滴第560章 一份大禮第609章 血戰到底第60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643章 陳其,你想幹什麼第191章 黑鷹vs魔鬼第697章 繼續第47章 演練比賽(三)第53章 寶藏和皇位第128章 自薦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124章 被動第703章 發兵長安城(五)第397章 皇帝的心思第418章 皇帝和老臣們第160章 重疾引起的猜疑第243章 愛的奉獻第684章 支持的人不多啊第494章 能不這麼殘忍嗎第399章 對漢王的反擊第258章 李佑和權萬紀的恐懼第351章 張公謹的軍報第130章 陰謀第267章 交易和協定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367章 真正的決戰(二)第512章 北府面授機要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653章 吐蕃建新王國第431章 商業帝國第115章 六大太保第101章 同心協力第671章 北衙大都督第592章 唐軍之中怎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單挑呢第641章 不是宿敵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第267章 交易和協定第576章 冤家路窄第67章 鷹的故事第398章 皇上對將軍說過的話第325章 圍三缺一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304章 魔鬼的戰爭第28章 王府宴會,褚馬歸心第155章 柳橋上的神仙眷侶